第1132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英國人這手摘桃子確實噁心到了弗蘭茨,但好在他早就留了後手。

拿破崙三世一直苦於沒有實際的籌碼,在談判桌上不好發揮。

於是乎他就剛巧在一個秘密渠道獲知了奧地利軍隊將撤出馬耳他羣島和塞浦路斯的消息,作爲一個優秀的投機者他立刻就覺察到了其中利益和風險。

馬耳他羣島是英國的合法領地,任何膽敢將其佔領的國家就等於是在向英國宣戰。

雖說英國剛剛在地中海接連遭遇重創,但依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懷疑英國依然是這個世界海洋上的唯一霸主沒有之一。

不過塞浦路斯卻不一樣,這裡名義上依然屬於奧斯曼帝國,法國遠征塞浦路斯絕對是有理有據。

於是乎剛剛準備懸掛英國國旗的塞浦路斯守軍又遭到了法軍的暴打,並且在法軍的威逼利誘之下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奧斯曼帝國軍隊。

馬耳他羣島的情況稍好一些,並沒有任何國家膽敢染指英國的領地,但這並不包括一些南意大利匪幫和流浪漢。

奧地利帝國海軍本來就只控制了幾處重要的海港,所以海島的大部分區域在戰爭開始之後就一直處於無政府狀態。

這種混亂的狀態正是匪幫和流浪漢所鍾愛的,而且馬耳他島距離西西里島很近,划船就能輕易到達。

當初奧地利軍隊在襲擊馬耳他島時就是從西西里島出發,打得英國人防不勝防。

除此之外英國作爲十九世紀的燈塔國也同樣吸引着海量的潤人,以前去燈塔國需要漂洋過海,但現在家門口就有一個可以去燈塔國呼吸自由空氣的機會。

過去想要到燈塔國還有契約勞工這條路可以走,但在奧地利帝國拉着德意志邦聯和意大利諸邦先後簽訂了《反人口販運法案》和《反人口走私協議》之後這條路就基本被堵死了。

畢竟遠洋船隻很容易分辨,再加上大量舉報的線人,意大利契奴在英、美基本絕跡了。

十九世紀意大利一直是移民的主要輸出地,後世以英美爲主導的媒體總會渲染,意大利窮小子在家鄉是如何窮苦,他們是多麼地狂野(不學無術),爲了來到美國是多麼不顧一切不惜拋家舍業。

但事實上意大利人大多數簽訂的都是契約合同,只不過英美卻並不承認在意大利境內簽訂的合同,因爲其中很多條款都不符合當地的法律。

英國人最常用的理由是合同工資高於法律規定,因此雙方不得不簽訂一份新的符合當地法律的合同。

但這種合同通常是霸王合同,基本上是會將所謂的契約勞工變成契奴。

那麼受騙的意大利人爲什麼不回國?

一羣孑然一身的人怎麼可能在無人擔保的情況下登上海船?而且那些人販子怎麼可能沒有兩手準備?

意大利勞工看起來似乎全部是單身男性,實際上意大利人的家庭觀念非常重,他們大多數真的以爲只是在英美工作幾年,回去就可以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好日子而已。 弗蘭茨不可能讓意大利人口如歷史上一樣瘋狂外流,畢竟奧地利帝國發展也需要人。

於是乎部分潤人自然而然想到了距離更近的馬耳他島,畢竟這裡也是英國人的領土也能感受到“自由的氣息”。

有句老話叫愛得有多深,被傷得就有多狠。

登島的潤人們無一例外都受了精神創傷,所以這些人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也可以被理解,比如報復社會,又比如搞一些邪惡祭祀之類的。

奧地利帝國遺留下來的這些問題,英國人只能選擇捏鼻子認了,因爲現在宣戰奧地利帝國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能讓奧地利帝國放棄馬耳他島和塞浦路斯對於英國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局。如果奧地利死佔着兩地不放,那麼就只能打一場全面戰爭。

阿美莉卡在東亞的三個支點,若是收復了一個雙方還有得談,若是將剩下的棒子和鬼子也一併收了,那局面可就難說了。(摘自某位書友)

奧地利帝國幫助希臘收復克里特島,取得一個海軍前哨基地,攻佔阿爾巴尼亞解除亞得里亞海被卡脖子的風險對於弗蘭茨來說已經是極大的收穫了。

其實真正讓英國人最心疼的並不是馬耳他島和塞浦路斯的現狀,對付刁民英國人有的是辦法,法國人不過是想訛上一筆也不難解決。

但承認博茨瓦納地區爲德意志邦聯殖民地對於英國的傷害更大,因爲奪取博茨瓦納之後奧地利帝國的殖民地即將連成一片,從西非的納米比亞一直到東非的坦桑尼亞直接橫向切割非洲大陸。

如果是其他國家未必有人會這麼敏銳地察覺到這一切,畢竟此時的博茨瓦納依然是一片蠻荒之地,有三個強大且野蠻的部落佔據此地,總人數極有可能超過五十萬人。

英國的探險隊雖然在1840年就在此地發現了大型銅礦,但是此時想在非洲內陸地區開採銅礦成本實在過於昂貴,這還沒算上更加恐怖的運輸成本。

然而英國人一直都有統治世界的野心,自然有人在關注整個世界的局勢,以己度人他們很容易發現奧地利的企圖。

弗蘭茨想要悶聲發大財可沒那麼容易,但也沒有多難。

英國是個很奇怪的國家,這個國家並不缺乏人才,但也不缺乏權威。人才和權威看似相輔相成,但實際上也可以是對立的。

人才可以破除權威,權威也可以壓制人才。不過權威的優勢還是相當大的,畢竟人們總是先入爲主,而且權威能調動的社會資源也比人才更多。

學術界在卡爾·波普爾提出科學的可證僞性之前,大多數所謂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證明權威的話是正確的。

(卡爾·波普爾奧地利哲學家,批判理性主義的創始人。)

在英國學術也是一種資本,既然是資本就有它的價格,弗蘭茨不介意用一些小錢讓英國的權威們爲自己證明奧地利帝國絕對沒有連通非洲的野心,更不可能打通東西非之間的通道。

當然除了權威坐鎮,必要的輿論壓力也是要有的,實在不行弗蘭茨還可以動用場外力量。

英國人能在承認德意志邦聯對博茨瓦納地區統治權的聲明上簽字,就充分證明了弗蘭茨的行動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第1290章 倒黴差事(下)第790章 援助?(下)第687章 難民壓境第528章 血腥的裁判(上)第21章 安布羅修斯第306章 美國人千瘡百孔的後花園第895章 滾第429章 又一次承諾第529章 血腥的裁判(下)第304章 結束戰爭的方法第858章 撒丁王國參戰第707章 延期的熱血第1132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690章 落井下石第333章 你想做總督嗎?第963章 灰燼第217章 第二日第328章 共同的敵人第241章 白人酋長與棉花第41章 一萬顆橡膠樹的種子第487章 大匈牙利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23章 1834年第1086章 落荒而逃第1217章 幕後第1035章 意外的破裂第388章 頭號暴徒第211章 捷報(下)第1321章 後路第947章 十成第204章 貝魯特之戰(上)第605章 乘風破浪第1019章 薩爾堡之戰(下)第542章第1218章 臺前(上)第1184章 敵如雨後春筍番外 那章別訂閱。第262章 贏麻了第657章 沙遜家族第839章 帕爾馬風波第826章 新Deutschland第1090章 大羅馬尼亞(上)第627章 暴發戶第870章 十二條(上)第498章 西里西亞(2)第835章 人口大國第1181章 另闢蹊徑第1327章 奧地利菜第858章 撒丁王國參戰第10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61章 坦桑尼亞總督區第1046章 權力的味道第202章 好消息第491章 彼時英國第662章 挑戰者第89章 不吵不相識第1094章 身敗名裂第1040章 確認戰果?第1011章 不歡而散第203章 第三條路第484章 把酒言歡(下)第944章 五路齊出第1055章 不得不開始的談判第1015章 推卸責任第556章 戛然而止的勝利第296章 蒂羅爾兵工廠第1064章 自作孽第239章 短暫的休整第480章 農學家第776章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上)第1079章 《皇帝四重奏》第774章 火種第511章 愁第1029章 奧爾加的婚事第305章 分贓第731章 準備登場第353章 矛盾升級第570章 戰後(下)第137章 “破”城第1214章 圍城(下)第585章 問卷調查第1295章 幻想破滅(下)第704章 大禍臨頭第3章 不靠譜的一家第672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513章 反客爲主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946章 對策第806章 暗潮洶涌第86章 海軍第1155章 開幕雷擊第924章 法蘭西的困局第119章 水深火熱第1153章 俄國的野心第357章 第一次聖彼得堡會議第228章 揚帆第542章第235章 賠本的買賣第438章 榮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