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落井下石
不過眼下撒丁王國是不可能繼續得罪奧地利人的,但這筆冤枉錢卡洛·阿爾貝託也不想出。
撒丁王國方面索性再次祭出了拖字訣,沒錯會贖人,但是需要籌錢,所以時間不確定。
雖說有些無賴,但是十分合理,畢竟兩千多萬弗羅林並不是一個小數字。
之前收買瑞士人卡洛·阿爾貝託已經花過一大筆錢了,再加上最近這一段宣傳和出征,撒丁王國的國庫已經見底了。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王和政府喜歡欠債,他們之所以會欠債多半是因迫不得已。
此時的卡洛·阿爾貝託自然是能拖就拖了.
奧地利一方對此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只能是派人交涉,要求對方儘快付款。
不過那只是通常意義上來講,弗蘭茨倒是一點都不慌,畢竟養幾萬張嘴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還不是什麼問題。
尤其是在威尼斯的海上通道恢復之後,大批來自美洲的糧食將極大緩解北意大利地區的危局。
但奧地利一方在計算俘虜飲食時可不會完全按照奧地利的標準,畢竟這可是內供價格,撒丁王國又怎麼能享受的到呢?
簡單點說就是災年糧食價格很貴,如果卡洛·阿爾貝託不早點把人贖回去,那麼產生的滯納金就夠他喝一壺的。
這下總算是讓撒丁方面有些肉痛,但也僅僅是象徵性地贖回了一批軍官,雙方的拉扯仍在繼續。
威尼斯城被光復之後威尼西亞地區的叛亂立刻消弭了大半,重新組織起來的潰兵沿途掃蕩了絕大多數叛亂的城市。
實際上那些被叛軍佔領過的城市十分歡迎奧地利軍隊的重新歸來,所謂的意大利民族主義熱情似乎完全沒有影響到他們。
這在某種意義上講要歸功於尼埃萊·馬寧,首先他爲了確保拿下威尼斯,他幾乎動用了整個威尼西亞叛軍的全部力量和骨幹。
而這些幾乎人全在威尼斯城一役中報銷,死的死,逃的逃,沒了領導的叛軍自然不堪一擊。
如果尼埃萊·馬寧並沒有將叛軍聚集在一處,而是像之前一樣撒在整個威尼西亞地區,那麼弗蘭茨還真不好辦。
哪怕奧地利精銳盡出,想要拔出這麼釘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弗蘭茨倒是對此早有準備,這麼多年來在他在北意大利培養了不少心腹,這些人都各自建立了組織可以在清剿中配合奧地利軍隊行動。
現在尼埃萊·馬寧的自信倒是幫了弗蘭茨一把,祛除了長在身後的這顆毒刺。
弗蘭茨並沒有急着處死法比奧和尼埃萊·馬寧,他們確實罪大惡極,但是有他們在威尼斯叛軍就有目標。
如果他們都死了,那叛軍四處搞事就麻煩了。弗蘭茨給了叛軍兩個星期的時間,這段時間足夠他們再搞一次襲擊。
同時奧地利軍也能完成在波河沿線的部署,這對於此時的戰局纔是最關鍵的。
不過弗蘭茨實際上想多了,因爲當法比奧和尼埃萊·馬寧在威尼斯城戰敗的消息傳出之後大多數非法組織就直接解散了,甚至還有人選擇了直接背叛。
反覆橫跳其實不只是卡洛·阿爾貝託的特技而已,普通的意大利人同樣繼承了此血脈能力。
起義者、民族主義者在威尼西亞地區一時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比起城市中揭秘、告發,廣大的農村地區要直接得多,農民和那些親奧地利派鄉紳都是把他們當成野豬殺,殺了直接換錢那種。
而奧地利的官員們也很樂意利用這種獎懲機制來進一步分化威尼西亞地區的叛軍。
之前指揮攻取維羅納城的加里波第的人頭更是被開出了五十萬弗羅林的天價。
大多數人都覺得弗蘭茨有些小題大做了,但是他覺得別說五十萬,哪怕是一百萬弗羅林也值回票價。
其他人不理解,那是他們不知道這位帶着紅領巾的男人在歷史上完成多麼偉大的壯舉。
一千對十萬,破釜沉舟,兩個世界的英雄,偉大的現代游擊戰之父,意大利近代唯一指定戰神
即便是不知道後世的那些歷史,僅憑威尼西亞一戰就足可以證明他的價值。
僅憑几千民兵連奪三城,將奧地利在威尼西亞的最高司令官阿洛伊斯·帕爾菲和其麾下的五萬大軍當猴子一樣戲耍。
如果不是雙方兵力差距過大,同時運氣不佳,加里波第還真有可能將維羅納佔下,這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要知道維羅納可是座堅城,阿洛伊斯·帕爾菲的履歷雖然有造神的成分,性情也十分古怪,但是他絕非完全的無能之輩。
不過隨着弗蘭茨和阿爾布雷希特大軍的趕到,威尼西亞已成大廈將傾之勢,這並不是加里波第一個人能挽救的了的。
弗蘭茨在威尼斯取得的勝利,對於奧地利帝國中央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在開戰之後那些民族主義和立憲派都銷聲匿跡了,畢竟如果他們再鬧下去,那麼奧地利政府完全可以用他們的套路將他們送到戰場上。
然而局勢穩定之後,維也納政府要處理的第一批人就是他們。這幫人之前哄擡物價就連官員都沒法保證每天三頓飯,做飯都不敢多放鹽。
幫派分子都敢騎在秘密警察和憲兵頭頂上拉屎,現在形勢逆轉,那可怪不得人家連本帶利都收回來了。
之前鼓動所羅門·羅斯柴爾德當立憲派話事人的那羣資本家又找上了所羅門。
這一次所羅門可沒有客氣,他直接叫憲兵抓人。畢竟他羅斯柴爾德家族可不是亂民,而且趁這個機會家族的業務終於有了長足的發展。
實際上從那次糧食危機開始,所羅門在維也納的生意就沒好過,這些年來奧地利帝國經濟飛速發展,但他錯過了幾次關鍵機會。
尤其是那次波西米亞的煤鐵採掘業,直接讓一個二流銀行騰飛成了和他並駕齊驅的存在。
所以整體來講所羅門在奧地利的地位是在不斷下降的,這次梅特涅下臺作爲猶太人的他也受到了波及。
理由自然是和梅特涅狼狽爲奸一起賣國,天地良心,猶太人明明沒有祖國纔對。
不過這一次維也納政府的反攻倒算讓他很滿意,維也納的金融圈幾乎被掃蕩了一圈。
那些曾經的競爭對手們,要麼直接鋃鐺入獄,要麼被迫接受重罰,有些關係比較硬,手腕比較高的也不得不給奧地利政府提供一筆長期低息,甚至是無息的貸款。
實際上這一次維也納政府的決心要比以往大得多,力度同樣大得多,不過在所羅門混的高層圈子裡看起來不明顯。
但那些底層的立憲派和自由派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這些人的死活並不在高層的考慮範圍之內。 弗蘭茨之所以非得和這些“小惡”過不去,並不是他欺軟怕硬,而是他深知底層纔是造反的主力。
那些高層相比底層更瞭解社會運行的規則,而且深陷於利益網中間,他們在實際上會更加安分一些。
而那些底層抗風險能力差,他們是最希望改天換地的一羣人。弗蘭茨並不是反對變革,他只是不想讓變革變成單純的洗牌而已。
這次風波之中所羅門站對了位置,他不光賺得盆滿鉢滿,甚至還收穫了一枚維也納政府頒發的榮譽市民獎章。
(當時猶太人依然不被大多數人視爲國民,所以榮譽市民獎章是他們能獲得的最高榮譽。參軍的除外)
不過所羅門很快就犯起了難,甚至將自己鎖在房間裡。
一切都是源於一條消息,匈牙利人已經準備造反了,他們的部隊正在秘密向普雷斯堡前進。
普雷斯堡是此時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甚至都不是一座城市,而是兩座,是那座塞切尼大橋將其連在了一起。
普雷斯堡不只是匈牙利名義上的首都,更是奧地利皇權的象徵。
此時匈牙利人無疑是在玩真的,奧地利雖然接連在威尼斯和倫巴第取得大勝,但是意大利聯軍的威脅並沒有消散。
這個時候匈牙利人騎兵造反,那麼對於奧地利來說無疑是最壞的情況。其實作爲名震十九世紀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員,他的情報來源非常廣。
遠在倫敦的侄子還給了所羅門一個準確的消息,英國人將會參戰,不過目標不是奧地利本土,而是像拿破崙戰爭和西班牙王位戰爭時期一樣,瞄準的是奧地利的海外殖民地。
這兩個消息加在一起,所羅門就不得不重新考慮問題了。
現在是該落井下石,還是雪中送炭。
匈牙利人開出的條件非常誘人,匈牙利國家銀行的名譽行長,羅斯柴德爾銀行將獲得發行貨幣的權利,並且給與他匈牙利國民身份。
另一方則是提供給奧地利帝國大筆戰爭貸款,一方面可以取得國家的認同,榮譽頭銜和稱號都不會少。
同時作爲債主今後在維也納的日子會更好,就像他的兄弟梅耶在拿破崙戰爭中做的樣子。
不過此時又有一個消息傳來,波西米亞的捷克人起義了。
“拉爾斯,給我把亞歷山大·巴赫和古山·卡塞先生請來。”
管家有些不解。
“老爺,這個時候和那些立憲派扯上關係不好吧?”
“你懂什麼?這天又要變了!”
所羅門如此感慨道,這管家哪還能聽不懂立刻應承下來帶上最得力的助手出門辦事去了。
老實說拉爾斯不是很看得起亞歷山大·巴赫和古山·卡塞,因爲這倆個人逃得太快。
他們得到消息之後就逃之夭夭了,完全不顧那些追隨者的死活。不過在拉爾斯眼裡,那些所謂的追隨者也是死有餘辜。
但現在所羅門老爺居然要和這種人交往,而且還是這種敏感時刻,滿大街都是秘密警察和憲兵,他實在感覺有些不安。
此時最開心的就是英國人了,雖然愛爾蘭部分地區開始發生起義,蘇格蘭人也在搞事,倫敦城內的立憲派整天遊行。
但是法蘭西臨時政府把自己玩死了,他們先是和奧地利開戰被光速打臉,然後又想從殖民地吸血來解決國內危機又被各個殖民地拒絕。
國內接二連三的起義讓法國國力倒退,帕麥斯頓已經開始着手扶植一個親英的政府。
而約翰·羅素自然也不能閒着,他準備對法國人的殖民地動刀子了。雖說法國人在北非的兵力不少,但是補給依然是靠國內和搶劫原住民。
所以只要英國艦隊進行海上封鎖,那麼用不了多久北非的法軍就要自己投降。
只不過此時有個不那麼美妙的消息,那就是奧地利人光速打敗了撒丁王國和威尼西亞的起義軍。
而且奧地利和撒丁王國之間並沒有達成和約,而是休戰協議。這就很值得玩味了,奧地利人大概率是想在解決了意大利聯軍之後再對撒丁王國動手。
等到那個時候英國再想介入就很難了,如果讓奧地利再得到熱那亞,那麼英國封鎖亞得里亞海的戰略就失敗了。
而且得到熱那亞之後的奧地利經濟發展的速度將會更快,他們的商品將會在全世界和英國開始競爭。
實際上這種競爭已經開始了,德意志邦聯、法國、美國、甚至南美和印度都出現了奧地利商品的影子。
約翰·羅素自己也購買過一些,這些東西確實先進、好用,每一件的設計都好像經過了幾百年的打磨一樣,讓最挑剔的人也看不出任何毛病。
但這可不是英國人想看到的,他必須把這種苗頭掐滅。英國的地中海艦隊擴編之後已經可以完全壓制法國人的大東方艦隊,多餘的艦船完全可以封鎖亞得里亞海。
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奧地利人不會直接利用海上優勢在羅馬和那不勒斯地區直接登陸。
畢竟意大利聯軍的海軍就是一堆大型武裝商船,他們連海盜都不一定對付得了,又怎麼能奧地利的海軍相比。
並且以英國人的經驗,此時的奧地利帝國非常喜歡兵行險着,保不齊他們那位弗蘭茨大公就會帶人來一次搶灘登陸。
其次約翰·羅素也不太相信意大利聯軍的水平,畢竟撒丁王國號稱有二十萬大軍,結果連一個星期都沒撐住就跳反了。
實際上無論是奧地利要吞併撒丁王國,還是撒丁王國倒向奧地利,對於英國來說都會使歐洲大陸的局勢變得不可控。
他們的宗旨是歐洲就不能有人一家獨大,無論是法國、俄國,還是奧地利。
參戰總需要理由,不過庇護九世已經替英國人想好了。而且海戰英國曆來就沒怕過誰,這種沒有風險的買賣約翰·羅素最喜歡了。
回家太晚了,先將就一下,我晚點再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