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臥槽,李治!!”
“垃圾作者你TMD真要這麼玩嗎?你給我說你直接寫李治?”
“樓上的大佬,我有些弄不懂,這李治登基怎麼了?李世民臨死前確實把皇位傳給了李治,所以上一本書之後繼續寫李治登基的故事不是很正常嗎?大家的情緒爲什麼都這麼異常?”
“你是不是小學都還沒有畢業來着?上一個皇帝死了,直接寫他兒子的還是上一本書,然後大隋就直接變成大唐!所以大唐要亡了呀!”
所有的讀者羣裡面統統都是一陣陣的怪叫聲,同時每個人都迫不及待的去看新章節,還要從新章節裡面看看端倪,結果這《日月倒懸》的第一章就把所有讀者看的熱血沸騰,甚至忍不住都嗷嗷叫了起來。
一開始就是李治登基的宏大場面描寫,然後是羣臣百官在首輔長孫無忌的帶領下向李治彙報工作,闡述一下自己的施政計劃,最後再展望未來,表示一定要輔佐李治把大唐推向盛世的巔峰等等。
之後再是大肆封賞,太宗時代的舊臣們一律都給予許多的賞賜,官職和品級也都跟着升了一遍。只是這些官員升了官,升了品之後,卻直接離開了一線的機構,基本上退居二線拿着榮譽養老去了。
然後長孫無忌在順理成章的推薦了一些年輕有能力的臣子們,把他們塞進了各個朝廷衙門裡面,畢竟新朝要有新氣象嘛!
這個熱熱鬧鬧的第1次朝會足足持續了大半天的時間才結束,李治還來不及吃幾口飯,就又被長孫無忌抓去讀書學習去了。這一學習就長達一年的時間,李治基本上沒有觸碰過真正的權力,所有的朝廷大事都是由長孫無忌來決定的,李治要做的只是高高端坐在龍椅上,學習長孫無忌的治國理念罷了。
而這一切都讓李治非常的苦悶,恰好到了李世民去世兩年的忌日,於是孝順的理智決定去給自己的父親上香。
只是按理來說,李治去看自己的父親,應該直接去位於皇宮內的宗廟,又或者是直接去李世民過的昭陵參拜,如果非要去佛家寺廟裡面的話,那長安城內的大慈恩寺和法門寺都是很不錯,畢竟這些都是皇家供養的寺廟,陳玄奘的幾個著名的弟子,分別是這兩個寺廟的主持,這裡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然而李治卻跑到了感業寺去了,感業寺是一個尼姑廟,而且建在皇城之內,因爲這是給李世民的妃子們出家修行的寺廟,李世民死前指定了一部分妃子去感業寺出家修行,其中就包括一個姓武的才人,名叫武媚娘。
於是乎,恰到好處的,前往感業寺燒香的李治和在庭院裡面掃地的身材豐腴,容貌依然嬌媚,正是26歲,一個女人最爲誘惑豐盈,稍微一揉搓就可以直接揉出汁水的年紀。
而此時的武才人在這感業寺裡面呆了兩年的時間,早就對這尼姑的生活感到了徹頭徹尾的絕望,她毫不猶豫地捨棄了一切尊嚴和身爲長輩的羞恥,直接撲進了李治的懷裡面,同時熟稔的動用一點小手段,便將李治給完全挑弄了起來。
結果自然是李治熱血沸騰,在勉強把持着給自家父親上了柱香之後,武尼姑更是直接不知羞恥的拉着李治去了自己的廂房裡面敘舊,結果自然是乾柴溝烈火,激動的難以自持的李治,直接就在這感業寺的廂房內,自家老爹的靈位旁,將自己的小媽武則天給吃了個汁水淋漓。第一章到此結束,然後整個羣裡面就直接炸了!
“我這第一章究竟看了些什麼?難道偉大的傳奇大神,有史以來最強作者,華夏大神也加入文心閣了?”
“醒醒吧,文心閣已經被解散了!”
“醒醒吧,現在網絡裡面到處都是小白文,只是他們不叫文心閣了而已!”
“醒醒吧,誰說文心閣一定解散了,誰說他們不叫文心閣了?文心閣的所有數據全部都藏在華夏大神的私人數據庫裡面沒有丟呢,換句話說現在華夏大神就是文心閣閣主,他寫點文心閣的內容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嗎?”
“醒醒吧,華夏大神早就在次創建文心閣,自己當文心閣主了!”
“醒醒吧,華夏大神的文心閣早就傳遍整個虛空了!”
“醒醒吧,華夏大神的文心閣都傳到科技世界了,他就是文心閣主!”
整個讀者羣裡面瘋狂被這樣的對話刷屏,而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對話,就是因爲在第1章的結尾出現了相當不可描述的劇情。
那就是劉旭居然用上千字詳細的描寫了李治和他小媽武媚娘發生關係的具體過程,當然了,整個過程肯定是經過了一定程度的和諧,遠遠沒有正兒八經的文心閣小說那麼露骨,至少沒有明目張膽的將那些詞彙給寫出來,整個描述過程其實還是相當文藝範的。
但是直接在新書的第1章後半截加入這麼一段描寫,那也是在文心閣被剿滅之後前所未有的進步了,所以讀者們直接就被這段文字給炸了鍋了,都在瘋狂討論。
因爲前一天還在熱熱鬧鬧的宣傳《天可汗》完結,結果第2天就鬧出了這麼火熱的1000字劇情,整個《日月倒懸》的熱度想低下來都是一件辦不到的事情。
而根據某位網絡文豪的名言,瑟瑟是人類永恆不變的第一生產力,人類的一切慾望都是圍繞着瑟瑟進行的,只有有了瑟瑟,任何狗屎一般的東西都能夠立刻登上所有的熱搜。
所以《日月倒懸》毫無疑問的登上了所有媒體的熱搜第一,所有媒體那都興奮到了極致。每一家媒體圍繞着這1000多字的內容,都折騰出了上萬字的解讀出來。
最妙的是,他們在解讀的時候,還完全可以不需要規避諸多審查制度,主要是華夏大神原文裡面寫的文字,他們就可以反覆運用,反覆解讀,孜孜不倦的研究和解讀給讀者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