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已經談好的工作,午木也不奇怪,只是問道,“你想要什麼風格的歌?”
王仁想想,“要搖滾一點,宣泄一點的,但又不能完全宣泄,要保持着向上的希望。”
他詳細介紹他對於這場戲鏡頭畫面的想法:
“這場戲從故事線上來說,已經接近結尾了,會放在最後幾集播出。這個時候追查案子的中年三人組,都是失意者。”
“王安的心上人巧雲有了其他送花的人,龔彪和黃麗茹離婚了,房子和所有存款都給了黃麗茹,馬德勝也從十八年前的刑警隊長變成了一個只能跳舞度日的退休老頭。”
“三個失意者聚在KTV裡唱歌,心裡都有着自己的心事,都不痛快。”
“並且在這之後,龔彪會失事開車衝進河裡被淹死,馬德勝會中風神志不清,只有王安最終能從十八年前的秋天走出來。”
聽聽,這什麼文青劇情。
放在網文裡,寫這種劇情得被人罵死。
但放在這部現實題材的電視劇裡,卻不是太讓人意外,這劇前面的基調就不是太明亮。
午木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
他依照王仁的要求,在自己手上庫存的歌裡面找了找,發現沒什麼合適的歌。
還是要另外去抽一首。
午木打開積分面板,他手上又有好幾百積分了。
這段時間雖然每天享受的只有基礎積分加成,但畢竟時間長,所以不差抽獎的積分。
花掉兩百積分,墊了刀一千萬的業績卡後,他拿到了想要的歌。
【恭喜你獲得歌曲——《一無所有》。】
搖滾教父崔健的這首歌還是蠻符合王仁的要求的。
歌抽到了之後,午木也沒直接把歌拿出去。
之前節目上即興寫歌已經夠高調了,沒必要再自己給自己添把火。
他回家花了兩天時間,把歌寫出來,並且錄成了一個簡易的小樣,纔拿給王仁。
而且除了這首歌之外,他也整理了一下手上其他適合塞進這劇裡的歌。
然後發現除了《一無所有》外,還有四首。
《再見》、《再回首》、《殺死那個石家莊人》、《這世界那麼多人》。
這四首歌全部都能在這劇裡用上。
很早就抽到的《再見》,劇裡分別的場景很多,好幾個場景都能用上。
《再回首》很契合這片子主題,可以直接用作主題曲。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更不用說,這片子的一大主題就是職工的下崗潮。
《這世界那麼多人》,本來就是之前專門給孫悅晴演的角色抽的,可以用來當林墨和王闖的定情曲。
“這一起就是五首了,再抽個一兩首,就湊夠一張專輯的歌了。”
午木心中暗想着。
一般一張正經專輯,是至少需要六首歌的。
他再抽個一首就夠了。
而且這些歌質量都不低,放在其他專輯裡,全都屬於能上主打歌的水準。
現在全被他塞到一張專輯裡,到時候再用上業績卡,這熱度和銷量怎麼也低不了吧。
午木心中計劃着。
對於他拿出的一無所有的質量,王仁自然是心中驚喜。
這歌完全符合他之前的要求不說,質量還遠遠的超出了他心中的期待值。
他原本只是想着能有一首能配合上劇情,點題的歌就行了,但沒想到午木竟然給出了首直接能讓他片子增色的歌來。
一無所有這歌不止王仁喜歡,回頭要用來唱K的崔福他們顯然也很喜歡。
之前一直對午木敬而遠之的老戲骨主演團,此時態度對午木也緩和了不少的樣子。
中生代演員趙啓輝,主動跑來和午木搭話,“午木,你這歌厲害啊,一派大家風範。”
當然,這歌其實也只是個由頭。
主要還是他們認知被改變了,原來覺得兩邊不是一掛的人。
作爲自覺靠演技踏實吃飯的演員,心裡多少都有點瞧不太上那種靠粉絲和臉吃飯的偶像小鮮肉。
哪怕午木並不完全是個偶像小鮮肉,他已經在唱歌領域證明了自己,但他在沒有演技實力的情況下,強行要出演片子的重要角色終究是事實。
所以趙啓輝他們之前都是抱着敬而遠之的態度的。
但經過了這些天的事,他們突然發現,好像錯怪了人家啊。
午木之前表現出的那場落水戲就不說了,就這段時間幫着劇組參考修改的鏡頭,也是盡顯演員天賦和靈氣。
對於抱着友善的態度上來結交的人,午木一向都是蠻客氣的,也沒在意的和人聊着,“不敢說大家。”
崔福也開口,“就是有點難唱,我嚎了好幾遍,都不在調上。”
吳景嘲笑他,“哈哈,你能嚎上兩句就行了,難道還真指望唱的好聽不成。”
“午木,明天正式拍攝,來指點我們兩句。”趙啓輝道。
但午木卻是搖頭,“明天怕是不行。”
“有事忙嗎?”
迎着三人好奇的目光,午木又是搖搖頭,“倒沒什麼事忙,就是明後天是週六週日,要雙休。”
崔福三人:“???”
雙休??
不是,這話從你一個正在拍戲的明星嘴裡說出來不怪嘛。
你一個當明星的,哪來的雙休。
他們心中都是暗自嘀咕,真人接觸到午木之後,午木之前傳言的脾氣很傲他們倒是還沒發現,個性倒是已經感覺到了。
每天朝十晚六的像上班一樣準點來打卡也就算了,現在竟然都還給自己安排上了雙休。
這是正經明星能幹出的事情嗎?
午木覺得自己蠻正經的。
他現在不是沒戲嘛,他這個雙休是給自己放的賺積分的雙休。
積分是賺不完的,賺積分也是爲了更好的生活,不能本末倒置。
而且他雙休也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幹,也是有事情的。
隔天雙休假,起了個大晚的他,在吃好早飯後,趕往他工作室的所在地,打算去工作室視察一下。
工作室那邊,石武已經給他租好寫字樓,招好基本的員工了。
他這個老闆於情於理都該露個面,視察看看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