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應該是這樣
《大腕》依舊是部喜劇片。
不過,這部影片跟《夜.店》、《瘋狂的石頭》,以及《泰囧》的喜劇風格都不相同。
四部影片,喜劇風格皆不相同。
這部影片承載了許多社會內容,對現實社會現狀進行了一次揭露和批判。
劇情看似荒誕,其實距離我們現實生活只有一牆之隔。
這部電影的廣告植入顯然也不少。
而且明目張膽。
《夜.店》還有些含蓄,或者說偷偷摸摸。
而《大腕》呢?
直接擺在了明面上。
可你還不能說什麼?
人家“廣告植入”就是劇情。
“拍麼?”
呂文華和劉源看完劇本不久,張盛就回來了。
“拍!”
兩人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道。
“不過,來真廣告?”
呂文華接着說道。
《大腕》主要情節是把一個名人的葬禮辦成一個“廣告發佈會”。
故事雖然荒誕,但片中所指的廣告客商卻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如“笑哈哈”、“可笑可樂”飲料、“搜狗”網站、“碩士倫”眼鏡等。
觀衆大笑的原因自然是從中聯想到十分相近的對應產品及其廣告,且都是些國內品牌商品中的“大腕”。
而影片中相當的情節和語言又是對虛假廣告現象進行揭露和抨擊的。
若是把這些廣告換成真的植入電影之中.
那麼觀衆還會笑麼?
幽默喜劇其實是有自己的藝術規律的。
如果是諷刺社會,鍼砭時弊,那就要在一個獨特的情境中盡情地使用各種誇張幽默的手段。《大腕》中比較到位地創造了這樣一個獨特的情境——大腕葬禮廣告發佈會,然後再極盡其諷刺挖苦之能事。
尤其是最後瘋人院的片段,那些一個個想錢想瘋了的曾經的大腕們,即使在那樣的地方還忘不了瘋狂賺錢的大話。
“你們覺得呢?”張盛問道。
劉源沉默。
他偏向於劇本之中的隱射。
那樣的喜劇效果更好。
若是來真廣告,廣告效果如何,暫且不提,但想要喜劇效果好,那還需要費些心思琢磨。
“那得看他們給得多不多了。”呂文華說道,“或許,他們不願意呢。”
願意麼?
那就不好說了。
畢竟這部影片諷刺意味有些濃。
可之前一部《夜.店》,着實讓植入廣告的商家賺得盆滿鉢滿。
張盛他們準備再來一次,想來會有不少人願意的。
“那就先談談看。”張盛說道。
植入廣告麼?
張盛也好,長盛娛樂也罷,如今沒那麼迫切了。
當然,若是給的多,那爲何不植入呢?
有錢不賺,裝什麼清高。
現在拍電影的,有幾個是追求藝術?
反正張盛不是。
他拍電影就爲了掙錢。
能多掙,就不會放過。
“你還真”
顧思思有些錯楞的看向張盛,一時間不知道在如何形容。
這種想法,真是絕了。
“怎麼,伱對這部影片有興趣?”張盛笑着道,“還是對露茜那角色感興趣?”
“算了吧!”顧思思沉默片刻,隨即搖頭,道,“這種電影拍一次就夠了。雖然,這次與上次很不一樣。”
張盛點了點頭。
《大腕》裡面露茜這個角色,顧思思演也可,不演也沒什麼。
這角色對顧思思來說,也就可有可無。
她當初拍攝《夜.店》其實也是冒了很大風險的。
若非最後口碑不錯,不然對顧思思的影響絕對不小。
若是再來,那風險無疑更大。
“什麼時候去劇組?”張盛接着問道。
顧思思的檔期很滿。
參演《源代碼》其實都是擠出的時間,而且還推了不少通告和活動。
“明兒就去。”顧思思說道。
她公司的一部大製作,已經開機了。
《源代碼》殺青之前就已經開機,她還請假去參加了發佈會。
這兩天,她沒去劇組,不過在家休息的同時,也在調整狀態。
第二天,顧思思拍戲去了。
沒兩三個月,估計是回不來了。
張盛也將精力放在了工作上。
《源代碼》的剪切、配樂等,張盛都親自參與。
特效製作,他也經常盯着。
到也無需一直盯着。
《泰囧》的後期差不多,劉源也開始爲《大腕》的前期做準備了。
而呂文華也開始跟商家接觸了。
“你沒開玩笑?”
紀鴻升看向張盛。
《天龍八部》的拍攝進入正軌,紀鴻升就沒在跟劇組。
他是總製片人,自然無需呆在劇組。
作爲長盛娛樂電視部門的負責人,他還是有很多事兒的。
《仙劍奇俠傳》的大火跟他沒什麼關係。
他那時還沒到長盛娛樂。
可《精武門》的成功,他就功不可沒了。
從導演團隊的選擇,到演員選擇,拍攝、發行等,他可都是全程參與。
《精武門》成功,讓他如今是幹勁十足。
《天龍八部》進入正軌,他自然開始琢磨下部劇拍攝什麼。 長盛娛樂如今可資金充裕。
完全有實力籌備新劇。
可張盛的建議讓他有些錯楞。
抗日劇?
這無疑出乎他的預料。
國內什麼劇最多?
不是偶像劇,也不是生活劇,而是抗日劇。
可這類劇怎麼說呢?
數量氾濫,但好劇難求。
說白了,多是一些粗製濫造。
所以,這類劇上星的真不多。
至少跟整體數量比起來,真不多。
地方衛視對這類劇都有些敬而遠之的意思。
至於央視頻道,製作差了,你肯定上不了的。
抗日劇不愁賣,賠錢的也少。
可大火的也少。
少得可憐。
“看不上?”
張盛似乎看出紀鴻升的想法,隨即笑着道。
紀鴻升點了點頭,對此毫不避諱。
他就是看不上這類劇。
“這類劇,若是小製作,那沒什麼風險。”紀鴻升說道,“可若是大製作,風險就有些大了。這類劇不愁賣,但也賣不出價錢。”
有市場,但難火。
小製作的抗日劇如何殺出重圍?
新、奇、怪.
然後,抗日神劇就層出不窮。
看看那些大製作的抗日劇,可有“神”之處?
可很多時候,那些大製作的抗日劇竟然幹不過小製作的抗日神劇。
久而久之,抗日神劇自然就氾濫了。
然後,臭大街了。
賣不出價錢,小製作的話,利潤太低,別說紀鴻升看不上,長盛娛樂也看不上。
若是大製作,賣不出價錢,那就容易虧本。
與其如此,爲何不拍其他類型的電視劇呢?
“抗日劇的市場很大的。”張盛說道,“我寫了個劇本,投資不大,你不妨先看看。”
“好!”
紀鴻升沒拒絕。
張盛的編劇能力,他還是知曉的。
只是沒想到,聽聞他之前纔拿出一個電影劇本,如今竟然又拿出一個電視劇劇本。
這不是一般的高產啊!
問題還在於他在電影和電視劇上面來回切換。
這就讓他有些佩服了。
還好紀鴻升不知曉“緣樂”就是張盛,不然恐怕更驚訝。
這寫劇本的速度簡直超出想象。
畢竟,張盛又不是沒有其他的事兒。
他若是個全職編劇,那還好一些。
可他不是。
他只是兼職。
張盛隨即將劇本給了紀鴻升。
他對這個劇本的信心還是很大的。
因爲這部劇叫:《亮劍》!
前世大火的抗日劇其實並不少,可若要選一部,那非這部電影莫屬。
提及抗日劇,張盛首先想到的就是這部劇。
其次就是:《雪豹》、《我的團長我的團》等。
其實,《亮劍》這部劇沒什麼大場面。
投資並不大。
之所以大火,恐怕跟人物角色不無關係。
李雲龍,一個有別於其他抗日劇主角,他有着明顯的缺點。
戰場抗命、髒話連篇、衝動易怒.
可就是這麼一個人物,卻有着難以想象的魅力。
這部劇播出次數絕對是抗日劇之最。
收視率驚人,影響力也驚人。
而這部劇火的也不只是一個李雲龍。
裡面許多角色都火了。
楚雲飛、趙剛、孔捷、丁偉、和尚.
哪怕出場沒幾集的楊秀芹都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視劇,恐怕很多人都不止看一遍。
張盛也是如此。
紀鴻升是一個極具眼光的製片人。
他看完劇本,就只有一個念頭:拍!
Wωω ◆ттκan ◆¢Ο
而他對這部劇也充滿了信心。
這部劇可能真的會火。
而且是大火。
這是一部有別於之前衆多抗日劇的。
“拍抗日劇?”
周釗聽聞,有些驚訝的看向紀鴻升。
他顯然也有些出乎預料。
之前,張盛跟他提及說會跟紀鴻升談。
他想過許多答案。
可真沒想過會拍抗日劇。
“他怎麼忽然想着拍抗日劇呢?”周釗疑惑的說道。
張盛不可能不知曉抗日劇如今都打上“神劇”標籤,如今可不怎麼受待見。
“可能是上次《精武門》大結局之後被罵有關吧?”紀鴻升說道,“他提及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應該是這樣了。”周釗點了點頭。
什麼劇符合?
那非抗日劇莫屬。
《精武門》也是抗日劇,被觀衆說是“功夫抗日劇”。
不過,提及抗日劇,觀衆首先想到的恐怕還是戰場上的。
至於隱秘戰線上的,更多是被稱之爲“諜戰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