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君相助,實乃備之幸也!”
劉備老懷大慰,眼眶不由得溼潤起來。
“主公,季常在回信中提到,拿下越嶲郡、犍爲屬國後,他發現兩地的吏治過於混亂,政出多門、朝令夕改,讓百姓們苦不堪言。
所以向主公請命,速速派遣文武前往南中梳理吏治,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見劉備眼淚馬上要掉下來,魏延趕緊出聲打斷施法,流一次就夠了,再多就不禮貌了。
“不知文長是何看法”
劉備沉吟片刻,卻發現左右無人選擇,目前在益州的文官都身居要職,再加上漢中之戰在即,根本無人可用,無奈只得問策魏延。
“主公,隨着益州逐漸平定,劉璋遺留下來的吏治問題,會逐漸凸顯,所以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儘可能的多收攏人才,爲我等所用。
而在人才遴選上,主公無需憂慮,在下心中早有良策,待擊退曹操拿下漢中後,便能在荊、益二地推行,可讓我等再無人才之憂。
但在這之前,我們必須重新劃分益州行政區域,將邊地都尉部改爲郡,削弱長吏之權,以防不軌之徒作亂”
經過魏延的調整,在荊、益二州,除了諸葛亮、龐統、關羽、馬良,再加上自己五人外,軍政大權都已完成分離,太守治民,郡尉治軍,互不統屬,互不管轄。
例如在廣漢郡,張鬆爲太守負責治理民政,除了各地的亭長負責治安,手裡有一點點兵權,其餘是沒有任何兵權的。
輔匡則爲郡尉,目前在魏延帳下聽令,直屬州牧府,除非有劉備或者魏延之命,是不會輕易離開廣漢的,也不會聽命於張鬆的,當然發生叛亂除外。
軍政分離的好處,除了能防止地方做大,減少叛亂外,還能讓君主手握兵權,不至於被人架空。
當然,壞處也有,就是在權利交接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問題,但現在好像考慮這些,好像有點杞人憂天。
但邊地的長吏不一樣,爲防止異族作亂,大漢通常在邊地設置屬國都尉,負責邊地警戒、巡邏、防禦等任務,所以常常軍政大權一把抓,和羣雄爭霸時期的太守一般無二。
而這樣的權利,放在之前倒也沒什麼,畢竟天下都一樣,但放在劉備治下卻不行,軍政分離乃是趨勢,社稷之基也,權利能不能平穩過度的關鍵,不可能因爲某些人的反對而停止。
“文長所言甚是,益州目前有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爲屬國、巴郡屬國四地,如果將其改爲郡,又該以何命名,又該讓何人督使”
對於改屬國爲郡,劉備是支持的,將分散的權利集中,對他百利而無一害,只是這樣一來,所有的問題又回到原點——人才。
“主公,可將廣漢屬國改爲陰平郡,目前駐紮在此的鄧方、劉邕二人,可臨時節制陰平,待戰事平定後,再做調整。
蜀郡屬國改爲漢嘉郡,太守由益州兵曹從事孟達遷任,負責梳理吏治,儘快恢復民生。
至於漢嘉郡的兵事,就由州牧府代爲管理,待戰事平息後,再統一任命”
陰平郡沒什麼說的,鄧方、劉邕隨劉備入蜀,駐守期間讓涼州羌族無所犯,雖無取蜀之利,但有守土之功,讓他們暫時掌握陰平軍政大權自無不可。
至於孟達嘛,魏延在取得蜀中之後,就勸說劉備將其遷爲益州兵曹,總領益州兵事,從區區中郎將一步登天,直接總管一州兵事,可謂深得恩寵。
但看起來權利滔天,
身受劉備信任,實則恰恰相反,孟達除了千餘部屬外,幾乎調動不了任何的一兵一卒,他心中的苦,又有誰能知道。
魏延這麼做的原因,自然不用多說,只要他在位一天,孟達就別想領兵上前線,安心在後方搞好後勤吧。
現在實在缺乏人手,就先讓他去漢嘉郡透透氣,反正哪裡除了窮山惡水,和語言不通的蠻子外,他也翻不起什麼浪花。
當然,要是孟達能將漢嘉郡梳理好,魏延也會給他機會,讓他在太守之位上一直幹下去,就不用回來養老了。
“巴郡屬國可改爲涪陵郡,太守由張肅任之,至於郡尉就先由吳班暫任,相信他們二人能齊心協力將涪陵郡打理好的”
張肅自江油投降後,就被劉備遷爲涪縣令,在位這兩年表現還不錯,能力雖然略有不足,但勝在聽話,讓魏延非常滿意,讓他去涪陵郡當太守,也是看看他的能力到底如何,能不能擔此大任。
吳班,吳懿之弟,爲人勇猛而豪爽,在成都一帶小有名氣,後被劉備徵辟,扔在魏延帳下聽令, 添爲一前軍校尉,可謂前途無量。
讓吳班去暫代郡尉,不是魏延的意思,也不是劉備,更不是荊州的吳懿,而是劉備的正牌夫人,未來的穆皇后吳莧的意思,沒錯就是吳莧。
當然,吳莧也沒直接找他,而是拜託他夫人張琪瑛,面對自家夫君的主公的夫人的請求,張琪瑛也不好拒絕只能勉強同意。
晚上魏延回家後,張琪瑛就同他談起此事,看着自家夫人窘迫的模樣,魏延呵護之心大起,隨後大包大攬的同意了。
雖然吳莧出發點沒錯,但如此行事,終究讓魏延心生芥蒂,本來他還挺欣賞吳班的,打算把他帶去漢中去歷練歷練,以後少說也是將軍起步。
可惜,吳莧好心辦壞事,冒然干涉兵事,讓魏延心生芥蒂,耽誤了吳班的前程。
“犍爲屬國可改爲朱提郡,太守由蜀郡郡尉劉封任之,暫時不設郡尉一職。
另外遷馬良爲南中總督,總轄南中五郡兵事,待平定叛亂後,繼續經略南中五郡,招撫蠻族,化胡爲漢,開發南中地區”
只有不掌兵權的劉封,纔是好劉封。
“好,就依文長所言”
劉備想了一會兒,除了對吳班的安排有點意外,其餘都在預料之中,所以也就沒究其根本,直接點頭同意了。
魏延和劉備的小會議結束,對益州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軍政大權一把抓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這也預示着劉備政權逐漸趨於穩定,從割據勢力逐漸向王朝勢力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