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團獎和評委會大獎不一樣,評委會大獎相當於第二名,地位僅次於金棕櫚。
評審團獎是非常設獎項,就是當有某位評委特別鍾愛某部電影極力推薦時,可能折中考慮給予這個獎項。
按地位來說是金棕櫚>評委會大獎>導演獎=演員獎>評審團獎。
郝運能夠拿獎,更多的是因爲他得到了評委裡少部分人的青睞。
但是不管怎麼說拿獎都是好事。
主競賽單元的獎項,隨便拎出來一個,也比沒拿的更有面子。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郝運已經兩次越過王佳蔚拿獎了。
墨鏡王帶着墨鏡一個勁的鼓掌,郝運看不到他有沒有咬牙切齒。
其實他對墨鏡王還挺尊重的。
這一次在戛納和墨鏡王、張蔓鬱有多次的交流。
大家畢竟都是華人。
張蔓鬱幾乎已經等同於息影了,還挺可惜的。
其實她剛出道的時候也就是個花瓶,沒有人能想到時隔多年之後,她會把能拿的獎都拿個遍。
領回來證書,郝運沒有立刻開箱,而是攢着回到酒店再弄。
和上次拿到的傳媒大獎最佳導演一起開。
兩個一起開,說不定開出來的東西更好呢。
好吧,郝運承認。
由於當時急着帶安小曦跑路,外加跑路成功之後太興奮,直接就把它給忘了。
頒獎禮之後的慶功宴,郝運更是薅到了大量的屬性。
主要是導演和演員的。
根本就存不完,郝運只能不斷的往身上拍,然後慢慢的消化。
腦子裡亂成了一鍋粥。
用手摸了一下腦門,都覺得發燙。
說不定他會是第一個因爲思維太活躍,而被爆頭的可憐蟲。
戛納不缺美女,而且這是一個被稱爲浪漫之國的國家。
性文化全球聞名。
法國人的開放程度遠高於其他國家,甚至可以說性是一種生活方式。
郝運這樣年輕有爲的大導,接到了不下十次這方面的邀請。
有男有女。
上到四五十歲,下到一二十。
都特麼不算暗示了。
有些人直接上手。
只要點個頭大概就可以去酒店“通”宵達“蛋”。
郝運只好委婉的表示自己的女朋友是個醋罈子,而且是沒有他就活不下去的那種。
被人狠狠地鄙視了一番。
好不容易回到了酒店,郝運翻出兩本證書開箱。
【恭喜宿主,獲得《第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證書,可存放屬性450點】
【恭喜宿主,獲得證書寶箱(中品)】
【打開寶箱】
【恭喜宿主打開證書寶箱(中品),獲得導演+5(永久),劇本《十二公民》(《十二怒漢》)。】
一個新劇本,看來是改編劇本。
《十二怒漢》郝運倒是看過。
講述一個在貧民窟中長大的男孩被指控謀殺生父,案件的旁觀者和兇器均以呈堂鐵證如山。
而擔任此案陪審團的12個人要於案件結案前在陪審團休息室裡討論案情,討論結果必須要一致通過才能正式結案的故事。
結合一下郝運法學生的身份,改編這部拿過柏林金熊獎的經典老片倒也合情合理。
不過,這個電影也不是沒有難度。
一方面是法律體系的差異,本土漢化存在一定難度。
另一方面就是電影雖然場地很簡單,可是對演員卻有極高的要求。
十二個演員啊。
必須都要具備一定的實力,任何一個拉垮了都會影響電影的整體質量。
不過這些都難不倒郝運。
他打算請車皓,甚至陳星良來擔任法律顧問。
改編難度會大大降低。
然後從話劇圈選演員來出演,片酬低不說,臺詞功底一個比一個強。
郝運和各大話劇團關係還可以,單憑姜聞或者馮元徵的關係,都能夠瞬間拉齊人馬。
咱不說超越原版,但至少不會拍成爛片。
開完這個之後開另外一個。
【恭喜宿主,獲得《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證書,可存放屬性550點】
【恭喜宿主,獲得證書寶箱(中品)】
【打開寶箱】
【恭喜宿主打開證書寶箱(中品),獲得導演+10(永久),劇本/配樂《海邊的曼徹斯特》。】
呼,雖然沒能給上品寶箱,但其實和上品寶箱也沒有什麼差別了。
之前在戛納拿的最佳劇本獎,也就600的容量,而這一次的評審團獎雖然是中品寶箱,卻也有550的樣子。
而且,還給了10點導演屬性。
至於這個《海邊的曼徹斯特》,一聽名字就是個洋劇本。
大概類似於《爆裂鼓手》吧。
《十二公民》郝運就沒仔細看,他是法學生兼電影人,《十二怒漢》早就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
如果新劇本改編的很好,倒也省事。
關鍵是《海邊的曼徹斯特》,郝運看了一晚上的劇本。
馬德,直接看抑鬱了。
第二天在飛機上都淚眼婆娑,實在是喪到不行。
電影劇本很好,沒有特別明顯的地區文化屬性,漢化估計也不難。
男主角因爲失誤造成了兩個孩子的喪生,從此陷入無盡的悲傷。
選址可以是北方的港口城市,大連或者其他什麼的。
原作的失誤是忘了放壁爐的防火板,要想一個符合華夏這邊生活習慣的。
其實最麻煩的是選演員。
男一號肯定是郝運自己了,他好不容易纔碰到一個能夠衝獎的本子。
雖然他的年紀可能小了點,但是他可以等。
反正一時半會也沒有檔期。
完全可以等三年之後,接近三十歲的時候拍。
到時候做個滄桑一些的造型。
只要演技到位,說服力沒有問題。
郝運看重這個劇本的主要原因就是演員發揮空間很大。
他甚至覺得自己現在演技根本不夠。
不可能一邊拍屬性一邊演。
郝運打算用兩三年的時間,初步整合一下自己的表演風格。
到時候實打實的拿個影帝回來。
至於女主角,安小曦大概是演不了的,不過也要看她的進步情況。
最難的其實是侄子的演員。
十多歲二十歲的年輕演員,真心沒有什麼出彩的。
郝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多花點時間物色。
回到華夏,郝運補了一個《鬥牛》的國內首映禮。
這部電影和戛納那邊同步上映。
藉着郝運新作的名頭,院線很給面子,再加上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首日倒也有了幾百萬的票房。
後邊幾天隨着口碑的發酵,票房並沒有回落多少。
接下來就是砸錢做宣發的時候了。
光線傳媒請了不少的業內大咖,辦的熱熱鬧鬧。
一個“評審團獎”被他們吹的像是拿了金棕櫚一樣。
王長天給郝運獎勵了五百萬,還額外辦個了慶功宴給其他人發紅包。
其他人就沒有郝運這麼豐厚了。
郝運沒怎麼客氣,也沒有聖母的拿出來給大家平分,這是他應得的。
安小曦沒有參加首映禮和慶功宴。
她跟着劉阿姨去旅遊了。
郝運沒想到陪着她去了一趟蓉城,她居然還沒有玩夠。
心裡有點空落落的。
就像是你一大早跑去買愛吃的早點,卻發現那家早餐店已經關門了一樣。
郝運去過她家,發現東西都還在。
不像是突然跑路了的樣子。
《十二公民》的劇本郝運沒改,直接拿去找陳星良了。
陳星良還挺意外的。
在他看來,這個劇本涉及的學術問題可能很幼稚,但是考慮到和法學相關的電影本來就很少,倒也來了興趣。
甚至還召集了幾個學生,把這東西當成課題進行了討論。
郝運已經談到了改編權,不用擔心別人抄他的劇本——他還挺期待有什麼人不知死活的抄一抄,也讓師兄們有點新鮮玩意解解悶。
參與討論的師兄全都是博士研究生,甚至還有學校的講師,就他一個讀碩士的菜逼。
除了完善劇本,郝運也是在導師面前刷臉。
他缺課太多了,雖然也能完成老師佈置的課業,但是和他理想中成爲陳星良關門弟子的追求不一致。
今後真要出點什麼事,會被大義滅親的。
所以,法學電影就是一件特別能夠讓陳星良重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