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晉今晚這番談話,給劉伊菲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她年紀雖小,但並不代表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給她連續接了幾部片當中,形象都差不多,按照許晉的話來講,就是沒有反差。
許晉說的這點劉伊菲不是不知道,但因爲導演從來沒有批評過她的演技,而她接戲又很順暢,所以下意識就給忽略了。
此時聽許晉提起,劉伊菲才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她是表演專業的,知識理論只會比許晉更多,她自然明白相同氣質的角色演太多,戲路就會受到限制,而一個演員,是不能形象受限的。
只有打破固有的形象,挖掘更多的角色,纔會擁有無限的可能。
許晉並不知道自己這一番話讓劉伊菲深深思索了下今後的發展道路,爲了讓自己有更多無限的可能,她也嘗試去接不同的戲份,甚至跟母親大吵了一架。
寧願去扮一個丑角,也不願意再去演仙氣飄飄的角色。
……
……
時間飛快而逝,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小小的村莊裡也開始了張燈結綵,在這氣氛的影響下,劇組反而比以往更加要拍攝迅速。
因爲導演跟他們說了,只要在除夕前進度達到哪裡,就給他們放四天假!
四天!
比許晉預想中的三天還要多出一天,這還用說,大家都擼起胳膊來使勁兒幹啊!
白天進度不行?
那晚上繼續加班加點幹!
這已經不僅僅是劇組裡幾個人想要回家過年的慾望驅使下努力幹活了,而是集合了全劇組的力量,就連導演,也是想要回家好好過個年。
在劇組萬衆一心下,拍攝進度在一月份的時候迎來暴漲。
此時,劇組裡正在拍攝慘烈的一幕。
進度來到了敵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對晉中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駐晉第一軍司令官(筱冢義男)奉命制定了針對性極強的A號作戰計劃,八路軍部隊損失慘重。
在這慘烈的情況下,八路軍制定了與民兵相結合的戰略,開展了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等戰術與之周旋。
李雲隆的部隊也在戰鬥中損失慘重,騎兵連在最後的對決中,在沒有子彈的情形下用刺刀戰鬥到最後一刻!
此時要拍攝的,就是這最後一刻!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看到這一幕的拍攝,哪怕是劇組裡經歷了許多大風大浪的老前輩,都忍不住虎目含淚。
這一幕,還原了戰爭!
戰爭,不是隻有屢戰屢勝的強者,再出色的將士,他也是個人啊,而人,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
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只是那麼點兵力,又何談要翻盤?
這一幕,也是《崢嶸》裡巨大的催淚點之一,誰也不想要犧牲,但誰也不得不犧牲。
只有前赴後繼的犧牲,用屍體堆積而成的血肉堡壘,才能抵擋住敵人的瘋狂攻擊!
後方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如果被敵軍攻擊突圍了,百姓將會死亡。
他們,不能退!
值得嗎?
不知道。
但爲了信仰,這都是值得的。
“連長,我們已經被包圍了!”
“沒關係,咱們在這兒拖住敵人的騎兵,反正團長政委他們都已經衝出去了!”
槍炮聲轟隆不停,敵人的騎兵在後方緊追不捨,一個又一個的八路軍被敵人開槍打死,而一個又一個的敵軍同樣被八路消滅。
這是一場殘酷的槍戰,誰跑的慢,誰沒子彈,誰就會輸。
“連長,我沒子彈了!”
“什麼!”
“沒子彈了!”
“我也沒子彈了!”
“你們呢,你們誰還有子彈?”
“我們也沒有子彈了,連長!”
“驢驢驢——”孫德勝這時果斷勒起繮繩,讓馬匹停下來,對準敵人方向,他們,要進行自殺式攻擊!
沒有子彈,再跑下去也不過是被敵人一個槍子一個槍子的滅掉,馬匹總有耗盡力氣的時候,而敵人絕對不會給他們生的機會。
與其這樣,不如捨命一搏,在臨死前撈多幾條鬼子的命,也是值了。
“弟兄們,把槍給我扔了,絕不留給小日本!”
“弟兄們,拔刀!”
“騎兵連,聽我的命令,向敵人進攻——!”
日軍的騎兵連此時也發起了攻擊,雙方人馬互相碰撞,看着氣勢好不恢弘。
無數弟兄們被刀砍傷墜落了地上,地讓有敵軍的,也有自己人,可能那觸及身體的刀劍並不是致命傷,但真正恐怖的是被馬蹄從身體上踩過造成二次重傷。
這二次傷,也是最爲關鍵的致死傷。
一輪衝鋒過去,八路只剩下幾個人,而日軍的兵力還有很多。
孫德勝把軍帽拿下,把手上那邊染血的戰刀重新擦得鋥亮,一把將帽子扔下,大無畏的舉起手中的刀,嘶吼——
“騎兵連,繼續進攻!”
日軍也同樣發起了圍剿,烏泱泱的軍隊,八路僅剩的幾支騎兵就如螳臂當車,抵擋不住日軍的洪流。
但哪怕如此,他們也不怕失敗,無所畏懼,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這一輪的衝鋒,只剩下了連長孫德勝一人,兄弟們的屍骸全部留在了戰場上,而他也少了一隻胳膊。
一個人面對一羣大軍,他神情堅毅的看着前方,緩緩舉起了手中的刀,拖着殘破的身軀,汗水、血液和炮仗掀起的灰塵浸染着他的臉,分不清他的模樣。
但此刻,沒有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敵軍,都沒有一個人敢小瞧於他。
在這一片死寂的氛圍中,孫德勝用沙啞的聲音吶喊着——
“騎兵連,進攻!!”
他不是一個人,他還帶着無數騎兵連弟兄們的英魂,他攜帶着他們頑強不屈的意志,雖一人,氣勢足以抵得上千軍萬馬!
日軍洶涌的發起攻擊,用戰爭給予這位英雄應有的宿命,英雄,應當戰死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