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

bookmark

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

永新縣主簿被砍了,就在上個月。

也不曉得誰幹的,反正是一羣匪寇,其中貌似還有女人。

亦有黑廝,手持長棍,力大無窮,渾身焦黑如墨。

這羣匪寇坐船而來,先是搶劫縣衙,又挾持衙役做苦力,大搖大擺將府庫錢糧搬走。繼而出城奪船數艘,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就此揚長而去。

李邦華帶二百多鄉勇,棄船步行奔襲至此,知縣的第一反應是緊閉城門。

好說歹說,總算讓李邦華進城,卻又勒令鄉勇駐紮城外。

這也算是守規矩,客兵一般不得入城。

可是,李邦華以巡撫命令,讓永新知縣趕緊出糧徵船,卻被一直拖着不辦事兒。

縣裡沒糧,秋糧剛徵上來一些,就被匪寇搶得精光。

知縣答應李邦華,一定幫忙籌集糧草,士紳們卻個個哭窮。就連船隻,也只徵到兩艘小船,大船誰都不願借出。

“這是欺我軍紀太好啊!”

李邦華被晾了好幾天,終於忍不住要發作。

兩百多個鄉勇,一路從瀘水迂迴而來,沿途可謂是秋毫無犯。在李邦華的約束下,甚至莊稼都不去踩,借用百姓的稻草鋪牀都會歸還。

太安分了,太善良了,以至於誰都不怕他們!

“鏘!”

這位五十歲的前任兵部尚書,突然拔劍而出:“隨我去碼頭搶船,不要濫殺,一條船殺一人立威!”

鄉勇們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跟隨李邦華衝到碼頭。

李邦華分配了殺人名額,只能由誰出手殺人。其他鄉勇不敢違抗,卻變着法泄憤,衝上船就一陣拳打腳踢。

搶船之後,留下部分鄉勇守着,李邦華又親自帶兵去縣郊搶糧。

第一個被搶的,就是永新守禦千戶所的千戶!

接着又搶了一個地主,爲了立威,前後接連斬殺十餘人。

李邦華帶着糧草上船,選了一艘大船爲座艦,站在船頭喝令:“出發!”

這荒唐世道,守規矩還真辦不成事。

知縣站在城樓上,被嚇得面無人色。他並非一味拖延,而是真的無糧可徵,自己掏銀子買糧又捨不得。

順流而下,一日便至天河鎮。

這裡兩岸全是大山,中間有一條禾水穿過,村鎮多在山腳沿河地帶。

夜色降臨,不敢繼續行船,因爲此段水流湍急,而且河中還有一些暗礁。

李邦華爲了不驚擾此地百姓,沒有選擇在鎮上停靠。而是稍微下游一些,將大船拋錨固定,又將小船綁定大船,派二十個鄉勇下船放哨,其餘鄉勇全部留在船上休息。

此君在吉安府威望極高,僅憑自身威望,還有個人魅力,就讓兩百多鄉勇服服貼貼。

這支雜牌部隊,軍紀並不輸給趙瀚太多。

鎮外,山中。

一處大宅之內。

“四爺,官兵來了!幾條大船,二十多條小船!”

費映珙蹭的站起,拔劍冷笑:“還敢來送死,招呼弟兄們夜襲。”

費映珙沒啥大同思想,但他的做法,卻跟趙瀚非常相似。

這貨先是殺死本鎮的地主,搶了地主的宅子住進去,把地主家的女眷,賞賜給手下爲妻。甚至連黑哥們兒鐵奴,都分到一個寡婦。

接着分田,他自己是大地主,手下全是小地主,又分田給許多窮人成爲自耕農。

瞬間在天河鎮站穩腳跟!

這裡的地形更厲害,兩岸全是臨河大山,耕地要麼在羣山之中,要麼在河邊一線。若有官兵殺來,拔腿就能跑進山裡,攻守轉換輕輕鬆鬆。

半夜時分。

李邦華正在船艙睡覺,突然被喊殺聲驚醒,只見岸邊亮起無數火把。

在岸邊放哨的鄉勇,少數被賊寇砍死,少數嚇得跳河逃生,也有幾個腳快的逃回船上。

鄉勇們驚駭無比,紛紛收錨砍索,操船趕快離開此地。

黑暗中,一條大船不幸觸礁,幾條小船在湍急的河流中傾覆。

李邦華憤恨不已,卻又無計可施,划船回去必須用縴夫,而此地一個縴夫都找不到。

爲啥?

因爲縴夫都是費映珙的人,而且已經分了土地,偶爾還客串盜賊去永新縣搶劫。

“四爺,抓到一個活的!”

一個鄉勇被帶到費映珙面前,已然嚇得渾身癱軟。

費映珙親自審問道:“誰帶的兵?”

“李尚書。”鄉勇老實回答。

“什麼東西?尚書?”

費映珙以爲自己聽錯了,他霸佔一個貧窮村鎮而已,無非就是把縣衙錢糧搶了,用得着尚書親自帶兵鎮壓?

鄉勇解釋說:“吉水李老爺,李尚書。”

費映珙面色古怪,他曾遊學至白鷺洲書院。當時李邦華罷官在家,被請去書院教學,費映珙還聽過幾個月。

也就是說,李邦華是費映珙的老師。

費映珙連忙問道:“李尚書怎會帶兵至此?”

鄉勇回答道:“廬陵縣有賊……有義士,殺地主分田地,鬧得好大陣仗。巡撫正在帶兵清剿,李尚書帶咱們抄後路。”

費映珙不可置信,喃喃自語:“那小子究竟幹了什麼?把李尚書和巡撫都招來了。”

說完,一劍將鄉勇劈死。

翌日上午,費映珙安排人手,到上下游全天候放哨,一旦發現官兵立即捲鋪蓋進山。

至於莫名其妙被攻擊的李邦華,天亮時分清點人數,氣得想要殺回去弄死天河鎮的匪寇!

二百三十多個鄉勇,此時只剩一百九十多個!

來到黃家鎮登陸,李邦華立即派人探查敵情,自己帶兵在河灘略作休整。

探子很快回到彙報,說鎮內鎮外一個人都沒有。

李邦華眉頭緊皺,他帶兵繞個大圈子,前後耗費二十天,竟然還是撲了個空?

李邦華拾級而上,來到客棧門口,那裡還掛着求購玉米、紅薯的廣告牌。

帶兵來到鎮外,經過幾間民房時,李邦華若有所思。

那些民房都是土牆,用石灰刷着宣傳標語:人人有田耕。

又來到一處民房:人人有房住。

接下來,還有許多五花八門的標語——

人人有衣穿。

人人有飯吃。

老人有人送終,孩子有人養活。

寡婦快快改嫁。

不讓小孩讀書要罰糧。

均田地,等貴賤。

李邦華盤腿坐在田埂上,看着“均田地,等貴賤”直髮愣。

李家雖是大族,可李邦華卻出身貧寒。

他父子都考上舉人,讀書花了太多錢。家裡的十幾畝地不夠花銷,連進京趕考的路費都不夠,只能跟父親結伴,徒步從江西走到北京——他那村裡的田畝,都被當地幾大家族佔了,他即便考上舉人,也無人前來投獻土地。

底層農民有多苦,李邦華清楚得很,他自己也下田種過地。

突然間,李邦華很想見見趙瀚,跟那個反賊當面聊聊。他想勸說反賊,天下大同不是這麼搞的,應當努力科舉做官,然後齊家治國平天下。

放眼望去,冬小麥苗鬱鬱蔥蔥,李邦華看得一陣喜歡。

看着看着,李邦華猛地站起,大聲呵斥道:“不準踩壞麥苗!”

一個鄉勇說:“先生,這是反賊的麥苗,全部給他們毀了纔好。”

“放屁!”

李邦華大怒道:“反賊是反賊,莊稼是莊稼,種下去的莊稼哪能譭棄?誰再毀壞麥苗,軍法處置!”

鄉勇們面面相覷,都覺得這位李先生太迂腐。

但無人膽敢抗命,各自跑去民房裡,試圖搜尋沒有帶走的財貨。

就在李邦華準備撤兵時,突然有探子來報:“先生,反賊下山了!”

李邦華怔了徵,隨即拔劍大呼:“衆兒郎,隨我殺賊!”

……

龐春來已經帶人進山二十多天,村民們都鬧着要回去,給進山前種下的冬小麥鋤草追肥。

再不回去幹活,可是要耽誤收成的!

而且天氣越來越寒冷,再耽擱可能會下雪,到時肯定有人畜被凍死凍傷。

由於官兵退去多日,對岸稍微下游的簧壩村,左孝良已經帶着村民返回。他安置一番,又過河進山,跑去尋找龐春來。

兩人一合計,認爲官兵不會再來,於是武興鎮的全體村民也開始下山。

李邦華派進山裡的探子,正好跟龐春來派下山的探子撞上。

雙方探子,只隔十餘步,大眼瞪小眼,嚇得各自回去稟報敵情。

“不要慌亂!”

龐春來雖然眼神不好,但地形輪廓卻知道。

他立即下令說:“咱們拖家帶口,還有糧食和牲畜,肯定跑不贏官兵。撤回後面那道山樑,把糧食和物資,堵在一起做屏障。快快搜集石塊,青壯在前,女人也上,把老弱和牲畜保護好!”

李邦華帶着一百九十多鄉勇,緊趕慢趕來到山中,迎接他的是簡易工事。

麻袋和籮筐裡都裝着糧食,還有獨輪車和其他物資,都被排成禦敵的屏障。無論男女,只要有力氣的,都拿起了鋤頭扁擔,還搬來許多石頭準備往下砸。

每家被抽調走一個青壯當兵,陳茂生的宣教隊也抽走一些,剩下的青壯已經很少,大半屬於老弱婦孺。

龐春來瞪大了雙眼,想要看清敵情,卻只看到一些影子在晃動。

左孝良高舉着鋤頭,吶喊提振士氣:“鄉親們,狗官帶兵來了,想把咱們的土地和糧食搶走。你們答不答應?”

“不答應,不答應!”

老弱婦孺齊聲大呼,他們雖然心裡害怕,卻更怕失去土地和糧食。

而且,地形也對他們有利,官兵只能正面仰攻。

左孝良又喊:“殺狗官!”

“殺狗官,殺狗官!”

村民們越吼越大聲,就連幾歲的孩童,都跟着一起吶喊,似乎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李邦華的臉色極爲複雜,他忠君報國、勤政愛民,到頭來卻被皇帝罷官回鄉,征討反賊又被罵成是狗官。

“叔父,都是些老弱婦孺,青壯頂多三四百。他們沒啥正經兵器,只要咱們士卒用命,當可一戰而下。”李邦華的侄子建言道。

李邦華默然不語。

第一,對方佔據地利,又士氣旺盛,真的可以一戰而下?

第二,對方多爲老弱婦孺,全部殺了很光彩?

思慮良久,李邦華對侄子說:“你去勸降,就說只要他們歸順官府,以往的罪責都既往不咎。”

侄子立即爬坡而上,還沒來得及開口,幾塊腦袋大的石頭就滾下來。

(本章完)

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第950章 946【大同細作在搞事兒】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443章 441【直升飛機】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417章 415【生俘洪承疇】第320章 318【王號,國號】第408章 406【義軍】第563章 560【細作立功】第618章 615【終極舔狗】第440章 438【殺雞用牛刀】第851章 847【東北開拓計劃】第217章 215【栽培幼苗】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447章 445【棱堡】第958章 954【猛虎歸山】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445章 443【探礦隊與豬尾巴】第435章 433【懲孔】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778章 775【太子爺的禮記課】第786章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處】第929章 925【費老夫人】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927章 923【捅了天了】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61章 060【反了算了】第876章 872【馬踏聯營】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第42章 041【冬至大過年】第614章 611【百廢待興】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801章 798【進獻貢品】第1065章 1061【西域安定】第103章 101【話劇公演和訴苦大會】第693章 690【窮途末路】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648章 645【逼反地主】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第141章 139【瑣事】第769章 766【論政】第418章 416【多手準備的孔家】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72章 071【人性】第438章 436【海魚和海帶】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208章 206【山中之民】第488章 485【福壽膏】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347章 345【龍騎兵出戰】第409章 407【孤身奪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47章 345【龍騎兵出戰】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第775章 772【東宮官】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629章 626【琉球】第221章 219【南贛初定】(爲盟主“無所不在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獸】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223章 221【衆志】第541章 538【天津大戰】第822章 819【節旄】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97章 095【費二愣子】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950章 946【大同細作在搞事兒】第221章 219【南贛初定】(爲盟主“無所不在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40章 039【老相好】第321章 319【朝鮮廢主】第220章 218【南下巡視】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482章 479【大同凌凌漆】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785章 782【皇帝親自給太子教學】第133章 131【閒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442章 440【金陵大學與神童】第899章 895【購買土地】第756章 753【流亡的英國王室】第452章 450【陣斬鰲拜】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869章 865【弟殺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