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

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

黃順甫調入總兵府之後,新任廬陵知縣叫李珂。

此人學歷並不高,只是童生出身。

但追隨趙瀚很早,是李家拐的自耕農。早期協助分田,之後加入宣教團,再後來改任鎮長,接着又調入縣衙,繼任知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拜見總鎮!”李珂拱手道。

趙瀚笑着說:“請坐。”

“謝總鎮。”李珂挺直腰板坐下。

“你遞上來的冊子我看了,”趙瀚問道,“關於農民婚嫁,以前是怎解決的?”

三縣分田,出現了很大紕漏。

只要年滿十二歲,男女皆有田可分。可是,女子嫁出去了怎辦?她名下的土地,該歸孃家還是夫家所有?

按照男女平等,那自然歸女子本人所有,嫁到哪裡就能帶到哪裡。

但女方的家人怎麼可能同意!

李珂回答說:“換田成婚,兩家之人,既嫁女,又娶媳。”

趙瀚皺眉道:“家中只有女兒,或者只有兒子,豈不是無法成親?”

李珂說道:“很難。”

趙瀚立即把陳茂生叫來,說明情況之後,問道:“田政出現這麼大紕漏,你怎不告與我聽?”

陳茂生也很驚訝,解釋說:“分田之初,大家都很高興,也沒說不利於嫁娶。此後我調入總兵府,對下面的事情知道得不多,也沒人上報這種情況。”

趙瀚一時間也沒對策,吩咐道:“立即告之宣教團和農會,讓他們多多收集農民意見,看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個很大的漏洞,養女兒的人家會吃虧,可能導致不願女兒出嫁,因爲女兒會把田給帶走。

新中國的田政,是以村組爲單位,將總額平分給村民。死者收回土地,新生兒立即分田。

但趙瀚沒法這麼幹!

隋唐的均田制,已經留下前車之鑑,以古代對基層的掌控力,收回死者的土地是不可能的,那幾乎等於每年都要重新分田。隋唐時期的公田,也是每年重新分配給農民,基層官員爲了省事兒,乾脆每年都維持原樣。導致死者的田收不回,新成年的丁田也分不到,最後把唐朝財政給玩崩了。

農會只是過渡性產物,沒有任何官職可言。一旦給官職必然帶來腐敗,而且與村鎮機構效能重疊,官府拿不出那麼多俸祿。可若不給官職,隨着時間推移,農會幹部的積極性也消退了。

因此,農會遲早是要取消的,或者說是自然消亡,村中事務最後全都歸於村長。

趙瀚當時考慮的是,與其今後分田腐敗叢生,不如趁着現在掌控力十足,直接把田分給農民做私產。

如此,保證每個農民有幾畝地,就算多生幾個孩子出來,也能把日子過下去。等到地盤擴大之後,再把多餘的人口,往北方戰亂之地遷徙。

這樣可以獲得數十年的農村安定,到時候,再一步步的往海外轉移土地矛盾。

真的,一個田政能順利實行,並保證數十年的農村安定,就已經算非常厲害的政策了。

從古至今,還沒有哪個政權,能純靠農業來維持田政。

新中國發展到21世紀,也是用工業來消除土地矛盾。由於人口不斷增加,許多農村的新生兒,已經無法分田了。

十七世紀的工業卻不行,早期工業革命,不但不能緩解土地矛盾,反而還會加速土地兼併!

北美當初那麼多土地,工業革命興起之後,竟導致大量農民無田可耕,因爲資本兼併土地速度太快。只能靠不斷擴張,奪取印第安人的地盤來轉移矛盾。

英國同樣如此,光榮革命以前,國王是反對圈地運動的,因爲不利於國王徵收農業稅。

正是英國工業大發展,導致資本家瘋狂兼併土地,國王礙眼那就幹翻國王,於是圈地運動愈演愈烈——若在中國這麼幹,農民早就揭竿造反了。英國農民當然也造反,但人口規模太小,被貴族輕鬆鎮壓。

圈地運動,使得大量失地農民,涌進城市打工謀生。英國的工業規模也扛不住,因此只能制定嚴厲法律,偷一塊麪包都能流放澳大利亞。如此就將多餘的城市人口,扔到海外自生自滅,既能減輕本土治安壓力,又能增加海外殖民地人口。

至於圈地運動、流放政策,導致多少無辜平民死亡,那不是資本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只能說,那是一部血淚史。

趙瀚也是要發展工業的,他可以想象,資本家在賺錢之後,肯定拿出大量銀子置地。因此他要提前分田,並且禁止土地買賣,就算因功獎勵的土地,也得設一個上限,超過上限的私有土地無效。

逼着資本家去開拓海外!

可現在遇到的問題,簡直讓人啼笑皆非,居然是女子嫁人,導致土地歸屬權出現糾紛。

趙瀚動用全部力量,收集各種意見,發現這個問題……無解。

只能進行換田婚姻,若是哪戶家中無女,兒子很難討到老婆。想討老婆也行,承諾不要老婆的土地即可,否則女方家庭爲了保田,絕對不會允許女兒嫁出。

趙瀚召開好幾次會議,最終決定很荒唐:不做任何干預。

你家裡沒有女兒,還想給兒子娶媳婦,就得同意女方的田產,留在孃家不帶過來。

沒有什麼政策是完美的,只要不出大問題,那就湊合着過唄。

……

白鷺洲書院。

四百多個官員、吏員和士子,擠在一起聽趙瀚講課,每人面前都擺着趙瀚剛寫的小冊子。

《家國天下論》!

趙瀚站在講壇上,害怕後排學生聽不清,乾脆舉着紙皮喇叭講課。

“先秦之時,周天子統治的土地便是天下。分與諸侯的土地,便是國。分與士大夫的土地,便是家。”

“而今之世,祖宗傳下的土地是天下,我們打下的土地也是天下。什麼是國呢?皇帝統治的土地,便是國,例如我大明國!至於家,你家,我家,大大小小無數個家!”

雖然大明皇帝,依舊有天子頭銜,但官方早就在使用“大明國”這個說法。

這些概念很容易被接受。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亡國不可怕,若是大明覆滅,那叫亡國,你我再造一國便是。亡天下才可怕,不管小民還是士紳,沒一個能逃得掉!”

“大明之國,由千千萬萬個家構成。”

“千千萬萬個家,爲朝廷納稅,維持這個國家的存續。”

“作爲一國,作爲一個朝廷,大明應當做什麼?應當用小民所納之賦稅,供養文武兩套班子。”

“文臣和吏員,維持國家的運轉。傳播教化,勸農勸桑,興修水利,修橋鋪路,除暴安良。武官和士兵,維持國家的安定。對內要肅清匪賊,對外要抵禦異族。”

“而今是如何狀況?”

“文臣和吏員,多爲貪官污吏。水利也不修了,大災之年也不賑濟百姓。非但不能除暴安良,反而大肆盤剝百姓。”

“武官和士兵,將無膽略,兵無戰心。對內不能清剿賊寇,對外更是敗績連連,致使天下生靈塗炭。”

“我之所以起兵造反,就是這個大明國,已經沒有一個國家朝廷該有的樣子。”

“……”

龐春來、李邦華、宋應星、田有年、王調鼎等人,被說得豁然開朗,特別是亡國和亡天下。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這句話出自顧炎武,如今還沒有問世,足以讓讀書人明白道理。

也可以爲趙瀚造反,提供非常有力的理論依據。

趙瀚繼續說道:

“大明朝廷,爲何會落到這個地步?”

“吏治,教化,道德,這些都不是關鍵。太祖之時,吏治同樣敗壞,因爲源自蒙元之官。可當時爲何能興盛呢?皆因朝廷財政有度。”

“一國之賦稅,我且分爲兩種,直接賦稅和間接賦稅。”

“直接賦稅,就是按人頭或土地繳納的賦稅。間接賦稅,例如門攤稅、鈔關稅等等,稅收得重,貨物就賣得貴,反正商人不虧,可以轉嫁給百姓。”

“一個國家,想要財政有度,直接賦稅就必須穩定。”

“當今之世,直接賦稅已經被破壞。首先是土地,一小撮人,佔據絕大多數土地。他們可以避稅,可以逃稅,即便不能逃避,也可以轉嫁給佃戶,把直接賦稅變成間接賦稅。”

“其次是人頭稅,自一條鞭法敗壞之後,人頭稅完全是亂收的。大量百姓,託庇於士紳,隱匿人口逃脫人頭稅。如此導致少數百姓,承擔整個國家的人頭稅!”

“朝廷財政不穩,百姓苦不堪言,財貨都被那些大族佔去了。”

“朝廷稅收不夠,那就沒法養兵,當兵的吃不飽,還怎麼去打韃子?越是打不過韃子,就越要橫徵暴斂來養兵。”

“朝廷橫徵暴斂,百姓活不下去,就要起來造反。最先造反的西北流寇,都是被迫揭竿而起的。這使得朝廷,還得出兵鎮壓造反,用兵越多越是財政枯竭,就更無限制的橫徵暴斂,就激起更多的百姓揭竿造反。”

“飲鴆止渴耳!”

“於是乎,便到了如今這個局面。”

“亂國者,不惟皇帝,不惟宗室,不惟貪官污吏。天下士紳大族,皆難辭其咎!”

“我爲何分田?因爲不分田,不僅要亡國,還要亡天下,還要亡千千萬萬個家!你們去看,西北流寇所過之地,哪個大戶能保住性命?便是宜春、永新諸縣,也在殺地主造反,不信的自己去永新縣看看!”

“在場的士紳,你們是願我來分田。還是願天下皆反,把你們的身家性命全部拿走?”

“家國天下,實乃一體。人人只爲門戶計,只顧自己一家,則國恆亡,而至亡天下。若亡天下,小傢俱滅,門戶不存!”

“……”

龐春來、李邦華、宋應星三人,自認爲對大明局勢看得透徹。

可趙瀚直接賦稅、間接賦稅的觀點,卻讓他們耳目一新,以前模糊的看法,從理論上被總結出來。

李邦華嘆息:“家國天下,還能做此說法,直令人醍醐灌頂!”

龐春來扭頭對王調鼎說:“伯和文采出衆,可潤色此文章,拿去九江、南昌諸城散佈。”

(本章完)

第964章 960【東方聖約革命】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974章 970【躺平的蘇丹】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1067章 1063【終章二】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798章 795【決勝衝鋒】第495章 492【趁他病,要他命】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368章 366【騎戰】第11章 011【賊敗】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982章 978【軍改】第785章 782【皇帝親自給太子教學】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12章 012【義子?】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962章 958【沙皇】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第483章 480【廣西兵的難處】第354章 352【復社首領臨陣倒戈】(爲企鵝大第239章 237【龍虎山,張天師】(爲企鵝大佬第227章 225【拿下景德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74章 472【業餘皇室狩獵】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333章 331【南歸】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135章 133【兵不血刃】第561章 558【礦工】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416章 414【攻城重炮】第749章 746【島主進化史之一】第145章 143【雪中行軍】(爲盟主“往事成煙第700章 697【異國雄主】第868章 864【暹羅和八百司】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153章 151【誅心】第316章 314【崇·最佳內應·禎】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667章 664【麻煩的婚事】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854章 850【香肉】第454章 452【圍魏救趙】第360章 358【廉租屋與大法院】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544章 541【潼關】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209章 207【匡字輩】(爲盟主“懷南月”加第784章 781【李自成獻土】第390章 388【四川局勢】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640章 637【戰場切腹】第1038章 1034【江戶海戰】第522章 519【滿清智將】第693章 690【窮途末路】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745章 742【大獲全勝】第827章 824【浪人林老實】第469章 467【改良紡織機器】第951章 947【繼續黨爭】第203章 201【力戰】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978章 974【王爺貢士和女貢士】第47章 046【想讀古文也找不到】第635章 632【圍城打不了援】第501章 498【雨中攻城】第762章 759【安妮王太后的浴室召見】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80章 577【瓦剌歸附】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第1071章 【番外一】第1071章 【番外一】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740章 737【出使西方】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614章 611【百廢待興】第27章 027【血性與骨氣】第698章 695【三殺】第1069章 1065【終章四】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1032章 1028【股票經紀人】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