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221【衆志】

bookmark

第223章 221【衆志】

在明末,上猶縣和寧都縣,是土客矛盾最嚴重的地區,主要是因爲雙方勢均力敵。

陳茂生親自坐鎮上猶縣,又派劉寰去坐鎮寧都縣。

上猶江並不長,上猶縣位於其中游。又加之半年乾旱,水位枯淺,因此連日暴雨之後,雖然也淹沒許多江邊農田,但總體而言沒有釀成太大洪災。

陳茂生一邊讓贛州知府發佈救災動員令,一邊帶人在上猶縣救災,他認爲這是個緩解土客矛盾的良機。

“掌司,垮山了,小半個石溪村都被埋了!”

“快隨我去!”

垮山,就是山體滑坡。

陳茂生帶人連夜出發,至第二天上午抵達。這裡在雞籠村更上游,居住的全是客家人,由於大量砍伐樹木,開墾山坡做耕地,植被破壞程度非常嚴重。

前日裡來一場山洪,隨即就是山體滑坡,一整片山壁垮下來,直接把半個村給埋了。

這種情況,在明末清初很常見。直到幹隆年間,當地百姓才徹底改變觀念,將種糧食的山地大量改種經濟類樹木。在此之前,不論是明代官府,還是清代官府,怎麼勸說都不聽,非得災害頻發吃了虧才改正。

目光所及之處,陳茂生只見一片哀嚎,無數客家百姓,正在刨開土堆石塊,想要挖出自己的鄰居和親人。

一個本地官員說道:“掌司,這裡必須疏通,否則再下暴雨,可能會形成堰塞塘。一旦堰塞塘積水潰堤,整個下游全都得遭水淹!”

陳茂生立即回去,把前段時間爭水的百姓叫來,讓他們去看上游的情況。

隨即又下令,把上游和下游,附近所有土客農民都組織起來。

強行組建的農會組織,這時發揮出巨大作用。農會組織村民,幾個村長負責調集物資,四千多人迅速開始幹活,完全拋下以前的矛盾和仇怨。

把道理講明白之後,誰也不敢懈怠,因爲關乎所有人的身家性命。

當然,如果沒有官方牽頭,估計隔壁村落只會袖手旁觀。必須有人站出來,而且被雙方勢力信服,才能將他們糅合在一起。

天空又下起小雨,而且雨勢逐漸變大。

“掌司,傘來了。”一個吏員給陳茂生撐傘。

陳茂生把傘扔掉:“此間百姓皆冒雨勞作,我獨撐傘像什麼話?你快去催吃的,別讓人幹活半天,到頭來連口熱食都沒有!”

隨即,陳茂生又指揮道:“先挖那邊,莫要山洪積起來!”

農會旗幟靜靜插在土堆上,沒有迎風飄揚,只是被雨水不斷拍打,四周是冒雨挖土鑿石的百姓。

“轟!”

突然,又是一片山體垮塌。

附近幹活的村民紛紛逃開,但依舊有幾人被活埋。

“挖人,快挖人!”

陳茂生大喊。

數十百姓衝過去,沒有土客之分,迅速挖土搬石。連續刨出三人,全都已經嚥氣。

“還有氣,這個還有氣!”

第四人非常幸運,旁邊滾停一塊大石,留出了足夠的縫隙空間。甚至渾身上下僅受輕傷,因缺氧而短暫昏迷而已。

能救出一個便足夠了,衆人紛紛歡呼。

上下游村落的村長,帶領婦女孩童,把剛做好的飯菜送來。

“後生,先吃飯。”一箇中年婦女,將陶土碗遞給年輕人。

“多謝嬸子。”

年輕人接過飯碗,脫口而出之後,才反應過來婦人說的是客家話。

雙方都有些尷尬,互相笑笑,各自走開。

之前來得急,大家都沒戴雨具。有兩位村長想起來了,於是還送來大量蓑衣、斗笠,此時也顧不得男女之別。讓那些送飯的婦人,趁着大家在吃飯,幫忙去給幹活的青壯批戴上。

見到那些婦人,各自找尋相熟的,提着蓑衣斗笠滿地亂走。陳茂生頓時大喝:“都什麼時候了,還分親疏遠近,哪個不是在爲大家拼命?”

用江西話說完,陳茂生又用客家話大喊。

他的客家話着實蹩腳,許多音調都是錯的,但衆人還是能勉強聽懂。

婦人們終於放下成見,紛紛給身邊之人披上蓑衣、戴上斗笠,也不管對方跟自己是否有世仇。

陳茂生也戴上了斗笠,蹲在河邊上吃飯。

突然,一個縣衙皁吏冒雨飛奔而來,興奮大喊:“陳掌司,陳掌司,夫人生了,是一位千金!”

陳茂生捧碗站起來,看看身後的情況,對那皁吏說:“回去跟夫人講,我過幾日再回去看她。若是還沒吃飯,你自己去打飯填飽肚子。”

皁吏愣了愣,點頭說:“我去吃飯了。”

周圍的百姓,此刻都看着陳茂生,一句話也不說,填飽肚子各自去幹活。

直至此刻,他們才真正認可這個當官的,覺得跟以前那些當官的都不一樣。這位是自己人,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

……

贛州府城周邊,同樣在抗洪搶險,由於半年乾旱,這裡又非常上游,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第一個被考驗到的是萬安縣,遂川江水匯入贛江之後,導致贛江水位猛增。

知縣歐陽述雖出身大族,但能脫穎而出、主政一縣,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他在洪峰到來的前兩天,就已經覺察到不對勁,提前召集官吏搶築堤壩,並通知全縣鎮長與農會做好準備。

有驚無險,萬安縣只被淹沒一些江邊農田。

更下游的泰和縣,抗洪壓力倍增。不僅是又有幾條河匯入,而且縣城建在贛江急彎處,這個地方非常容易潰堤。

不但農會組織農民出動,整座縣城的居民都來幫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由於反賊造成泰和縣人口銳減,本縣許多百姓都是各縣遷居而來,包括縣城內的居民都有三分之一是外來戶。遷徙百姓是個複雜工程,其中不乏出現各種亂象,但從縣長、鎮長到村長,各級官吏卻被鍛煉出來。

可以說,泰和縣即便不發動農會,只靠這些官吏也能迅速做出反應。

泰和縣,同樣有驚無險,但更多江邊農田被淹。

這裡除了保住縣城,還得組織官民,去鄉下救助農民。幫助江邊農民轉移,救回那些困在水裡的百姓。

趙瀚所在的吉安府城,那纔是真的危險,從泰和縣至此,又匯入了三條大河!

官、民、軍全部出動,趙瀚戴着斗笠,直接坐在碼頭上。

意思很明白,攔不住洪水,就把他趙瀚沖走。

整個吉安府城,三分之二面積在城外,而且城內多官府衙門,六七成的居民都住在城外。這裡淹不得,否則損失難以估量。

店家們最是積極,府衙派人招募人手,老闆們紛紛鼓勵夥計報名,而且工資照給還有額外獎勵。洪水淹進來,他們的店鋪就全完了,他們的心情跟趙瀚一樣急切。

白鷺洲書院的學生,已經提前轉移到城裡,那地方太容易被水淹了,書院好幾次毀滅都是因爲洪水。

許多大族出身的書生,既不給趙瀚效力,也不逃離家鄉。於是他們以鴕鳥心態,整天躲在白鷺洲書院讀書,美名其曰研究學問,其實就是不願面對現實。

他們暫居在幾家客棧,通過窗戶觀察外面的情況。

只見無數百姓,從城郊搬來泥土。有的挑,有的擡,有的背,還有的用小車推。平時在府城攬活賺辛苦錢的轎伕,還有那些碼頭苦力,以及許多下力的底層人民,成爲搬運泥土的主力軍。

糧商們捐贈大量麻袋,都是用來裝糧食的,現在作爲沙袋拿去築堤。

沒有那麼多麻袋裝泥土,於是就用篾條編竹籠。

非常簡易的竹籠,格子稀疏,新手也能快速學會。府城附近的篾匠,製作出大量篾條,官府派人運到城外,許多婦女和老人現學現編。

府城的士兵全部出動,包括趙瀚的親兵侍衛。

此時若有歹人,能輕鬆潛入趙瀚內宅,也能輕鬆接近趙瀚本人。

可是,就連官府派來的密探,此刻都加入了抗洪隊伍,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費如蘭出面召集全城婦女,給前線的抗洪勇士們送菜送飯。此刻正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穿梭在堤岸噓寒問暖,爲抗洪的官兵百姓加油鼓勁。

王調鼎默默觀察這一切,突然對身邊士子說:“此非聖主耶?此人若不爲君,天下又有何人可爲之?”

衆人默然,無言以對。

吉安府歷次遭遇洪水,多半就是放棄城外。等洪水退去之後,再由知府出面,勸大戶捐錢捐糧,然後修繕江邊的石堤。

從來沒有哪個當官的,能夠這樣調動百姓,衆志成城以抗擊洪水。

王調鼎又指着在堤岸奔走的費如蘭:“此母儀天下之人也!”

一個叫賀其良的秀才突然說:“諸君,今日始知真有聖明之主,吾願爲其效命。白鷺洲書院雖好,卻不如出山救濟蒼生。再會!”

賀其良離開客棧,冒雨朝堤岸走去,行不多久,又有二十多個士子跟上來。

這些人來到趙瀚身邊,齊刷刷拱手作揖。

賀其良說道:“先生,我等皆欲效力,請先生派遣差事。”

趙瀚起身拱手回禮:“可去府衙聽從安排。”

衆士子再次作揖,齊刷刷前往府衙方向。

(本章完)

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4章 073【稅使】第1069章 1065【終章四】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321章 319【朝鮮廢主】第841章 837【棉稻輪作】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89章 087【送來個婢女】第643章 640【窮兵黷武與因噎廢食】第438章 436【海魚和海帶】第618章 615【終極舔狗】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537章 534【一羣被坑的好官】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127章 125【宣教大同】(爲盟主“道緣浮圖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603章 600【皇城小學】第672章 669【春風得意馬蹄疾】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368章 366【騎戰】第377章 375【又跑了】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第746章 743【批評大會】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430章 428【瘟疫纔是大敵】(爲企鵝大佬加第89章 087【送來個婢女】第639章 636【戰法の奧義】第715章 712【南洋戰略】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430章 428【瘟疫纔是大敵】(爲企鵝大佬加第966章 962【又一個樂不思蜀的】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72章 071【人性】第799章 796【三都護府】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239章 237【龍虎山,張天師】(爲企鵝大佬第691章 688【關門打狗】第712章 709【失土還臣服】第1002章 998【佔領北海】第481章 478【有奶就是娘】第1045章 1041【蝦夷縣】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46章 045【古文觀止】第691章 688【關門打狗】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786章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處】第143章 141【密探徐穎】第112章 110【白衣秀士】第844章 840【軍校】第302章 300【南孔】第127章 125【宣教大同】(爲盟主“道緣浮圖第987章 983【印刷革命】第334章 332【物理】第544章 541【潼關】第808章 805【中國鄉土工業發展模式】第3章 003【津門風雨】第900章 896【熱情體貼的西班牙人】第131章 129【又是農民暴動】第38章 037【不要臉的】第528章 525【新型朝會】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647章 644【國可亡,家不可滅】第944章 940【富貴車】第80章 078【火燒縣衙】(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691章 688【關門打狗】第863章 859【不簡單】第489章 486【思宗剛皇帝】第732章 729【燒殺搶掠】第325章 323【官匪一起降】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992章 988【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518章 515【蒸汽機?】(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4章 092【投名狀】第1002章 998【佔領北海】第90章 088【揚州瘦馬】(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470章 468【商業市場壯大】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92章 789【你逃你的,我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