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250【廣東戰局】

bookmark

第252章 250【廣東戰局】

當張鐵牛從湖廣殺到廣東,白撿十五座城池之時,費如鶴的南路大軍,僅打下來一座和平縣城。

而且和平縣城,還是江大山奇襲得手,跟費如鶴本人沒啥關係。

費如鶴翻山越嶺,一頭撞在龍川縣,直到現在也沒能攻克這座城池。

沈猶龍分兵防守戰略要地,也不出來野戰,就是一板一眼的打呆仗。偏偏他還兵力充足,且都是剿匪三年的老卒,費如鶴用盡各種方法都宣告失敗。 ωwш•тt kдn•℃o

江大山率部前來匯合,與費如鶴圍攻龍川,然而還是無計可施。

無奈之下,費如鶴只能繼續包圍龍川,讓江大山帶兵去打興寧縣。除了興寧縣,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因爲無論去哪都需翻山越嶺。

江大山抵達興寧之後,同樣被卡在城下,這地方也有三千老卒駐守。

雙方就此按兵不動,進入了長達兩月的對峙期。

龍川城外,大同軍營。

費如鶴照舊把部隊拉出來溜溜,護城河已經填平,他試着攻城一次,之後就懶得再硬拼了。

這貨滿臉笑容,完全看不出受挫的沮喪,還有閒心掏出千里鏡觀察城樓。

縣城之內,沈猶龍反而憂心忡忡。

他根本不敢出城,只能一直消極防禦。

而且也無法增兵,因爲主力必須駐守南雄。若是調兵支援龍川,南雄萬一失守,就等於丟掉半個廣東。

南海舉人馮毓舜,此時是沈猶龍的幕僚,他望着城外皺眉道:“督師,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反賊在城外分田將近兩月,龍川實質已經變成一座孤城。”

“出城浪戰必敗。”沈猶龍臉色難看道。

前段時間,沈猶龍見趙賊主力都在龍川,於是讓總兵陸謙從南雄出兵,試圖趁虛攻佔梅嶺三關。

陸謙帶着五千精銳老兵,攻打三百人駐守的梅關。一戰下來,丟盔棄甲,傷亡六百餘,嚇得陸謙趕緊滾回南雄躲起來。

陸謙還傳來消息,趙賊軍中有大量“萬人敵”。

而且那些萬人敵,皆爲陶瓷外殼,平地也可拋擲很遠距離。

沈猶龍憂心忡忡道:“我最擔心的是陸謙那邊啊。”

“陸總兵還能從賊不成?”馮毓舜疑惑道。

沈猶龍嘆息說:“他被彈劾通夷,就是你老家的士紳所彈劾。”

馮毓舜瞬間無語,暗罵自己的鄉人是智障,同時又腹誹那陸謙是個混蛋。

廣東總兵陸謙,去年剿匪的時候,順手殺了幾個南海士紳,搶走這些士紳的貨物搞走私。

明代沿海走私,可不僅是在海上,陸路也得有人供貨啊。

陸謙憑藉自己的總兵身份,想要強行插手陸上走私貿易。而且做得有些過分,經常縱兵劫掠,把南海縣的陸上私商給惹毛了。

馮毓舜說道:“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應該不會罷免陸總兵。”

沈猶龍搖頭說:“陸謙若是不被罷免,南海縣的士紳就要串聯從賊了。”

“這……還真有可能。”馮毓舜越想越可怕。

廣東本就山多地少,那些沿海士紳豪族,不靠土地收入發家。湖廣、江西的貨物運來,他們正大光明收購,再揹着朝廷悄悄賣給海商。

一直阻撓大明開海的,正是這些人!

至於海商和海盜,要麼是他們的傀儡,要麼是他們的合作伙伴。

如今,大同軍關閉了梅嶺三關,導致江西貨物無法進入廣東。湖廣商道也被切斷,廣東走私商賈損失慘重,甚至鄭芝龍這種海商也損失巨大。

另外還有廣東鹽商,他們的主要銷售市場,就是湖廣和江西,現在也運不過去了。

鹽商、海商、陸上走私商,現在急得如同熱鍋螞蟻。他們不敢得罪“江西王”趙瀚,因爲江西是貨物來源地,於是就想方設法串聯背刺廣東官兵。

他們不但彈劾廣東總兵陸謙,還在彈劾兩廣總督沈猶龍。

對這些商賈來說,廣東可以被反賊佔了,但絕對不可以長期打仗!

……

又過數日。

陳茂生率領宣教官和農會骨幹,翻山越嶺而來,並且麾下以瑤民和客家人居多。

見到費如鶴,陳茂生忍不住問:“你信裡沒說清楚,廣東究竟實情如何?總鎮也讓我傳話,爲何出兵兩月,只攻下了一座縣城。”

費如鶴胸有成竹道:“廣東這邊,各處戰略要地,皆有沈猶龍重兵防守。如果一座一座強行攻打,等把廣東佔下來,我手裡的兵也該死完了。其實佔領廣東,根本不需要打仗,我一來這邊就已經發現了。”

“你就直說吧,別繞圈子。”陳茂生道。

費如鶴說:“廣東諸府縣,接連大旱兩年,今年才稍微正常。而從萬曆末年起,這邊就民亂不斷,沈猶龍自己就反覆剿匪兩次,他前面那位也大剿過一次。直到現在,連州、連山那邊的瑤亂還沒平定。只要張鐵牛打下樂昌,我估計半個粵北都得亂起來。”

“粵東這邊呢?”陳茂生問道。

費如鶴說道:“粵東百姓,生活極其困苦,他們對官府恨之入骨。連年大旱之下,沈猶龍還要養兵,已經逼反不知多少百姓。我見龍川縣無法強攻,就立即讓宣教團和農會主持分田。如今,大半個龍川縣,都已經分田完畢,龍川早就成了一座孤城,城外村鎮都是咱們的地盤。”

“那你還讓我帶人來作甚?”陳茂生不解道。

“這裡的情況太複雜了,”費如鶴解釋說,“有客家人,有瑤民,有苗民,有僮民(壯族)。就拿瑤民來說,又分爲平地瑤和高山瑤,亂七八糟搞得我頭暈。那些高山瑤,甚至還在刀耕火種,必須你這位大能親自來搞。”

明末的兩廣地區,有一大半府縣,都居住着瑤族百姓。

平地瑤屬於漢化程度較深的,許多瑤民,甚至說漢話、穿漢服、用漢名。他們編戶齊民,要給朝廷納稅,甚至出現了瑤族地主和瑤族佃戶。

這種瑤民,可以直接分田,他們被瑤官和地主剝削得很慘。

高山瑤則漢化程度參差不齊,最原始的瑤族部落,如今還在刀耕火種。燒一片山林,耕種兩三年,就遷往另一片山林燒耕,反正這裡的山嶺也很多,可以稱得上“遊耕部落”。

還有一些高山瑤,已經學會先進的耕作方式,但是他們還不會說漢話。

這類瑤民,被瑤族土官統治。

土官們強迫瑤民採集、挖掘、製作各種特產,每隔幾年,都要去北京朝貢,用瑤族特產換取皇帝賞賜的財貨。

然而,崇禎皇帝也是個窮逼,瑤族土官漸漸無利可圖,有事沒事就帶着部衆下山劫掠,或者乾脆攻城略地直接造反。

這類瑤民就必須謹慎對待,他們不會說漢話,被瑤族土官控制,也被瑤族土官剝削。直接殺死土官,瑤民反而不會領情,必須先讓他們瞭解政策。

另有許多地方,漢族、瑤族、苗族、壯族正在融合,你很難分清他們是哪個族的。

明末廣東,有大量瑤族、苗族和壯族,並且正在不斷漢化當中。

如此複雜的情況,把費如鶴搞得頭大,只能寫信把陳茂生請來主持工作。

南贛地區的崇義縣,全是瑤民和苗民,年初已經完成分田工作,並且組建了農會。陳茂生這次南下,在費如鶴的要求下,直接帶來300多個瑤民和苗民。

陳茂生一來,費如鶴立即分兵,親率主力繞過龍川,前去包圍河源縣。

……

“督師,賊寇分兵了,”馮毓舜迷惑道,“如此大搖大擺過去,他們就不怕被斷了糧道,遭到南北夾擊?”

沈猶龍此時非常憤怒:“他們就是在誘我出城,完全不把我放在眼裡!”

馮毓舜說:“既然反賊分兵,不如派五百精銳,夜襲反賊大營。”

“吾正有此意!”沈猶龍也想出一口惡氣。

當晚沒有行動,又過幾天,沈猶龍感覺賊寇已放鬆警惕,便讓一個千總帶兵五百出城夜襲。

去了就沒回來……

倒不是千總從賊了,而是偷營時被擊潰,士兵們乾脆趁機潰逃回老家。

費如鶴帶着陳茂生去河源分地,他在南贛已經總結出經驗。只要把城外土地分完,全縣百姓都是自己人,還能趁機鎮壓地主增加軍糧。

“報!!!!”

“八排瑤起義,已攻佔連州、連山、陽山、乳源四城!”

聽到這個消息,費如鶴笑道:“廣東不用打了,官兵很快就要全線崩潰。”

連州三城,北接湖廣,西接廣西,三省交接區域,全是瑤民聚居地。

歷史上的崇禎八年,可不僅是劉新宇帶着湖廣瑤民和礦工造反。同時出現的,還有廣東八排瑤起義,湖廣江華瑤起義,廣西賀縣瑤民起義。

三省瑤民和礦工,同時起來造反,都是鬧了三年,朝廷纔派五省聯軍圍剿。

而八排瑤起義鬧得最大,五省圍剿,換了兩個總督,從崇禎十一年,一直剿到崇禎十五年才平定。

沈猶龍兩年前,耗費全部精力,終於把八排瑤打回山中。

此時此刻,張鐵牛帶兵佔領樂昌,隔壁正好就是八排瑤地盤。他們趁機走出大山,把四座城池全部攻陷,配合張鐵牛一起打官兵。

廣東沒了,官兵扛不住的。

(本章完)

第293章 291【江西文壇】第785章 782【皇帝親自給太子教學】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825章 822【張獻忠的計謀】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863章 859【不簡單】第450章 448【互相傷害】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449章 447【烏龜仗】第982章 978【軍改】第513章 510【狂野女獵手】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538章 535【農兵聽令】第276章 274【盤七妹】第676章 673【糧倉】第866章 862【孤軍深入】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368章 366【騎戰】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215章 213【科舉改革設想】(爲盟主“Bir第762章 759【安妮王太后的浴室召見】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錢途】第851章 847【東北開拓計劃】第303章 301【砸爛孔子像,救出孔夫子】第455章 453【大軍之中,直取主將】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154章 152【士紳逃跑】(爲盟主“SAYBYES第219章 217【無法無天】第1025章 1021【財政充裕】第657章 654【四不像的鄉試】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166章 164【可以甩鍋】(爲盟主“小貓貓向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208章 206【山中之民】第75章 074【大小姐】第318章 316【彼之奸臣,我之能臣】(爲上仙第354章 352【復社首領臨陣倒戈】(爲企鵝大第2章 002【開局搶根打狗棍】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336章 334【南澇北旱】第77章 上架感言第658章 655【墾殖】第847章 843【不止航海家那麼簡單】第652章 649【急行追擊】第75章 074【大小姐】第1002章 998【佔領北海】第985章 981【冠帶進京和皇帝笑話】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改明白了第20章 020【少夫人婁氏】第421章 419【略備薄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02章 998【佔領北海】第918章 914【春風如貴客】第1064章 1060【爪哇一統】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538章 535【農兵聽令】第668章 665【倉頡館】第221章 219【南贛初定】(爲盟主“無所不在第891章 887【趙瀚是女主角】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671章 668【狀元】第827章 824【浪人林老實】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773章 770【使團歸來】第701章 698【收小弟】第303章 301【砸爛孔子像,救出孔夫子】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1079章 【番外九】第370章 368【戰起】第579章 576【遼寧 河北與陝甘】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02章 200【攻守】第310章 308【南京事】第67章 066【趙濯塵】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182章 180【知縣的遺言】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215章 213【科舉改革設想】(爲盟主“Bir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238章 236【故人故事】第245章 243【湘潭周氏】(爲白銀盟“暖陽1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1003章 999【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