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287【原君】

bookmark

第289章 287【原君】

張國維是東林黨,今年春天剛來南京當兵部尚書。

趙瀚在江西崛起,導致各省官員出現大變動。而且江南更加缺糧,饑荒也更加嚴重,南京戶部尚書和督糧御史換了好幾茬。

那些被換掉的,要麼滾回老家,要麼下獄問罪。

此時此刻,江南諸多城市,都開始募兵守城。一來害怕張獻忠打過長江,二來害怕趙瀚突然出兵。

至於戰鬥力嘛,嗯……不好說。

咱們先講一個故事——

嘉靖三十四年,約七十個倭寇,從浙江沿海登陸,八十天內轉戰三省,殺死殺傷數千人,最後揚長而去。

期間,倭寇被俘兩人,被斬殺十多人。

可惜這種戰績,跟官兵沒半毛錢關係。居然是蕪湖老百姓,站在屋頂扔石灰罐,打得倭寇奪路而逃。

倖存的五十多個倭寇,前去攻打駐軍十多萬的南京。

當然,這十多萬官兵,並非都在南京城裡。有些在看守皇陵,有些在城郊屯田,反正紙面上的兵額有十多萬。

朱襄、蔣升兩位南京衛所指揮,主動帶兵出城征討。由於天氣太熱,倭寇又不來,官兵紛紛解甲乘涼,軍官們還在樹下喝起小酒。

五十多倭寇突然殺來,官兵嚇得立即逃跑,掉進自己事先挖好的溝渠陷阱。

此戰,明軍傷亡三百多。

兩位領兵武將,朱襄被殺,蔣升重傷。

南京全城戒嚴,募兵抵抗倭寇。直到五十多個倭寇離開數日,南京都還處於戒嚴狀態,生怕被敵人殺個回馬槍。

嘉靖倭亂平息之後,數十年過去,江南更加兵備空虛。

說是各府州縣募兵守城,可地方官府哪裡有錢?

就算有錢募兵,也沒有糧食供養。

江南錢糧,都運去北京了!

比如這南京城,臨時編練新軍上萬。大部分是強行徵召的民夫,還有部分是城內百姓輪值,反正給一口飯吃就能湊數。

幾個背劍士子站在那裡,南京兵部尚書竟不敢抓。

抓了這些人,趙賊不賣糧咋辦?

全城百姓怒火,都得燒到他張國維身上。

張國維思來想去,反正南京府庫也沒錢,那就去請勳貴和士紳買糧,並讓城內的復社士子做見證。

只要勳貴和士紳買了糧食,張國維就不怕被彈劾通賊。

只要復社士子做了見證,這些買糧的勳貴士紳,若敢囤積居奇、高價出售,張國維就不怕招惹民怨。

而且,還可以利用民怨,逼迫勳貴士紳開倉放糧!

兩天之後,南京城周邊的勳貴、士紳、豪強,紛紛帶着銀子聞訊趕來。

南京碼頭。

反賊水師將領劉順義,站在碼頭大喊:“今有糧食十五船,稻穀每石六錢銀子,苞谷每石三錢銀子。”

這麼便宜?

一個穿着錦緞的男子,突然讓隨從敲鑼,接着大喊:“噤聲,噤聲,都不許搶,我家先買五條大船的稻穀!”

衆人不敢言語,又是畏懼,又是憤怒。

說話之人,是魏國公家的奴僕。

劉順義笑道:“每家最多能買一條船。”

魏國公的家奴立即說:“每石稻穀,我出一兩銀子!”

劉順義搖頭:“一兩不賣,只賣六錢。”

四下譁然。

那家奴笑道:“嘿,沒見過這麼做買賣的,每石一兩銀子不賣,偏偏只賣六錢。錢多了燙手嗎?”

劉順義朝着衆人拱手:“諸位朋友,江西糧食也不多。眼下的十多船糧食,都是江西百姓,省吃儉用湊出來的。趙天王不忍江南百姓捱餓,因此特讓我運糧至此。稻穀每石只要六錢銀子,糧商買去打成白米,該賣多少價錢你們自己算!”

“好!”

“趙天王仗義!”

劉順義又轉過身,對魏國公的家奴說:“要買就買,只能買一船!”

那家奴看看船上的銃炮,看看全副武裝的水兵,咬牙說:“一船就一船,最大的那艘!”

南京城門緊閉,反賊就在江上。

卻有許多碼頭苦力,受僱上船搬運糧食,復社士子和城外百姓,全程圍觀勳貴豪強跟反賊做生意。

場面有些詭異,而且特別離譜。

官兵水師也過來了,還有許多漕船和漕軍。他們明明船多勢衆,卻不敢進攻反賊水師,甚至躲得老遠害怕被打。

劉順義一臉不屑冷笑,哪家買了多少糧,都會用小本本記下。

誰家糧價賣得離譜,今後肯定被清算!

黃宗羲搖頭感慨:“世道崩壞,乾坤顛倒,實在是……”

“唉,不求糧價下跌,只求糧價別再漲了。”顧杲嘆息道。

顧杲是東林黨創始人顧憲成的兒子,顧憲成家裡,只有幾百畝地。若以地主每人可保留20畝地來算,顧家還真的不怕被分田。

東林黨創立之初,目的非常單純,就是要挽救國家,成員以中小地主居多。

鬧出大動靜以後,各方紛紛加入,導致魚龍混雜,成爲大地主、大商人的政治工具。

復社剛好相反。

復社建立之初,多爲大地主、大商人。組織擴大以後,無數貧寒士子加入,小地主、小商人迅速增多。

吳應箕突然說:“夏收之前,必然漲到每石二兩銀子!”

陳貞慧說:“確實。”

“我欲至江西投賊,諸君可有同去者?”吳應箕問道。

顧杲說道:“我也要去江西,並非從賊,而是觀其施政。”

黃宗羲道:“那就同去吧。”

吳應箕已經打定主意,勸趙瀚立即拿下南直隸和浙江。

這位先生出身大族,不但在復社混得開,而且喜歡結交江湖遊俠。

根據自己常年混江湖的經驗,寫下《江南弭盜議》,討論總結該如何剿滅匪賊。又寫下《江南平價物議》,討論如何穩定物價,反正許多都是非常實用的文章。

吳應箕大搖大擺走過去,對劉順義說:“我要從賊。”

劉順義糾正道:“是投靠義軍。”

“都一樣,”吳應箕笑道,“我懶得找船,且用兵船載我一程。”

劉順義拱手說:“先生請上船。”

見吳應箕上船去了,顧杲和黃宗羲也跑來跟着。

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此刻站在城樓上,遙觀三個復社士子登上賊船,面部表情那是無比之精彩。

船上糧食,還有瓷器等貨物,整整搬運了兩天,一股腦賣給南京士紳商賈。

軍艦卸貨之後,立即拖着巨木,前往上海那邊,自有鄭芝龍的海船幫忙運去廣東。

張國維看着反賊艦隊離去,渾身無力的坐下。

他望望天空,烏雲密佈,似是要下雨。

若能下雨就好了,意味着今年旱災不嚴重。

歷史上,張國維以抗清烈士而廣爲人知,但他真正的身份是水利專家。他多想兵戈平息,踏踏實實興修水利,即便勞苦奔波也樂在其中。

上海。

看着江西水師,把巨木移交給鄭家海船,吳應箕說道:“鄭芝龍跟江西勾結了,福建全省,恐怕旬月之間就能拿下。”

“把江南拿下最好!”黃宗羲憤懣道。

黃宗羲對崇禎的怨氣,雖未積累到頂點,但也早已暗罵了無數次。

在這種怨憤當中,其思想漸漸轉變,只不過還沒系統寫成文章。他覺得,評價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只要能夠萬民安樂,改朝換代也無所謂!

趙瀚那篇《家國天下論》,簡直寫到黃宗羲心坎裡。而且許多內容,黃宗羲並未想到,看了文章之後,頓覺醍醐灌頂。

回到船艙,黃宗羲又看了一遍《家國天下論》,突然開始提筆寫稿子。

《原君》!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有人類社會以來,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對公衆有利的事業,無人興辦;對公衆有害的事情,無人摒除。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不求個人利益,只求天下利益,不求個人避害,而令天下避害。那他必然辛苦千萬倍,付出千萬倍辛苦,卻自己不享受利益,常人是不會去幹的……古往今來都是這樣,三代聖人也不能免俗。

三代之後的君主,以人主自居,把天下之利歸於自己,把天下之害歸於別人。還讓天下人不敢自私自利,把自己的私利視爲天下的公利。或許開始覺得慚愧,時間久了便心安理得。

黃宗羲這篇《原君》,受到趙瀚《家國天下論》的影響,寫得比原有歷史更加深入得多。

他把國家比喻爲大商號,皇帝是商號總掌櫃,官員是二掌櫃、三掌櫃和分號掌櫃,天下萬民都是商號的股東。

商號是股東們的商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如果皇帝和官員不稱職,就該全部撤換掉。就像股東撤換諸多掌櫃一樣,這纔是最合理的。當今之世,大掌櫃、二掌櫃們,事實上在謀奪股東的產業,還要把股東們都餓死才罷休。

只有那些糊塗小儒,纔會死守君臣之義,以爲君臣關係是天生不變的。

真正的大儒,應該明白至理:萬民重於社稷,社稷重於君王!

寫完這篇《原君》,黃宗羲拿去給顧杲和吳應箕。

二人看罷,驚駭莫名。

吳應箕說:“此文莫要現於世間,否則哪個君主能夠容忍?”

“快快燒了,恐有殺身之禍!”顧杲勸道。

黃宗羲卻笑道:“此文之義,許多源自《家國天下論》,只不過我寫得更無遮攔。那江西趙瀚,如果能夠容忍,則此人必爲千古之明主。若他不能忍受,那便是欺世盜名之徒,把我殺了更好,讓世人看清其真面目。”

(突然降溫,感冒了,嗓子鼻子難受,今天只有兩更。)

(本章完)

第633章 630【碾壓局】第43章 042【好白菜不堪豬拱】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874章 870【一觸即潰】第413章 411【血肉廝殺】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1078章 【番外八】第579章 576【遼寧 河北與陝甘】第643章 640【窮兵黷武與因噎廢食】第698章 695【三殺】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181章 179【宗室投奔】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月末總結兼十月衝榜第922章 918【經濟學】第947章 943【天使問罪】第960章 956【莫臥兒內戰結束】第616章 613【小國如丐】第365章 363【拷餉】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第758章 755【光臨巴黎】第924章 920【又一個坑爹的】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585章 582【又是大災】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984章 980【陛下,該修皇陵啦】第767章 764【格物學派】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612章 609【江右派】第676章 673【糧倉】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517章 514【熱氣球】第554章 551【漢化女真】第42章 041【冬至大過年】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第510章 507【兄弟】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809章 806【杭州辨會】第17章 017【禮教森嚴】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49章 546【大順文官們】第496章 493【串聯土著友軍】第396章 394【皇父攝政王】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章 008【沸騰】第600章 597【圖書字畫】第201章 199【圍困】(爲盟主“書友2021061第487章 484【東珠】第252章 250【廣東戰局】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641章 638【介錯很重要】第143章 141【密探徐穎】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213章 211【教育改革計劃】第688章 685【又是個不守軍紀的】第243章 241【攻心爲上】第786章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處】第445章 443【探礦隊與豬尾巴】第449章 447【烏龜仗】第918章 914【春風如貴客】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171章 169【商賈逐大利】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251章 249【撿漏王】(爲白銀盟“暖陽131第1050章 1046【縱馬戈壁】第65章 064【欺負你們讀書少】第451章 449【趙菩薩的信徒】第50章 049【勤王?鬧劇!】第109章 107【遛狗】第864章 860【那萊王復國】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859章 855【逐日部女薩滿】第826章 823【計劃一變再變】第627章 624【人口增漲和稅制改革】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862章 858【太子正妃】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991章 987【倭將奴和扶桑姬】改明白了第45章 044【文衰甚矣】第416章 414【攻城重炮】第544章 541【潼關】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27章 027【血性與骨氣】第839章 835【李自成歸降】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416章 414【攻城重炮】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100章 098【叫花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