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

bookmark

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

羅汝才逃得很徹底,不但放棄六安,而且放棄所有地盤。

固始、商城、光州、光山、息縣、羅山、信陽,這些州縣全部扔給趙瀚。他帶着精銳老營,裹挾大量新賊和百姓,重新越過淮河跑去河南腹地。

李自成的主力已經離開,集結在山西、河南邊境,試圖全力進攻北直隸。

河南腹地的情況非常複雜,大大小小的反賊有幾十股。他們表面上歸附李自成,暗地裡互相攻伐搶劫,羅汝才就是去兼併那些勢力。

跟趙瀚硬碰硬?

羅汝才的匪號可是“曹操”,能不打硬仗就絕對不打,必須打的時候則跟瘋狗一樣。

“都督,前線來信。”

信件有好幾封,一封是胡定貴寫的。

這小子對盧象升推崇備至,那幾次追擊戰,關鍵時刻該撤該進,全部是盧象升在決策。

而且盧象升還很給面子,都先跟胡定貴說,讓胡定貴來下命令。導致大部分騎兵士卒,以爲胡定貴在指揮戰鬥,並沒有意識到盧象升纔是決斷者。

騎兵追擊戰很考驗指揮能力,胡定貴還顯得太嫩。

如果沒有盧象升坐鎮,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被羅汝才白刃戰吃掉。

盧象升也寫了一封信回來,主要是總結龍騎兵的戰法:

第一,龍騎兵屬於騎馬火銃步兵,絕對不能使用騎兵戰法,也絕對不能跟傳統騎兵硬碰硬。要時刻保持與敵人的距離,寧可錯失戰機,也要保證自身安全。

第二,龍騎兵至少要五十人以上,才能保證戰鬥力,因爲兵力太少,火銃齊射沒有威力可言。

第三,如果敵人是傳統騎兵,龍騎兵的最佳射擊距離在60步左右。距離太遠,命中力過低;距離太近,容易被敵方騎兵纏住。

第四,儘快換裝自發(燧發)火槍,火繩槍嚴重影響龍騎兵的戰鬥力。

第五,可將馬策(馬刺)安裝於皮靴上,更利於龍騎兵對戰馬的操控。

盧象升絕對有超強的指揮天賦,第一次帶着龍騎兵出戰,就自動學會該用什麼打法。

他追擊羅汝才時,沒有分兵咬住,或者拼死纏鬥,而是始終保持一定距離。敵快我快,敵慢我慢,完全跟傳統騎兵追擊戰不同。

分出少量兵力死纏,那是沒有用處的,開一槍便失去戰鬥力。

羅汝才同樣很理智,從頭到尾,除了試圖衝鋒白刃戰之外,其餘時候都沒想過分兵斷後。他只有2000騎兵,分幾百人出去斷後,純屬送菜而已,一輪齊射就崩潰了,那樣反而會被一點點吃掉。

聰明的獵手,狡猾的獵物。

趙瀚放下信件,讓人去問宋應星的燧發槍研製情況。

宋應星不在南京,依舊留在江西那邊,回信說正在改進彈簧的生產技術,同時還在嘗試降低燧發槍的啞火率。

撞擊式燧發槍,早在萬曆中期就有了,一直是法國在推廣使用。隨着法王亨利四世遇刺,法國將領拒絕使用燧發槍,因爲燧發槍的啞火率非常高。

由於三十年戰爭的刺激,歐洲這幾年又重新撿起燧發槍。

但必須進行改進,若能成功降低啞火率,燧發槍就能徹底取代火繩槍。

歐洲各國在改進,宋應星也在帶人改進,東西方的研發進程其實差不多。

另外,龍騎兵也是如此。

歐洲少數國家,已經出現龍騎兵。並且戰馬跟大同騎兵類似,都是被淘汰的劣質馬匹,真正的好馬用於組建傳統騎兵。

就連編制也類似,歐洲的龍騎兵,一個團數量在1000—1500人左右,大同龍騎兵則是2000人。

衝陣、格鬥、騎射……這些項目,龍騎兵都不會。

就是騎馬跑路,然後下馬射擊,沒有危險繼續射擊,一遇危險立即騎馬跑路。

唯一的例外是瑞典龍騎兵,火槍騎兵與龍騎兵合併,胸甲騎兵與無甲騎兵合併。於是出現一種裝備輕甲和騎兵劍,能夠騎馬衝陣,又能在馬背上進行火槍射擊的古怪騎兵。這玩意兒已經不能算龍騎兵,算是輕甲火槍騎兵吧。

瑞典多功能輕甲火槍騎兵的誕生,不是瑞典人有多善戰,而是……窮!

瑞典沒錢組建太多騎兵部隊,只能一種騎兵當幾種來用,大概屬於騎兵界的“要你命三千”。

盧象升信中所說那些,趙瀚只能暫時改進馬靴,即在騎兵的靴子上加裝馬刺。

中國古代也有馬刺,“策馬奔騰”中的“策”,便是馬刺。

至於燧發槍,繼續改進吧。

現在不是造不出來,而是啞火率太高。

火繩槍的擊發率超過70%,燧發槍的擊發率不到20%……

……

中院軍方向。

張鐵牛帶兵在通州(南通)登陸,還沒開始攻城,守將就派出使者,說想到南京進行談判。

只要趙瀚答應他們的要求,江淮產鹽區的起義軍願意全部投降。

張鐵牛不敢怠慢,立即把使者送往南京。

這裡的起義軍,少部分是鹽梟,大部分是竈戶。若是打仗殺傷太多竈戶,今後誰來煮鹽?竈戶起義之後,這半年來鹽價飛漲。

鹽軍使者有好幾人,爲首者叫做田仰。

“叩見趙天王,萬歲萬歲萬萬歲!”田仰帶着衆人跪地齊呼。

“起來說話。”趙瀚笑道。

能被鹽梟和鹽戶派來做使者,自然不可能是懦弱膽小之輩。見面就跪拜高呼萬歲,無非是給趙瀚戴高帽子,想換取趙瀚的同情而已。

“謝趙天王!”

等這些人都起身之後,趙瀚問道:“你們有什麼要求,一條一條說出來吧。”

田仰說道:“請趙天王恢復食鹽正課!”

“這個要求讓我很意外啊。”趙瀚忍不住笑起來。

明承元制,把百姓編爲竈戶,每戶計丁煮鹽,每年上交一定食鹽給官府。這些需要上交的食鹽就叫鹽課,也稱“額鹽”。

隨着時間流逝,一部分竈戶富裕起來,或者是勾結官員,形成竈戶當中的惡霸。他們霸佔其餘竈戶的生產資料,失去生產資料的竈戶,卻還要繼續給官府納課,於是造成大量竈戶逃亡。

另外,鹽課之外的食鹽,又稱“餘鹽”。

餘鹽剛開始只能官府收購,接着又可以讓商賈收購,官府和商賈往往壓價,導致竈戶被迫賤賣餘鹽,同樣把竈戶折騰得大量逃亡。

鹽課、餘鹽制度,對竈戶都非常不利,於是紛紛偷着賣私鹽。

爲了制止私鹽氾濫,至萬曆末期,已經取消額鹽、餘鹽之分,讓竈戶直接用銀子交鹽課。

結果,竈戶變得更慘!

官府、商賈聯合盤剝,竈戶哪來的銀子交鹽課?

在明中期被視爲惡政的“納鹽正課”,如今到了明末,竈戶們造反之後,居然請求趙瀚恢復。

這些年來,趙瀚召見了許多商賈和士子,同時又跟龐春來、李邦華等人反覆討論。一直在商量如何改革鹽法,但討論了無數遍,都沒人提出恢復“正課”。

只因爲,沒人站在竈戶的角度考慮問題!

趙瀚問道:“爲何想要恢復正課(食鹽實物),直接交銀子不好嗎?”

田仰說道:“官府和商人壓價,竈戶賣鹽入不敷出。若交銀子納課,竈戶所剩無幾,根本就吃不飽飯。”

“聽你說話,似乎讀過書?”趙瀚問道。

田仰拱手說:“在下爲家中次子,父兄賣私鹽爲生,因此從小有錢讀書。”

趙瀚又問:“既是私鹽販子,爲何幫着竈戶說話?”

田仰回答道:“私鹽生意也不好做,自萬曆朝改革鹽法之後,官府和商人帶頭販賣私鹽。市面上若有十分食鹽,則七分私鹽、三分官鹽。私鹽之中,又有一半是官員商人所出。大鹽梟也還罷了,小的私鹽販子,哪裡爭得過商賈?”

好嘛,明末市面上流通的食鹽,70%都屬於私鹽,其中一半還是官府和商人在賣。

這讓崇禎皇帝如何收取鹽稅?

但更詭異的是,崇禎朝的鹽稅,是整個明朝收得最多的!強行收取,勒令每個鹽場,必須交多少上來。

趙瀚這邊早就制定了政策,因爲廣東也產鹽,打算把廣東的新鹽法移植過來。

趙瀚對這些鹽軍使者說:“第一,我會取消竈籍,今後沒有什麼竈戶;第二,取消鹽課,不僅是正課,鹽課的折色銀也會取消;第三,依靠地域之分,把各鹽場轉爲造鹽工廠,竈戶都轉爲煮鹽工人。”

田仰聽得目瞪口呆,仔細思索之後,問道:“造鹽工廠算誰的?是官府的?還是商賈的?工廠盤剝工人又如何?”

趙瀚解釋說:“鹽場的地皮,歸官府所有,租賃給特許商賈。商賈自建工廠、自制設備、自負盈虧,但只爲期三十年。三十年過後,鹽場地皮會重新招商租賃。至於煮鹽工人,官府會制定最低月薪。如果工人不滿意待遇,隨時可以離開,去自謀其他營生,我不會把你們捆死在鹽場。”

“工人不用再交正課,也不用再交鹽課銀?”田仰問道。

“不用。”趙瀚搖頭。

田仰又問:“特許商賈開鹽廠,我們這些鹽兵也可以嗎?”

趙瀚笑道:“我給你們三個特許名額,你們自行分配。也可多人合資入股,共同擁有一個特許名額。”

製鹽工廠雖然私營化,但鹽廠地皮卻在官府手中,離了合適的地皮就不能煮鹽。就算能煮鹽,成本也會急劇提升,等於政府還是能管控鹽業。

如果盤剝工人過甚,或者查出偷稅漏稅,該罰款罰款,該坐牢坐牢。三十年期限到了,今後別想再拿特許牌照。

另外,取消鹽引制度,改爲食鹽專賣制,每個地區都有專賣商。

一旦發現專賣商偷稅漏稅,全部按照販賣私鹽處理。

食鹽的出廠、轉運、零售,每個環節都要登記報備,以增強政府對食鹽的控制力。

雖然還是有漏洞可鑽,但比鹽引制度更先進。因爲鹽引制度定得太死,導致兩個惡果:一是鹽引變成期貨;二是私鹽遍地氾濫。

真的,鹽引在明代中期,就成了一張張期貨紙。

最賺錢的不是鹽商,而是炒鹽引期貨的權貴,或者跟權貴有關係的金融商。

趙瀚開出自己的條件,特別是三個開廠名額給出,江淮產鹽地的起義軍很快投降。投降之前,還內訌一場,無非爭奪三個特許名額。

(本章完)

第737章 734【政策調整】第925章 921【畏罪自殺】第68章 067【農事】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819章 816【持節使者都是狠人】第97章 095【費二愣子】第197章 195【兵變】第205章 203【發展農會】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440章 438【殺雞用牛刀】第237章 235【孽畜】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451章 449【趙菩薩的信徒】第79章 077【槍出如龍】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590章 587【死不足惜】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786章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處】第194章 192【一羣弱雞】第739章 736【哥薩克的秘密】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第903章 899【龍諾迴歸】第160章 158【兵事再起】(爲盟主“煙寒無心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427章 425【破城】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408章 406【義軍】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282章 280【墮落】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67章 066【趙濯塵】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448章 446【瘸腿的滿洲第一勇士】第505章 502【向外開拓】第465章 463【福安教亂】第738章 735【神靈般的契丹皇帝】第41章 040【天元術?】第942章 938【英法變局】第603章 600【皇城小學】第170章 168【集體婚禮】第563章 560【細作立功】第866章 862【孤軍深入】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724章 721【相差懸殊的平民教育】第402章 400【連下三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40章 737【出使西方】第566章 563【暗流涌動】第345章 343【荷蘭使者】(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55章 951【聰明人】第403章 401【破海州】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69章 068【國事】第483章 480【廣西兵的難處】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33章 033【好大的輩分】第613章 610【百萬人口大城揚州】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1012章 1008【蒸汽船】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221章 219【南贛初定】(爲盟主“無所不在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改明白了第573章 570【終究跑不掉】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760章 757【造反寶典】第759章 756【贈禮與回禮】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81章 079【黑夜盜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38章 037【不要臉的】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64章 661【海上伏擊】第54章 053【鴛鴦譜】第510章 507【兄弟】第695章 692【野人女真奮起】第926章 922【已經爛透了】第409章 407【孤身奪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01章 897【夏威夷】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705章 702【離譜的柔佛士兵】第846章 842【志在四海】第437章 435【沒糧了就搶】第305章 303【兵不血刃殺穿浙江】(爲訂閱投第993章 989【尼布楚】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27章 027【血性與骨氣】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467章 465【教育開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151章 149【派系矛盾】(爲盟主“打不出來第296章 294【想做官就不結黨】第851章 847【東北開拓計劃】第416章 414【攻城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