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

bookmark

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

大同民始元年,黃帝歷4339年。

六月底。

趁着成都平原的夏糧大豐收,黃幺、秦良玉、楊展、甘良臣,聯合出兵三萬人攻打遵義府。

四川富順進士、故明河南道副使範礦,獻策使用離間之計,造成遵義府的兩位軍閥頭子內訌。

吳尚賢這個漢人首領,因與楊展關係極爲惡劣,堅決不願意束手投降。反而是土蠻首領龍正國,希望能夠歸附大同朝廷,開出的條件是做一個小土司。

範礦親自前往說降,沒有立即答應,但也沒有拒絕,反正說辭模棱兩可。

讀書人太過奸詐,龍正國明顯信進去了。

不等黃幺帶着大軍抵達,龍正國就請吳尚賢喝酒,藉口是要一起商量大事,其實是想將吳尚賢誘殺。

吳尚賢非常機警,稱病不願赴宴,只派謀士前往。

龍正國殺其謀士,提兵突襲。

誰料吳尚賢早有準備,在山中通道埋伏重兵,一舉將龍正國給擊殺。

龍正國的的兒子龍酋禮,率領殘部奔投黃幺。也不想着做土司了,龍酋禮只求給父親報仇,順便在大同朝廷當小官,心甘情願的變成帶路黨。

七月中旬,大同軍攻佔遵義府城,吳尚賢在城破之後自殺。

得知吳尚賢兵敗身死,龍安府、保寧府的小軍閥,主動請求歸附大同朝廷。

至此整個四川,僅剩松潘衛、酉陽宣撫司、黎州安撫司、四川行都司、天全六番招討司未定。

松潘衛的轄地,大概就是後世的阿壩州。

天全六番招討司的治所,在後世的瀘定縣。

至於黎州安撫司,約等於後世的漢源縣。

反正這些地方,全是大大小小的土司,有土家族、彝族、藏族、羌族等等。

四川本地的文武官員,但凡立功之人,全部在成都學習大同理論,等政治合格之後再重新任命職務。

與此同時,秦良玉、楊展、甘良臣等人的軍隊,各自保留三千士卒,又從四川農兵當中挑選出一千人。

這一萬四川士兵,分出一半,打散編入黃幺的第九師。剩下一半,新編爲大同軍第十二師,從第九師調去軍官進行訓練,同時調去第九師的五千士卒進行混編。

如此就讓四川擁有兩個師,但必須訓練一年以上,才能恢復原有的戰鬥力。

並且那些新編部隊,得等着老部隊更換燧發槍,把換下來的火繩槍給他們裝備。

甘良臣的年紀比較大,武舉人出身,讀過四書五經,而且善於治民。他不願再帶兵打仗,主動請求轉爲文官,這個請求獲得趙瀚同意,政治合格之後便在四川做縣丞。

秦良玉也希望解甲歸田,反正他的兒子、兄弟、侄子、孫子都在軍中。

趙瀚同意秦良玉告老還鄉,並加封正二品上護軍(武勳),加封正二品龍虎將軍(武散)。

秦良玉對此非常高興,因爲崇禎給她的封號,僅是二品誥命夫人。

……

廣西方向。

師長劉新宇、宣教官丁家盛,陸續攻佔潯州府、桂林府和柳州府,南寧府也已經打下來一半。

這些地方,都沒啥大軍閥。

主要的反抗勢力,是各族土著首領。

至於漢人衛所勢力,明中期就已經不行了,平時鎮壓叛亂還得靠廣西俍兵。

廣西的地形崎嶇難行,第十師又缺少兵糧,只能一步步蠶食。如今已蠶食將近三分之二個廣西,而且基層統治極爲牢固,就像趙瀚當初在江西擴張一樣,編戶、分田、治民都是穩步推進。

雲南那邊,沐天波擁立僞帝之後,武定土司吾必奎發動叛亂,陸續攻下大姚、定遠、姚安等地。

沐天波調集雲南各土司,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將吾必奎的叛亂平定。

雲南文武官員振奮莫名,覺得沐天波打仗很厲害,慫恿着雲南兵越境擴張,還高喊振興大明的口號。

廣西的安隆司、上林司、歸順州、鎮安府、都康州、向武州、泗城州……皆望風歸附沐天波。因爲這些地盤,多爲土著首領掌控,只要投降雲南皇帝,就可以被正式任命爲土司。

他們堅決不願投降大同軍,因爲趙瀚不給土司職位,而且還要分他們名下的田產!

雲南的大明振武皇帝和黔國公,不但在廣西迅速擴張,甚至還把手伸進了貴州。

貴州的普安州、安南衛、鎮寧州、安順州等地,同樣選擇改旗易幟,幾乎大半個貴州的軍閥,一致承認大明振武皇帝的統治。

這些軍閥,拿着雲南賜予的官職印信,繼續在那兒互相攻伐兼併。

貴州水西土司安如磐,已然佔據三分之一個貴州。向北跟四川接壤,向南全是雲南振武皇帝的地盤。

於是,安如磐也歸附振武皇帝,“奉命”征討貴州的“不臣”勢力。

就此整個貴州,名義上全部屬於南明。

僅從地盤來看,這位雲南皇帝還是很厲害的,雲南和貴州皆其轄地,四分之一個廣西也投靠歸附。

……

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處於戰爭狀態。

臺灣,也是如此!

孫傳庭被提拔爲臺灣知府,又在臺灣增設基隆縣。

“張村長,好久不見!”孫傳庭抱拳道。

張獻忠沒好氣道:“府尊叫我八賊便是,莫要呼我爲村長。”

孫傳庭莞爾道:“閣下既已建村,又已在官府報備通過,那麼便是大同朝廷的村長。怎還能叫八賊呢?”

“你愛叫啥叫啥!”張獻忠頗爲鬱悶。

張獻忠帶着三十戶老賊,在臺北縣的最南邊定居,緊挨着山裡的獵頭族。

陸陸續續,又有幾戶罪民流放過來。

一共三十六戶,正式組建“定臺村”,張獻忠被衆人推舉爲村長。

他們禁止持有火器,但冷兵器可以有。又自制了簡易皮甲,不知從哪兒弄來十多把弓,便開始跟附近的獵頭族作戰。

而且,拉一派打一派!

即便同爲臺灣獵頭族,也有一些願意跟外界接觸,這種獵頭族的漢化程度很高。還有一些獵頭族,則故步自封,攻擊所有不是本部落的人類。

荷蘭人在臺南地區殖民,同樣選擇跟一些部族合作,聯手應付那些封閉的獵頭族。

孫傳庭看着明顯更加黑瘦的張獻忠,心裡滿是唏噓與感慨。他曾經是官,張獻忠是賊,如今卻都來了臺灣開拓。

“定臺村情況如何?”孫傳庭拋開雜念,換上正色問道。

張獻忠說道:“一共三十六戶,兩百多口人,陸陸續續死了十幾個。只有兩個是被生番殺的,其餘全是水土不服病死的。”

孫傳庭皺眉說:“死得還是有點多,可能你那裡多爲北人,確實不適應南方氣候。這樣吧,等此戰結束,我請求上官多派些醫士來。你們定臺村,也留一個醫生常駐。”

張獻忠缺的就是醫生,又拉不下臉當面感謝,只默默的朝孫傳庭抱拳致意。

不多時,馬士英帶着上百人前來,朝着孫傳庭拱手作揖。這貨心思活泛,並未輕視張獻忠,反而笑嘻嘻的拱手問候。

接着又來一人,孫傳庭介紹說:“此乃剛剛到任的基隆知縣張煌言,基隆縣新設,他手下的人不多。”

張煌言拱手見禮:“在下新到臺灣,今後還請多多關照。”

“好說,好說!”馬士英大笑。

張獻忠見其牽着一匹馬,還揹着一把弓,略微有些驚訝,笑着說:“你這文官,還懂騎射?”

張煌言說道:“在下得知臺灣並不太平,因此從家中帶來弓馬。只不過,民間好馬都被收走了,僅買到一匹拉貨的駑馬。”

張煌言的騎射技藝,是在山西習練的。

其母早亡,自少年時期,張煌言就跟着父親在山西做官。

崇禎九年,大明科舉已經增加騎射科目,張煌言考秀才時三箭皆中靶。

臺灣知府孫傳庭、桃園知縣馬士英、基隆知縣張煌言、定臺村長張獻忠,這個陣容堪稱豪華。而且,馬士英還帶來了平番村長孫可望,此時正在臺北縣城販賣帶來的皮貨。

最後出現的,是新任臺北知縣史可法。

這幾年,史可法一直在家守孝,等三年丁憂期滿,崇禎皇帝都已經上吊了。

因此他出仕大同朝廷,毫無心理負擔。

在臺灣湊齊這些人,趙瀚也是煞費苦心,拿着各地官員名冊翻了好幾天。

“府尊,糧草和民夫已經安排好了。”史可法拱手彙報,又朝張煌言作揖,卻不屑跟馬士英、張獻忠等人打招呼。

孫傳庭笑道:“那便出發!”

孫傳庭、張煌言、馬士英、史可法、張獻忠、孫可望,帶着農兵四百餘人,朝着淡水那邊的荷蘭殖民者殺去。

鄭芝龍當年搞移民,優先遷往澎湖列島,那是他打造的海盜基地。其次移民嘉義縣,因爲澎湖和嘉義,都距離福建沿岸較近。

目前,臺灣府的府治在臺北,下轄四縣,即:臺北縣、諸羅縣(嘉義、澎湖)、桃園縣、基隆縣。

荷蘭人在淡水建城築堡,那附近也有漢民定居,不過都是一些村落。

紅毛鬼真是瘋了,竟然在漢人眼皮子底下搞殖民!

衆人沿着河流前進,糧食由小船運輸。走到半路上,就有漢民來報信,訴說荷蘭殖民據點的詳細情況。

(本章完)

第592章 589【山中無老虎】第1063章 1059【聖人無情】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612章 609【江右派】第626章 623【幻術戲法】第168章 166【天命】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663章 660【荷蘭援軍】第168章 166【天命】第9章 009【獻計】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1067章 1063【終章二】第282章 280【墮落】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671章 668【狀元】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532章 529【天子親耕】第483章 480【廣西兵的難處】第98章 096【立信立威】(爲盟主“丁博約”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27章 923【捅了天了】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441章 439【朝鮮 安南來朝】第371章 369【堅守】第110章 108【夜襲鈔關】(爲盟主“寒風蕭瑟第551章 548【人心渙散】第104章 102【天下大同】(爲盟主“樹猶如此第522章 519【滿清智將】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337章 335【揚州不再有十日】第838章 834【紡紗技術突破】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385章 383【女官考試】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卡文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831章 828【內訌與戰機】第483章 480【廣西兵的難處】第1052章 1048【李白的出生地】第955章 951【聰明人】第863章 859【不簡單】第639章 636【戰法の奧義】第1049章 1045【螳臂當車】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25章 1021【財政充裕】第188章 186【鳥銃與黑火藥】第373章 371【回擊】第688章 685【又是個不守軍紀的】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102章 100【趙老爺來了喜納糧】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第430章 428【瘟疫纔是大敵】(爲企鵝大佬加第343章 341【狼來了】第753章 750【島主進化史之終】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94章 092【投名狀】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7章 007【變故】第417章 415【生俘洪承疇】第513章 510【狂野女獵手】第227章 225【拿下景德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77章 上架感言第764章 761【殖民地做嫁妝?】第533章 530【大案】第931章 927【賞罰】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2章 002【開局搶根打狗棍】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320章 318【王號,國號】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790章 787【各投各媽,各找各爸】第746章 743【批評大會】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901章 897【夏威夷】第343章 341【狼來了】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281章 279【欣欣向榮與腐敗衰朽】(爲企鵝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473章 471【江山圖畫裡】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222章 220【菩薩心腸,霹靂手段】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134章 132【戰略發展】第747章 744【收下奴隸】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227章 225【拿下景德鎮】(爲企鵝大佬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