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558【礦工】

bookmark

第561章 558【礦工】

“縣設本溪湖,城建威寧營。開原三萬衛,鐵場百戶城。”

明朝初年,大明在開原設立三萬衛,大量招募安置附近的女真百姓。開原雖然糧食產出僅夠自用,但冶鐵業迅速繁榮,朝廷安排的兵器製造任務也越來越重。

開原的兵器所,很快就原材料不夠了,於是在威寧營設立鐵廠,專門給開原提供熟鐵料。

鐵廠設在威寧營城的旁邊,由一個百戶帶兵駐守,並且還專門建了一個小城。

至於本溪湖,最初叫杯犀湖,形似犀角杯而得名。清末設置本溪縣,縣治定於本溪湖邊,距離威寧營大概十里地。

聽說威寧營被圍,代善爲何急着帶兵回援?

因爲早在嘉靖年間,威寧營鐵廠的鐵產量,就佔到整個遼東的七分之一。

而在威寧營的正東方150裡,也就是新賓縣平頂山鎮,那裡是韃子的主要金礦產地!

另外,新賓縣的小四平村,有努爾哈赤時期就設立的兵工廠。“四平”屬於滿語的音譯,意爲“箭桿”,是八旗軍的箭桿生產基地。

威寧營一旦失守,鐵場肯定就沒了。金礦和兵工廠,也將受到大同軍的威脅。

代善有足夠的理由回師,多爾袞根本無法阻攔。

李來祥跟個狗腿子似的,整天跑來求見盧象升:“盧將軍,威寧營的冶鐵廠,沒有建在百戶城裡,在北岸的明山溝和螞蟻溝。天兵將至之時,韃子把冶鐵工匠,全部遷進了威寧營城和百戶城。但山溝裡的礦工,一個都沒帶走,估計是怕漢人礦工到城裡鬧事。”

“礦工全是漢人?”盧象升問道。

李來祥回答:“十年前,礦工全是漢人。但現在嘛,四成漢人,六成朝鮮人。早先那些漢人礦工……已經死亡大半,韃子只能擄來朝鮮人挖礦。”

盧象升得到確切消息,便即刻下令分兵過河,前去明山溝、螞蟻溝招撫礦工。

明山溝的礦工最多,冶鐵的爐火,夜晚能把山溝照至通明,這就是“明山溝”的地名來源。

李昆就是明山溝的礦工,他父親是百戶城的軍官,屬於開原三萬衛外派威寧營的常駐軍戶。李昆的父親被俘之後,被扔到明山溝裡挖礦,全家也搬遷到明山溝附近種地。

父親、大哥和二哥,陸續在礦洞裡累死,李昆十五歲就接替工作,如今已然挖礦三年時間。

“李三哥,韃子監工怎都走了?”嚴鴻一大早就問。

李昆也很疑惑:“怕是出了甚大事。”

山中無日月,他們甚至不知道,大明王朝已經覆滅。

這些礦工,全家住在礦山,就連山溝裡的冶鐵廠,都不准他們前去接觸。每年都有人試圖逃跑,但大部分都不幸被抓,屍體吊在礦山的木杆上風乾。

“要不,去山溝裡看看?”

“不去,不去,若被韃子知道,至少是一頓鞭子。”

“昨夜山溝裡,似沒有火光。鐵都不煉了,肯定出了大事,會不會皇帝(崇禎)派兵殺來了?”

“朝廷大軍若能來,早就已經來了,還用得到現在?”

“算算年月,該崇禎十八年了吧?”

“就是崇禎十八年,我崇禎十六年開始挖礦的。”

“……”

礦山裡面,也有些山坡可耕種,劃給最早那批礦工家屬。收穫的糧食肯定吃不飽,因此不用交糧,純粹靠挖礦謀生,定期有韃子送來米鹽之類的補給品。

後續的礦工,混得就更慘,全是從關內和朝鮮擄來的。

李昆皺着眉頭走到山坳,定睛觀察山溝冶鐵廠的情況。一直沒有冒煙,冶鐵爐明顯關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們對於外界的信息,來自兩年前補充的朝鮮礦工。

說什麼韃子在跟大同軍打仗。

再詳細詢問,朝鮮礦工也說不明白。只曉得大同軍是漢人的隊伍,似乎還有個大同皇帝,也不知道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我下山去看看。”李昆對嚴鴻說。

“你不要命了?”嚴鴻驚道。

李昆露出悲慼笑容:“我父兄都死在礦洞裡,母親去年冬天也病死了。家中再無一人,被抓住殺了也好,全家在九泉之下還能團聚。”

嚴鴻咬牙道:“我陪你去,反正沒了牽掛,說不定還能趁機逃走。”

兩人都是本地軍戶子弟,韃子佔領這裡的時候,他們甚至都還沒出生。

從記事起,他們就沒見過外面的世界,幼時跟着母親在山坡上種地。一旦成年,家中男丁就去挖礦,然後等着哪天累死病死。

李昆非常憎恨韃子,但對大明也沒啥歸屬感。

他只是從父母的話語之中,知道自己是個漢人,北京有個漢人朝廷叫大明。北京在那兒?李昆不知道。

有一些關內的漢民,也被韃子擄來做礦工。

這些礦工告訴李昆,北京是天下最大的城市,城牆又高又大,韃子永遠不可能攻破。

但最近幾年,都沒有補充漢人礦工,全是朝鮮來的礦工,關於大明的消息徹底斷絕了。

順着山坡而下,走了大概半個小時,李昆和嚴鴻終於來到山溝裡。

這裡到處建有冶鐵窯,但此刻空無一人,熟鐵也被悉數運走,只剩許多還沒冶煉的鐵礦石。

“噠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傳來,是上百個威風凜凜的騎兵。

兩人嚇得連忙躲起來。

嚴鴻看着騎兵們的戰馬,好奇道:“那些牲口是不是馬?”

李昆猜測道:“肯定是馬。我爹說,馬可以騎着打仗,比礦山的騾子更大些。”

就在此時,那些騎兵開始呼喊:“還有沒有漢人?我們是大同軍,是專程來救你們的!”

林之棟騎馬跑完明山溝,皺眉道:“溝裡鬼影子都沒,去山上的礦區看看。”

話音剛落,就見兩個野人奔來。

真是野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也不知幾個月沒洗頭洗臉了。

“三萬衛軍戶子弟李昆,拜見大明將軍!”

李昆趴跪在地上呼喊,這是母親生前教他的。遇到官軍來了,就給官軍跪地磕頭,求大明官軍帶他們離開。

林之棟勒馬問道:“你們都是漢人?”

李昆說道:“我會背《三字經》,母親說能背《三字經》就是漢人,遇到官軍來了也不會被誤殺。”

看着兩個野人般的漢民,林之棟不禁心生憐憫,說道:“帶路上山,把礦裡的漢人、朝鮮人都救出來。去了大營,給你們燒水洗澡,吃飽了好生將養身體。”

明山溝附近的礦山,大概有1000多礦工,還有幾十個礦工家屬。

他們也不管來的軍隊,到底是大明、大清還是大同,反正非常聽話的跟着走。膽子大的,要麼成功逃走,要麼被抓住吊死,剩下的都選擇怯懦而卑微活着。

李昆跟隨龍騎兵離開山溝,很快望見了百戶城,就在威寧營城旁邊。

李昆興奮的對嚴鴻低語:“我娘說,大城旁邊有小城,小城就是咱們家。嚴二,咱們回家了,咱們回家了!”

“是啊,回家了。”嚴鴻眼裡含着淚水。他母親死得早,十幾年前就病餓而死,但他還記得母親對於家的描述。

大同軍在太子河兩岸,都設有營寨。

北岸的營寨,便在百戶城附近。意圖很明顯,就是先把百戶城拿下,再去攻打城高池深的威寧營城。

李昆這些礦工,被帶去北岸軍營,全體安置在一個角落。

有民夫過來,給他們架鍋燒水,一個個必須排隊洗澡。

說實話,盧象升的軍糧,已經快不夠了。

因爲補給線拉得太長,糧食得從鴨綠江邊,一路從山裡運到本溪。民夫沿途吃掉的糧食,比真正運到軍營的還多!

喬馬李這種漢奸大族,也無法提供多少糧食,因爲早就被滿清徵走了。

幸好沿途攻破關隘堡壘,繳獲了許多糧食和牲畜,否則此時盧象升已經斷糧。即便這樣,盧象升的軍糧,也只能再撐兩個月。

兩個月內,若無法攻破城池,盧象升的大軍就得餓着肚子回去。

在軍糧緊缺的情況下,盧象升依舊分糧食給礦工。而且,不管漢人礦工,還是朝鮮礦工,一律都給糧食吃。

李昆洗淨身體,又得了一套衣服,聽說是大同士卒的。

他很快聞到食物的香味,忍不住吞嚥口水,隨即聽到有人在喊:“衣服穿好,就去排隊喝粥!”

粥是雜糧粥,比如高粱,便是在鳳凰城繳獲的。

粥裡放了些鹽,聞起來還有油香味。那是馱運糧食的牲口,在山中摔傷後殺了,油膘扔進鍋裡和粥一起煮。

沒有蔬菜,但有一碗松針茶。

就是用松針煮水喝,可以補充維生素,可以治療夜盲症。

李昆吃着無比簡單的食物,卻感動得眼淚流淌。這裡有衣裳穿,還有好吃的,可惜母親去年冬天病死,否則母親也能享受這種好日子。

負責管理礦工的,都是隨軍的農兵幹部。

李昆喝完一碗粥,跑過去給農兵指揮官跪下:“我要當兵,我要跟着你們打仗!”

農兵軍官笑問:“你這才吃飽飯,咋就想着要打仗了?”

“大同軍對我好,韃子對我不好,我要跟着大同軍殺韃子!”李昆已經知道這支部隊的名字。

(本章完)

第729章 726【妃子的賭約】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第45章 044【文衰甚矣】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947章 943【天使問罪】第261章 259【打麻將】第517章 514【熱氣球】第854章 850【香肉】第658章 655【墾殖】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765章 762【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122章 120【從賊】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361章 359【春聯】第293章 291【江西文壇】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16章 016【京口驛】第964章 960【東方聖約革命】第784章 781【李自成獻土】第203章 201【力戰】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1047章 1043【識字班】第162章 160【剿匪撈錢】第1080章 【番外十】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939章 935【莫臥兒內戰】第774章 771【徐穎的新差事】第1059章 1055【連鎖反應】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更新很晚,別等了第192章 190【督師的手段】(爲盟主“v尼瑪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469章 467【改良紡織機器】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529章 526【元宵佳節】第373章 371【回擊】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953章 949【北緯38.65度線】第124章 122【借糧】(爲盟主“衣櫃客卿光頭第619章 616【郵局和報紙】第73章 072【理清矛盾】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387章 385【設立內閣】第824章 821【熱氣球與圍城】第285章 283【復社】第801章 798【進獻貢品】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668章 665【倉頡館】第126章 124【騙上賊船】第497章 494【外交祖宗】第777章 774【自學成才的讀書人】第436章 434【論死】第824章 821【熱氣球與圍城】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8章 008【沸騰】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8章 008【沸騰】第737章 734【政策調整】第915章 911【分裂的葉爾羌】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702章 699【一收一串】第828章 825【一人俘虜數百】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172章 170【鈔能力發威】(爲盟主“一人獨第1044章 1040【投降輸一半】第580章 577【瓦剌歸附】第53章 052【鄉紳!鄉愿!】第423章 421【荒野之戰】第897章 893【欺君要砍手】第278章 276【回家】(爲雙盟主“Hello付先第444章 442【玩物喪志】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712章 709【失土還臣服】第31章 031【風調雨順】第1056章 1052【心懷故國】第878章 874【平南軍民府】第328章 326【三原主義】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1048章 1044【西域戰事】第729章 726【妃子的賭約】第680章 677【一步錯,步步錯】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189章 187【歡聚】(爲盟主“cry瘋子”加第694章 691【驚弓之鳥】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571章 568【逃兵】第839章 835【李自成歸降】第867章 863【運輸大隊長】第484章 481【奇葩的猛將】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