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

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

升龍府。

兩位安南國王,被帶回他們的國都。

入眼所見,滿目瘡痍。

街頭巷尾,到處是沒洗刷乾淨的血污。穿街過市,偶可見被大火燒過的屋宅。曾經繁榮的升龍府城,被莫氏縱兵劫掠數日,人口便已經直接減半。

當然,城內損失的人口,並非全部死於非命,還有很多舉家逃亡別處。

黎神宗、黎真宗父子,同乘一輛馬車,進城之後看得目瞪口呆。

李定國對黎神宗說:“我朝天兵,不會騷擾百姓,這些都是莫氏父子造的孽。”

衆人還未抵達鄭主官邸,張岱就已經帶着官吏前來迎接。

張岱很早就擔任外交官,大同軍北伐山東之時,張岱就奉命去招降左良玉。如今,他已是鴻臚寺左少卿,完成此次任務回國,就能升任鴻臚寺卿。

李定國和張岱互相拱手作揖,李定國問道:“劉將軍和丁將軍不在城裡?”

張岱回答說:“劉將軍在追擊莫氏殘兵,丁將軍正在攻打海陽及周邊。”

鄭氏父子沒能逃進哀牢山區,莫敬瑞卻是做到了。他聽聞父親莫敬宇兵敗身死,立即撤兵返回高平老巢。結果走半路上,得知劉新宇率大同軍攻佔太原,嚇得他連忙往西邊跑,一頭扎進越南的西北部大山。

接下來,肯定要長期安排大同軍駐紮。一是防止越南士紳叛亂,二是進山剿滅莫敬瑞的殘餘勢力。

二人閒聊了幾句,張岱突然拿出問罪詔書,喝令道:“安南僞皇,即刻下車接旨!”

黎真宗聽不懂漢話,他爹黎神宗卻嚇得不輕,拉着兒子連忙下車,當街跪下磕頭聆聽聖旨。

沒有進行任何接旨儀式,張岱就打開聖旨念起來,還讓通事官翻譯給百姓聽:

“奉天應民皇帝,詔曰:安南自古爲華夏之地,秦設象郡(越北地區),漢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越北、越中地區),歷經千年皆我中華疆土。然其偏居一隅,久爲蠻夷所染,漸不習聖賢教化,乃至遺忘祖宗何人……”

“前明收復安南,設交趾布政司,其地其民,方重回母國懷抱。而有奸人作亂,興兵自立,賢君不忍百姓橫遭兵劫,遂賜予安南國王金印,允其永爲中國之藩籬……”

“安南國主,得此造化,不感恩德,反生妄念。其改國號爲大越,僭越陰稱皇帝。若安南國主爲帝,置中國天子於何處?”

“又有安南黎朝僞帝黎威穆,誅殺賢妃賢臣,重用奸臣外戚,盤剝無度,萬民嗟怨。以至起義紛涌,軍閥割據殘民,置我中華遺民於水火之中。黎氏僞帝死於非命者多,宗室盡遭屠戮。而今之安南國主,其祖乃山中尋獲,亂臣賊子所擁立,果爲黎氏子孫耶?”

“及至大同聖君開國,安南國主黎維佑(黎真宗)、奸臣鄭梉,不奉大同皇帝爲主,暗結雲南朱氏僞帝,是爲大不敬也,其心可誅!雲南朱氏僞帝既滅,安南君臣不思悔過,反侵吞中國疆土二百餘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聖旨,而是一篇討賊檄文!

害怕越南人聽不懂,通篇都未引經據典,全程字句淺白的在講道理。

黎神宗聽得一身冷汗,因爲從聖旨開頭就定性了,安南自古屬於中國的疆土。整個黎氏王朝,都屬於竊國奸佞。而後黎朝的國主,甚至連奸佞都不算,只是山裡找來的、血統都不清不楚的傀儡。

聖旨唸完,黎真宗見父親渾身發抖,忍不住問:“父皇,中國皇帝的聖旨說了什麼?是要助我黎氏復國嗎?”

黎神宗沒有回答兒子,而是磕頭哭喊:“聖上明鑑啊,一切作亂之舉,皆那權臣鄭氏所爲。我父子二人,雖爲安南國主,卻都是身不由己!”

張岱冷笑:“身不由己?改安南國號爲大越,陰稱國王爲大越皇帝,這也是身不由己嗎?你黎氏一族,已經僭越數百年,心裡還有沒有君臣之道!”

張岱又拿出一封聖旨:“奉天應民皇帝……安南君臣,僭越無端。今收回安南國王金印,撤安南國,設廣南省……欽賜!”

黎神宗瞬間軟倒在地。

黎真宗倒是打着獻國的主意,想去南京做安樂公,安安穩穩渡過下半輩子。

可趙瀚的聖旨,連獻國的機會都不給。直接說安南國主,違背了君臣之道,安南國沒有存在的必要,中國皇帝收回安南國法統,滅國設省是中國皇帝的固有權力。

這合理嗎?

這非常合理,就算拿到歐洲去,讓那些歐洲國王來評判,也是一種合理的行爲!

因爲歷代安南國主,確實是僭越了。

在拿破崙之前,哪個法國國王,敢自稱是法國皇帝?

英國國王升級做皇帝,也是殖民印度之後,其頭銜是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

而安南國王,敢自稱大越皇帝,嚴格追究起來純屬找死,趙瀚有無比正當的理由吞併其土。

你看人家朝鮮國王多自覺,從來不敢稱皇帝。不管是朝鮮宮殿,還是朝鮮服飾,一切都嚴格遵守禮制,連黃色衣服都不敢穿。朝鮮國王的袞龍袍,雖爲五爪龍,但那屬於特殊待遇,是被大明皇帝特許的——朝鮮國王的級別是郡王,禮儀方面等同親王。

都不必找其他理由,越南國主敢僭越稱帝,中國皇帝就有權滅其國!

張岱收起兩封聖旨,笑着說:“國主莫怕,爾雖犯有謀逆大罪,論跡該當誅滅九族。但我天朝聖君,一向仁慈,並沒有給你定死罪。黎氏一族,全部遷居河北各縣,還給你們落籍分田。到了河北,爾等應該努力學習耕作,爲聖天子好生種田納糧,安安心心做那良民……還不叩謝君恩?”

黎神宗哭喪着臉,在悲痛之餘,又感到慶幸。至少,他不用因爲謀逆而砍頭,子孫後代還能做農民求活。

“草民……謝主隆恩!”黎神宗對着北方磕頭。

黎真宗見到父親磕頭,忙問:“父皇叩首謝恩,是中國皇帝要助我黎氏復國嗎?”

黎神宗有氣無力的解釋說:“我黎氏僭越稱帝,犯有謀逆大罪。今後遷徙到中國北方種田做農民,你……也謝恩吧,好歹撿回一條性命。”

黎真宗早就被鄭梉搞怕了,朝不保夕的過日子。他只是有點失望,今後不能做安樂公,反而要去做種地的農民。他連五穀都不能辨別,這可怎麼耕種啊?

爲了避免夜長夢多,黎氏父子二人,被火速帶去廣西,然後派專人送他們到河北落戶。

接下來一個月,直到海上刮颱風,大同軍三個師,都在忙於收復鄭氏全境,包括莫氏佔領的高平也打下來了。

只有莫敬瑞還在苟延殘喘,哀牢山區太大,地形複雜且偏僻,需要留着今後慢慢清剿。

而安南鄭氏朝廷的官員,被莫氏父子殺得差不多。僥倖逃得性命的朝官,還有那些地方官,則紛紛前來升龍府,想要謀得一些官職。

“怎朝廷還不派各級官員來治理?”李定國問道。

張岱回答說:“老朽離開南京的時候,陛下正在召見地方官員。都是去年政績考評優異者,似要從中選拔一些來廣南(安南)。”

廣南此名,是安南國的一個府,甚至是阮氏的統治中心。同時,雲南也有一個府,名字叫做廣南府。

趙瀚滅了鄭氏政權設省,沒有取名叫交趾省,也沒取名叫安南省,而是叫做……廣南省!

中國有廣東省,還有廣西省,再來個廣南省很正常嘛。

這也是爲了嚇唬阮氏,因爲阮氏的南方割據政權,也常常被稱爲廣南國。

李定國問道:“政績考評優異者來廣南做官?”

張岱點頭說:“這是陛下與內閣商討的結果。前明設置交趾省,來交趾做官的,都覺得自己被髮配。又加之天高皇帝遠,因此對百姓盤剝無度,只想撈足了銀子就回去,導致交趾當時農民起義不斷。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因此陛下挑選廣南官員時,決定全部選用政績優異之官。而且老朽聽說,到廣南省的官員,今後考評都額外提升一等。不但升遷更快,還能優先被選爲京官!”

“原來如此,陛下聖明啊!”李定國感慨道。

專門選政績優異者到廣南省做官,就消除了官員的發配錯覺。

而考評政績時,額外提升一等,優先選爲京官,又讓這些官員更有幹勁。

不僅廣南省如此,被打爛了的北方,那些官員如果幹得好,也會被趙瀚破例提拔。今後的琉球縣、方丈縣、臺灣府、瓊州府官員,同樣是這套法子,直到地方真正發展起來爲止。

張岱笑道:“還有一件大事,今年要恢復秋闈了。”

秋闈,就是科舉鄉試。

李定國對此沒啥感覺,卻不知在南北各省,讀書人早就奔走相告。

而且對於鄉試的規定,讓傳統士子欣喜若狂,趙瀚給傳統士子留了一條科舉門縫。

雖然狹窄,但還是有少數人能鑽進來。

(本章完)

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1048章 1044【西域戰事】第445章 443【探礦隊與豬尾巴】第602章 599【國丈】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147章 145【大明白宋應星】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488章 485【福壽膏】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618章 615【終極舔狗】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779章 776【江蘇鹽政】第12章 012【義子?】第172章 170【鈔能力發威】(爲盟主“一人獨第72章 071【人性】第702章 699【一收一串】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795章 792【處處受挫】第269章 267【不平等條約?】(爲企鵝大佬加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587章 584【救命之恩】月票第八,感謝諸位書友第529章 526【元宵佳節】第527章 524【皇城巍峨】第298章 296【家有賢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217章 215【栽培幼苗】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121章 119【朝堂】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110章 108【夜襲鈔關】(爲盟主“寒風蕭瑟第780章 777【夫唯不爭】第485章 482【陣前單挑】第1058章 1054【步兵對重騎】第905章 901【日落帝國】第919章 915【賣詩啊】第419章 417【河南戰場】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694章 691【驚弓之鳥】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609章 606【蜀國公的殖民野望】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54章 152【士紳逃跑】(爲盟主“SAYBYES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331章 329【百無一用是書生】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587章 584【救命之恩】第10章 010【夜襲】第823章 820【混亂的戰爭序曲】第831章 828【內訌與戰機】第40章 039【老相好】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839章 835【李自成歸降】第188章 186【鳥銃與黑火藥】第454章 452【圍魏救趙】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641章 638【介錯很重要】第340章 338【與流寇的第一次交鋒】(爲企鵝第31章 031【風調雨順】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199章 197【士紳農民大聯合】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3章 003【津門風雨】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17章 017【禮教森嚴】第557章 554【滿清貴族的一百種死法之摔死】第223章 221【衆志】第756章 753【流亡的英國王室】第415章 413【反覆橫跳】第238章 236【故人故事】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285章 283【復社】第729章 726【妃子的賭約】第180章 178【圍魏救趙】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829章 826【決心死戰的荷蘭總督】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733章 730【拍蒼蠅】第992章 988【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080章 【番外十】第165章 163【酣戰】第358章 356【秦良玉】第993章 989【尼布楚】第171章 169【商賈逐大利】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