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709【失土還臣服】
在馬六甲繳獲的戰利品,還沒有招商賣完,施存章派來求援的族人,就已經坐着海船來了。
鄺鴻拿出航海圖,問道:“你們來自哪裡?”
來者名叫施存文,他指着海圖說:“這裡。此處是亞齊國的地盤,再往東數十里,就是萬丹國的地盤。這座城市,原名舊港,被番邦蠻夷改名叫巨港。明初之時,漢人曾在此建國。樑家先祖爲國王,我施家先祖爲副王。”
“大明永樂三年,各家先祖譴使入京朝貢。永樂五年,我施家先祖,被永樂皇帝封爲大明舊港宣慰使。舊港之地,從此成爲大明國土,而今自然也是大同國土。舊港城,我們可以自己拿下,但亞齊蘇丹必然出兵攻打。請天使大人,派兵幫助我們守城!”
鄺鴻聽了十分驚訝:“大明竟有海外國土?可有憑證?”
施存文拿出一張紙,上面蓋着“大明舊港宣慰使印”的印章圖案。
鄺鴻仔細辨別一番,又遞給洪旭說:“洪將軍可曾聽聞此事?”
洪旭搖頭說:“聞所未聞。”
施存文解釋道:“大明正統五年,大明船隊已不再出海,滿者伯夷國便生貪婪之心,派遣大軍來圍攻舊港城。我漢家兒郎人少勢微,一番苦戰,損兵折將,只能談判和解。滿者伯夷也怕死傷太多,同意和談。漢人交出城池,遷徙到現在的新港,我施家先祖被封爲新港的藩泊長。”
“後來,淡目國崛起,滅了滿者伯夷。淡目國內亂,分裂爲萬丹國和馬打藍國,亞齊趁機奪取舊港城。我漢家兒郎蟄伏百餘年,努力支撐,自然不敢太高調,因此各方勢力都對舊港宣慰使不太瞭解……”
“等等!”鄺鴻突然打斷,回到自己的船艙,拿出一本手抄的《瀛涯勝覽》。
《瀛涯勝覽》成書於景泰二年,民間幾乎找不到了,大同朝廷還是搬來大明北京的藏書才發現。
此書作者名叫馬歡,紹興人,回族,精通波斯語和阿拉伯語,是鄭和身邊的翻譯官。他在《瀛涯勝覽》一書中,整理記載了鄭和下西洋,沿途所經二十多國的情況,內容包括航路、海潮、地理、國王、政治、風土、人文、語言、氣候、貨幣、野生動物等等。
鄺鴻此番擔任使節,認真讀了《瀛涯勝覽》。
他飛快的翻找一陣,終於找到相關內容:(舊港宣慰司)東接爪哇國,西接滿剌加國界,南距大山,北臨大海。其地人煙稠密,田土沃美。氣候暖,春夏常雨。土沃宜稼。語云:一年種穀,三年生金。言收穫盛而貿金多也。
“一年種穀,三年生金,真是好地方啊,”鄺鴻感慨道,“不料二百餘年過去,汝等還在舊港蕃息,我還以爲那裡早沒漢人了。”
施存文說道:“有漢人,而且很多,能說漢話,至少一二十萬!那裡土壤肥沃,糧食收穫極多,遍地都被開墾爲良田,皆我漢人三百年墾殖之功。又扼海路咽喉,曾爲三寶太監的補給地。”
“三寶太監的補給地?”鄺鴻眼睛一亮。
施存文指着航海圖說:“三寶太監的船隊,過了交趾之後,若是順風順水,五日便可達舊港。在舊港往西,可經馬六甲,前往西方諸國。在舊港往東,可經爪哇島,從呂宋返回福建!”
鄺鴻和洪旭對視一眼,都看到彼此臉上的驚喜。
有了舊港(巨港),還要什麼淡馬錫(新加坡)?
畢竟此時的新加坡鳥不拉屎,島上只有一些土著,糧食也種不出來多少。而且,佔據馬六甲之後,新加坡的地理優勢也重複了。
而巨港,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糧食衆多,還能輻射亞齊、萬丹和巴達維亞。更難能可貴的是,這裡遍地漢人,根本不用再花精力去開發。天然的海外基地啊,拿下這裡,再結合馬六甲,能壓得荷蘭人喘不過氣來,南洋諸國都在大同海軍的控制之下!
不要新加坡,就要巨港!
鄺鴻心念電轉,已經有了主意。
他回京之後,會請皇帝復設“舊港宣慰司”,舊港交給那裡的漢人士紳管理。而新港,纔是真正的海港,大同海軍在那裡打造基地,獲取當地的特產和糧食。馬六甲缺糧,也可從此地運糧過去。
……
亞齊首都,哥打拉查城。
巨港城丟失的消息,讓蘇丹穆罕穆德有些懵逼。中國軍隊,就在海峽對岸的馬六甲,他怎麼出兵去把巨港打回來?
亞齊國的國土,在蘇門答臘島的東邊和西邊,中間還夾着一個蘇門答臘國。想要派兵收復巨港,要麼從陸路穿過蘇門答臘國,要麼從海上坐船運兵過去。而蘇門答臘國,已經是中國的屬國,馬六甲海峽也被中國控制,水陸兩條路線都被堵死了。
如果中國軍隊不讓道,亞齊國的軍隊,就只能繞過整個蘇門答臘島南部沿海,穿越死敵萬丹國控制的海峽過去。
穆罕穆德左思右想,把大臣烏瑪叫來議事。
烏瑪嘆息道:“恐怕收不回來了,這個事情,必須先跟中國人交涉。可立即派使者去馬六甲,探知中國人的態度。”
此時的亞齊,已不是十多年前的亞齊。
亞齊的前一任蘇丹,名叫伊斯坎達爾·幕達,被歐洲殖民者譽爲“海上的亞歷山大”。亞齊國在他手裡,地盤擴張了數倍,還越過海峽出兵馬來半島,征服了彭亨、吉打、霹靂等國,奪取馬來半島的胡椒和錫礦產地。
這貨兵峰太盛,竟然促成葡萄牙和柔佛結盟。要知道,葡萄牙和柔佛兩國,是互相打了上百年的死敵,葡萄牙還剛剛燒了柔佛的都城!
葡萄牙和柔佛結盟之後,還是覺得不放心,再拉上北大年國的軍隊。三國聯手,才把亞齊國擊敗,遏制住亞齊的擴張步伐。
而眼前這位蘇丹穆罕穆德,就是伊斯坎達爾·幕達征服彭亨國時,從那裡俘虜回來的彭亨王子。
伊斯坎達爾·幕達雖是雄主,但死後無子,被俘的彭亨王子,以其侄子的身份繼位。從此之後,亞齊就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漸漸失去對彭亨等國的控制。
走下坡路的亞齊國,不復當年的武勇,蘇丹也比較懦弱,哪裡敢跟中國開戰?
幾天之後,使者回來複命,對蘇丹說:“中國人的態度很強硬,說巨港本就是中國領土。那裡的中國人,三百年前就已統治巨港,就連巨港的城牆,都是中國人修築的。如果我國願意放棄巨港,作爲感謝,中國願意贈送1000兩銀子爲禮物。如果……我們不願放棄巨港,中國人很樂意打仗。到時候,中國會佔領亞齊的整個東部領土,直到跟蘇門答臘國接壤爲止。”
穆罕穆德聽得又驚又怒,贈送1000兩白銀,這不是什麼補償,更像是一種侮辱和嘲笑。
巨港那麼富庶,漢人耕種三百年,穆西河沿岸全都是良田。那裡的人口密度,是蘇門答臘島其他地方的數倍!而且,還有天然良港,港口稅都能日進斗金。補償一千兩白銀,這不是扯淡嗎?
穆罕穆德叫來烏瑪,問道:“老師,能不能說服荷蘭出兵幫忙?”
烏瑪嘆息:“馬六甲都被攻佔了,荷蘭自己都困難,又哪裡能夠幫我們?”
雖然對現任蘇丹的軟弱很失望,但烏瑪並不懷念前任蘇丹。
因爲,前任蘇丹太強勢了,獨行專斷,不把他這個先知放在眼裡。換成現在的軟弱蘇丹繼位,烏瑪可以舒舒服服做權臣,丟失一個巨港而已,無非每年少些財政收入。
烏瑪說道:“荷蘭在這裡衰落,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周邊其他國家,都遵奉中國爲宗主,今後很可能聯合起來對付我們。現在最緊要的,不是收復巨港,而是成爲中國的屬國。”
穆罕穆德驚道:“中國奪取了我們的領土,還要遵奉中國爲宗主?這也太……太沒道理了吧。”
烏瑪說道:“不然呢?就算中國不出兵,周邊其他國家聯手,我們能夠獲勝嗎?只有遵奉中國爲主,其他國家纔不敢聯手攻打我們。”
“可這有損威望。”穆罕穆德說。
烏瑪問道:“威望重要,還是避免戰敗重要?”
穆罕穆德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無奈點頭:“那好吧,就聽老師的。”
對烏瑪而言,即便威望大失,也是損失蘇丹的威望。他是先知,他是權臣,只要能穩住自己的利益,大不了換一個蘇丹而已。
亞齊國之前擴張太厲害,地盤翻了好幾倍,內部矛盾重重。前任蘇丹能夠壓住,靠對外戰爭轉嫁矛盾,現在卻變得混亂不堪,一旦來場大敗,可能整個國家都四分五裂。
一切以穩定爲要務,一切都是避免分裂,放棄富庶的巨港也能接受。
只要做了中國的屬國,外部壓力就沒了,烏瑪這個權臣的地位也穩了。甚至,只要能換來中國的照顧,換來內外部的穩定,把亞齊國的所有東部領土送出去,烏瑪覺得也是可以考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