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809【哭門叩闕】

bookmark

第812章 809【哭門叩闕】

《儒林拾趣》雜誌社。

這份雜誌最初屬於季刊,由於言論比較出格,經常影射朝廷政策,頗受傳統文人追捧。因此,很快改爲雙月刊,接着又改爲單月刊。

從銷量來看,其實比不上市井小報,平民百姓不喜歡這種玩意兒。但勝在讀者羣固定,銷量一直穩中有升,雜誌的死忠粉特別多。經過這次報紙論戰,《儒林拾趣》的銷量甚至突破5000大關,就連周邊省份都有人訂閱。

單期能賣5000份,已經屬於暢銷刊物!

張天植喜滋滋拿着一份稿件過來:“去飾兄,昨天有儒士主動投稿,我連夜把小說看完,真是寫得蕩氣迴腸!”

“我們不收小說啊。”翟文賁提醒。

張天植說道:“這本小說不一樣,講的是河南某個地方望族,世世代代詩禮傳家,又修橋鋪路、捐資辦學、開倉濟民。時逢明末亂世,先是遭遇流賊,募兵守城報國,族中子弟皆忠勇之輩。又逢韃子入關,散盡家財抗擊後金,族中兒郎多戰死,族中女眷多殉節。殘餘族人,好不容易逃到南方,追隨大同軍殺回河南,事後又被分走了族田……”

“等一下!”

翟文賁連忙叫停:“你瘋了?這種小說也敢收!”

張天植不以爲意:“放心,分田寫得很含蓄,並沒有明着跟官府作對。不信你自己讀讀看,分田着墨不多,不會因此獲罪的。”

“真的着墨不多?先給我看看。”翟文賁不敢大意。

張天植專門翻到分田那部分,翟文賁仔細閱讀,發現果然着墨不多。濃墨重彩描寫的,是兒子殉國、兒媳殉節的一個老鄉紳,由於招不到奴婢,而且招不到佃戶,只能自己劈柴煮飯,年過半百還要親自耕田。最終,因爲遭受以前的家奴折辱,僅剩的兒子又過了科舉年齡,老鄉紳心灰意冷投河自盡。

翟文賁眉頭緊鎖:“有些對話需要修改,不能對新朝懷有怨氣。地方官吏,也必須寫成好人。壞的是那些家奴,分得主人的田產,還要戲弄辱罵主人。這個兒子,也不該怨恨朝廷,結局改爲去縣學教書。老鄉紳投河自盡也不妥,容易被官府盯上,改成害病被庸醫治死了。”

張天植有些不高興:“這麼一改,便不精彩。”

翟文賁嘆息道:“唉,次先兄,不改會惹禍的。去年各省清田,因爲破壞田政死了多少人?咱們反對女子科舉,鬧得再兇,朝廷也不會管。可一旦涉及田政,這報紙就肯定辦不下去了!”

張天植沒有反駁,但也沒有贊同。他家就被分走了田產,他自己也超齡無法科舉,他也看不慣曾經的家奴不把自己當回事兒。這本小說,他太有代入感了,真的是一個字都不想改。

翟文賁勸道:“次先兄,我家也被分田了,我難道不能理解你的心情嗎?小說必須改,伱下不去手,我來執筆便是。而且就算改了,能懂的讀者,照樣能看懂,照樣能夠共情。”

“好,就由你來改。”張天植選擇妥協。

張天植還未動筆,合夥人李巽推門而入。

李巽喜滋滋說道:“好消息,今科會試,一個女貢士都沒有,女子全部落榜了。”

“大善!”

張天植拍手讚歎,又說:“該當乘勝追擊,再寫幾篇文章,論述此次會試始末,論述女子不適合科舉做官!我們各寫一篇,再請朋友們寫幾篇,選擇最好的兩篇下期刊載。”

三人都高興得很,報紙銷量提升了,論戰勝利也看到希望。

李巽笑道:“今夜我做東,去玄武湖畫舫遊玩。招來名妓湊樂,你我兄弟擊缶高歌,逢此喜事當浮三大白!”

“應該宴飲慶賀的,這幾年就沒如此高興過。”張天植說道。

屋外突然一陣嘈雜,很快涌進來十多個年輕人。

爲首之人,拱手作揖道:“在下張希良,見過諸位先生。”

張天植連忙回禮,一頭霧水問:“諸生這是……”

張希良解釋說:“我等皆爲今科落榜士子,有意叩闕請命,無奈人少式微。聽聞三位先生重道好義,特來請求幫助。請三位先生,聯絡更多落榜士子,一起叩闕請求陛下增加科舉次數。”

旁邊一個落榜生,立即幫忙闡述:“張兄曾是湖北鄉試(湖北大學生畢業考)第一,這次因爲吃壞了東西,拉肚子發燒耽誤做題,竟連會試末榜都沒考上。”

張希良說道:“叩闕非爲我一人,天下士子無數,總會因爲各種事情,導致會試考得不好。而朝廷只准每人考一次會試,實在太不近人情!”

又有一個落榜生說:“我是廣西來的。廣西鄉試,由桂林大學校長孔應陶主持,由禮部員外郎孫茂、督察院御史劉君恩、廣西大法官邊濤聯席監考。桂林士子皆傳,考試之前便已泄題。有鉅富買通監考官,致使不學無術之人,也拿到了桂林大學畢業證,有資格來到南京參加會試。而勤奮向學之人,卻被科舉舞弊者搶佔了名額。”

“真有科舉舞弊之事?”翟文賁聽得兩眼冒光。

“千真萬確!”那廣西落榜生言之鑿鑿。

李巽說道:“今晚我做東擺酒,諸生且去玄武湖共飲,有什麼事情在畫舫慢慢細說。”

……

翟文賁和張天植自負才高八斗,卻因爲過了年齡不能參加科舉。如今辦雜誌掀起輿論,讓他們不禁有些飄飄然,甚至私底下自稱“白衣御史”。

白衣,就是布衣,就是老百姓,他們要在民間充當御史!

三月初,殿試正式舉行。

同一天,《儒林拾趣》出刊。其中兩篇文章,單方面宣告筆戰勝利,用“事實”證明女子不適合科舉做官。

這兩篇文章還不算什麼。

另有一篇,報道兩年前的湖北解元張希良,因爲吃壞肚子影響會試成績,討論只給士子一次會試資格是否合理。

再有一篇,質疑去年的廣西“鄉試”舞弊,有富商之子提前弄到了試卷內容。

此時此刻,會試落榜生們,都還沒有離開南京,等着吏部分配末流雜官的職務。報道一經出爐,頓時在落榜生中引起轟動,有心人趁機串聯着去叩闕請命。

就在新科進士們,於東華門唱名之際,二百多落榜生和前明士子,風風火火殺到東華門外。

事實上,就算沒有這一出,進士們也是懵逼的。

因爲狀元提前定下了,甚至都沒參加殿試,也沒參加傳臚活動,聽說已經前往長蘆鹽場辦事去了。

榜眼和探花頗爲尷尬,從奉天殿到東華門,他們前面的狀元位子一直空着。

好不容易從東華門出去,迎面就是黑壓壓的一片,二百多叩闕士子跪在那裡請命,把東華門的城門出口給死死堵住。

城門內外,新科進士與落榜生面面相覷。

“請陛下徹查廣西科舉舞弊案!”

“請陛下增加科舉次數,爲天下士子留一條出路!”

請願之聲此起彼伏,甚至獲得了部分進士的同情。他們也覺得,會試不該只許考一次,而且科舉舞弊一定要嚴查。

這陣仗鬧得很大,附近的圍觀羣衆,本來是來看進士騎馬遊街的,沒想到半路突然殺出這麼一隻大瓜。

金陵府尹此刻就在現場,牽着一匹屬於狀元的空馬。他感覺不能武力鎮壓,連忙讓皇城侍衛去稟報,請求皇帝陛下親自定奪。

顏元殿試考了二甲第一名,他萬分疑惑道:“徹查科舉舞弊自是應當的,可這些落榜士子,爲何要來請求增加會試次數?陛下已經格外開恩了啊!”

趙瀚一直都在調整,這次會試比上次更優待了。

第一屆會試的時候,考上進士只能外放八品官。而落榜生中,公費大學生可以外放九品官,自費大學生只能去考省府吏員。

這次屬於第二屆會試,調整如下:進士最高可外放從七品。落榜生不分公費與自費,只要拿到大學畢業證,就能外放爲九品官員。大學肄業生,從可以考省府吏員,改爲優先錄取爲省府吏員。

既然落榜生都能做九品官,爲啥還要鬧着再考一次呢?

如果允許多次考試,考一次要等三年,考兩次要等六年。連續三次考不中,那就是九年時間沒了。有那九年用來考試,還不如直接去做九品官,說不定到時候早就升到七品。

顏元是這樣的想法,可落榜生們想得又不一樣。

他們還殘留着前明的科舉觀念,覺得進士做官纔有前途。雖然末榜進士,外放只是個從八品,跟落榜生的九品官沒啥差別。但進士就是進士,落榜就是落榜,今後肯定會各有圈子,官場上肯定出現學歷歧視。他們寧願多考幾年,也要有一個進士身份。

“陛下爲我等做主啊!嗚嗚嗚嗚嗚……”

已經有落榜生在哭了,很快哀嚎聲一片,這種行爲叫做“哭門叩闕”。

其中還夾雜着前明士子,因爲年齡太大失去科舉資格,也在跟着苦寒:“請陛下恢復鄉試,取消年齡限制!”

第一屆科舉,允許30歲以下的前明士子參加鄉試。

第二屆科舉,直接取消了,因爲幾乎不存在30歲以下的前明秀才。鄉試一級,全是大學生參加!

這些前朝士子,是來渾水摸魚的,萬一皇帝改口了呢?

(本章完)

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470章 468【商業市場壯大】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946章 942【朝鮮的思想劇變】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362章 360【嚇退張獻忠】(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286章 284【謀劃】第940章 936【英格蘭,你們的國王回來了】第68章 067【農事】第2章 002【開局搶根打狗棍】第707章 704【苦哈哈的荷蘭陸軍】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514章 511【遵義還是歸貴州了】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1044章 1040【投降輸一半】第790章 787【各投各媽,各找各爸】第538章 535【農兵聽令】第222章 220【菩薩心腸,霹靂手段】第962章 958【沙皇】第126章 124【騙上賊船】第845章 841【公主也要選駙馬】第88章 086【願者上鉤】第695章 692【野人女真奮起】第295章 293【浙中秀才起義】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12章 012【義子?】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737章 734【政策調整】第872章 868【奇襲】第130章 128【要不,你從賊算了】(爲盟主“第767章 764【格物學派】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933章 929【蒲松齡】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30章 030【龐夫子】第314章 312【湖廣水戰】第297章 295【君臣民】第391章 389【賺翻了的鄭氏】第683章 680【圍困薩爾滸】第266章 264【鄭氏父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43章 640【窮兵黷武與因噎廢食】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66章 065【大同社】第403章 401【破海州】第729章 726【妃子的賭約】第745章 742【大獲全勝】第983章 979【金陵畫派】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484章 481【奇葩的猛將】第450章 448【互相傷害】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127章 125【宣教大同】(爲盟主“道緣浮圖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第241章 239【團練】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180章 178【圍魏救趙】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戰鬥】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199章 197【士紳農民大聯合】第950章 946【大同細作在搞事兒】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380章 378【半渡而擊】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741章 738【莫臥兒皇帝】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867章 863【運輸大隊長】第447章 445【棱堡】第244章 242【王之良】第1047章 1043【識字班】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181章 179【宗室投奔】更新很晚,別等了第916章 912【準格爾分裂】第288章 286【張獻忠】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第621章 618【聖皇破陣曲】第995章 991【官渡之戰復刻版】第656章 653【廣南政策】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272章 270【治理廣州】(爲雙盟主“Kevin第179章 177【俘獲】第370章 368【戰起】第102章 100【趙老爺來了喜納糧】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第854章 850【香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