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城市排水

bookmark

這事兒,張彥明在心裡覈計了一下,確實有搞頭。

零零碎碎的本地採購可能見效不會太快,這個時候的人還沒奢侈到買個菜都挪不動屁股,但一些緊俏商品,大件這些就比較合適了。

一個是這會兒什麼都貴,利潤足夠支撐,二一個就是有些東西不太好買。這時候還處於賣方市場,老百姓只能被動接受,賣什麼買什麼。

爲什麼短短三四年家電連鎖就爆起來了形成了壟斷市場?不就是因爲這兩點嗎?

國內廠家當大爺當習慣了,渠道方面毫無作爲,國外品牌進來也得依靠國內的現有渠道,就給了這些專賣行業可乘之機。

張彥明的商業計劃裡,就有連鎖這麼一環。藉着自己到處都有商業街區和強大的物流做一個全覆蓋的市場出來。

不過,他並沒有建設一個龐大的渠道稱王稱霸的想法,甚至沒想過香甜的高利潤。

人活一世圖的是什麼?痛快,爽,開心,自由自在。

張彥明也有他的惡趣味,那就是做一名合格的攪局者,來吧,放縱吧,大家一起跳跳舞。反正誰也別像夢境世界裡那樣輕鬆摟錢。

想掙錢,行啊,質量你得過關吧?價格你得合適吧?售後你得跟上吧?霸王條約?不存在的,人性化纔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慾望需要限制,環境需要控制,市場需要管制。

記憶裡那個無序的商業環境太可怕了,不想在經歷一次。

一個沒有制約的市場並不是某些人嘴裡的市場自由,而是一場赤果果的資本遊戲,最後的結局就是老百姓越過越窮,滿地都是騙子。

……

趙振華和老關在那邊對策,兩個人越說越興奮,越臭味,呃,趣味相投。

張彥明翻動着自己的工作筆記,在捋順這些天的事情。

人做不到日三省吾身,那只是一個比喻,但沒事琢磨琢磨前面的事情,是每個管理者應該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前前後後沒事想一想,找找漏洞,計劃一下後面的節奏。

工業園那邊已經在挖溝鋪路了,按照計劃把幾橫幾豎的道路規劃出來,然後和涵道一起開挖,這不是小活。

二十多平方公里,近兩百萬方土方要挖,工程總長度接近五十公里。

算上基建團五家公司,一百多臺挖機同時作業,土方車像螞蟻一樣在寵大的工地上穿梭,十一天就完成了第一步挖掘工作。

路基要挖一米深,鋪石頭,墊土壓實底面,在上面鋪設鋼筋灌混凝土層,上面再鋪石塊,大石,小石,沙土,灑水壓實,再鋪一層混凝土層,路基就弄好了。

涵道是延着一橫一縱兩條公路進行的,挖了有兩米五深,這會兒也是在壓實灌築底面,然後兩側排列混凝土柱子,澆樑,中間砌牆填充,上面鋪預製板,留好檢修孔後填埋。

以後上面就是人行道。人行道和公路路面上的積水會順着兩側的導流孔排到涵道里,順着裡面的排水渠流走。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搞基建也一樣,先得把路修起來,打上格子分出地塊,然後再進行下一步施工。

路基完工後不會馬上上路面,要等建築工程基本結束,重車離場後才能鋪。現在鋪就是浪費。

路網內的地塊還要繼續挖,這次挖的是排水(污水)渠,按照北高南低的次序排列污水管網,在生活區設化糞池。

廚房,衛生間,普通生活用水都要分開,生活和工業排水還要分開,進行基本的分層處理後,集中排到污水處理廠,完成最後一步淨化。

在古時,一座城最先建築的就是排水工程,我們祖宗的排水工程並不比國外差,甚至還要先進,只是近現代開始,不知道爲什麼就沒人管這個了。

所以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大雨過後,古城基本沒有任何問題,而現代都市不是這裡淹了就是那邊澇了。都是急功近利鬧的。

近現代國內最好的城市排水系統是琴島,德意志佔領時期修建的,現在仍然發揮着強大的功能,還有一個就是贛州,是宋代居住在那裡的客家人所築。

現在國內唯二的不怕暴雨淹城的城市。可笑嗎?

我們現在連修地下通道和地下設施都不考慮排放水,然後一下雨就等着泡車,或者添進去幾條小命。

大量的古代城池排水工程都因爲城市易地(最大原因)或者被現代的現代化城市改造破壞失去了功能。

一幢幢高樓平地起,一幢更比一幢高,整個城市虹燈幻彩,可是城市排水工程一塌糊塗,全是糊弄。說個最起碼的,公路雨水排放就沒有一個城市是有用的。

所有的城市,所有的公路都有配置排水渠,隔幾百米一個泄水口,裝着鐵柵欄,可惜一大大半都是假的,面子活,最後成爲環衛垃圾填充點。

張彥明管不了別人,但他自己比較重視這一方面,不管是出於環保目的,還是不想一下雨就趟河,他都反覆的叮囑下面,必須把排水做好。

在城市裡,你這一塊做的再好意義不大,那是一整個系統的問題。

但在京城新機場,南泉新城和廬州工業園就完全不同了,這幾個都是完全獨立在原有城市之外的,隨便勾畫。

……

現在,七廠一所的職工已經全部就位,已經重新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廠裡已經組織了兩次職工大會,給他們講未來,講現在,也就是打打氣兒,讓他們瞭解一下廠子的動態和安排,免得胡思亂想。

除部分需要保持運轉的核心部分以外,所有人都被安排去了工業園區建設指揮部,在那裡會給他們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這麼大的項目,除了一線工人以外,需要人手的地方太多了,有的是事情做。

因爲遠離城區,工地採用的是三班倒,歇人不歇車,二十小時不間斷施工。

幾千人分散在工地上連點浪花都沒有,每天由市公交公司專門出車接送。付錢的。

另外,還從地塊上遷走的原住民中招了一批工人過來,做基礎活。也就是完全出力氣的活。搬磚。

再加上下面各公司招工,市裡四通工程招工,現在工業園項目已經貢獻出來了近三萬個崗位,市裡的就業狀況大大緩解。

在另一邊,張彥明發起的全國性人才蒐集計劃也初見成效。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短短半個月時間,已經從京城,喜都,申城,泉城,洪都,秦都各地傳來了好消息,聯繫到了一些人員,科研設計方面的,生產管理上的。

現在張彥明最需要的是科研方面的,已經叫人安排相關人員過來考察。面談。

第1669章 坑現在和坑未來第659章 航校的想法第1374章 NPOPM聯合體和秋拉塔母第746章新人報道第1991章 食品企業的親爸第1639章 你現在有點坑啊第1436章 旅遊者視角第746章新人報道第2317章 轉院第2035章 當年的高檔貨,臘八粥第319章 張媽的想法第74章 早餐第2311章 毛病不大第1855章 上市爲了什麼?第507章 一個人一間不好嗎?第418章 開家酒吧第634章 你尊重我了嗎?(給有一套啊賞+3)第1244章 你是不是長的像你爸爸?第1930章 推不掉的邀請第1077章 臭弟弟第1768章 關於公司的管理第1116章 人生點閱第244章 我同意加入第339章 院線的佈局第52章 註定的荒棄第77章 一小會兒第943章 搞定第1751章 新生第2247章 爲什麼天冷了草會死第1519章 這是什麼理論?第1571章 我錢比他們多第851章 張家包子第1940章 有什麼稀奇的第841章 人力有時窮第792章 兩塊錢第1123章 新想法第1928章 現實第934章 五一長假第1476章 感覺被針對第29章 車廂所見第2089章 還還,還有保證金?第1715章 表態第41章 要好處第903章 李老師第1887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120章 老友誼第2063章 馬言要辭職第194章 你到底砸不砸?第1027章 話家常第2157章 董娘娘揮斥方遒第928章 在意和不在意第2025章 巧遇第2324章 對話第702章要給小弟包紅包第1021章 車模第658章 只要不砸人第1522章 鄭義的考慮第344章 娃娃親?第639章大家都在努力(給有一套啊打賞+5)第2371章 腦袋裡沒空第1529章 不要太複雜第1208章 驚喜第2372章 年後,718聯合廠第1449章 3303報告情況第1854章 早餐第430章 你說呢?第1330章 海盜文化和紅酒第489章 天天吃這麼好啊?第1907章 咱們不帶不講理的第1695章 還想過不?第45章 美妙的主意第1555章 人家找上門了第1953章 我很迷惑呀第1739章 大意了大意了第714章 宴請(有一套啊盟主+8)第1555章 人家找上門了第1740章 品牌知名度和品質技術無關第2064章 混吃混喝的尚主任第492章 要壞第2388章 沈果果要進團第1547章 名額和內部政策第1303章 要心疼的第2111章 回娘肉和大蔥第1753章 老兵的祝願第499章真的假的?第1168章 一點都不好笑第954章 747有多大第895章 換一個思路第2160章 該削就削第1962章 要有誠意第1128章 整壓抑了第406章 來電第2398章 一隻貓第1935章 企業長久的三個方面第498章 生意火爆第699章咱們圖啥?第383章 蘇玉第964章 好像記錯了第1248章 莫名其妙的大掃除第307章 我不如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