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3章 晨光牧場和聯名公約

bookmark

十二月底,經過一年的準備,晨光牧場乳業公司成立。

公司總部同樣放在了西牌樓,獨佔了一層樓的空間,樓下是超市連鎖管理公司和便利店公司,樓上是西牌樓百貨公司和連鎖百貨管理公司。

公司的屬於中米合資結構,楓城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國內的各大農林牧場共同佔股三十九,紅梨公司佔百分之十。

讓紅梨公司參與進來主要是需要利用他的外資進出口關係,還有整合紅梨旗下的農牧場。

乳業公司在全國投建了三座生產基地,一共五座工廠,引進購買了愛爾夏,娟珊,國內的黑白花,三河四個品種兩百萬頭。

另外還有西門塔爾和利木贊一百萬頭,這兩種牛是乳肉兼用的牛種,產奶量不高,主要用於食肉。

這三百萬頭牛分佈在楓城的各大農牧場裡,其實分散以後也沒有多少,這樣更有利於初期的飼養,積累養殖經驗。

紅梨的農牧場也引進了相當數量的幾種牛,做爲楓城的補充。

這麼說吧,晨光牧場乳業公司初一露頭,就已經成爲國內唯一的巨型乳業養殖公司了,沒有之一。

國內的奶牛存欄數量一直是一個巨大的迷團,從來也沒有人能弄清楚其中的貓膩。

就算查遍所有國家的省份的各種關於這方面的記錄,也沒有人能夠搞清楚,成爲改開以來四十年最大的懸案。

15年的時候,國家相關部門給出的統計數據是一千五百萬頭,而同時,農大權威平臺的數據是不足五百萬頭,綜合考慮四百萬頭是實際數據。

爲什麼呢?這裡面就相當複雜了,一個是國內的乳業公司有意作假養殖數量,來給自己源源不斷的奶製品原料背書。

另一方面,就涉及到國家在奶牛飼養方面的扶助政策……也就是騙補貼。農戶,養殖場,大小公司,各級單位和鎮府層層放霧。

但這些都不重要。

養的多也好,少也好,張彥明關注的只是市場上的商品,各種乳製品的質量,這纔是最重要的,至於怎麼生產出來其實無所謂。

晨光牧場乳業初一成立,就召開了盛大的記者會,向全社會公開了企業生產標準,請廣譜大衆和新聞媒體進行監督。

同時,晨光乳業集合了國內幾所知名的農業大學,知名媒體,共同向相關部門提出,推介國內乳製品行業的全新標準。

一切都擺出來放在了陽光下,我自己的標準將高於提出來的產業標準,我們將如此執行,至於新標準,我們只是建議,並不強求。

在02年的最後一個月,乳業標準這個詞彙一下子鋪滿了各大報紙和網站,被全國的老百姓熟知,瞭解,並開始關心。

乳品協會在措手不及的懵逼以後,一紙公文發到晨光牧場,措詞比較嚴厲,要求公司派人去協會進行解釋。

別說張彥明,孫紅葉隨手把文件扔進了碎紙機,理都沒理。

且不說這個協會有沒有強制要求私營公司行事的權力,晨光牧場作爲中米合資公司,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覆蓋框架內。

這羣人高高在上的,正事什麼也不幹,扯蛋那是相當厲害,被一衆公司捧着,還真把自己當成管理單位了。

隨後,晨光牧場的產品在全國範圍上架開始銷售,那兩份對比明顯的生產標準就是最鮮活的廣告,上架即暢銷。

同時,福佑多大型倉儲超級市場,平價生活超市,樂頌25便利店,米國紅梨國際農貿農機公司,酒店管理事業部,

聯合楓城物業公司商業管理部(它管理全國的商業步行街區),西牌樓百貨公司,楓城連鎖百貨管理公司,哈若德絲(中華)公司,

還有楓城基金醫衛事業部,助教助學事業部,扶貧助農事業部,聯合發佈了自我約束公約。

公約不長,主要意思就是抵制不良商品,自我約束行爲,依法守法經營,保障客戶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公約聲明,此公約不針對任何名單之外的企業和公司,只是自我約束。

本公約聯名公司將共同組建檢測檢驗中心,從03年元旦起,對以上聯名公司所生產,銷售的全部商品進行檢測檢驗,並不定期發佈報告進行公示。

自03年元月元日起,凡經檢測檢驗中心檢測化驗不合格的商品,將一律做下架處理,並保留向生產廠家追責並要求賠償的權力。

同時,此類商品將不能在以上各公司經營範圍內的商場,百貨,商業街區內所有店鋪和酒店中銷售,

也不會出現在相關學校,醫院,扶貧助農項目的採購清單上。

說實話,這根本就是一份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的公約,完全是捆住自己的商業手腳。

但就是這麼一份自律公約,再一次洗劫了全國人民的眼球,佔領了新聞媒體和各大網站,國家臺也做了播報。

同時,百姓日報拿了半個版面出來進行了長篇的評論,爲這些企業的良心點贊,同時提醒各大專業協會,各生產企業公司要擔負起社會責任。

其實這個檢測檢驗中心早就成立了,並且已經完成了對超市商場中各類食品商品的檢測化驗,和各種兒童商品的檢測。

相關生產公司企業早就拿到了檢測報告和整改意見,並給出了一個整改期限。

這中間的時間差,就是留給其中一些企業工廠的考慮時間,考慮還要不要繼續合作,合作,就按要求整改,不合作,就限期下架,大家分道揚鑣。

國內什麼也不多,就是同類商品多,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替代品。

這一年內,楓城的內部員工創業計劃已經順利開展。

到十二月份,第一批一萬兩千三百多份申請已經受理,在楓城總部員工創業指導中心的幫助指導下組建公司和工廠。

這些創業員工以家庭爲單位,集中在各省的創業園中,廠房駐地資金原料採購和產品銷售全部由楓城提供。

前面兩年楓城佔股百分百,創業員工做爲實際執行人享受百分之二十的乾股分紅。

第三年,創業員工獲得百分之三十真實股份,公司或者工廠脫離孵化式保護性經營,自我存活,公司或工廠完全獨立,正式進入市場獨立面對競爭。

楓城從第三年起每年退出百分之十的股份給經營者,直至全面退出或由雙方協議決定最終比例。

其實公司內部想創業的人很多,絕對不止這一萬兩千多人。

只是創業沒那麼簡單,也不是開個小店或者幹個個體戶,不但要考慮行業,還要考慮員工的能力,所以不可能放開。

不過最終這個人數肯定會慢慢提上來,用來緩衝楓城每年從部隊和體總接收的人員數量。

這個矛盾並不淺顯,但真實存在,早早的打開閥門對整個公司的發展是有利的,雖然這會兒遠遠的沒有達到飽合人數。

以張彥明估計,在08年以前,只是物流和物業兩家公司的員工,安全線都在三百萬以上,何況安保公司也在壯大當中。

只不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早早的安排好一個成熟穩定的疏散通道,總比到時候手忙腳亂要好的多。

況且早早釋放出這些‘心懷異志’的人,對團隊的穩定各方面都有好處。

隨着社會的發展,複員軍人就業的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張彥明也是打算儘早儘快的摸出一個成熟穩定的方案,以便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第902章 不要污染第2205章 廖娜要實習了第885章 你還來得及第1985章 王大律賠了第1351章 該爭得爭第12章 來齊了,吧?第1822章 骨肉不存,皮毛焉附?第1944章 事業羣的想法第1599章 過來我翻翻第1678章 辦學資格和招生第1746章 備份第1790章 做夢第1440章 心理暗示無處不在第1042章 數碼時代第1737章 真不是怕第574章認知與現實的差距第2192章 大計劃第2246章 爸爸不走了好不好第142章 發金子第1914章 他好厲害喲第386章 曾經的幸福第1560章 化膽量爲飯量第313章 表彰第395章 不上市第1199章 酒仙兒第780章 劉聲和劉名第1533章 那不叫作品第134章 這不是處對像第206章 時差這個東西第1283章 張老闆,您又狹隘了第284章 就這麼定了吧第161章 走都走了回來幹什麼?第1005章 出租車第1244章 你是不是長的像你爸爸?第2344章 你才小心眼呢第37章 簽定合同第2366章 英雄總是沉默的第1906章 是同情你第841章 人力有時窮第1114章 Chemcor of Corning第1656章 我們沒有證據第1472章 還能抱多久第448章 那啥,還有個事兒第367章 媽你管管他第1674章 事情始末第276章 鍋塌釀(rang)豆腐第247章 回家第1759章 美和柴米油鹽第592章夠麼?第1677章 好幼稚啊第918章 被發現了第2322章 生存現狀第1917章 什麼是特色?第1525章 小學弟第548章 山貨第1668章 你看道兒第1055章 絕密事件第2066章 那就去見識見識吧第1766章 長這樣算是犯罪第407章 外景基地第1391章 農場開荒、建設第1635章 生態和打造生態的悖論第2374章 中庸是一種能力第833章 逃不掉了第1367章 萬事開頭難第1848章 說實話第1671章 張彥海的電話第1130章 賣了擼串好不?第2390章 湖心島和塌房第1667章 我個人帶孩子過呀?第1060章 準備(斑馬與芝諾+2)第2285章 我耽心營收嗎?第386章 曾經的幸福第1917章 什麼是特色?第1843章 張主任求援第745章紅木第1498章 二叔,你長鹽了嗎?第22章 攔腰砍(求收藏推薦支持)第12章 來齊了,吧?第250章 掛靠和合同第1000章 一路順風第164章 得對自己負責第1202章 虐與被虐的友好共存第1849章 又要出差了第550章 ZTMS第1266章 返一半兒第1437章 你是來幹什麼的?第124章 沙拉和三明治第910章 安居工程第1780章家庭聚會第1807章 日需三省第1226章 咔,眼睛都不眨第464章 心理上的孤獨第26章 嘎哈呀第948章 你還沒哄我呢第1397章 陰謀詭計和全血護甲第1671章 張彥海的電話第1804章 金楓葉開獎第1839章 思想戰略第614章砸都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