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裡有這樣一個情節張柏芝飾演的妓女戲謔地罵道“你個死跑龍套的!”星爺飾演的尹天仇正襟危坐,一本正經地回答:“其實,我是一個演員。”每當我看到這個場景,鼻子都禁不住一酸。一個小人物,拼命地用事業和追求來維護自己少得可憐的尊嚴,這種抗爭在世人的嬉笑怒罵下展示了一種微弱力量的存在,與之相比,幾十年前***關於“****與淘糞工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論調,聽起來更像另一個世界裡的笑話。
天下烏鴉一般黑,在彼岸的NBA,湖人隊裡也有一羣尹天仇式的小人物,他們的名字叫霍里、費舍爾、沃克、福克斯、喬治、.....在奧尼爾和科比兩大巨星陰影的籠罩下,他們不見天日,當災難性的成績降臨時,他們卻承受了比黑暗更可怕的冰雹,他們同樣被斥爲死跑龍套的。
這樣的罵聲在此岸同樣甚囂塵上。由於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奧尼爾和科比的FANS,所以解釋湖人戰績糟糕的理由,便責無旁貸地落到了這些死跑龍套的身上。這時,對小人物的悲憫,都化成看客式的嘲弄。是啊,我們的教育中沒有這樣的悲憫。
翻開語文課本,我們盡情地批判瑪蒂爾德貪慕項鍊的虛榮,卻沒人可憐她爲此付出的十幾年辛酸,參考書上寫着孔乙已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幫教對象,於是,老師和學生一起嘲笑他的迂腐、他的“多乎哉,不多也”,集體充當了一回魯迅先生爲之齒冷的看客。
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們一度喪失了悲憫與同情,爲了一個搖搖欲墜的王朝,爲了兩個不能褪色的偶像,我們寧願把髒水潑到無關大局的小人物身上。
這首先是老禪師傑克遜法術失靈。那本叫《三角進攻》的破經已唸了十幾年,居然騙回了九枚總冠軍戒指。實際上,三角進攻依靠的是快速移動、快速傳球中的進攻空當,當對手因爲夾擊而顧此失彼時,便是三角進攻大顯神威的時候。只有超一流的巨星能夠吸引對手的夾擊,所以傑克遜必須死抱着喬丹、奧尼爾的大腿。
喬丹還好說,每打一個三連冠,就坐下喘口氣,可奧尼爾沒這份自知之明,結果現在雙腿乏力,兩個膀子晃成車輪子,也難擠進禁區,這招一不靈,傑克遜就沒咒唸了。這與他平衡奧尼爾和科比、拿下老闆千金的本事差遠了。用咱們的話說,傑克遜不是個業務幹部,倒是個優秀的政工幹部。
奧尼爾和科比加起來一個賽季有三千多萬美元的收入,而湖人隊這幫死跑龍套的每個人的收入都只是他們的零頭,按照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誰該幹多少活,閃多大亮,不言而喻。這個賽季,奧尼爾狀態不如以往,科比雖然大出風頭,但與奧尼爾的配合日漸稀疏,兩人似沒頭的蒼蠅,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把湖人的內線外線弄個支離破碎。
這兩個人經常埋怨跑龍套的投籃不準確、拼搶不積極、移動不迅速,孰不知科比和奧尼爾輪番持球,等到沒有進攻機會時,再把球傳給隊友,進攻時間往往所剩無幾,命中率高得了嗎?無論進攻與防守,兩大巨星都是包打天下,傑克遜只相信他們兩個,旁人拼搶怎麼能積極?兩大巨星十有八九單打獨鬥,別人站着看就行了,裡外瞎跑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從00年開始,湖人這幫跑龍套的班底基本沒什麼變化,也就是說,三連冠的輝煌也有這幫人的份,那時候,這些老哥們的發揮也不比現在好多少。一提起湖人三連冠,全是奧尼爾和科比的功勞,這兩位英雄本事大,別人也說不出什麼,可如今湖人輸出了狗熊樣,兩位英雄卻想把屎盆子都扣到跟班的身上,我們這些局外人還跟着瞎起鬨,未免太不義氣、太不江湖了吧?
眼見着傑克遜沒轍、奧尼爾滑坡,科比兩隻手撥拉不轉整個湖人隊。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沒聽說打了敗仗全是當兵的錯,當官的一點事沒有。再說了,湖人隊擁有奧尼爾和科比兩大高手,NBA裡有這般好命的只此一家別無分店,要是再期望跑龍套的個個是雪中送炭的救場英雄,那還讓不讓別人活了?大凡真漢子大英雄,都是敢作敢當的主兒,吃了敗仗推三諉四,恁地不爽利,真真榨出湖人戰袍底下的小字來。
實際上,遭罪的豈止是湖人這幫死跑龍套的?親不親,階級分,天下農友心連心,NBA29支球隊共348名球員中,僅有不足百人屬於球星級,剩下的都是死跑龍套的。他們構成了NBA輝煌的基石,相對於喬丹、奧尼爾這樣的巨星,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貧下中農。
貧下中農畢竟還是要分出中農和貧農,跑龍套的也有三六九等。第一等是包辦場上髒活累活的藍領工人,他們爲領袖殺開血路,輸送炮彈,讓領袖更加風光,更加體面,他們的任務往往是搶籃板、拼防守,人仰馬翻的鏡頭總少不了他們,第二等是給領袖當替補的球員,當領袖需要喘口氣時,他們便抖擻精神上場當半個球星使喚,混得不錯的,沒準能弄個最佳第六人噹噹。
第三等是球隊爲了扼制某類對手專門準備的炮灰,這類跑龍套的,針對性極強,是球隊兌子戰術的犧牲品,是名副其實的死跑龍套的。像國王隊防守奧尼爾的波拉德,湖人隊用來防守艾弗森的魯,都是這類炮灰;最末等的是球隊的陪練,他們除了垃圾時間,少有上場機會,但訓練同樣得玩命,一不留神,就成了球隊間轉會交換的陪嫁,別以爲咱在這兒站着說話不嫌腰疼,說句不好聽的,巴特爾和王治郅,眼下只能把他們歸爲末等跑龍套的,他們還不如湖人隊的階級弟兄,只能算是預備役跑龍套的。
大宅門的丫環不好當,大地主的長工不好打。跑龍套的身邊的主子牌越大越難伺候,像當年的奧拉朱旺,動不動就毆打隊友,沒誰敢吱聲,後來他信了教,纔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喬老爺鼎盛之年,朗利、科爾、庫科奇都三孫子般噤若寒蟬,看喬丹臉色行事,艾弗森常常一場出手次數佔全隊一半,76人隊卻沒人敢說個不字,貝爾稍有不滿,立馬被踢出了費城。
這有點兒像哥倫比亞足球隊,瘋子門神伊基塔門前玩火,1: 3慘敗於喀麥隆,連教練也不敢讓他下崗:後衛埃斯科巴一不小心弄個烏龍球。0: 1負於美國,結果回國捱了四顆槍子兒,見了馬克思。
跑龍套的也偶有揚眉吐氣的時候,這要有三個條件,第一,領袖發揮失常,第二,跑龍套的集體出彩兒。第三,球隊贏了球。98年總決賽,爵士隊首場勝了公牛隊,馬龍與斯托克頓狀態不佳,倒是埃斯利、福斯特、卡爾這些替補大發神威。賽後新聞發佈會上,埃斯利調侃道:“別以爲總是馬龍和斯托克頓領着我們打,有時我們也能扛着他們打。”算是爲天下受苦受難的階級弟兄出了口氣。
勞苦大衆何時翻身得解放?跑龍套的如何雲開見月明? NBA曾有這樣一位球員,他出身於跑龍套的,並沒有什麼巨星潛質,卻憑着心計與努力,躋身於一流球星的行列。這個人就是名滿天下的羅德曼。他的成功是地地道道的要想富,走險路。
羅德曼最初在活塞隊,單場得分平均不過10分,籃板球有8、9個,按當時的態勢,頂天也就是個一等跑龍套的。羅德曼天資聰穎,豈甘久居人下? 93年,他轉會馬刺隊後,開始了他一系列的冒險計劃:在球場上尋釁滋事,屢次鬥毆,以被逐出場爲己任,求得萬衆屬目,與麥當娜鬼混一處,製造場外緋聞,通過隱私勾起人們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改造技術,不事投籃,專攻籃板,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旁門左道於NBA賽場卓爾不羣。
羅德曼潛心研究籃板球,苦心孤詣,終成正果。他不無得意地說“NBA裡能得分的多的是,可會搶籃板的卻沒幾個。經過三、四年的改頭換面,羅德曼竟成了票房的靈丹妙藥,媒介的另類寵兒,相對於當年跑龍套的地位,他等於開闢了一條上天堂的險路。
其他階級弟兄就不同了,即使有羅德曼的心計,也沒他那般厚的臉皮即使有羅德曼的努力,也沒他那般好的機遇。險路要是人人走得,也就稱不上險路了,絕大多數跑龍套的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汗珠子摔八瓣兒地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像奧克利、克拉克、戴維斯這些藍領工人,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居然也混到了好幾支球隊爭着搶着要的地步。
如果跑龍套的胸無大志,只想混個不受訓斥,不受欺負,那他就必須選擇一個不搞球星崇拜,集體主義至上的球隊,比如小牛隊,芬利、納什,諾維茨基三巨頭待同志親如一家,像納胡拉這樣的,日子過得蠻滋潤。
眼見湖人王朝有點上氣不接下氣,臭美不了幾天了,湖人受壓迫的階級弟兄完全可以挺直腰桿,要是科比或者奧尼爾再叫器:你個死跑龍套的!他們也會正襟危坐,一本正經、擲地有聲地回答:“其實,我是一名球員。一名堂堂正正如假包換的NBA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