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化是司禮監太監,卻並非秉筆太監,而不過是普普通通的隨堂太監,跟在秉筆大太監們身後端茶遞水而已。
但方正化並非一個普通太監,他心中有着“高潔”的志向。在內學堂讀書的時候,別的小太監都懷揣着成爲各監大太監甚至司禮監秉筆這樣的夢想,好能夠出人頭地成爲人上人。而唯有方正化指鳥立誓,要以成祖年間“三保太監”爲偶像,早早立下揮事方遒揚威異域的遠大志向,併爲此苦讀經書習練武藝。
然而大明的現狀讓揚威異域的夢想越來越遠,內憂外患之下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但方正化的志向卻未改。
所以,這次崇禎決定給遼南派一個監軍,並決定從內監中挑選合適的人時,別的太監唯恐避之不及,唯有方正化卻積極報名,併成功被選上。
雖然遼南看似連番大勝,但太監們對去遼南卻並不感冒。因爲那地方太過偏僻,而且處在和建奴戰爭的最前線。
剛從建奴手裡收復,百姓都是從山東從東江遷徙去的,肯定是一窮二白,根本就沒有油水可撈。處在和建奴戰鬥第一線,整天打仗,作爲監軍太監打仗必須隨軍出征,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把命送上。
所以,在大部分夠資格的太監眼裡,去遼南絕對是一個苦差事。而對於方正化來說,卻正是自己建功立業的戰場。對於屢立戰功的王業泰,方正化更是仰慕已久。
把畢生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偷偷的送給了皇帝身邊的王承恩之後,方正化如願獲得了這個差事,成爲了平遼軍監軍太監。
懷揣着一顆建功立業的心,方正化踏上了前往遼南的路。沒有從天津衛走海路,而是選擇了出山海關走遼西,因爲他要考查關外的山川地理形式,好對未來的職業有一個好的規劃。 ●тт kān ●c○
途徑遼西各城,方正化受到了地方將領們的熱烈歡迎,無數的奉迎馬屁送上,衆多的紅包納入懷中,若不是看他沒有鳥,肯定還會有美貌的少女奉上侍寢。
方正化知道,這些遼西將領們正在忐忑不安,大淩河之戰失敗,四萬援軍幾乎被建奴全殲,祖大壽拋棄了大淩河城逃回了錦州,朝廷已經震怒,正在徹查戰敗的原因。而大戰失敗,衆多的將領被殺被俘虜,空出了很多職位,便有好些人看上了這些職位,上下運營着。而自己身爲欽差使者,有着巡查關外防務的兼職,這些人對自己自然要奉迎了。
方正化不是食古不化之人,在宮中也看慣了這些情況。對所有巴結自己的將領官員們,方正化都和藹對待,對他們送來的銀兩都欣然笑納,認真聽取他們的委屈和請求,卻全然不表態,完全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而在空閒的時候,方正化便會悄悄召來本地的士兵軍戶,詳細詢問着這裡的一切,從士兵們衣食住行到武器裝備以及平時的訓練,重點是瞭解士兵們對打仗的態度。
最後方正化得出一個結論,遼西的軍務已經徹底腐化,而且是從上到下的腐化。
這裡絕大部分的軍田都被將領們佔據瓜分,絕大部分軍戶都是將領們的佃戶,耕種着將領們的田地,把生產出來的大部分糧食交給將主老爺,然後打仗時再聽從將主的命令出征。
絕大多數軍戶們都窮困潦倒,生活的無比麻木,對打仗的態度也很麻木,知道自己是軍戶,生來就該當兵打仗,知道建奴來了會搶走他們不多的財產,所以不得不打,僅此而已。
而遼西的將領們個個貪婪,侵佔軍田侵吞軍餉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甚至軍中有規定,什麼樣的職位吃多少個空餉。
一路走來,探訪的結果讓方正化暗暗心驚,怪不得每年的遼餉佔據了朝廷一半以上的國庫收入,面對建奴卻屢戰屢敗,原來根源就在這裡。
將領們侵佔了大部分糧餉,平日裡的生活窮極豪奢,自己和家人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庫房裡堆滿了銀子。普通的軍戶卻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這樣的軍隊怎麼能打勝仗!
若是不改變這一切,朝廷便是撥給再多的銀子,想打贏也非常難。
心中嘆息着,方正化離開了錦州,換乘海船往遼南而去。他想早日看看遼南是否也是如此。
坐船到遼南第一站是一個叫做長生島的大島,靠島補給淡水的時候,方正化在島上轉悠了一下,然後便驚住了。
他看到了熱火朝天的工作情景,數以百計的工人正在挖礦,看到了巨大的木製吊臺,把坑裡的礦石吊到上面裝車,然後看到衆多的馬車把裝滿礦石的大車沿着平坦的石板路走,然後看到十多柱濃煙筆直的升到空中,據說那是在燒製水泥。
據方正化估計,這長生島上的人便有上千人之多,衆多的人都在忙碌着,生產着一種叫做水泥的東西。
對於水泥,方正化也有所瞭解,知道是用來築城或者蓋房子的上好材料,在北京城中已經有了水泥的出現,沒想到卻是在這座遼南的大島上生產的。
這麼多人忙碌,出產的水泥應該很多吧,可什麼地方需要用到這麼多水泥呢?
“我們長生島,每天出三窯,每窯產水泥十萬多斤。現在商務司已經把水泥成功銷售到了登州天津和京師,不過大部分的水泥還是用來我們遼南。
今年秋天這一仗,大帥從建奴那裡解救了數萬百姓,而且張旭將軍帶兵攻入了建奴老巢,聽說解救的漢民百姓有十多萬之多,這些人都要到遼南安置,需要建大量的房屋。”島上的管事對方正化道。
“原來是這樣啊。”方正化喃喃的道。
船隻離開了長生島,貼着海岸向南行駛,他看到了金州關城,那綿延數裡的城牆聽說便是水泥所築。船隻繼續向南,有着衆多河流流入大海,在河流的兩岸有着衆多的小塊平地,平地上衆多的農夫正在忙碌着,應該是趁着冬季到來之前種下冬麥。
瞭解過遼南地理的方正化知道,遼南本就多山嶺,能耕種的平地很少,大都分佈在河流岸邊。看來遼南在和建奴激戰之時也沒有忘記生產啊!
方正化也看到,在河流的岸邊,有着衆多的堡壘,和遼西軍戶們居住的塢堡很相似,不過這裡塢堡通體灰撲撲的,不像遼西塢堡那樣的土黃色,應該就是用水泥建築的。
坐船繼續向南,到了半島南邊,然後又折向東,方纔到了旅順口。
看着港口上稀稀拉拉的迎接人羣,方正化臉色有些難看。
一路行來,不管是路過關內永平等府縣,還是山海關以及寧遠錦州,地方官府和將領們都早早地迎接在城門外數裡,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聲勢一個賽過一個的大,生怕惹得欽差大人的不快!方正化奉命去遼南覈查戰功身上還有巡查關外軍務的差事,正兒八經的朝廷欽差。在覈查軍功之後,才留在遼南當監軍。
不管是欽差和監軍,那種身份都無比的重要,旅順不說空城來迎吧,也不能就這麼大貓小貓兩三隻啊!經歷了一路上的排場之後,不知不覺的方正化心裡有些膨脹了,看到這自然有些不快。
別說方正化了,便是跟着他的兩個錦衣衛百戶胡大和趙三都看不下去了。
“平遼將軍是怎麼回事,怎麼敢如此輕視朝廷欽差!”胡大憤憤不平的道。
“是啊,輕視欽差便是輕視皇上,咱們一定得給他點顏色看看!”趙三也跟着道。
“休得胡說!”壓着心中的不快,方正化不輕不重訓斥了一句。
到底是做大事的人,方正化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態下了船。
然後才發現,前來迎接的多是第一波朝廷前來查驗軍功的使者,有錦衣衛,有都察院,更有兵部的人。
而真正屬於遼南的官員只有一個,是一個叫何祿的軍官,矮小的個子胖乎乎的身材,沒說話便滿臉笑容。
“欽差大人,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軍械司出了問題,大帥他臨時有事沒法親自前來,讓下官代表他來迎接欽差大人。”何祿滿面堆笑的道。
方正化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麼。很明顯,平遼將軍對自己的前來很是不爽,這是給下馬威啊!
方正化也能想象到爲何會這樣,原本王業泰在遼南一人獨大,什麼事情都自己說了算,相當於遼南的土皇帝。現在自己來了,而且是代表皇帝而來,無形中便給了王業泰壓力。也許是因爲權力被分出,也許是認爲皇帝不信任自己,所以纔給自己一些顏色看看。
可自己是欽差啊,是代表着崇禎皇帝而來啊,王業泰敢給自己臉色看,分明是不把朝廷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啊!一時間,方正化真的有些怒了。
可轉念一想,他又不得不泄了胸中的怒氣。因爲他想到了王業泰的身份,還有立下的絕世功勞!
從一路看到的情況來看,方正化已經有了九成的把握王業泰沒有虛報戰功。然後結合着朝中封侯的議論,方正化知道,用不了多久,大明又一個侯爺便會新鮮出爐。侯爺,而且是手掌重兵執掌一方的侯爺,自己這個朝廷的欽差在人家面前根本算不了什麼。
而且,自己是要來立軍功的,是要當三保太監那樣的無敵太監的,必須要謙虛,必須得放下身段,只有這樣才能在遼南立足。
想到這裡,方正化臉上露出了謙虛的笑容:“沒關係,沒什麼,平遼將軍他軍務繁忙,責任重大,自然要忙碌正事,不用把時間浪費在這種迎來送往的事情上。”
額,何祿眨巴眨巴眼睛,沒想到這位年輕的欽差公公這麼好說話,連忙一頓馬屁拍上:“欽差大人能體恤我家大帥的辛苦,下官真是感動萬分,我遼南數萬將士也都感激萬分。欽差大人您真是太好了......”
在何祿的引領下,坐上了遼南特色的馬車,方正化離開了碼頭向旅順城而去。據何祿說,遼南初創一切匱乏,整個遼南都找不到一頂轎子,所以還請欽差大人海涵。
方正化對此並不介意,甚至要求騎馬進城,卻被何祿勸阻了,說若是摔了欽差大人他承擔不起。
方正化進入了旅順城,被安置在一個小院落裡,這是真正的小院落,只有三間正房兩間廂房。沒有假山池塘沒有花園,連一叢竹子都沒有,院裡唯一能欣賞的就是角落裡的一棵棗樹,不過樹上的棗子連一個都沒有,只剩下枯黃的樹葉......
一連數日,方正化都沒有見到王業泰,也沒有任何官員將領給他送禮,沒人請他吃飯喝酒,和遼西的待遇簡直是天壤之別。
不過事情並沒有耽擱,何祿每天都會來,向他彙報戰果,引着他查看戰鬥的斬獲。
看着那一堆堆的堆滿了數間房間建奴首級,方正化震驚了,他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景象。數千上萬的人頭出現在眼前,用石灰醃製的首級沒有腐化,都栩栩如生,看起來那樣的猙獰。只看得方正化心驚肉跳,震撼之餘,對王業泰的怒氣也不消而散。
這可是建奴首級啊,威脅大明十多年,肆虐京畿嚇得小兒不敢夜啼的建奴的首級,數千上萬顆建奴首級,如同堆石頭一樣堆在自己眼前。而對斬下這麼多建奴首級的人,對立下了如此絕世大功的人,哪怕對自己做的再過份,這一刻,方正化都不想埋怨,也不敢再有任何怒氣!
王業泰把方正化涼了好幾天,聽何祿回報方正化一直非常老實時,王業泰這才露面。說實話,王業泰對崇禎往遼南派來監軍非常不滿,這不是赤果果的不信任自己,這纔派人監視嗎?
所以,他纔有意的不去迎接,甚至不見方正化的面,連給方正化宣旨的機會都不給。不過當李彥直的信送到遼南時,他再也坐不住了,不得不見方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