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戰前(第二更)

第176章

事實上,對此次出兵的統帥,北京朝廷頗有爭議。

畢竟,文貴武賤的傳統由來已久,文官督師也是慣例。王業泰雖然屢敗官軍,又有着侯爵爵位總督官職。但在朝廷羣臣眼裡,卻不過是勳貴武將而已,而且王業泰實在太過年輕。

年輕就意味着不老練,辦事不穩妥,即便打過幾次勝仗,也不過是僥倖而已,根本就無法單次重任。

內閣大學士溫體仁力諫,應該調三邊總督洪承疇爲遼東督師,全權負責收復遼陽事宜,遼東總督王業泰在洪承疇麾下聽令便是。

“洪承疇進士出身,熟知兵法謀略,在圍剿陝西流賊中屢立大功,由其統率全局最爲恰當。畢竟此次大戰,涉及到十多萬兵馬,朝廷花費了數百萬兩軍費,干係實在太大,不容有失。”溫體仁親自奏請道。

“洪承疇身爲三邊總督,有着平定流賊之責,現在流賊未平,整個山西一片狼藉,這個時候不能調走洪承疇!”

崇禎毫不猶豫的否定了溫體仁的提議。

“陛下,此次抽調諸將中,無論是統領川軍的秦翼明還是率大同兵的曹變蛟,都是有名的悍將,更不用說鎮守錦州的祖大壽了。臣擔心平遼侯太過年輕,無法讓這些驕兵悍將聽命啊。”兵部尚書熊明遇說道。

崇禎冷笑道:“軍中將領,最佩服的是能打勝仗的統帥。王業泰是侯爵是遼東總督,過往面對東虜立下的功勳,足以碾壓這些將領,他們有什麼可不服氣的?再說,不久前,王業泰率軍出金州關收復蓋、復、海三州時,祖大壽不就聽從王業泰調遣,從錦州出兵進駐遼河,策應王業泰嗎?這足以說明諸將會聽從王業泰調遣。”

見崇禎如此堅持,溫體仁和熊明遇相視一眼,不敢再堅持。

然而,對王業泰負責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內閣和兵部都十分不甘。若是成了定例,以文馭武、文官督師的傳統恐怕會打破,這不利於所有文官的利益。

所以經過商議後,內閣和兵部拿出了一套進兵方略來,包括軍隊的進兵路線、糧餉軍械的調配,等等等等,要求此次作戰按照這個方略進行。而內閣給出的理由是,王業泰畢竟年輕,沒有率領大兵團作戰的經驗,由兵部制定詳細的策略最爲穩妥。

崇禎畢竟年輕,很容易便被這些官僚說服,認爲他們說的很有道理,便聽了內閣和兵部的意見,這便是王業泰收到的出兵方略。

當然,這些朝廷文官最終打的什麼主意,崇禎並沒有沒有弄明白。

在溫體仁熊明遇等人看來,既然王業泰領兵出征不可避免,那便從別的方面想辦法,儘可能減少不利於文官集團的事情。

此戰若勝,因爲整個出兵方略都是兵部制定,最大的功勞當然屬於兵部、屬於文官,而王業泰不過是實際作戰的執行者而已。

至於戰敗,在溫體仁們看來根本不可能。在大明朝廷眼中,建奴現在已經虛弱到了極限,連建州老家都丟了,幾十萬八旗兵家眷陷入平遼軍手中,大半被殺,剩下的被俘虜,運送到遼南爲奴爲婢。便是北京城中,也有數以千計的東虜女子,城中官員大戶們都以府內有建奴婢女服侍自豪。畢竟十多年來,建奴帶給大明的壓力實在太大,北京城被圍是整個大明的恥辱!

所以,在溫體仁們看來,建奴已經虛弱到只剩下遼陽一城,所有的建奴人口連兵帶家眷加起來也不到十萬人,如何能是十二萬大軍的對手!

所以,戰敗根本是不可能的。

王業泰卻知道,八旗兵主力未損,至少還有四萬多八旗兵,想打贏並非易事。

王業泰可不想當文官們應聲蟲,聽從文官們擺佈。兵部制定的方略,在王業泰看來更是一個笑話。一幫連仗都沒打過的文官,不懂地形,不知己方士兵情況,更不知道建奴實際戰力。僅憑讀過幾本兵書,便妄圖遙控指揮,還制定了全盤方略,這不是笑話又是什麼?

簡直是上趕着給建奴送人口啊!

所以,在給朝廷的奏疏中,王業泰直接否定了兵部的出兵方略。王業泰直接言明,若是朝廷堅持,遼東拒絕出兵!

“太放肆了,簡直是跋扈!”兵部尚書熊明遇氣得直哆嗦,溫體仁心中也對王業泰非常不滿。

然而再是不滿,他們也無可奈何,王業泰的功績,王業泰在朝中的地位,不是他們能動搖的。不說崇禎的信任,便是英國公爲代表的一大幫勳貴們的支持,便決定了王業泰的地位無可動搖。

一百多年了,從土木堡之變後,勳貴武將們的地位便江河直下,現在朝中勳貴,幾乎成了被圈養的豬,對朝政根本沒有置喙的餘地。

而現在,王業泰的出現,代表着勳貴勢力的崛起。事關勳貴羣體利益,事關他們子孫的未來,他們萬萬不會容許王業泰折在文官們手中。

既然王業泰這個領兵主帥不採納兵部方略,溫體仁熊明遇等人也無可奈何,除非他們說動崇禎皇帝換帥,但那實在是太難。

無奈之下,朝廷只能妥協,默認了王業泰對全局的指揮權力。

於是,崇禎下旨,以平遼侯王業泰爲討虜大將軍,賜旗牌賜尚方寶劍,全權負責徵遼陽之事,遼西遼東一切文官武將皆聽調遣,三品以下官員可以先斬後奏!

隨着朝廷聖旨,戰爭的機器全面開啓,一隊隊明軍士兵經薊州過山海關,向着遼東戰場開去。一艘艘海船,載滿了糧草軍械各種物質,從天津港,從登州港出發,向着遼東駛來。

而接到朝廷旨意的那天,王業泰便推掉了一切庶務,把全部心思放在了這場大戰上。

旅順、金州關、海州,平遼軍精銳開始集結。

寬甸、鎮江、建州、瀋陽,隨着王業泰命令傳來,整個遼東明軍的地盤,都動員了起來。

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11章 一百家丁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55章 種田第93章 建奴退了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18章 好的裝備纔有強大戰鬥力第166章 分工第27章 狙擊奴酋第92章 圍殺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55章 種田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98章 廣鹿島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35章 朝堂上第8章 坑人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35章 朝堂上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144章 監軍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55章 種田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72章 東江內亂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47章 旅順第35章 朝堂上第50章 陷井第114章 朝廷議增援第97章 冬日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161章 王業泰論弊制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163章 大婚第156章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116章 表演的時刻到了第45章 登萊巡撫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57章 入京第58章 兵臨城下第144章 監軍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45章 登萊巡撫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24章 殘破的遼陽第151章 日子過得難啊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22章 滿桂第32章 囂張跋扈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7章 御前軍議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00章 人心亂第161章 王業泰論弊制第102章 背鍋俠毛承祿第17章 激勵士氣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72章 東江內亂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159章 皇帝的家宴第30章 崇禎跌宕起伏的一日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130章 孤注一擲的皇太極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21章 大戰將起第72章 東江內亂第121章 交戰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20章 戰爭是最發財的生意(第三更)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77章 皮島上的女真人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19章 各路勤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