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正月初五開始上朝,因爲是剛過完年的頭一天,約定成俗的,這一天是不會提什麼煩心事兒的,基本上就是走個過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互相打一圈的招呼,就可以各自回家了。

但今年,出了點兒小問題。

四王爺站在左邊第一個,後面是林丞相,右邊的第一個則是齊太師,小皇帝繃着臉坐在龍椅上。龍椅寬寬大大,小皇帝身子瘦小,四周空蕩蕩的,有一種孤零零的感覺。

臺階下面,跪着一個身穿緋色官袍的大人,雙手捧着奏摺,正振振有詞:“皇上年紀幼小,太后娘娘向來有聰慧的名聲,先皇當年也曾贊過,說太后娘娘敏而好學,能謀善斷……”

一番慷慨激昂之後,才說出最後一句:“微臣認爲,當請太后娘娘垂簾聽政。”

沒等小皇上開口,又出來一位大人:“微臣附議。”

張庭寬垂着頭,神色恭謹的盯着自己手裡的象牙朝板,並不出一言。隨後有三四位大人出列,俱是贊同的。

齊太師側頭看了一眼四王爺,見四王爺臉上半分表情都沒有,眼簾微微下垂,看不清裡面的神彩。再看林丞相,恰好林丞相擡頭,兩個人對視了一眼,有志一同的轉頭。

齊太師垂手撥動了一下自己官袍上掛着的玉佩,後面當即出來一位大人,恭敬的朝上面行禮,然後開始辯駁:“王大人的話,微臣很是不認同,前朝宋太后垂簾聽政,前因是什麼呢……”

這一位是齊太師的手下,齊太師都出面了,林丞相也不好落後。只是,接連出來兩個人,態度都有些曖昧不清,一會兒說前朝垂簾聽政的那位太后將朝政打理的很好,一會兒又說今上年紀不算小,卻也不算大。

齊太師低着頭,嘴角忍不住露出個冷笑,林家這會兒怕是還沒考慮好要怎麼站隊。小皇帝確實是年紀小,太后聽政本來就是有些合情合理的,可關鍵問題就是還有個四王爺,另外還有輔政大臣。

小皇帝的年紀小,就代表事情有很多不可預知的走向。比如說,四王爺會不會有謀朝篡位的可能?若是四王爺有這個想法,那麼林家還是要選擇站隊。

太后不管怎麼說,這輩子是不可能有第二個兒子了。她垂簾聽政的後果,要麼是張家把持朝政,要麼是確實爲小皇帝着想。可有四王爺在,張家是怎麼都不可能把持朝政的。

那最後的問題,還是繞回到四王爺身上去了。

齊太師率先跳出來表示了反對,可四王爺還沒表態。林家不能等四王爺這邊說完了纔出面,所以,這會兒就只能先和着稀泥,可以隨時改變立場。

雖然林家這種做法,有點兒太像是牆頭草了。可世家大族,多的是林家這樣的人家,在自家穩穩當當的保持着富貴榮華,甚至能確保還能保持下去的時候,沒看到實打實的好處,他們是絕不會做出任何選擇的。

想要在險中求富貴的,都是已經沒了富貴的。

小皇帝還是繃着臉,微微抿了抿脣,有些不知所措的看了看齊太師,又看了看林丞相。現下兩邊人說的話,其實他是有點兒聽不太明白的,那些人,慣會引經據典,不過一個垂簾聽政,就先要扯上前朝,前前朝,前前前朝,他倒是能對比,然後猜一下,可多數,還是猜不出來的。

可現在聽不懂不要緊,齊太師說過,現在聽不明白的,就要牢牢記住,回去了之後三五遍的想,總會有想明白的一天的。

小皇帝心裡也慌,母后是自己的親孃,自是十分可信的。可皇叔對自己也好,齊太師也說過關於外戚的事情,到底是應該聽哪一邊的呢?

過了半個時辰,朝堂上站着的人,有一半開始吵架了。這一半的人裡面,三分之一是齊太師這邊的,三分之一是太后那邊的,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林丞相讓拉架的。

四王爺的眉頭皺的越來越緊,眼看兩邊口沫橫飛,手指頭戳個不停,都快要打起來了,才使勁咳嗽了一聲。那些吵架的,拉架的,當即就沒了聲音,幾十雙眼睛都看向四王爺。

四王爺不慌不忙,伸手整理了一下衣袖,才慢吞吞的站出來,朝着上面的小皇帝行禮:“皇上,微臣認爲,任大人說的很有道理……”

齊太師臉色微微有些鬆動,林丞相則是略略挑眉。幸好剛纔他留有幾分餘地,微微偏向了反對這一派,要不然,這會兒還真有點兒不好圓回來了。

“皇上現下又不是三兩歲,連句話都聽不明白的年齡。皇上的功課,現在怕是連十一二歲的少年郎都比不上的。”四王爺慢條斯理的說道:“既然是聽得懂,何必讓人來替皇上做思考?”

反正一句話,皇上這年齡,用不着一個太后垂簾聽政。

齊太師這邊加上四王爺這邊,林丞相隨後加入,三派人馬幾乎佔據了朝堂的八成位置,這一場口水仗的勝負就可想而知了。只是張家那邊太鍥而不捨,一直吵到衆人的肚子都咕嚕嚕了,尤其是小皇帝,都快顧不上儀態伸手直接捂肚子了,這纔在四王爺的強硬之下,暫時鳴金收兵。

但今兒這一出,只是個開始。

隨後每天上朝,張家那邊的人,都要將這事情提出來說一遍。私底下,張家自然也不是安安分分的,張家大夫人的交際更是繁忙,今兒這家明兒那家,一會兒賞花一會兒品茶,就是齊家,三天之內都接過兩回帖子。

齊太師忙的很,每天回家臉色都很是疲憊。齊宛琇自覺自己是個孝順閨女,乾脆每天親自蹲在廚房給齊太師熬湯,齊夫人實在是看不下去,又想起之前說過要給齊宛琇請個教養嬤嬤的事情來,於是就去找齊太師商量。

卻不料,齊太師搖頭否決了:“現下這時候,正是要緊的時候,張家正謀求這一番大事兒,恨不得在所有官員府上都安插上自家的眼線,四王爺和林家也不甘落後,咱們家最好了是先別進新人,等等再說。”

齊夫人忙應下,只是也不許齊宛琇再蹲在廚房了。補湯自有廚娘去做,宛琇馬上就該說親了,這手啊臉啊的,可不能過太多油煙。

正月十五,宮中又舉辦宴會。齊夫人本不想帶齊宛琇進宮的,自打上次齊宛琇說過那事兒,她就不太願意帶齊宛琇進宮了。可太后竟是派來了身邊的嬤嬤,裝病不行,只能跟着進宮。

李明月進來的時候,臉上也帶着些苦色:“我都不大算來的,可太后娘娘竟是派去了嬤嬤……什麼,你家也去了嬤嬤?這可真是……”

齊宛琇則是微微皺眉,拉了齊宛琇又去找林瑤瑤:“瑤瑤,好幾天沒見你了,比以前更漂亮了啊,我還想着,今兒若是不進宮,就請了你去看花燈呢。”

林瑤瑤有些詫異,她和齊宛琇說不上是朋友,也就是見面寒暄幾句,誰家有宴會了會下個帖子卻不能保證對方一定回來的交情,今兒齊宛琇科有點兒太熱情了。

心裡詫異,面上卻不露分毫:“宛琇也更漂亮了啊,我一直都很羨慕宛琇的皮膚呢,又白又嫩的,看見都想摸兩把。要是去看花燈,宛琇這相貌,定是能讓一街的人都看傻了呢。”

這朝代的風氣還算是挺開放的,女孩子只要不是孤身一人,上街看個花燈什麼的,完全自由。遇見合心意的男孩子了,也能直接將自己的花燈送出去。

當然,這辦法有點兒太冒險,除非是兩邊以前有過了解,否則,很少有人這麼幹的。

“所以纔想要和瑤瑤一起去啊,好歹也有人分擔。”齊宛琇笑嘻嘻的說道,隨意扒拉了兩句,就漫不經心的問道:“今兒太后娘娘讓去我們家接我和我孃的那個嬤嬤,我瞧着有些眼生,去你們家的那個,你認識嗎?”

林瑤瑤搖頭:“不認識,你忘了,我也好幾年沒進過宮了,就前兩次進宮,見的人也都和你見的差不多,這次去我家的,我也覺得是有些眼生的。”

齊宛琇和李明月對視了一眼,兩個人心裡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太后派人強硬的將她們接進來,宮裡多了不少眼生的嬤嬤,這事情,怎麼看怎麼讓人覺得透着一股子詭異。

林瑤瑤也是冰雪聰明,見兩個人神色有異,就試探的問了一句:“怎麼了?可是出了什麼事情?”

“我原先是想着,這街上的花燈多漂亮啊,想請了你們幾個,咱們一起逛街去,可沒想到,太后娘娘派了嬤嬤去接,只好進宮來了。”齊宛琇含糊的說道,李明月也跟着點頭:“是呀,沒想到太后娘娘竟然讓人去接了。”

目前來說,林瑤瑤不是敵人。齊家和林家雖然不對付,但在有外敵的情況下,還是能暫時聯手一下的。更何況,女眷之間,沒有太大的仇恨,也不會在明知有異的情況下非得和對方唱反調。

聽了齊宛琇和李明月的話,林瑤瑤的臉色也跟着有了幾分凝重——不打算進宮,派人去接,這兩處,確實是不對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