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

又過了一天的時間,六率的官兵才收攏好犧牲兄弟們的骨灰,按照六率的規矩身份牌和骨灰放在一起,戰後藏入長安的軍陵,可即使是這樣也依然又一部官兵的屍體無法找到。

可就在李承乾在聽取房遺直的傷亡報告的時候,長孫嘉慶急急忙忙的就跑進大帳中來:“殿下,東山口的斥候回來了,大非川的敵軍發現了我軍的動向,其不正在向我軍急馳而來。”

“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兒,動靜鬧的的這麼大,我軍又是人地兩生,消息兒是不可能完全封鎖的,馬上將潞國公和薛國公請來。”,幾萬人絞到一起的廝殺了一夜要特麼能瞞的住那才叫見鬼了呢。

要是真的能瞞得住,李承乾倒是很想去問問伏允,這三百多年來他們的國家是怎麼存續到現在的。

稍時,侯君集和長孫順德來到了帳中,就在他們二人想見禮的時候,李承乾卻擡手攔住了他們,隨即將二人引到地圖前。

一臉嚴肅的沉聲道:“大非川的敵軍正在像鳴海開進,爲了完成既定的作戰計劃,我軍必須在這裡抵擋敵軍三天,爲星宿川防線的建立和傷兵的轉移爭取到足夠時間。”

聽完了李承乾的話,侯君集和長孫順德都點了點頭,以他們征戰半生的經驗來看,李承乾的辦法無疑是現在行之有效的了,所以二人也都表示願意率軍斷後,大軍主力爭取時間。

尤其是長孫順德,最起碼在李承乾的印象中,他從來沒有見過這位叔外祖像今天這樣慷慨激昂過,看來他是在戰場上的重新找回了作爲一個軍人骨氣。

“殿下,老臣知道自貞觀元年以來,陛下和您對老臣的護佑多過常人,這不僅僅是因爲皇家和老臣是姻親,更爲主要的恐怕就是老臣在立國之初建立的哪一點兒功勳了。

當年跟着武德皇帝打天下的時候都是抱着跟着英主建立不世之功目的,可立國以後,安逸的生活腐蝕了人的本性,這也是老臣爲什麼那麼貪財的原因。”

“可自從上次由殿下提點後,老臣的是痛並思痛,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實在是辜負了陛下的恩典。在出徵的這段時間,老臣彷彿又找回了當年的在戰場的上的自己。

再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作戰任務,既要用最少的人手保證主力部隊的戰鬥力去攻擊伏俟城,又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保證第二道防線的建立,不是老臣誇口包括侯君集這小子在內,整個鹽澤道沒有比老臣更爲合適的人選了。

老臣馬上就是到天命之年了,早死一天晚死一天都沒什麼差別,現在有這麼個在晚輩們面前露臉的機會怎麼能輕易放過呢。所以還請殿下將這個任務交給老臣來做,以報陛下和您的知遇之恩。”

李承乾一臉驚奇的看着長孫順德,他很難想象這些慷慨激昂的話盡然出自長孫順德之口,這是那個以往爲了蠅頭小利就不在乎麪皮的薛國公嗎?還是那個讓長孫家難以啓齒的老族叔嗎?

不過他說的也有道理,無論是從經驗還是資歷上看,侯君集是無論如何和他比較不了的,尤其是在軍中這種重視輩分的地方。

當年長孫順德在隋朝做右勳衛的時候,侯君集還只是一個小卒,算起來還是長孫順德的部下。要不是因爲這老頭兒貪財好色,整天不幹正事,恐怕今日在唐軍的地位不會比李靖低多少。

看到長孫順德如此堅決,李承乾也長長的嘆了口氣,隨即言道:“好,薛國公,本宮給你五千精兵,並讓中郎將藍山做你的副將,他隨宿國公多年身經百戰,有他在你身邊本宮要放心的多。

記住不管情況有多麼糟糕一定要活着回來,不然你的工業區的那些份子,長孫嘉慶一分也別想不到。”

聽到李承乾說道份子和長孫嘉慶,老頭子咧着嘴笑的很開心,他知道李承乾是什麼意思,有了太子這句話就算是死了,那他這一脈也會興旺下去的,隨即對李承乾拱了拱手轉身出去調兵去了。

“潞國公,你帶着本宮的大纛率領秦懷玉、獨孤謀、伍登、程處默等四部一萬千餘人穿過星宿川直接奔襲伏俟城,告訴伏允那個老不死的,本宮來找他了。”

看着李承乾一臉寒意,侯君集知道這個吐谷渾大汗的壽數算是到頭了,不由的在心中替伏允默哀的幾聲。這老不死的已經逼得太子舍了自己的叔外祖了,此戰之後要是他還能活着,侯君集能可把侯字倒過來寫。

依照這太子護短兒的性格,他能怎麼死侯君集都不管想象,就說死在麗競門那個女人吧,硬是被千刀萬剮,活活給剮死的。

“殿下放心,臣即刻啓程,一定把聲勢弄到最大,讓伏允知道我軍的主力到了......”

待侯君集的話說完,李承乾也點了點頭,隨後又轉身對一旁的房遺直言道:“命令,其餘各部立刻打點行裝,將所有的傷員全部帶上,兩個時辰後向星宿川出發。”

“殿下,那這一千餘吐谷渾的俘虜怎麼辦?”

“全部幹掉,本宮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照顧他們。”

聽到李承乾要殺掉那些吐谷渾的俘虜,房遺直也是略微的遲疑的一下,隨即領命出帳。雖然知道殺俘不詳,但太子的命令是不容質疑的,一向方正的房遺直也不知道什麼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這樣的轉變。......

鳴海谷口,長孫順德胯着寶馬來到軍前,看着這些面目沒有絲毫驚恐表情的六率士兵,長孫順德不得不承認他的這位外孫在帶兵這方面還真不是一般的角色。

從這些年輕士兵身上散發的上的殺氣來看,在唐軍中能和他們一比的也就只有皇帝的親軍玄甲軍了。

“弟兄們,看到對面的敵人了嗎?自我大唐立國這十幾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我邊境燒殺搶掠,無數的百姓和邊軍死在他們屠刀之下。

而今天我們要在這死死拖住他們,爲大軍主力攻克敵都爭取時間。你們中的很多人可能熬不過這艱難的幾天,不過,這不要緊,老夫會和你們戰鬥到最後。現在就跟老夫一起去殲滅吐谷渾人的前鋒吧。”

隨即夾了下胯下的寶馬就衝向的敵陣,看到主將如此勇猛,六率的將士們也嗷嗷叫跟着他衝了上去。

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七百三十二章 禿尾巴鵪鶉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十章 新華州刺史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棗交情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百九十四章 別有洞天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試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圍着小傢伙轉!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禮物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釋兵權(2)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官也不容易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九百八十六章 強烈的對比!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