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

許敬宗,杭州新城人。隋朝禮部侍郎許善心之子,東晉名士許詢後代。出身高陽許氏,少有文名。

隋朝大業年間,考中秀才,授淮陽書佐。隋義寧二年,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政變,殺死許善心。其子卻不顧親父安危哀求不止,求宇文化及免其一死。

不久,投奔瓦崗軍,爲李密記室,與魏徵一起掌管文書。李密兵敗後,投奔唐朝,補授爲漣州別駕。後秦王李世民聽聞其名,召爲秦府十八學士之一。

剛到秦王府的時候,李世民對於他還是頗爲賞識的,可武德九年玄武門之後,這位秦王寵臣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甚至還有人時常用他過去的醜事來譏諷他,而這位許學士也毫不示弱的揭發他們的醜事,這也是他人緣和名聲不好的原因。

至於這個故事,李承乾則是聽長孫無忌在給他縱論羣臣的時候聽說的。再加上後世對這位奸相不好的評論,所以李承乾入主東宮後對他採取敬而遠之的冷處理,同時也爲磨了磨他這弄臣性子。

“延族,孤不是那種人雲亦云的人,這麼多年來,東宮用的人什麼樣的沒有。可孤對他們都是始終一視同仁,有功則獎,有過則罰。只要他們有能力爲陛下和朝廷分憂,孤是從來都不會虧待他們的。”

“李師是不會爲孤舉薦無君無父之人,但孤希望你能把當年江都發生的說清楚,你也知道東宮臣子衆多,你總不能讓孤糊塗着用你吧。再說你方纔不也說要當個誠臣嗎?既然如此,那就跟沒什麼不可說的是吧!”

對於李綱,李承乾可以無條件的信任,因爲這個老夫子從政的理想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爲國家培養一位勤政愛民的儲君。

可是天不遂人願,楊勇和李建成這兩個廢柴實在是太不爭氣了,耋耄之年的他本來已經放棄了。可他沒想到還能碰到李承乾這麼個可造之材,來彌補他一生的缺憾,所以他是絕對不會害自己的。

要不有老頭兒給他作保,就憑着他剛纔說的那些話,李承乾就有足夠的理由殺了他。

聽到李承乾的話後,許敬宗死死的捏着手中的茶盞,從他顫抖的手和臉上暴起的青筋,李承乾知道這是戳中他痛處了。

稍時,許敬宗長長的嘆了口氣,沉聲說道:“世人皆以爲我許敬宗爲了苟活而賣了自己生父,眼睜睜地看着宇文化及活活的砍死自己的父親,甚至還爲他們喝彩,殿下聽說的故事是這樣的吧。”

看到李承乾面無表情的點頭後,許敬宗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飲盡之後,接着說:“宇文士及他們說的沒錯,是的,臣是手舞足蹈了。

可凡事都有原因的,春雨如膏,農夫喜其潤澤,行人厭其泥濘。秋月如圭,佳人樂其玩賞,盜賊惡其光輝。

天地之大,人尚嘆焉。何況臣乎?臣無肥羊美酒,以調衆人之口。況且是非之言不可聽,聽之不可信。君信臣遭誅,父聽子遭戮。

夫妻聽之離,朋友聽之別。鄉里聽之疏,親戚聽之絕。人有七尺軀,口有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殿下所聽說的煬帝的暴行都是聽人說的,可您到底是沒見過他到底有多麼殘忍、暴戾。

義寧元年的時候家父曾直面勸諫楊廣,勸諫他嚴懲宇文化及等奸臣,重整禁軍,停止遊幸地方,號召還終於隋室的大臣組建勤王之師,然後以天子之威,徹底平定地方之亂......。

可您知道他是怎麼對待這位忠謹的禮部侍郎嘛,他下旨讓宮中的內侍將家父“盡去其勢”,然後像扔狗一樣把家父扔了出來。家父足足在榻上躺了三個月,差點就沒救過來。

殿下,您見過這樣羞辱進言臣子的嗎,還特麼將自己比作漢武帝,他配嗎?”

看着許敬宗是越說是越激動,都開始不顧禮儀開始罵娘了,李承乾則走了下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重新給他倒了一杯,讓他穩定下情緒。

老實說,李承乾還真特麼服了楊廣了,想什麼呢,人家漢武帝處置司馬遷的時候已經是千古一帝了,那江山經營的如鐵桶一般。可你老哥呢,整個隋王朝都特麼快讓你給敗光了,這心咋這麼大呢。

感受到李承乾好意後,許敬宗投來了個感激的眼神,穩了穩心神之後,許敬宗客觀的爲他講述了那天發生的事。

義寧二年,宇文化及和司馬德戡殺完了楊廣那個暴君之後,他讓驍果軍將大臣們都帶到大殿,挨個逼迫大臣們脅從。

此時成爲廢人的許善心悄悄的叮囑,讓兒子出賣他來保全自己,反正他也沒臉再活下去了,被宇文化及殺死還能落一個忠臣的名聲。

這樣做不僅能保全宗族血脈,同時也能讓兒子尋找相應的時機爲國除奸,所以這就有了許敬宗爲保命出賣生身之父的故事。

苟活下來的許敬宗爲了替父報仇投靠當時勢力頗大的李密,可天不遂人願,李密不是什麼英明之主,很快就敗亡了。

大唐迅速崛起後,不少前朝的遺老遺少都紛紛投靠了朝廷。這些前朝的臣子爲了在新朝站穩腳跟,都用打壓他人,來提高自己的方式來處事,而許敬宗這麼個無君無父的典範更成了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而當事者許敬宗爲了保全父親的清譽,也不得不認下了這個事,總不能逢人便解釋自己的父親是如何被閹了的吧。

這世上永遠不缺好事之徒,即使是一件假的事,這麼多人說了,那也成真的了。三人成虎嘛,況且還是有據可查的事。

李承乾是真沒想到這樣職場上的腌臢事兒竟然會出現在大唐,現在看來這種劣根性還真特麼是遺傳,和那些傳統美德一起的流傳了下。

長長的嘆了口氣後,李承乾隨即說道:“延族,對於你的遭遇孤十分同情,這確實是一個不能辯解的理由。現在可以說說孤的父皇是怎麼被人矇蔽的吧。”

第七百八十七章 兩個精力旺盛的超級賽亞人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二百三十二章 歷史第一個房地產商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貸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五百五十五章 長史進門是非來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誰便宜都想佔?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