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滿天飛

狗皮膏藥這個詞來源於《陰陽十一脈灸經》,是外用藥的一種俗稱,外用藥依據內病外治等原理,將藥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被稱之爲穴位敷貼療法。

百姓們手頭都不富裕,平常受了小傷也都喜歡弄上一貼,既省事又省錢,莊稼人過日子那有那麼多講究呢!

對於皇帝來說,魏徵就是一貼怎麼都撕不下來的狗皮膏藥,平時抓到一點小辮子都不會輕易撒手的他,這會好不容易逮住了皇帝父子愚弄百官的由頭,怎麼會得過且過呢。

更何況,李承乾還羈押人家視若親子的侄兒呢,內衛的詔獄和典獄是什麼地方,他太清楚了,進了那裡長孫衝想要什麼口供不行啊。是以,老魏每日在朝上也是帶着言官們懟着皇帝,弄得李世民好幾天連飯都吃不去。

朕也是受害者吧,誰知道那個混小子玩的這麼大,除去曲江坊的傷亡外,在各部衙門揪出了逆賊蘇婉的同黨八人,受到他們牽連的和腐蝕的大小官吏達近八十人。

更爲要命的是那些文臣,他們都認爲太子裝瘸不僅是愚弄了他們,是對他們不信任的表現,讓他們這些兢兢業業爲國操勞臣子十分的寒心。

這些人多數都是清流士子出身,他們不反對朝廷抓叛賊,但是手段必須光明正大,總不能什麼事都藏着掖着吧,那這個國家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呢!

當然了,借勁發力的人也有,那就是李恪,這小子這回學聰明瞭,不在處處的針對李承乾,而是將皇帝那句“英果類我”到處的宣揚。

爲了不使朝中的局勢再發生什麼岔子,李世民特意下旨申斥了他,話裡話外狠狠地對他敲打一番。

承慶殿,今兒到場的官員不僅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這四位宰相,更是有唐儉、李道宗、張亮、牛進達等七部的尚書。既然太子那案子審的差不多了,那就該有個說法了。

放下手中的茶盞,李世民清了清嗓子,扶了龍椅上的扶手,沉聲說道:“自從驚馬案後,這長安城就沒消停過,到處都是魑魅魍魎。

這裡是我大唐的國都所在,朕絕不允許宵小之輩在天子腳下爲所欲爲,讓諸國使臣看朕的笑話,所以才批准太子的計劃。.......”,話畢,皇帝對李承乾指了指,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這幾天,李承乾都來往東宮和內衛之間,這次抓的官員太多了,牽連的勢力也很多,雖然都不是什麼大傢伙,打大狗也得看主人嘛。

再說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算計的,其罪名頂多算是泄露禁中語,總不能因爲這樣的小事直接把人定性爲亂黨吧,所以本着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李承乾對於每個人的情況都親自把關。

“諸位,其實驚馬案並不是這個件事的開端,......,被拖下水的附逆,自不用多說,孤以令內衛將案卷和人犯移交刑部,三司可以隨時複查。父皇圈紅之後,一律抄家按謀反罪論處,株連九族。”

“至於那些受賄和因爲小辮子被人脅迫的官員,就交給大理寺依照唐律處置,罷官、降職還是流放,那就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說了!

剩下的人,都是無心之過,忘了當官兒應該有的謙謹,記過一次,各部帶回去自己教育吧!”,話畢,李承乾將手中那一打文書交給了房玄齡,這些人都是文官,都歸他管,所以交給他是應有之意。

就在老房準備說兩句的時候,魏徵恰如其時的站了出來,對皇帝拱了拱手後,隨即把頭轉向了李承乾。

面色不善的說:“殿下,你說的這些都是有關破獲反案的,可老臣等人進諫的陛下和你在此案中的德行有虧、兒戲國事的問題。可老臣聽了半天,你這都是避重就輕啊,絲毫沒有提到裝瘸的事啊。”

“魏相,孤也是權宜之計罷了,反正結果的是好的,替朝廷剷除了毒瘤,難道任由反賊在朝中滋長嗎?

這回傷的是孤的腿,下次呢,會不會是陛下呢,所以爲子爲臣,孤都不認爲這麼做有什麼不對!”

看到太子還不知道悔改,魏徵抖了下手,掙脫了在後面拉他的岑文本,吹着鬍子、瞪大了眼睛、喘着粗氣,反駁道:“權宜之計,殿下可知你的這個舉動讓多少臣子寒了心,難道殿下將來做了皇帝也要用陰謀詭計來治國嗎?”

這也太不給面子吧,李承乾不由的皺起了眉頭,老子可是給你侄子開了綠燈了,要不然就憑他泄露禁中語,不死也的脫層皮吧,還像現在這麼大搖大擺的走出來,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就在他準備給魏徵幾句讓他閉嘴的時候,長孫無忌不着邊際的拉了他一下,隨即挺身站了出來。

漫聲漫語的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要不是咱們做臣子無能,陛下和太子怎麼會如此行事呢!

魏玄成,你別唯恐天下不亂,什麼叫寒心啊,本官看寒心的是陛下才是,那些被反賊同夥和被拉下水的,平日裡受的皇恩還少嗎?可他們是怎麼對待君父的呢?”

“再說,德行有虧,你是言官的首領,進諫、彈劾都是要有度,太子不惜以身爲餌,消滅了反賊,還親自撫慰那些無辜受難的百姓,給予他們重重的賞賜。

你當了這麼多年的官兒,沒聽說過什麼叫兵者詭道也這句話嗎?用兵和抓賊的道理是一樣的,就是虛虛實實的嘛,反正本官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來。”

“不錯,輔機說的有理,咱們做臣子的只要一心爲公,自然也就寵辱不驚了,怎麼能因爲自己受了點兒委屈,就去難爲君父呢!”,待長孫無忌的話說完,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第一個站出來表示贊同。

李道宗是武將出身,這輩子打的仗海了去了,在戰場上,只要能取勝,誰還管你用什麼方法呢。

在他看來,魏徵他們都特麼是讀書讀傻了,渾身都散發着酸腐的氣味,受點委屈就不行了,難道還得把他們弄個板子當爹供起來嗎?

即使李承乾不是太子,他也是要爲自己的侄子說兩句話,當年景悞攻打鴻臚寺的時候,大臣們對他們家是口誅筆伐,要不是這個侄子,自己是什麼結果還不知道呢。

“哼,你們一個是太子舅舅,一個是叔叔,難道你們就不是愛屋及烏嗎?誰能保證你們的話是出於公心呢?”

“你說對了,魏玄成,老夫就是太子的舅舅,當舅舅的就是疼自己的外甥,怎麼了?如果老夫要是不疼外甥,那纔是居心不良,其心可誅呢!”,長孫無忌厲聲反駁着魏徵,特麼的,治不了你了是吧,老夫今兒就看看你能有多難撕。

.......,長孫無忌和魏徵這麼一鬧,這個殿議也就沒有意義了,李世民看着魏徵冷哼了一聲,對李承乾招了招手,隨即拂袖離去,殿內只留下了房杜等人尷尬的面對眼前的局面。

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兒當大了沒好處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官也不容易啊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別跟老子來這套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白活了一輩子,誰也看不上他啊!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視的李承乾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辦法,新作風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鐵騎王!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二百八十三章 兒臣賭他們的腦袋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