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

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卻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中,李承乾不得不的承認,李淵說的沒錯,他確實是華夏曆史上最失敗的開國之君,因爲根本就沒人真正的爲他傷心。

看看殿內的情況就知道,昨天還哭天抹淚的嬪妃、諸王們,這回到是顯得不那麼孝心了,一個個假模假式的裝哭,連特麼眼淚都沒有,這是連裝的心思都沒有了,差評!

知子莫若父,正是因爲知道這些混蛋是什麼德行,所以李淵在臨死前纔會如此的肆無忌憚,絲毫不在乎皇帝給他們來個秋後算賬,大有激怒皇帝把他們全部幹掉的意思。

奇怪,太奇怪了,老頭兒是關在這裡關傻了嗎?這是想要來個“斷子絕孫”啊,還有他那個給自己安排的對手是什麼意思呢?很顯然,那個人肯定不在今天跪下殿內的這些貨中。

當然了,皇帝是個例外,都說父子是前世的冤家,他們這對父子啊,不僅前世是冤家,今生更是仇家,從皇帝不停顫抖的袖子,李承乾知道,他在忍着,忍着,......。

傍晚後,皇帝打發了皇后和一衆皇妃、太妃,讓她們都把年幼的孩子帶回去,一天水米沒打牙了,她們這些婦孺怎麼受的了呢!而那些眼巴眼望也想讓皇帝開恩的親王們,也都裝出一副可憐巴巴的神情。

他們自打下生後,就一直過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生慣養都習慣了,什麼時候吃過這樣的苦頭啊。皇帝和太子過的倒是不錯,可以喝點參茶,他們也想喝啊,可這也不敢要啊!

稍時,見皇帝和太子都沒有動靜,李淵的這些兒子們不由的在心裡罵起了娘,有幾個不爭氣的不約而同的趴在地上,用袖子遮着臉,蜷縮的身子,不停的動着。

跪在他們對面李恪、李泰、李佑、李黯等年長的皇子,以及宗室的代表,李孝恭、李道宗、李道明、李道彥等人都一臉鄙夷的看着他們,沒錯,他們毫不掩飾自己臉上鄙夷的神情。

梓宮裡躺着的,可是他們的親爹啊,這龍體還沒硬呢,這些混賬東西竟然還敢在守靈的時候偷吃東西,噎死都特麼是輕的,不怕太上皇起來把他們一個都掐死嗎?

恩?“什麼聲音,是誰在打擾上皇的梓宮!”,李世民轉過身來,目露兇光的掃視着,他的兄弟和兒子們。

額、額,人的命、樹的影,在屍山血河中趟出來的皇帝,一旦動氣怒來,不僅龍威凜凜,更是殺氣森森,彭王-李元則,鄭王-李元懿攝於兄長的威嚴,直接就噎着了。

看他倆在不停的咳嗽,手指伸到嘴裡,想把裡面的糕點摳出來,李承乾趕緊對二人身旁的李元禮和李元嘉招了招手,示意他們幫幫忙。

“管他們幹什麼,如此不孝的東西噎死了,那是便宜他們了。來人,把這兩個混賬東西架出去,活活打死,既然不想當上皇的兒子,那就去死吧!”,皇帝這麼一喊,翟長孫帶着幾個玄甲軍就衝了進來,作勢就要把他們倆拖出去。

“等等!”,說了這句話,李承乾反身又走到皇帝面前跪下來,進言道:“父皇,他們倆是有罪,而且還是罪該萬死,可太上皇剛剛駕崩,屍骨未寒,要是在這個時候處置了他們,他老人家這在天之靈怎麼能安息呢!傳出去了,那些居心叵測的人也會說,我李氏一門,停屍不顧、豎甲相爭啊!”

“陛下,二哥,臣弟錯了,臣弟錯了,饒命啊!臣弟再也不敢了。”

“陛下,臣弟糊塗啊,臣弟都是一時糊塗啊,您開開恩啊,您開恩啊!”,李元則和李元懿磕頭如搗蒜,嘴裡還不停的哭訴着。......

特麼的,這兩個王八蛋不是自己給自己配藥喝嘛,還真當他們是老中醫了,這回好了,折了吧!雖然很看不起這他們,但李道宗等人還是和李元軌等人一起向皇帝求情,請皇帝恩准太子所請,不要因小失大。

哎,長長的出了口氣後,李世民轉過身去,又跪倒蒲團上,朝着李淵的梓宮,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兒!

“爲德、青雀,把諸位王叔和兄弟都帶到偏殿去吧,這裡有孤陪着就好了!”......

半個時辰過去,皇帝只是盯着盯着梓宮看着,一句話也沒有。這麼下去也不是個事啊,李承乾趕緊端了一杯參茶過去。

隨即溫生說:“父皇,不要生氣,氣壞龍體可是要動搖國本的!上皇的話,您也不要往心裡去,他不理解,可是歷史會證明您當年做的是對的!”

這種孤家寡人的感覺李承乾也有過,所有他明白一向剛強的父親爲什麼會如此。不管是當皇帝還是當太子,既然掌控了最高權力,那這身邊能說心裡的話人,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少,哎。

“高明,朕不在乎身上的罪孽在多上幾分,朕也不在乎外面的人說的再難聽一點兒。朕真正擔心的是你剛纔說的那八個字,“停屍不顧、豎甲相爭”,你說朕百年之後,會不會也是如此呢?還是說朕把他們。”

兔死狐悲,是李世民內心最真實的寫照,雖然他知道李承乾說的是對的,但他還是沒法對父親臨死之言沒法釋懷,他不得不承認,父親說對了,他這輩子什麼都不怕,怕就怕那八個字。

佛家講究因果,昨日的因,今日的果,照這麼發展下去,他的兒子也會走上這條老路。雖然他以前也曾嘗試過,讓他們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可是不行啊,太極宮中的那把椅子,太吸引人了。

除非把他們都殺了,才能讓高明,沒有阻礙的當上皇帝,可到底都是自己的骨肉,他是真下不了這個手。......

看着皇帝一臉爲難的樣子,李承乾這胸口也憋悶的厲害,這狗日的帝王家,哪怕是最神經在堅強的人早晚也特麼被逼瘋了,皇帝就最好的例子。

心一軟,李承乾撲通一下就跪了下來,沉聲說:“父皇,弟弟們都是國家的棟樑,不能因爲我一人耽誤國家,兒臣吃罪不起!

而且決不會讓上皇看您的笑話,兒臣向您保證,我活一天,保他們一天,不管是什麼情況。爲了大唐興旺昌盛,兒臣亦不懼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你,你,李世民的眼圈一下就紅了,他知道兒子是個言出必行,己諾必踐的人,既然他說了,那就一定會做到。他把這個沉甸甸的包袱挪到自己的身上,得子如此,夫復何求啊!

感動之餘,李世民伸出了手,一邊摸着兒子的腦袋,一邊說着:“好兒子,好兒子啊,生在帝王之家,手上不想沾兄弟的血,朕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二十章 上元節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你話咋那麼多呢!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八百九十章 沒想得那麼簡單!第五百七十章 永昌府的席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屍迎賓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七百七十七章 專門坑舅舅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四百八十五章 魏徵vs王珪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