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懟懟王

上朝這個事兒代代都有,臣子既然選擇入仕爲官,首先要接受的就是天不亮就爬起來,急急忙忙的梳洗一番後乘着馬車,陸陸續續的向順天門駛去。

原本大朝會都是每逢初一和十五兩個日子,可當今皇帝勤政要超過以往的歷代皇帝,每七日舉行一次大朝,這也讓原本有些想偷懶的臣子們願望落空了。

對於臣子們這種想法,李承乾是舉雙手贊成,原因也很簡單,他特麼也起不來啊,兩、三點鐘正是睡覺的時候,起那麼早幹什麼啊,能議什麼大事啊,最後還不得在弘文殿和承慶殿議嘛。

開始的時候,他還真沒太在意,真就遲到了兩回,也就是因爲這兩回,李承乾就再也不敢不按時上朝了。試想一樣,魏徵那麼個老傢伙連續一個月每日到東宮去講禮制,整的他是打也不行、罵也不行,換成誰特麼能受得了啊。

今兒,小胖子李泰挺着大肚子一早就來到太極殿前,親切和來往的臣子們打招呼,碰到交情不錯的還要寒暄幾句。對於魏王如此反常的舉動,大夥兒的表現也截然不同,有的上前問好,有的僅僅是點頭示意,當然了,也有小頭一扭,大步跨進殿去,權當沒看到這貨的。

“高明,大臣們看到你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敷衍了事嗎?”,站在遠處的皇帝,指着太極殿前的景象問道。

額,皇帝這話可是把他問着了,從話音就可以聽出來,他很不高興,他在爲小胖子打抱不平,覺得臣子不是在不尊重李泰,而是在不尊重皇室,不尊重他這個皇帝。

可以前他和自己不是這樣說的啊,就拿尉遲敬德來說吧,他剛當太子的時候,老流氓總仗着自己是從龍之臣,和自己打招呼兒的時候,經常就是摸摸頭兒。

那時候,皇帝特意叮囑自己,功臣們這種作法是表示他們和皇室的親近,要求自己不要去計較他們的失禮之處,更不要在心裡去記恨他們。

“父皇,有些尊重是放在心裡的,沒必要去計較那麼多,再說,只要他們能忠心侍主,一心爲國,這禮節有所欠缺也就沒什麼了,不是嗎?”

瞟了一眼兒子後,李世民冷哼一聲,隨即說道:“朕看不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臣子們要是連基本的禮儀都不能遵守,那還怎麼能輔弼好天子治國呢!

你記住,禮賢下士是對的,但也要時刻注意皇室的威嚴,你今兒退一尺,明兒他們就會進一丈,這個毛病是不能慣的。”

得,有理沒理的話都讓你說了,咱這當兒子還能說什麼呢,看着皇帝氣呼呼的背影,李承乾也只能無奈的聳聳肩,然後趕緊疾步的跟上去,這要是早朝上來就悶大臣們一頓,那這朝議可就沒法開了。.......

呼,等朝會有序的開到一半的時候,看皇帝還沒有因爲小胖子的事發飆,李承乾長長的出了口氣,看來皇帝雖然嘴上說着生氣,可到底還是有一定涵養的,自己提着這顆心也終於可以放心下來了。

不過,李承乾還是高興的太早了,就在朝會要結束的時候,殿中侍御史蕭德言不合時宜的站出來,行了一禮後,恭聲進言:“陛下,大唐立國以有一十八年,歷經兩帝,王法禮制也經過了幾次的修改,可以說已經比較完備了。”

“可如今依然有不少臣子,在禮儀方面甚爲失禮,面見皇子親王也視若無睹,即使上前行禮也頗爲馬虎。以前大夥兒都推脫說,日子太短沒有學會,可現在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他們依然在原地踏步。

這是學不會嗎,臣看不是,這就是在倚功自重,目無尊長,今日魏王在殿前侍等陛下就是最好的例證,臣請陛下重處這些失儀的官員。......”

待蕭德言說完,幾個大臣也跟着出班附和,他們言詞比蕭德言更加的鋒利,好像這些不注重禮節的大臣都是宇文化及之流,今日的無禮就是明日的反叛的先兆一樣,不瞭解他們出身的話,肯定都會把他們和袁天罡他們那些道士劃拉到一起。

“蕭卿幾位說的沒錯,朕也是如此認爲,......,卿輩欲自崇貴,卑我兒子耶?”,李世民的臉色非常的嚴肅,本來他是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聽了蕭德言幾人的話後,這可真是怒在火中燒再也忍不住了。

班首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相視無言,雖然他們也不贊同蕭德言的說法,但皇帝疼兒子總是沒錯的吧,得,這火兒還是讓陛下發了吧,發出來就好了。宰相們都不說話,那下面的人自然也就更不敢說什麼了,一時間,大殿之中是鴉雀無聲。

可不服的人總是會有的,就在魏徵走出來的時候,李承乾不由的頭皮發炸,得,今兒要不是大吵一架肯定是不會收場的了,魏徵這輩子就是指着找人家不自在活的,指着能從他嘴裡說出好話來,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

只聽這老傢伙梗着脖子說:“漢魏以來,親王的待遇一直都在三公之下,三品以上的大臣見到親王是可不必到下馬行禮。

更不要說要求他們太極宮內見魏王必須行禮,這不是說他的品級已經和太子一樣了嗎?同時三品以下的大臣只要不是王府的屬官,也是不必大禮見之的。

這根本是不合常理的事情,就算是放在以前,也是沒有依據可循,沒有規矩可依,陛下,您的這種要求其實就在帶頭違反禮制。”

其實說到這裡,李世民哪裡不知道自己纔是理虧的一方呢?但是沒辦法,自己怎麼說也是皇帝啊,出口即使天憲,今兒要是讓這田舍翁懟了,那以後誰還把皇室子弟放在眼裡呢!

於是硬着頭皮,懟道:“國家所以立太子者,擬朕百年之後以爲君也。然則人之存亡不在老幼,設無太子,則立嫡孫,若無嫡孫,即立諸子。以此而言,亦須崇敬。”

皇帝的意思說的很明白,我家有皇位要繼承,立個太子就是爲了繼承我的皇位,但是誰能說得準人能活多久?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如果哪天太子不在了,而且還沒有嫡子,那麼魏王等皇子就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就衝着這一點,你們也要對魏王敬重點吧!

然而就是因爲這幾句話有了漏洞,皇帝今天註定要悲劇收場,因爲他碰上的不是別人,而是早就看李泰不爽的魏徵。

只見這老頭兒不卑不亢的回道:“陛下你說的兄終弟及,那是商朝禮制,從周禮施行以來,都是秉承着立嫡必長的規矩,這樣才能斷絕不該有的覬覦之心,陛下你身爲一國之君,說話做事一定要十分慎重才行。”

特麼的,這個老匹夫太欺負人了吧,就在李世民想再懟過去的時候,看到低着頭在下面緘口不言的李承乾,這到嘴邊的話也就說不出來。他剛纔的話年免有說太子短壽無後的意思,雖然這是無心言,但怎麼也不該從他這個父親的嘴裡說出。

於是,強壓住怒火後的李世民,好言的對魏徵說道:“朕以私愛忘公義,曏者之忿,自謂不疑,及聞徵言,方知理屈。人主發言何得容易乎!”。.......

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釋兵權(2)第十九章 梟雄末路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四百八十三章 讓長孫無忌的心臟坐回過山車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八百九十八章 禍兮福所兮!(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風這麼大,你不怕閃着舌頭嗎?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一戰(1)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七百九十七章 滾出去,開府!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幹就幹大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五百零三章 飯桌上的學問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二)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五百七十一章 竇寬受賄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第九百二十二章 及時文書!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囂張的小白臉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傑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算賬的宋州刺史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