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

根據皇帝的旨意,北衙禁軍由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左右金吾衛共計六部組成,這些軍隊都是皇帝的私人武裝,李恪這個身份尷尬的皇子很多事自然是不敢插手的。

所以在李承乾和李孝恭等人商討北衙事務的時,他從來都是一句話都不多說,太子是什麼意思,他就是什麼意思,在這方面他倒是保持了步調一致。

看着他在下面屁股跟長釘子一樣扭來扭去,李承乾不由的搖了搖頭,隨即讓他和李佑一起去南衙幫幫樊興,整理一下右武侯軍的府庫賬目,畢竟他剛剛到任很多事一時也理不清頭緒,多一個人幫他也能快一點。......

樊興是武陵蠻族出身,太原起兵前就在李家手下過活了,後來又分到秦王府隨皇帝南征北戰,積累了很多的戰功,和張公謹一樣算是中年一代比較強悍的將領了。

本來依照他的資歷早就該位列正三品大將軍了,可武德四年,因其父樊方謀反,受到牽連,削去封爵。這不,在這十年間,西征北伐,平定陵州的叛亂,積累了無數功勞才升回來。

不過,正是因爲涉及到反案,這個以前異常豪爽的漢子如今也變得沉默寡言了,而且事事都透着小心。李承乾在西征的時候和他打過交到,知道他有很多的不得以,所以才讓李恪和李佑去幫他一下。

“營國公,這筆賬目不對啊,據本王瞭解,三旅的士卒上個月的響錢欠發,可賬目上爲什麼寫着已發呢?”

李恪將手裡的賬本放在樊興的面前,查了這麼多天,要是一點問題都看不出來,那他可就太無能了。而且他們樊家一向都不把自己放在眼裡,要是不趁着這個機會敲打他一番,豈不是白白的浪費了天機。

恩?還有這種事,在行伍混了一輩子,當然知道軍餉是部隊穩定的根基,今兒這裡開了口子,明兒就會有人存在僥倖的心裡再開一個更大的口子,這絕對是不行的。

於是,將兩位倉曹參軍事喊了過來,讓他們趕緊盤查還有沒有遺漏的地方,同時讓次子,上騎都尉-樊修武趕緊去下去查查問題到底出在那裡。

“營國公,本王還是親自去看看的好。”,話畢,李恪轉身對樊修武繼續說:“樊都尉,你頭前引路吧!”

看着李恪走的時候一副“我信不過你”的模樣,樊興的臉一下就撂了下來,太過分了,自己一個正三品大員會爲了區區幾十貫錢伸手嗎,太看不起人了吧!!!

“營國公,你不要和他計較,從來都讓身邊的人寵壞了,除了父皇外,看誰眼睛都往上挑。而且放不下身段和老將們學習,又不能跟士卒們一起同甘共苦,所以他不知道帶兵的難處。”

李佑端了一杯茶水放在了樊興的面前,一邊開解樊興的同時又狠狠地貶了李恪的眼高手低,這種事在軍營里根本就不算個事,而且還是常常發生的,要麼是賬目上記差了,要麼就是還沒有分發下去,根本沒必要小題大作嘛!

有了齊王給的這個臺階,樊興的臉色好了很多,只是默默地點點頭算是回了李佑話。哎,他又剛剛到任不久,威信還沒有建立,大堂裡來來往往的人又這麼多,這叫他這個大將軍以後還怎麼當啊!看看,人家齊王這話說的,不愧是太子殿下親自調教出來的,就是和咱這粗人的脾氣。......

當日下去,經過了一番的尋問後,事情的真像終於差清了,原來那些錢被三旅的旅帥在賭桌上輸紅了眼,爲了翻本才把士卒們的軍餉都搭了進去,本來他是打算手頭寬裕的時候再補上,可沒有想到竟然這麼快就被查了出來。

右武侯軍校場,看了一眼被捆的結實的旅帥王樺後,李恪走到臺上,對下面的士兵痛陳王樺因爲陋習,竟然幹出了喝兵血的醜事,這樣的人不殺不足以明軍法,這樣的人不殺不足以正軍威,這樣的人不殺不足以解將士們的心頭之恨。

李恪的這一番“豪言壯語”,極具煽動性,在他的煽動下,下面矗立的近千名士兵舉着手中的兵器,大聲的喊着:殺殺殺.......

沒問題,這樣的人觸犯了軍法,推出轅門斬首也就是了,可李恪並不大算這麼做,今天這事要是玩不出花樣來,他豈不是白折騰了。於是,他決定讓三旅出百名士兵,然後再給王樺鬆綁,命他們互相拼殺,直至王樺被砍死爲至。

對於李恪的這個決定,中郎將樊修文是極力反對,殺人不過頭點地,王樺是該死,可不該如此侮辱他啊,而且這裡是右武侯軍的大營,要是在這裡讓士卒們見了血,以後這兵就不好帶了。

他當然想不到,李恪等的就是他這句話,隨即以兵部右侍郎的名義,讓侍衛把樊修文當即按下,以將兵無方的罪名,狠狠地打了他三十軍棍。

揍他當然有原因,樊修文上個月還是魏王府的兵曹參軍呢,他是個鐵桿的魏王黨,平時就處處和自己作對,如今他主子落難了,還特麼不知道收斂,現在犯到本王的手上,要是不讓你長長記性,真當本王混假的呢!

一邊敲着樊修文的屁股,一邊看着士卒們用一炷香的時候把王樺亂刀分屍,李恪的心裡那叫一個舒坦,隨即掏出懷中錢袋從臺上拋了下去,看着裡面散落出來金豆子,士卒們紛紛高呼着萬歲。

等樊修武把父親和齊王請來的時候,校場上只剩下一堆爛肉和趴在地上屁股開花的樊修文,這可讓樊興再也壓不住火了。

於是,大步上前厲聲問道:“吳王殿下,你這是不是太過分了,本帥纔是這右武侯軍的大將軍,你憑什麼讓犯了軍法的軍官和士卒互相拼殺!”

呵呵......,“營國公,本王也是在軍陣上見過些世面的,這樣的敗類不重重處罰,讓所以的人都引以爲戒,那以後就會有人爭相效仿,本王這是幫你好嗎?

至於令公子那,本王已經手下留情了,這要是在陣前,那他就得人頭落地!”,話畢,不管樊興在後面罵罵咧咧的,帶着侍衛徑直的走了。.......

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二百三十四章 壽星公吃砒霜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園中的對話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綱後悔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歸一,新皇現!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兒,奇怪的官場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算賬的宋州刺史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馬劉仁軌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五百零三章 飯桌上的學問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有同類的李承乾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喲,你這個小東西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園中的對話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三十八章 出使風雲(4)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二百八十三章 兒臣賭他們的腦袋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六百八十章 龍虎會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