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

提點過李淳風后,長孫衝當日就到東宮跟李承乾作了詳細的彙報,在他看來道門所積攢的財物都是不義之財,是民脂民膏,既然找上門來挨宰了,那爲什麼要放過呢,這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對於長孫衝的這種腔調,李承乾是抱着讚賞的態度的,道門這顆樹太大,根也太深了,對於這樣的教派只能小火慢燉,一點點的剝皮,能擠出點血來就擠出點,總比花國庫的財帛強吧!

這不,僅僅過五天,李淳風就屁顛屁顛的跑到了東宮求見,名目就是給沒出生小王子送典儀,看看人家多會來事,宗室勳貴們的禮還沒到呢,人家就這真金白銀的就送來了!......

看着道門給出的禮單,李承乾不由的輕笑一下,隨即把單子又推了回去,淡淡說道:“淳風,道門的心意,孤領了,可這東西孤不能收,這不合規矩!”

開玩笑,李淳風玩的這一手,李承乾太明白了,先花點小錢把人的嘴堵上,然後再意思一下,把朝廷糊弄過去,這叫花小錢,辦大事,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不僅減少了道門的損失,還在皇帝那露了一回臉,兩全其美。

“太子殿下,這可是我家師叔特意吩咐的,他老人家說了,東宮添人進口不僅寓意着國祚綿長,更是天下穩定之兆,將來道門還要指望太孫多多去照顧呢!”

哦,送錢不行,就改戴高帽了,太孫的稱謂都整出來,這話要是說給李恪他們聽,那肯定是事半功倍了,可李承乾不吃這套。

大位的承繼,光看詔書有什麼用,楊勇和建成都是有詔書,他們的兒子繼承大位了嗎?自古以來,想要承繼大統說到底都是要看實力的,說的再好聽有什麼用呢!

“淳風,話可不能亂說,什麼太孫,不要說現在還不知道是男是女,就算是個王子,按照禮法最多就是個郡王。

至於說關照道門,那更是說笑了,道門是國教,受宗室和百姓的敬仰,即使孤也得敬着的,所以這話說的就有些過了。”

哎,油鹽不進啊,早就跟那些老傢伙說了,太子要是那麼好解決的角色,這麼多年來那些栽在他手上的世家大族,豈不是都是酒囊飯袋了。

再說了,東宮敢和戶部、工部摻和這麼大工程,就說明人家根本就不缺錢,沒有那金剛鑽,誰敢在這上頭丟人現眼啊。

反而現在是咱們上趕着人家,想在皇帝那買個好,扭轉這被動的局面,這麼摳摳搜搜,別特麼事沒辦好,再招了厭惡,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殿下就是殿下,依然是不肯接受臣子們的饋贈,大唐有殿下這樣的儲君,是社稷之福啊!”

這話還真不是李淳風故意拍馬屁,除了面前這位爺外,其他的皇子,只要你給的“孝敬”到位了,那一準屁事沒有,立馬把事給你辦了。

就拿吳王來說,前些日子禮部有個郎官犯了律法,雖然還不至於砍頭,但降級使用那是肯定了。可人家呢,就是因爲走了吳王的門路,讓岑文本在皇帝那說了幾句,什麼事也都沒有了,該怎麼幹還怎麼幹不是。

“殿下,其實今兒臣還是另有要事的,昨日,工部尚書閻立德拿着閣單到我司,調走了不少的精通風水之術的人員,說是您要主持修建一批永備的河堤大壩,因爲範圍太廣,他們那裡的人手不夠,所以從臣這裡借調一些。”

看,終於說道正題上了不是,說那些沒有的幹嘛,既然是來拍馬屁的,那咱該是啥就是啥唄。

點了點後,李承乾隨即正色道:“是啊,自貞觀元年以來,各道州幾乎每年都會因洪澇的問題,造成糧食減產,百姓流離失所。不僅給朝廷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更是小民百姓們紛紛破家,苦不堪言。”

“孤已經上奏了陛下,並得到聖命,一點點的勘探,一點點的修,這不是一蹴而成的事,着急也是無濟於事。……此項工程將成爲我大唐的一項基本國策,永遠的施行下去。”

李承乾的這個想法正中皇帝的下懷,都水監也是皇帝手下的情報部門,但發展還是緩慢的,這不僅僅是經費的問題,更是在地方上處處碰壁無法大展拳腳。

畢竟已經有了個百騎司了,再弄出這麼個都水監來,那這日子也就不用過了,御史言官們也可以把他煩死,這不是放着消停的日子,沒事找事嘛!

再說,李承乾這法子非常貼近實際,一塊塊的修,既不需要徵發大量的勞役,花費過多的錢財,也不會招來百姓的怨恨。修好大壩水渠的州縣百姓還可以享受到實惠,何樂而不爲。

歷朝歷代都是注重治水,可他們和大唐比起來,那這誠心差遠了,每修好一個縣,那該縣的百姓將世世代代的感念皇恩,永遠的忠誠於朝廷,那李家的江山也就愈發的穩固了。

“是是是,陛下是思百姓之所思,憂百姓之所憂的聖明天子,您也是愛民如子的有道儲君,臣這心中真是甚爲感佩。此項工程也必定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唐的子民有福了。”

“同時臣也知道治水的財帛數目不是一個小數,朝廷雖然實力雄厚,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如此修繕,那可是會傷了國本的。道門是國教,多年來受朝廷的恩典,現在也是出把子力氣的時候了。

臣這裡有道門向朝廷貢獻的治水的財帛賬目,請殿下過目!”,話畢,又從袖子裡掏出了個本子恭敬的呈給了李承乾。

恩,看過了上面的數字後,李承乾不由的點了點頭,好,早這麼幹不就沒這些事。

於是,李承乾放下了本子後,笑着言道:“道門的長者們不虧是道德高人,你們的心意,孤會上奏陛下的。這樣吧,爲了褒獎道門一脈對朝廷的忠心,治水修堤勘探的工作的人,就以道門的人爲主,畢竟在這方面你們纔是行家裡手嘛!”

聽到了李承乾的回答後,李淳風真是喜上眉梢,這可是項長久的工程,太子讓道門的人來參與,這不就是變相的表示道門已經安然無恙了嘛!

不過,喜歸喜,規矩還是得講的,治水勘探是工部的活兒,道門以後和他們有交集的地方多了,可不能因爲小利就把人家得罪了。

再說太子這話明顯就是謙讓之詞,收了這麼錢有些不好意思而已,這樣的話那裡能當得真呢!

想通了這一點後,李淳風拱手回道:“臣謝過殿下的恩典,爲朝廷分憂是臣等應盡的本分,但朝廷畢竟是有法度的,各司其職纔是能陰陽順理,否則是會出亂子的,臣等還是在一旁協理的好。”

哈哈哈......,“淳風,你是個妙人,好,就按你的意思辦吧,孤還有政務在身就不留你了。

走的時候把外面的東西都帶走,和這份治水的供奉一起送到戶部交給趙國公就行了。”.......

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七百九十章 現世報!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徵的棒子和大棗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的道爺!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九百三十八章 倆小老頭的算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黃鼠狼來拜年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六百四十一章 結束代表着新的開始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三十六章 出使風雲(2)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九十九章 血戰惡陽嶺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師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個新買賣,您看怎麼樣?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綱後悔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七百七十七章 專門坑舅舅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們都被他騙了?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譜的國舅爺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