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

貞觀二年,皇帝東巡歸來後,褒獎了一批賑災有功人員,比如劉政會,杜荷,劉元等人。

同時也覈准了廉政部尚書牛進達奏本,所羈押的數十名官員一律充軍,抄家。

這些人都是在賑災的過程中瀆職才被抓的,但其中有一名刺史,倒是難道刑部和廉政部的官員。

他叫鄭善果,岐州刺史,鄭州滎澤人,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鄭孝穆之孫,北周大將軍、開封縣公鄭誠之子,母清河崔氏。

這哥們出身世家豪族,父子三代都在岐州做官,在當地官聲也算不錯,這次關中鬧蝗災,賑災也算得力,本來是吏部是要對他進行褒獎的。

但廉政部卻接到鄉紳的舉報,說這位刺史大人趁着天災竟然鼓勵治下百姓出家,購買土地,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租庸調製。

可廉政部的調查結果讓當時監國的李承乾哭笑不得,鄭善果買地一個子都沒少了老百姓的,甚至看到實在困難的,還多給一些,這屬於正常的買賣。

尤其人家理由很充分,花自己的錢買地捐給佛寺給正在遭受蝗災的岐州百姓祈福,這你又能說什麼呢。

原來鄭善果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和許多大德高僧都關係匪淺,經常一起談道論法。

他本人也對佛家宣傳的災禍要提升慈悲心,共創「善業」,要供佛、敬天以得到保佑與護持之力的理論十分的推崇。

總之他買地和鼓勵百姓出家就是讓大家避免受到災禍的迫害,至於地有沒有人種他可不在乎。

不管是出於法理還是爲了暫時的穩定,使鄭家和崔家在大災中不至於藉此發難,李承乾只能把這事壓了下來。

這不現在皇帝回來,牛進達就把這案子擺在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坐在承慶殿裡生悶氣,在李世民看來鄭善果是神佛捧得比皇帝都高,這讓怎麼能讓一向自戀的李世民高興呢。

但也不能明面說神佛無用的吧,加上鄭崔兩家求情奏本也一封接着一封送到弘文殿,是,誰都知道鄭善果這麼做不對,但你又有什麼理由定他的罪呢。

“朕今日讓你們來就是要談下鄭善果的事,平白就把這麼土地和百姓都送人,還合理合法,你們說,怎麼辦。”,李世民雙目掃過殿內衆人。

魏徵左右望了一下,看衆人都沒有說話便開口道:“陛下,他把本來應該給朝廷納稅百姓和地都送給了寺院。

要是人人都學他,那用不了多久朝廷就無兵可用,無糧可徵了,臣看他是打着爲民祈福的幌子欺騙了朝廷和百姓。”

蕭瑀:“魏大人,看事不要太片面,鄭善果在賑災中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吧,不能因爲這點事給他重處,要不然誰還會敢在大災之年賙濟百姓呢。”

“作爲岐州刺史他有義務帶領治下百姓度過蝗災,但這不是他將朝廷的百姓送給寺廟的理由”,長孫無忌恨恨的說道。

劉淚一向和鄭家交好,看到長孫無忌這麼說,也站了出來大聲的質問道:“長孫大人,他鄭善果花的是自己的錢,百姓也不是他強行抓去的,用什麼理由去治他的罪呢,他是貪贓了,還是枉法了。”

劉淚說的沒錯,也讓長孫無忌一時語塞,只能坐下生悶氣。

“陛下,不論在任何朝代,官員們信奉任何宗教,朝廷是不管的,梁武帝蕭衍也四次捨身進廟。

連皇族都如此篤信宗教,更不要說那些世家豪族和文人墨客了。在他們眼中這世上最大就是神佛,

至於國家有沒有錢糧和兵員,根本就不在乎”。

房玄齡擡頭看了皇帝一樣,見皇帝給自己使了個眼色,就將這事給點明瞭,官員們對神佛的篤信遠遠超過對皇權的敬畏,這纔是讓李世民憤怒的原因。

杜如晦:“他們拿着朝廷的俸祿就應該一切以朝廷的利益爲先,拿着朝廷給的錢糧反而去貼補他所謂的信仰之地。

那我到是想問問他的官是給誰當的,要是覺得自己實在舍不下對神佛的敬仰之情。

那沒關係,大可以辭官出家,專心的伺候神佛,這樣三心二意的人,怎麼能盡忠王事,忠心事主呢”。

杜如晦從來不信神佛,補起刀來也是一點面子都不給留。

李承乾看着房杜二人唱的雙簧暗暗的豎起大拇指,要怎麼說人家能當宰相呢,這份眼力價兒確實不是常人能有的。

李承乾:“父皇,房杜二位大人乃老成謀國之言,在我朝這樣的官員也是有一些的,他們一邊侍奉君主,另一邊還要虔誠的拜理神佛,可是說是分心乏術。

可這甘蔗哪有兩頭都甜呢,鄭善果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難道朝廷就什麼都不做嗎?

就如魏大人所說,長此以往朝廷的錢糧兵丁從哪來呢。

大人們本來就對這滾滾的紅塵不厭其煩,讓他們繼續爲官卻也是難爲他們了。

兒臣看不如這樣,讓那些放不下參禪的大人們都回去好好的侍奉神佛,不能斷了人家的成佛作祖機遇不是。”

見到自己的目的達到了,李世民也就坡下驢了,點了點頭。

一本正經的說:“朕雖是一國之君,萬邦之主,但也不能限制了臣民們的宗教信仰,像鄭善果這樣的大臣,爲官也算是能吏,但始終不下那清淨之地,

確實不容易。民間夫婦過不下去尚且允許合離,又怎麼能強制他們出來做官呢。

傳旨免去鄭善果岐州刺史的官職,禮送歸家,讓他安心理佛吧,

很多朝中的官員都在暗地裡叨咕鄭家出了傻子,皇帝還讓人送來佛經,袈裟,並衷心的祝願自己的愛卿早日成佛作祖,這也讓鄭家是有苦說不出。

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壞的李績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貨坑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銷員-柳述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愛的不是李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九百二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裡的小把戲!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麼簡單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獸與禽獸不如!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