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

有道是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開了崔家兄弟這口子,那就猶如撅了口子的大堤,這“洪水”是擋也擋不住。崔家的浪蕩子都能安排了,難道我們的孩子不行嗎?他崔家在東宮有面子,我們也不差嘛,誰和皇家還沒有點親戚呢!

是以,正在準備出征事宜的李承乾每天都能接到大量的拜帖,無獨有偶,他們目的只有一個,也要把自己的子弟安排到江源軍撈上一份功勞,這麼大的餅,大夥總得一起起分分吧,差也不差咱們一家啊。

他們這小九九,李承乾那裡不明白,讓他們這一起鬨,照他們這麼弄,這軍隊還能打仗嗎,扯特麼淡。況且自己還有那麼多軍務要打理,那有功夫跟他們扯皮拉恗啊。

於是,李承乾便讓長史蘇世長出面料理這些不知好歹、渾水摸魚的傢伙,並直接的告訴蘇世長,誰要是耍無賴就給孤軍法伺候,特麼的,把孤的江源軍當雜貨鋪了,什麼破爛都收。

對於太子的不厭其煩,蘇世長只能笑着領命,這幅人人爭先的光景,他當年在秦王府的時候就屢見不鮮了,軍功太耀眼了,能撈上一把,誰會放手呢,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嘛!

有了蘇世長這個能言善變的長史,李承乾再也沒有聽到過有人來找他說情,而且還聽說那些被他打發的人都是樂樂呵呵出去的,沒有絲毫的怨言,由此李承乾對於父皇派給他的長史有了新的認識。

可凡是皆有例外,蘇世長再能言善變,拿魏徵這麼個蒸不熟、煮不爛的銅豌豆也沒有辦法,跟茅坑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誰說什麼都不聽不進去。實在沒了辦法,蘇世長就只有他把領到中軍大帳讓太子親自處理。

蘇世長和魏徵進帳的時候,李承乾正在和李道宗、秦懷玉商討調兵事宜,聽到魏徵要把薛萬徹調出江源軍,李承乾心中的燥火瞬間就起來了,怎麼地,要打仗了,想特麼當逃兵了。

於是,揮退了李道宗二人後,李承乾一臉嚴肅的看着魏徵說:“魏相,這一段時間來孤這打秋風的很多,但孤怎麼也想不到你竟然也會插上這麼一槓子。

城門令的活兒,你要是的不舒坦就直說,孤可以再去跟陛下說,插手我江源軍的軍務,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薛萬徹現在行啊,當了駙馬都尉就了不得了,身子嬌貴了是吧,知道找人來求情了,怕死了!不要說孤不買你的面子,就算是杜相這個主管兵部的宰相,也無權在插手我軍中事務,想當逃兵可以,你可以選擇帶着他的屍首回去。”

李承乾很少和朝廷重臣發火,就算是岑文本這個政敵也是止乎於禮,更不要說是魏徵這個諍臣了。之所以發這麼大的活,說這麼重的話是因爲李承乾一直以軍人自居,罪厭惡的就是臨陣脫逃的逃兵。

薛萬徹平時看起來是個沒腦子的武夫,可進了溫柔鄉就特麼變成繞指柔了,知道找舊友來說請了。對於逃兵,不要說是魏徵,就算皇帝親自來了,該殺咱也不會手軟。治軍不嚴的話,往小了說敗壞軍紀,不利軍心穩定,往大了說,那可是要誤國誤民的。

看到太子火氣如此之大,魏徵風輕雲淡的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後,淡淡地說:“老臣以前在朝中就耳聞殿下治軍異常嚴格,執行軍法是六親不認,六率能在短短數年之內成爲國之勁旅,看來不是偶然啊!”

這次出征,李承乾把薛萬述、薛萬淑、薛萬均、薛萬徹、薛萬備這薛氏五虎都調了出來,爲了就是讓這五名猛將在西南的戰場上爲國建功。薛家幾兄弟都是皇帝看重的將領,重用他們就是爲了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恭謹、不攬軍權的心境。

用了他們四個,也不好把薛萬徹單獨的扒拉下來,那樣一來不是顯得自己心胸狹隘了,可有了魏徵這麼一攪和,什麼好事都串了味了,難怪人家在背後都叫他攪屎棍,現在看來叫就對了,太特麼不識趣了。

“魏相,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不過,這套在孤這不管用,平時什麼事都好說,但這裡是江源軍這十幾萬大軍的中軍大帳,不是討價還價的地方,你的請求,孤不能答應。”

看到太子誤會了,魏徵趕緊解釋說:“殿下,軍中的規矩,老臣多少還是知道一點,可你也得聽聽理由不是!要是老臣說的不對,咱二話不說,扭頭就走如何。”

行了,魏徵這麼心平氣和說話已經是不容易,總不能不讓人說話吧,李承乾長出了口氣,陰沉着說:“請魏相賜教!”

這不聽還只是生氣,這聽完了魏徵的話,李承乾真特麼想直接撞牆去,天底下還有這麼愚蠢和不要臉的兩口子!

原來,前日長孫皇后宴請諸公主和勳貴夫人的時候和丹陽公主閒聊出了問題。

丹陽竟然說成婚之後,駙馬都尉薛萬徹竟然不通男女之事,她即使嫁了丈夫也跟守活寡沒什麼兩樣,所以請皇后給做主,看看能不能合離了,免得遭這個活罪。

本着寧拆一座廟,不破一樁婚的角度,長孫皇后決定找對勳貴夫婦來當陰陽使調解小兩口之間的問題。

皇帝因爲進諫的事把魏徵罷相了,人家心裡難免有些不舒服,爲了安撫魏家,思來想去的長孫皇后選中了魏徵夫婦。命他夫婦二人各負責一個,教授他們夫妻應該如何相處,這也就有魏徵今日請調薛萬徹的事。

聽到着,李承乾都特麼想站起來罵娘,行,薛萬徹是傻子,可丹陽不是吧,在翠微宮的時候她咋玩的那麼歡呢,這時候裝純情少女了,這不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貞潔牌坊嘛!

而且魏徵那還有一套說辭,薛家兄弟中只有薛萬徹沒有後人,將軍難免陣前亡,總不能不給功臣留後吧,再說也沒有全家兄弟一起上陣的道理。如今趕上了這麼檔口,還不如把薛萬徹留在長安呢,一來體現太子愛護功臣,二來也不負殿下的孝道,兩全其美,殿下爲何不同意呢。

“魏相,你這個城門令兼陰陽使當的真不錯,孤今兒要是不同意就是不仁不孝之徒了。行,孤今天就破一回例,你把他帶走吧,絕人子嗣的事,孤不爲也。”,話畢,冷哼一聲,撫袖而去。

太子走後,蘇世長來到魏徵邊上,淡淡地說:“魏相,走吧,太子既然同意了,那咱們就去開具文書吧!”.......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釋兵權(2)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三百三十九章 風這麼大,你不怕閃着舌頭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的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孫皇后是菩薩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轉,再反轉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九百一十五章 來自高原的問候!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二百九十三章 頹廢中的希望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關鍵的時候掉鏈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四百七十章 難以降服的畜生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標-陳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