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

王翦攻楚的時候,爲了讓士兵們心裡沒有包袱,輕鬆的上戰場,特意在軍營中讓他們可勁兒的撒歡着玩,一直到士卒們無聊玩石子的時候,他才下令出兵,一鼓作氣打到蔪南之地,楚國名將項燕戰死。攻破首都荊地城邑,不出一年就生擒了楚王負芻。偌大一個楚國也被秦王吞併成爲秦國的郡縣。

與王翦不同,李承乾輪流讓各部的收斂陣亡士卒的遺體,同時讓前線下來的士卒輪流到各部去宣講吐蕃人是如何兇狠殘暴的,我軍的士卒是如何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激得各部的士卒紛紛以血書請所部將軍上呈太子,他們要和吐蕃人決死一戰。

“營嘯”是歷來兵家所最忌憚的,行軍長史蘇世長曾不知一次的提醒李承乾,這麼幹萬一出現了偏差,那不僅會搭上二十多萬大軍的性命,更是會讓西南蜀地淪爲敵手,所以還停手的好。

可太子呢,給他叫來了李道宗,牛進達兩位副總管,讓他們來詳細的說說自個是怎麼讓人在軍中“散佈謠言”的,與此同時李承乾還給他介紹個新鮮的詞彙“托兒”,弄着蘇世長這位精通兵事的長史是一個頭兩個大。

“托兒”他勉強能理解,無非是散佈謠言的引起公憤的者,可什麼叫“有限制地引導”,人這思想怎麼能控制的住。有鑑於此,蘇世長毫不隱晦表示了他不能接受這種觀點,哀兵必勝的道理他當然明白,可這都是不到萬不得已時候不得用的招,現在搬出來算什麼啊!

在隆隆的戰鼓聲下,蘇定方所部以敢死營爲前鋒,盾兵、一部弓弩手爲掩護,大批工程鑿、雲梯、投石機,車架八牛弩爲中,其部陌刀手、長槍兵及騎兵隨後跟進,對吐蕃軍所佔領的亞鬆城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本來亞鬆是十分堅固的水泥城寨,可幾經易手後,被成批的投石機彷彿的犁過了不知道多少次,所以就目前所擁有的防禦力十分有限。

再加上唐軍投石機不計成本的傾斜着猛火油,讓穿着皮甲獸皮的吐蕃人遭了秧,城頭上驟然升起沖天大夥,離着老遠就聞道令人作嘔的烤人肉的問道。

攻城的前鋒部隊由蘇定方親自擔任,只見這傢伙赤膊上陣,提着一柄陌刀帶着親兵就衝到城下,抓過攻城雲梯,率先登城陷陣。離他不遠處是謝映登的所率領的中軍,除了壓陣指揮外,他的主要任務就用盡可能壓制城頭上的敵軍,爲蘇定方提供可靠的掩護和支撐。而站在最後的羅成則率部躍躍欲試地交集等着,城門一旦攻破,他就可以一錘定音率部巷戰了。

唐軍的將領在作戰的時候往往都身先士卒,爲了就是振奮軍心,將部隊的戰鬥力完全都發揮出來,這也就是符合將有必死之心,士無偷生之念頭的理念。

可蘇定方不一樣,作爲唐軍的副大總管,攻城部隊的統帥,按理說是應該在後面負責指揮的。但這個傢伙隨了他的老師李靖,都是喜歡親自啃硬骨頭的角色,當年陰山大戰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是以,憑一軍副帥肉搏於一線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

距離亞鬆城不足五里的山坡上,李承乾和蘇世長等人並排站在那裡觀看下面的戰況。前面打的熱鬧,後面自然有坐不住的,李道宗和牛進達二人已經派了三波人來請示是否增援一下,可以看得出來這兩位老將也坐不住了。

“殺,殺,殺,殺光吐蕃人!”

“殺,殺,爲死去的弟兄們報仇!”

“殺,殺上高原讓吐蕃人也知道下天朝的不可侵犯!”......

在無數的怒吼聲中,看到攻城部隊把全部的仇怨都聚集在三尺刀鋒上,蘇世長的嘴閉上了,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真是跟不上年輕人的思路了,這也許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道理吧。

“太子殿下,老臣多少也是見過一些陣仗的,武德時從陛下也打過不少惡仗,可這麼瘋的兵倒還真是頭一次看見,副帥都登先陷陣了,仗打到這份上要是還不贏,那可真說不過去了。”

呵呵......,“蘇長史會說話了,你可比鄭國公會做人多,要是換他在場肯定會參蘇定方一本。”,話間,李承乾抖了抖甲冑席地而坐,又對蘇世長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來說。

“王朝要想長久不衰,一要看君主、朝臣治理,二靠勇武絕倫的軍隊,二者缺一不可。秦漢以軍伍奪天下,可就是因爲太平日子國久了,從君主到軍隊都失去了血性,所以才身死國滅爲天下笑。

我朝同樣也起于軍伍,所以必須靠征伐保證軍隊強大的戰鬥力,以至於讓鄰國不敢窺測中原,如此方能讓百姓安居而樂業。一味的以理服人,以德報怨,乃妾婦之道,不該成爲治國之本。”

聽到太子如此憎恨中庸之道,蘇世長不由笑着頟首,年輕人嘛,就是應該有年輕人該有的朝氣,死氣沉沉,一本正經的儒者治理不好國家。可以想象,讓他治理一代,大唐肯定也會和貞觀一樣,胡人不下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左右的李道宗和牛進達部也反應奇快,直接把部隊拉到了蘇定方一開始的攻擊位置上,只等他們肅清殘敵後就展開追擊,至此,算是真正拉開了吐蕃東征的潰敗之局的大幕。

“太子殿下,老臣有一問,還請殿下賜教。如果把您和祿東贊調換位置,這一仗您會怎麼反敗爲勝呢?”

呵呵......,“蘇長史,說多無益,這個世上沒有那麼多如果。”,話畢,對一旁時候李晦下令,護衛大纛的中軍準備前移,大唐的戰旗也該插在吐蕃的土地上了。.......

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一章 醉在梨樹下的李承乾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四章 朝堂爭鋒(1)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十一章 初遊終南山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過多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爲漢的方法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聲!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八章 遲遲露面的欽差副使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問題!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兒臣賭他們的腦袋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一百九十章 承慶殿議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誰家養的狗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八章 華州之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