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

哎,等張萬福的話說完,李承乾在心裡中長長地嘆了口氣,不爲別的就因爲他身後發生他最不願看到的一幕,吳有德把手中的匕首架在了被敲暈的長孫衝脖子上。

臥底幹到吳有德這份上,也算是獨樹一幟了,無間道啊,玩的是挺好。本來李承乾是打算案子了結後提拔他的,讓他到大理寺去任職,充分發揮他在探案反面的才華,可現在看來還是想多了,人家早把將來想清楚了,難怪對升遷不上心呢!

嘆了一口氣,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短鐗,同時又揮了揮手,讓堂中那十幾個侍衛都到一邊去,不能讓人誤會,搭上長孫衝的性命,要不然回京之後沒法跟自己那寶貝妹妹交代。

“秦將軍,識時務者爲俊傑,吳某這些年見的狗官不知道有多少了,可如將軍這般允文允武的確實真是少見,所以心中難免起了惜材之心,要是將軍願意倒戈的話,那我們來說真是如虎添翼了。

你看看,我手上這位哪哪兒都不如你,可就是因爲生的好,所以就坐在將軍的頭上,你就那麼甘心伺候他這樣的紈絝子弟嗎?

常言道,殺人、放火、被招安,等咱們的實力壯大了,到時候還可以當更大的官兒嘛!將軍切不可因爲一時的意氣,耽誤自己的性命啊!”,吳有德一邊用匕首對長孫衝指指點點,一邊笑着勸李承乾投降。

老實說,這個意思是他和張萬福老早就商量好的,如果伏擊失敗,那就把人引入彀中,慢慢消化,而且最好能勸降這位秦將軍,他們正需要這樣的人才去經營手下的那些嘍嘍,趁早擺託那老傢伙的控制。

聽了他的話,李承乾淡淡地笑了,這可他人生中第一次聽到招攬之語,要說不意外那還真是假的,但要是讓這倆貨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扇自己大耳刮子,策反到東宮去了,那特麼不是缺心眼兒嗎?

見李承乾不說話,張萬福把話接了過來:“秦將軍,雖然你用的是秦家鐗法,可和嫡系這個還是比不了的,看看人家秦懷玉早就是正三品大將軍了,而你能只不過是個郎將而已,用的着那麼拼嗎?”

“哎呀,二位還真是深情厚意,爲秦某着想的如此之多,還真是廢了心思!不過,秦某有一言,不知道二位原因聽否!”

聽到二人說請賜教後,李承乾揹着手在大堂裡走了起來,開始將他對此案的想法。

前隋大業年間,南陽王朱桀在起兵之初打着爲民請命的旗號吸引了一批荊襄名士,這其中就包括張萬福、吳有德、已經那個落入他們手中的諸葛逸的父親。

可朱桀這南陽王還沒當穩當,就起了稱帝之心,於是在某個“奇人”的建議下采取了食ren練膽和補糧之法,以求快速的擴展實力和地盤。這些投靠的文士們見規勸不了朱桀,便知敗亡之日不遠,隨即便讓家眷遷出南陽境地,以求保全香火不至於斷絕。張萬福說的王村返鄉之旅不假,可他唯獨漏說一個人,那就是和他一同逃出去的吳有德。

至於那個貴人嘛,不難猜,正是朝廷欽犯-柳述。在他的運作之下,給張萬福錢財安置家業、地皮,又想把吳有德弄回來當縣令,其目的就是瞄上了這裡的鐵礦石,以求讓這裡成爲他們的兵器補給之地。

可他們二人都是苦大仇深之輩,在家鄉看着這些仇人們好好的活着,享受太平日子,那裡能嚥下去這口氣,所以便定下了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計策,通過那老頭兒的話把朱桀當年的舊事拿出來做掩護,從而達到混淆視聽的效果。

那天去王村的時候,李承乾確實認爲他瘋了,可當他看到兒子接過金葉子時,臉上露出了貪婪的表情,這讓他心中頓生疑慮,懷疑這是誰授意眼給自己看的,所以暗中留人觀察了一下。果不其然,在李承乾走了之後,那瘋老頭就好了,不僅自己會洗漱了,更是吵着讓兒媳婦給他炒兩個雞蛋。

是以,從那一刻起,李承乾就對張萬福和諸葛逸都起了疑心,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因爲他知道自己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管中窺豹,不按照人家的意願走下去,永遠不可能摸清事情的真像。

到了縣衙後,又碰上奇葩縣令吳有德,這傢伙不僅長的醜,更是對案件的偵破的工作有着獨特的見解,這讓李承乾頗爲意外,以爲是自己運氣好的原因,所以碰上這麼一個幹吏。

可當他提出“引蛇出動”的計劃時,李承乾又感到一絲疑慮,既然他能發現這麼多線索,那爲什麼不獻計給楊士林呢。這傢伙雖然有些好大喜功,但碰上這樣的線索,那是一定不會放過的,畢竟朝廷在上面逼着呢!

這位吳縣令卻穩坐釣魚臺,絲毫沒有討好上司的意思,反而等着第三批查案的前來,然後獻計給他,這是不是說明人家注意的就是查案的欽差呢!

雖然有疑慮,但李承乾對吳有德確實起了愛才之心,所以就拋磚引玉向接着舉薦之意來試探他一下,可結果呢,這傢伙以魏王和蕭瑀爲藉口搪塞了他,這讓李承乾心中有了六分疑慮。

原因很簡單,當官誰不知道,東宮一系要想提拔誰,除了皇帝外,他們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只要有能力,有功績,其他的都不是問題。吳有德態度只能說命一個問題,他不愛名,不愛利,之所以如此那就是另有所圖。

返程的時候,李承乾只是略微客套了一下,吳有德就屁顛顛的跟了過來,這讓李承乾的疑心病又犯了,難道是自己看錯了,人家是因爲士大夫的矜持,所以不好意思要官兒。

就在吳有德把長孫衝敲暈之前,李承乾還在心裡怪自己疑心病和皇帝一樣重,待會辦了張萬福,還得和吳有德好好聊聊,不得不說,他是真心欣賞這位縣令。

“吳縣令,張兄,你們說這案情,本將分析對嗎?”

看着李承乾一臉好奇寶寶的模樣,張萬福和吳有德二人相識一眼後哈哈大笑起來,張萬福指着李承乾說:“秦將軍,你最好認清現在的形勢,不覺得自己有些事後諸葛亮嗎?”.......

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長孫衝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九百一十五章 來自高原的問候!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錢第五十六章 並省官吏(3)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種奇怪的動物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四十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啊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東都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三百二十四章 寶誌,又見寶誌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四百六十三章 長樂門前的小校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獸與禽獸不如!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爺是混那的嗎?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六百九十章 雙佈局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陣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六百八十三章 應天門兵權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七百四十四章 請你牢牢地記住這一天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報喪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