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

前前後後的事,房玄齡和杜如晦都說的很明白,至於皇帝爲什麼要借他們的口把這話說出來,那就因爲他太要麪皮了,手足相殘與他平日的教導相悖嘛,實在不好從他口中說出。

更爲主要的,這也同時是一道考題,皇帝考驗,李承乾都習慣了,捨不得自己的兒子,就拿人家的兒子來做實驗,這真是,真是有點小缺德啊!

剛出宮門,李承乾就在宮門外碰到久侯在那裡的秦瓊和長孫無忌,一問才知道,皇帝擔心自己有閃失,特意讓他們二人來護駕的,其實李承乾心裡明白,這是皇帝擔心自己婦人之仁,在關鍵的時候,好讓這二位幫一把。

要是換成被人,甭管是不是皇帝派來的,是不是朝廷重臣,李承乾肯定上去一人賞一鞭子,因爲他最痛恨的就是讓人脅迫。估計皇帝也是想到這一點,所以才安排他的舅舅和老師前來侍候。

默默地點了點後,李承乾在一衆玄甲軍的護衛下來到長安城二十外被重兵包圍的會明寺。玄甲軍的大將軍-翟長孫趕緊上前詢問太子怎麼有“雅興”到這荒郊野寺來了,直到看了節制玄甲軍的兵符後,他才默默地退下去。

......,揮退了衆多侍衛後,長孫無忌和秦瓊自顧的把門前當起了衛士,並不準任何人靠近,上官儀那事算什麼啊,這纔是皇家一等一的秘事,沒看這裡裡外外全都是皇帝的人嗎?

“好久不見,孤真沒有想到是你,這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啊!”

這位太原王,李承乾還真認識,李淵駕崩的時候,這位年輕高僧-法翎就是佛門進宮誦經的代表之一。因爲其在一班老叟中顯得不倫不類,引起了李承乾的注意,所以特意和他說了一會兒話,其佛法精湛程度和學識的淵博,讓他驚歎不以,用他當時的話說像法翎這樣的道德高僧,用不了十年就會成爲佛門泰斗。

“阿彌陀佛,太子殿下,幾年不見你也越發的英武了,這是我大唐社稷蒼生之福,貧僧僅爲大唐賀!”,話畢,法翎起身提起茶壺倒了兩杯茶,與此同時還自己先喝了一杯,以示此乃無毒之水。

就在李承乾喝着他倒的茶水的時候,法翎繼續說:“二叔能讓你來,對於貧道來說是意外,可也不是意外,既然今天是貧道最後一日了,那我不妨與你說清楚當年的事!......”

前有楊氏的奪嫡和覆滅的例子在前,後有秦王虎視鷹揚,中有張尹、裴寂等人進言,這就讓李淵不得不疑心生暗鬼,對次子生出了忌憚之心。

除掉秦王不難,可問題的關鍵是除掉了秦王又讓誰去打天下呢,而且他重兵在握,威名震懾天下,突然之間再來個揮師長安,像自己廢掉楊侑一樣發動政變,那建成一脈也會跟着灰飛煙滅。

於是,李淵便聽從了裴寂的主意,製造了太原王假死這個極爲穩妥的辦法,既把孫子從皇權的旋渦中摘出去,不使其受到秦王的算計,更是可以起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的作用。等過幾年天下穩定了,把秦王一脈處理了,再把人接回來,一個詔書就可以把事情說明白,皇權如兒戲嘛!可他沒有想到玄武門一夜之間什麼都變了,這也正好對上了駕崩之前他和李世民父子的那番話。......

“人人都羨慕託生於帝王,父子兄弟之間互相算計、掣肘,甚至刀兵相向,你每日在皇權旋渦中苦苦掙扎,體悟一定比我深,人生七苦樣樣齊全,比的了我這大自在嗎?”,法翎面帶微笑的看着李承乾。

對於李承宗如此坦然的面對人生的境遇,李承乾在心中不由的讚歎,就憑着這份心胸,也配的起嫡長子的身份。將心比心,換成自己,他不敢保證能有這樣的心境,畢竟含元殿的那把椅子對皇室子弟的誘惑是致命的。

在來之前,在他心中料定今日的事勢必是歇斯底里的,和那些他處置過的對手一樣,免不了對皇帝一番咒罵,以發泄他們的怨恨,命都沒了,還不讓人家發泄一下嗎?

尤其是李承宗,如果當年的勝利者不是皇帝,那今日東宮的位置必定是他的,而且通過這一番對話,李承乾看的出來,要是他當了太子,也許在武功上未必如自己,可也一定是個仁厚的儲君,成王敗寇,造化弄人啊!

這讓他在嘴邊賜死的話有些說不出口了,因爲在他面前的只是一個普通的僧人,不在什麼是太原王,更不是什麼野心家。想到這李承乾算是明白了,皇帝爲什麼自己不來了,都把親侄子逼成這樣的了,哪兒還有臉相見呢!

看到李承乾面帶尷尬之色,法翎微微一笑,隨即言道:“太子殿下,你師承大儒李綱、張玄素,相比於棋之一道造詣一定非凡,不如咱們手談一局,如果貧僧贏了,就算是爲先父報仇了,咱們兩家之間的恩怨也就算兩清了,如何?”

這個要求實在,李承乾不能拒絕,隨即對外吩咐了一聲,長孫無忌親自把棋子拿了進來,還爲他們這對兄弟添置了一壺新茶,同時還衝李承乾使了個眼神,示意他早做了斷,以免夜長夢多。

對於長孫無忌的焦急,李承乾置若罔聞,不僅揮手讓他退下,更是親自給法翎倒了一杯茶,有說有笑的手談起來,就好像他們是親兄弟相聚一般,在屋內的長孫無忌見勸不了,也就訕訕地退了出去。

“輔機,慈不掌兵,情不立事,既然太子下不了手,那還是老夫進去幫他一把好了!”,見長孫無忌出來後直搖頭,秦瓊就知道太子沒有聽進去他的勸告,所以就着了急,連手中的橫刀都抽出來了。

唉,擺了擺手,示意秦瓊先把刀收起來,長孫無忌隨即低聲說:“叔寶,太子是你的學生,他的脾氣你是知道的,最厭惡就是別人替他做主。還是再等等看吧,實在不行再勞動你老兄幫他一下。太武皇帝手段高明,又留下了這麼一手,讓兒孫都爲難至此,他呀,老糊塗了。”......

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間王府的“家教”!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給點反應嗎?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進行時 (1)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儉更不要臉的人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五章 罵盡天下的皇甫德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四百二十四章 魏王搶親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九百三十八章 倆小老頭的算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八百七十七章 別特麼給臉不要臉!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六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少掌教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