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的這首詩就是爲長孫順德量身定做的,人老多情,不管年輕的時候多麼殺伐決斷,臨老了都難免懷念故土、故人,也難免有落葉歸根的想法。

長孫順德是洛陽人,長安和洛陽之間又不遠,想回去的話隨時都可以,要說遺憾的地方,那就是死後不能藏入祖墳,因爲他知道以他的身份和功勞,死後陪葬昭陵,長伴君側是一定的。

可這都不是最遺憾,對於長孫順德來說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當過一次逃兵。前隋時期,他在朝中做右勳衛,眼前高句麗戰事成了將士們的絞肉機,成了一座永遠填不滿的墳墓,長孫順德害怕了,趁着間隙就跑到晉陽投靠了李淵。

後來,這場慘烈無比的戰事終於以隋朝的落敗而告終,且還拖垮盛極一時的大隋,弄得是天下大亂,羣雄四起,民不聊生。以逃兵爲恥的長孫順德,從晉陽起兵到平定天下,隨李世民東征西討,平定天下,榮耀滿身的他不僅洗刷了自己的恥辱,更是爲子孫後代留下一份家業。

現在退下來了,享受兒孫繞膝之樂,這心中不由的就生出一股愧疚之意,他是子孫滿堂,富貴無邊了,可那些生生死死的弟兄都埋骨異國,魂喪他鄉了。有的成俘虜被奴役了幾十年,有的被亂刀分屍、屍骨無存,更有甚者被砍下頭顱做成了京觀,成了高句麗武功鼎盛的象徵。

這回聽兒子長孫嘉瀚說朝廷要迎回陣亡將士屍骨,並儘可能營救俘虜,長孫順德高興的喝了一天的酒,一邊喝還一邊哭笑,弄得他兒子以爲發了癔症了呢。隨後,便讓長孫嘉瀚往東宮送了大量的錢糧,並明言他年紀大了,上不了戰場了,些許俗物算是爲同袍們盡一份心。

長孫順德是個貪財且小氣的傢伙,這是李承乾對他的第一印象,要不然他也不會自持皇親身份,倒賣宮中物品,也不會在大災之年屯糧牟利。老實說,李承乾一開始的時候,真是看不上他這位舅公,貪財好勝,色厲內荏,簡直就是個奸商。

可東谷口斷後之役讓他刮目相看,人誰無錯,只要忠心到了,其他的問題就都是小問題,不可計較太多,人無完人嘛!

有了人情走動就多了起來,東宮進來了什麼好的東西,李承乾也想着給他送一點,私底下還不時的叮囑長孫無忌,在錢財方面多多照顧。他也沒幾年活頭兒了,既然喜歡錢,那不妨就多給一些,辛苦了一輩子,該享福了。

入朝參政這麼多年,李承乾見過不少功臣因爲貪得無厭而落馬,而長孫順德身上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就是懂分寸,知進退,從他主動讓出大將軍的位置就能看得出來,這樣的人不常保富貴就怪了。

現在又拿出這麼多錢糧來助爲軍資,李承乾對他滿意的程度急劇上升,這也是他輕易答應到莊子裡坐的另一原因。

“老國公,逝者已矣,人總的往前看,那些將士不是因你而死,所以不必常懷愧疚之心。這次你能慷慨解囊,平添了我軍三分威勢,孤相信他們定能圓滿的完成任務,讓那些埋骨異國他鄉的將士們重歸故國。”

看老頭兒一邊喝酒,一邊嘆氣,李承乾心有不忍,這絕不是無病呻吟,人這輩子最怕的就是到了晚年有遺憾不能彌補。李承乾歲數雖然不大,但遺憾且不能彌補的事也有,所以他能理解長孫順德。

嗨,用袖子抹了抹眼角的淚水,長孫順德干了一杯酒,藉着酒勁慢聲說:“殿下,老臣聽嘉瀚說,因爲陣亡將士屍骨的事,您在朝上和魏徵那老匹夫鬧了個半紅臉下回再有這事,您就吩咐老臣去辦。反正老臣已經是致仕的散官了,說什麼,做什麼都沒那麼多忌諱,您犯不着爲那老匹夫搭上自己的好名聲。”

魏徵受皇帝禮遇頗重,就算是長孫順德這樣的從元之臣,皇族外戚,與他在皇帝的待遇都是沒法比的。就拿貞觀初的一件事來說,李客師送了皇帝一直漂亮的黃鶯,因爲此鳥羽毛豔麗,所以皇帝時常拿在手裡把玩。

後來在玩耍的時候被魏徵碰見了,這老傢伙不僅沒完沒了的說政事,更是搖頭晃腦的給皇帝講了講《尚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等老傢伙走了以後,皇帝就發現那黃鶯竟然活活悶死了。

這事是李承乾親眼所見,魏徵是得意洋洋的走的,可父皇的臉確實鐵青,可卻一句責罰的話都沒說。並且爲此還下過一道旨意,不準任何臣子再往宮中送你鳥。在外人看來這說明皇帝勤政愛民,不貪圖享樂,可李承乾知道他是純粹心疼鳥,怕再被魏徵弄死。

“是,老國公的話,孤記住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下次再與老匹夫對戰,一定請國公出馬,讓他也知道下我們長孫家也是有人的。”

李承乾當然不會告訴他這一段時間朝廷在暗地裡發生多少不可對人言之事。不過,長孫順德的好意他還是要領的,人家能在安享晚年的時候還想着爲自己作點力所能及的事,這就說在他身上投入沒有白費。

“看老國公身心康泰,孤心裡也很高心,不如這樣,玉山烈士陵園下還有兩塊地,孤想着建佛、道觀各一個,爲陣亡的將士超度。這是個考驗耐心和眼力的活計,年輕人難免做的不順心,要不就勞您老動彈一次。”,李承乾把“眼力”兩個字音咬得很重,他相信長孫順德應該能聽懂他是什麼意思。

呵呵......,李承乾話音落後,長孫順德沉思一會兒,隨即明悟的笑了起來,端起酒杯和李承乾碰了一杯,然後一飲而盡。人老成精的長孫順德當然明白,太子對於佛、道兩家是誰都信不過,而且提防之心極重,即使這是個沒什麼油水的差事,他也絕對不如許兩個教派滲透到這裡來。

“殿下放心,活了一大把年紀,最大的好處就是認識的人多,老臣識得不少的道德高尚的僧、道,這是個積德的活計,他們肯定都願意前來坐廟!只要將士們骨殖落地,老臣保證玉山腳下就會響起超度之聲。”

蓋兩座妙對於東宮來說那是小菜一碟,杜構手下龐大的工程隊一兩個月就可得,他再到處活動一下就可完成任務,所以纔敢如此大包大攬。.......

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爺兒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絕之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本官給找個爹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孫衝 你大爺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四百六十三章 長樂門前的小校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五百七十一章 竇寬受賄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當狗的資格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九百六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送上門的小媳婦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個智者曾這樣說過!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五百六十五章 巧佔祁溪鎮第七百七十三章 此宴會,非彼宴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