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華州之亂(1)

貞觀元年七月二十五夜華州華陰縣,七月關中酷熱,打更的老劉頭,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三步一敲,心中煩躁,好像要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

走到張鐵匠鋪子外,老劉頭坐了下來,寬慰自己心道:“一定是自己晚上貪杯,多飲了幾杯,看來還是年紀打了,以後要剋制下,少喝幾杯,要是那天因爲自己貪杯,丟了吃飯的差事,自己的一家老小怎麼過活啊。”

就在老劉頭準備繼續巡夜時,剎那間,顛簸盪搖,聲如雷鳴,有如厲鬼嘶鳴,地裂如畫,或突成山阜,或陷作溝渠,無數建築物,頃刻坍塌。

睡夢中的人們毫無防備,死者無數,從縣衙廢墟里爬出來的縣令王治,大聲嘶吼着,尋找倖存者。

半晌間他只找到了六個衙役,帶着衙役走在大街上,看着兩側坍塌房屋,男人痛苦的呻吟,女人,孩子的哭聲不絕於耳,眼前光景恍如地獄。

王治和衙役不停的嘶吼着,讓男人們去把埋在廢墟下的人扒出來,一邊讓婦孺和傷者去縣城打穀場上避難。

王治咬破自己的手指,在把官袍私下一角寫了一份急章,讓衙役騎着縣城裡僅剩的那匹老馬向華州刺史鄭寬報信。

這次地震整個華州境內的另外兩個縣鄭縣,白水也受到波及,一時間華州哀鴻遍野。

鄭寬看地震之事是瞞不住的,也就讓人快馬送至長安,災民嘛,那年沒有,讓朝廷多出點錢,到時候自己出頭安撫下。

不僅能撈下不少好處,還能撈到政績,在找找自己的叔叔鄭元,沒準還能在升一升呢,隨後反身回到自己新納的第三房小妾那裡去了。

鄭寬沒想到事,這次地震不僅激起了民變,也讓他丟了腦袋。

鄭縣,滿面鮮血的劉三,手裡提着胡縣令的頭,昨日胡縣令犒勞縣衙官兵爲名,搶了十幾個姑娘,這其中就有劉三的妹妹,胡縣令把劉三等人綁了起來,就在他們面前對女人們施暴。

這胡縣令原本是華山附近的強盜,武德年間,看李唐勢大就帶着手下投靠了張亮,後來因戰傷無法在軍中服役,就來到鄭縣出任縣令。

昨日他帶着官兵去組織救災,晚上多引了幾杯,當強盜時的劣性就顯現了出來,開始讓劉三他們叫村裡女眷們出來陪酒,見衆人不從,就把他們綁了起來,直接動手搶,完事後就在村長家休息起來。

關中的女子性子烈,那能受得了這樣的屈辱,女人們趁着家人們沒注意,不是上吊,就是跳井,還有割腕的。漢子們看着自家女人的屍體,心中的怒火萬丈,吃不飽肚子。

平日裡還要受這些狗官的欺負,如今連自己的女人都不放過,關中漢子的血性在他們體內激盪。

劉三和三十幾村中的漢子一時氣憤,夜半無人之時,殺了胡縣令和十幾個衙役,殺完了後漢子們坐在屋子裡後悔,畢竟是莊家漢,要不是這些狗官逼的,誰會這樣做呢。

看衆人慌了神兒,劉三咬了咬呀,把心一橫:“咱們殺了官差,只有死路一條,眼下除了反了,沒有別的出路,”說完就去割下了胡縣令的頭。

漢子們看着平日裡老實巴交的劉三,呆呆的,老實說,他們殺了胡縣令和衙役是出於義憤,但誰也沒想過造反啊。

劉三一手提着胡縣令的頭,一邊指着衆人說:“咱們今天是被人逼的,要是不反,不是餓死就是被狗官欺負死,你們看看自己的女人,你能還回去種莊稼嗎。

咱們帶着傢伙,趁着地震縣城混亂,殺進縣衙,搶了府庫,咱們發給鄉親們。”

“好,三哥,兄弟聽你的,殺進縣衙,開倉放糧”

“對,咱都聽三哥的”,衆人附和道。

次日,劉三等人帶着一衆鄉民,殺進縣衙,斬殺縣府官吏和縣衙差役五十多人,他們打開縣衙府庫和糧倉了。

受災的百姓那裡管誰給發糧,他們只管自己的肚子,誰給糧食誰就是好人,一時間間劉三收容五百餘人,佔領了鄭縣縣城。

鄭縣被佔領的消息傳到了州里,鄭寬氣的摔了五六個茶盞,連忙命折衝都尉藍山讓帶兵去鄭縣平叛,同時有一匹快馬離開了華州城向長安方向奔去。

三天後,華州的奏本是前後腳到的中書省,當晚弘文殿當值的是長孫無盡,看到奏章的長孫無忌那裡管得了是不是夜甚了,趕去禁宮,讓內侍速報皇帝,有軍國大事稟報。

從被窩裡被大舅哥揪出來的李世民,一邊揉着眼睛,一邊聽着長孫無忌的彙報,當聽到因地震激起民變,縣令被殺,縣城被佔時,怒道:“華州刺史鄭寬是怎麼辦差的,傳太子,房玄齡,魏徵,秦瓊,侯君集.....弘文殿議事。”

皇帝都沒得睡就不要說李承乾了,李承乾給李世民施禮,李世民擺了擺手,示意長孫無忌把華州的事說給他。

當聽到鄭縣失守的消息,李承乾的睡意馬上就沒有了,這特麼日了狗了,貞觀年間造反不是找死嗎。

雖說眼下國力貧弱嗎,但大唐隨便一支軍隊就可以蕩平鄭縣,鄭縣的百姓怎麼辦,大災之後又有兵亂,這個華州刺史該死。

就在李承乾考慮如何說的時候,衆大臣來到弘文館,分別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見禮,長孫無忌把華州之事向大家說明,李世民沉聲問道:“華州之事,卿的以爲該如何處置”。

“陛下,華州前據華山,後臨涇渭,左控潼關,右阻藍田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不能放任其發展”

侯君集一邊說一邊觀察李世民的臉色,“華州府軍多出身本地加之戰力低下,臣以爲應立即發兵,儘快平定叛亂”。

魏徵:“兵是要發的,可發兵就能解決問題了嗎,華州之亂臣以爲是天災引起,但地方官吏救災不善導致,要不百姓爲什麼冒着殺頭的危險去造反呢,華州刺史說的是不是實話呢”。

魏徵抖了抖袖子,伸出手來:“陛下,關中百姓手裡拿慣了農具,是什麼讓他們拿起刀來和朝廷對抗呢”。

聽了侯君集和魏徵的話,李世民示意內侍給衆大臣上茶:“華州是關中要地,不容有失,再者這裡面的原因朝廷也不能聽鄭寬的一面之詞,強行派兵彈壓,朕和楊廣又有什麼區別呢。”

長孫無忌:“陛下說的是,臣以爲應派重臣前去,剿撫並用,新朝初立,發生如此之事,必須儘快平息,不然朝廷的威嚴何在”。

“父皇,華州之亂,起因是天災是肯定的,至於地方官吏如何救災朝廷不知道,華州刺史也沒提,他的第一封奏本是要錢,第二封是要兵。

大唐這麼多州縣,要是都象鄭寬這麼當官,那我大唐的官也太好當了,凡是都指着朝廷,那要他這刺史幹嘛呢,不管如何鄭寬失職難辭其咎。

兒臣以爲派一欽差統領華州軍政,徹底查查此事,同時有朝廷撥下賑災物資,不管有沒有亂民,華州的百姓還是大唐的子民,不知父皇以爲如何。”

房玄齡:“陛下,臣以爲太子之言確實可行”,“臣以爲太子能有如此見識,是此次平定華州不二人選,臣願陪太子殿下去華州”長孫無忌沒想到李承乾如此智慧,外甥這樣的爭氣,他長孫無忌當一回臺階又能怎麼樣呢。

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三十五章 出使風雲(1)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養老制度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們,給老子放尊重一點!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六百五十一章 希望在田野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慶殿駁論(1)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九百二十四章 今生父子,前世冤家!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六百八十九章 誰便宜都想佔?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八百九十章 沒想得那麼簡單!第三百二十四章 寶誌,又見寶誌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十二章 酒鬼長孫無忌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八百二十五章 這老不死的到底是誰?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二十章 上元節第八百八十二章 鹽山之利!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計劃(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徵的棒子和大棗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虜、唐軍威武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唐也有天價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