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擔憂!

李承乾用東宮以外的人一向都是以利誘之,因爲他心裡很清楚,皇帝還不差餓兵呢,想要人家賣命,那必須得讓人家沒有後顧之憂。

傅奕是痛恨fo門沒錯,可人家也有子孫,作什麼事都得顧忌闔府的家小,不幫人家把方方面面的事都考慮到了,那誰能幫你下死力氣!

在張思政去相州的時候,特意還帶走了兵部的行文,以當地折衝府調一千府兵駐紮在傅府之外,保護一家老小的安全,並明言有敢靠近傅府莊子者,一律不問原由,就地格殺勿論。

“傅公,陛下的意思是除惡務盡,可又不想殺戮更過多,畢竟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被矇騙、洗腦的。把他們拯救出來後,不僅可以爲國家增加賦稅、人口;

還能讓其重歸宗族,全人倫之道,也算是一樁善事。孤久聞公是此道之中的能人,朝中之臣無出其右者,所以特意千里迢迢把您請來,還望不吝賜教。”

李承乾的態度非常誠懇,禮賢下士到了這種程度,可以說誠意非常之大,放在諸皇子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了,這讓他有些驚詫。

傅奕雖然多年不在長安,但是對於朝中之事,還是多有關心。道門和一些朋友也時常與他有書信往來,告訴他一些朝中的動向,他很難想象,在那些書信中提到的暴戾無雙,堪比秦皇、煬帝一樣的暴虐之人,竟然如此的敬才。

這顛覆了傅奕心中對他們的認知,在他的眼中諸位都是道德名士,品行高潔的謙謙君子,是不會像小人一樣在背後嚼別人的舌根,所以對於他們說的話,傅奕從來都是深信不疑的。

再加之,太子在征戰時,從不注意殺戮,肆意屠戮俘虜,完全沒有好生之德,這也正好佐證了衆人的說法。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粉基地】領取!

可通過今天的話,讓傅奕對這位“聲名遠播”的太子,有了新的認識,有道是劍行王道、刀行霸道,當權者的性格不同,他們採用的方式也不同。

太子起身於軍伍,整日與廝殺漢們爲伍,性格自然火爆,自然是沒有耐心與文人在一起咬文嚼字,所以讓人誤解也是可以理解。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對於這些沒有把真像搞清楚,就任意的揣測,臆想的人,傅奕從來都是看不上,心中對他們也充滿了鄙夷之情,並在暗自下了決心,以後一定要願意他們,省得偏聽偏信,這與他作人的原則不符。

“辦法不是沒有,可老臣還是要知道陛下和殿下的決心,兩位至尊到底想把事情辦成什麼樣!

武德九年的時候,太武皇帝頒佈《沙汰僧道詔》,這就是個治標不治本的詔書,其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是以老臣需要知道這次的差事的底線到底是什麼?”

傅奕說的這事,李承乾還真聽說,當年李綱在東宮給他講課的時候,特意說到過此事,以此警告李承乾,凡爲天子者,務必要有持之以恆毅力,凡是不可半途而廢。如果沒有下一定的決心,做一半,不如不做,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更傷了天子的威名。

李淵在前隋爲官是見識過僧侶、道士的猖狂,所以他法自內心的厭惡沙門、道士“苟避徵徭,不守戒律”,又見寺觀“鄰接廛邸,溷雜屠沽”,認爲傅奕的奏疏頗有道理,由於寺院經濟的惡性膨脹,以及寺院內部的混亂等,世俗王權在利用fo門的同時,也不能不對fo門的發展加以遏制。

於是,特意頒佈了旨意,雖不像傅奕建議的那樣徹底廢除佛教,但其整頓、純潔宗教的想法顯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對傅奕反佛建議的迴應。

隱太子建成是個虔誠的fo教徒,再加上相熟的僧侶求情,實在的拉不下臉拒絕,所以上了一本,進諫一番,想讓李淵收回前詔。

但這可是逆了李淵的脾氣,當了九年天子,反而讓兒子給教訓了,這還得了,所以在翌日的大朝,當着滿朝文武的面,狠狠地削了一次建成的面子。

其曰:乃有猥賤之侶,規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爲剃變,託號出家,嗜慾無厭,營求不息,出入閭里,周旋閫閫,驅策畜產,聚積貨物,耕織爲生,估販成業,事同編戶,跡等齊人,進違戒律之文,退無禮典之訓。

至乃親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訛,變通豪猾,每罹憲網,自陷重刑,黷亂真如,傾毀妙法。譬茲稂萎,有穢嘉苗;類彼瘀泥,混夫清水。

李淵這話說的沒毛病,如此混亂與不潔之地,不進行整頓與淘汰怎麼行呢!你能指着藏污納垢之地和一羣卑鄙無恥的傢伙引導百姓遵紀守法、積德行善嗎?做夢去吧,他們要是能管好自己就特麼謝天謝地了。

所以,特意當朝下旨圈禁建成於宗正寺十日,並增發詔令:諸僧、尼、道士、女冠等,有精勤練行,守戒律者,並令就大寺、觀居住,官給衣食,勿令乏短。

其不行精進、戒行有闕者,不堪供養,並令罷退,各還桑梓。所司明爲條式,務依法教,違制之事,悉宜停斷。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餘天下諸州,各留一所。餘悉罷之。

話說的挺狠,事做的也夠絕,那你得堅持下去了,他不得,趕上高興的事,或者建成等人媚言一出,腦袋就不清醒了,手裡攥緊的度牒也鬆了出去,給予了fo門以喘息之機。

更爲可氣的是貞觀以後,明知道李世民不喜fo門,甚至已經到了厭惡的程度,他偏偏來添堵,四時八節以爲李氏祖宗和子孫祈福的名義從大安宮中發出詔書,大肆封賞fo門,增發度牒,迫使李世民不得不從其意。

當然,李世民完全是出於愧疚的心理,搶了父親的皇位,把人幽禁在禁宮之中已經很過分了,總不能連這點事兒都拂逆了吧。真要如此,那把不孝的罪名坐得更實在了,諸臣也會說他逼迫上皇太甚,到時候真有人敢在太極殿以死進諫的。

傅奕在接受差事之前,必須弄明白皇帝和太子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別又是半途而廢,他一大把年紀了,土埋半截的人了,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放屁砸腳後跟的裴律師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戰羣儒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四十六章 滅蝗進行時(1)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虜、唐軍威武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激戰曲江坊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轉的轉型!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見!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雙刃劍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個好爹,不如有個好老師!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試第三十四章 不服氣,也有招(3)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這老匹夫耍滑頭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釋兵權(2)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七百四十四章 請你牢牢地記住這一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辦法,新作風第五百七十九章 貪官多能吏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的小胖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這世上原本沒有路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風這麼大,你不怕閃着舌頭嗎?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2)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八十二章 論糧道(2)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儀攤事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