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

魏徵走了以後,可李承乾注視着他走過的路良久,魏徵這輩子的追求就是想見證這世上的公道人心,他做到了,功成身退還鄉,在世人看來是好事,也是幸事。

可李承乾心裡清楚,魏徵是帶着遺憾走的,他並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輔助一位如漢文帝一樣的仁義之君,治理着大好河山!皇帝和李承乾這對父子都不是這樣的人,所以他美夢也只能止於美夢。

這就是大勢所趨,不可能因爲一人的意志改變,不要說魏徵一介文臣,就算是天子又能怎麼樣;這個時代所需的帝王就應該是虎視鷹揚的,也只有這樣君主才能帶大唐從孱弱走向強大,屹立於世間諸國之上。

魏徵生錯了時代,如果他生活在三世之朝,一切已經步入正軌的大唐,李承乾相信他的成就不僅僅這些,這不能不說不是一個悲哀。人人都覺得開國定基的宰相才能名曜青史,可李承乾知道有時候平凡之時建功更爲難得。

“殿下心中其實早就原諒魏徵的,不是嗎?老臣看他身子骨還算硬朗,應該還能案牘勞形幾年,那爲什麼不加以挽留呢?”,張玄素拂了拂鬍子,笑着看向自己的學生。

“算了,張師傅,強扭的瓜不甜,魏徵是什麼脾氣你心中有數,留他下來又有什麼用呢!”

話間,李承乾自顧坐了下來,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淡淡說:“老實說,孤挺羨慕臣子們的,功成身退,深藏身與名,可孤這輩子註定只能在深宮圍牆之中,做個井底之蛙!”

“人人都說當太子好,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可孤真沒覺得有什麼好的。張師傅,你信不信,孤要不是生在帝王之家,這輩子活的肯定比所以人都好!”

看着太子一臉認真的樣子,張玄素笑着點了點頭,今兒太子的話讓他想起長孫無忌多年前說的,太子是龍困淺灘,否則以他的心機和手段,豈是區區一個守成之君的名頭就能蓋棺定論的。

可張玄素更傾向於另一種說法,如果太子不是出身帝王之家,不管是憑軍功或者蒼文書院,都可以讓他成爲千秋青史上的風流人物,如此豈不是應了他心中那顆心向自由的心。

“殿下,人的出身是不能選擇的,縱使你有千般大材,可丈量江山也亦是如此!守成之君沒什麼不好的,依着老臣看這是福氣纔是,殿下直接就掌握着天下的士氣和人心!”

寬慰了李承乾兩句後,張玄素拂着鬍子又問了一句:“殿下,陛下近來在軍中的動作頗大,尤其在將領任用上更爲顯眼!最近周邊沒什麼戰事要發生啊,陛下這到底是爲了什麼呢?難不成?”

張玄素的話沒往下說,但李承乾確是點了點頭,繼而言道:“你們不是常說孤肖乃父嗎?就應該料到父皇不會一直蟄伏在長安,這些年他看着孤在外面折騰的時候,心裡也甚是嫉妒!”

“高句麗的大莫泉蓋蘇文架空君上,操縱國政,且屢屢侵犯周邊小國,對大唐的也甚爲敵視,所以父皇打算弔民伐罪,在朝中做出的調整也是爲了御駕親征之前把軍中的聲音統一了。

到時候沒有魏徵爲首的文官,誰又能攔得住呢,這也是父皇爲什麼如此痛快恩准魏徵辭官本章的原因。”

“勸?張師傅,能想的辦法孤都想了,磕頭、作揖、叫祖宗都沒用!你是老臣了,在父皇座下爲臣二十年多年,應該明白他一旦決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即使太武皇帝再生也沒用。”

聽了太子說完這話,張玄素反而不知道該怎麼接了,心裡雖然對御駕親征的事震驚,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皇帝能幹出來的事。

多年來不少人在暗地裡把他和楊廣比較,皇帝嘴上雖然不說什麼,但心裡卻一直記着呢!這不,隋徵高句麗失敗了,可他偏偏就要讓大唐勝利,只有大唐勝利,他才能向天下人證明,大唐遠勝大隋,他李世民要強過楊過百倍!

“老臣曉得了,在聖旨下達之前,老臣會守口如瓶的。”,張玄素心裡明白的很,知道這裡面門道的恐怕不足一掌之數,能告訴他完全是太子對他的信任。

“哎,張師傅,與你說就是信得過你,犯不着如此的小心!九州缺一,父皇又怎麼能善罷甘休呢!還記得被孤帶回來的豫州之鼎嗎?

軍工區現在集中了所有的能工巧匠,正根據現存的古籍正在趕製其他八鼎,這就是今年的上元大禮,也是爲了凝聚天下士氣和人心。”

澆築八鼎才能花多少錢,別說皇帝要了,就算他不要,李承乾也會打好了送上去,這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皇帝本身,天子親征動輒百萬士卒、民夫,車騎兵甲無數,否則無法體現天子的威嚴,這期間的花費不是一個少數。

戶部賬面上雖然還算富裕,但打這麼一戰確實會傷筋動骨,李承乾現在滿眼想的就是財帛,怎麼樣能在最短的時間把這份虧空給補上,萬萬不可因爲戰事,耽誤了唐境內的國計民生。

別看這兩年大唐沒什麼大災大難,可這小來小去的事加起來也是不少,再加上朝廷主持的工程頗多,錢少了是萬萬不行的!

看到李承乾的神色有些不自然,張玄素知道他這位至尊的學生,肯定是覺得天子親征的成本太高,耗費的國力太大,所以摳搜的毛病又犯了。

太子的精打細算在別人看來是吝嗇、小氣,可張玄素還是很欣賞的,有多少米,做多少飯,儲君時時以國力自戒,百姓將來纔可以繼續安生的度日,大唐的社稷纔可愈發的穩固。

“殿下,父債子還,天經地義,既然做了陛下的兒子,大唐的儲君,你呀,就得多擔待着。

臣是個教書匠,不通財貨之道,所以就幫不了殿下了。不過,臣可以少喝殿下點酒,也算是儘儘心了,對不對!”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呵呵......,君臣二人相視一笑後,李承乾笑着回了一句:“張師傅,你就拿孤尋開心吧!”.......

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五百零一章 萬國來朝(一)第九百七十七章 讓他們撞樹去!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還是不妥!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七百六十四章 沒完沒了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當由頭!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2)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有同類的李承乾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三百九十六章 愛卿,你得多讀讀書啊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七百零六章 長安“義盜”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一戰(1)第六百零一章 單道真立威,分全羊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爲漢的方法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七百九十三章 長孫家也有蠢貨!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孫皇后出的難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賄賂的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別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這坑我不跳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了,你也下去涼快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讓您見笑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門!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仙?妖怪?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