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

李世民掃視了衆人一眼後,又說道“朝廷想辦法從各處節省一些錢糧,從南方設法購買一些糧草,這不又可以使五十萬人度過災荒嘛。”

聽到這裡房玄齡問了一嘴:“可是陛下,還剩四五十萬人呢,他們怎麼辦,他們的糧食從哪裡找補呢。”

“欽天監的李淳風和朕說過了,旱龍在關中肆虐不過百日,到了初伏就會下雨。”

房玄齡:“若果這樣的話,臣以爲倒是可以把潼關堵一下試試。”

李世民點了點頭,回身問一直都沒說話長孫無忌:“輔機,你一直沒吭聲,你說說朕這麼做難道不對嗎?”

長孫無忌:“陛下,災民逃荒的積習以久,從兩漢一直到前隋,都沒有真正的治的住。這個問題的根源究竟是在那呢?

就在於歷朝歷代的朝廷都沒有真正的幫助過災民度過災荒。讓這些百姓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只能自討活路。可見災荒在他們的內心是多麼的可怕啊。”

“一但出現天災,他們則會爭先恐後,拋家舍業的亡命他鄉,所以這才僅僅兩個月時間關中就走了兩萬多人。

雖然這天災是百年的大害,但如果陛下的決策能夠得以實現,那對於大唐來說則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能夠一掃幾百年的逃荒舊俗。

要是朝廷能夠繼續和去年一樣,帶領百姓度過難關,將來就是再發生什麼天災人禍,老百姓也不會怕了。

因爲他們知道陛下不會拋棄他們,朝廷不會放棄他們。他們也就能安下心來抗災求生了。若是如此天下的百姓才能真正的安居樂業。我大唐江山萬年則可以萬年永固。”

長孫無忌象來是以機敏著稱,岑文本的小九九他多少能猜出來一些。

不能讓李承乾的風頭蓋過皇帝,必須鼓勵皇帝樹立抗災的信心。要不然不僅關中賑災是問題,那李承乾的儲位也不穩啊。

長孫無忌說完後,李世民興奮的拍了一下大腿。

那個皇帝不希望自己江山萬年呢,抗災是要花些錢財,可那能換回千百顆人心啊,和這眼前的損失比起來又算的了什麼呢。

於是興奮道:“輔機說的好啊,以前朕打仗的時候靠的是一股不服輸的氣,如今面對這樣的災禍也要靠這口氣。

從現在開始,關中抗旱之事就應該是朝廷的第一要務,所有的政策都必須要向這傾斜。

百官要上下同心,就像當年打敗王世充和竇建德一樣。朕還就不信了,打井幾口,修幾裡的溝渠能比消滅幾十萬敵人和攻下上百座城池還要難。”

李世民大手一揮衆人自然是無不遵從。散議後衆臣則是各守本職,積極的投入到各樣的賑災工作中去了。

含風殿外,“殿下,風不期,雨不至啊。”,杜如晦看了李承乾一眼說道。

李承乾笑了,剛纔他也一句話沒說。不是杜如晦不想說,而是他要是進言的話,難免給人留下話柄,說他爲了自己的兒子,而諂媚君主。

“杜相寬心,只要一心爲國,自然也就寵辱不驚了不是。”

李承乾等人走後,這含風殿內就只剩下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他們君臣二人。

“輔機,看來只是在中央需用能吏,省借裁剪還是不夠。這些州縣的官員還真是不拿百姓生死當回事。要不是科考還沒有開始,朝廷沒有那麼可用的人才,朕一定要嚴辦這些庸吏。”

皇帝這邊說着,長孫無忌在旁邊就給他倒了杯茶。

呈給皇帝后言道:“去年太子監國的時候,不少人彈劾他不守禮法,刑上大夫。可陛下你看看現在,這些州官縣吏不收拾他們行嗎。”

恩,李世民點點頭道:“承乾的做法雖然有些急躁,但對於這些浮於用事的州官縣吏也不實爲可個好的辦法。那些人就象圈裡的羊,你不抽他們,就不知道往前走一步。”

長孫無忌:“陛下說的是,可這幾十萬人的口糧還是要想辦法的,臣知道陛下是爲了穩定朝局才那樣說的。天意自古高難問,這天要旱到什麼時候誰也說不準啊。”

李世民:“是啊,這個朕也知道,不過眼下府庫空虛,這麼多的糧食的確是個問題。

承乾不是在渭南還有個糧倉嗎,一會問問他那還有多少。必須按住這股災荒,要不然北伐可就要遙遙無期了。”

李世民自己都沒有察覺到,在不知不覺中,李承乾現在已經成了他治國理政不可缺少的臂膀。

就在皇帝感慨的時候,長孫無忌不由的說了一句:“陛下,太子爲了能多弄一點糧食給百姓果腹,去年可是被彈劾慘了。要是今年。”

長孫無忌還沒說完,李世民就打斷了他。

“於公太子是爲國盡忠,於私他是爲父盡孝。朕要是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那還當什麼皇帝。”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想起了去年洛陽發生的事,李承乾或許沒有李泰和李恪那麼乖巧。但他那份赤子之心卻是他們兩個無論如何都比不了的。

就在剛纔奏對的時候,岑文本總是有意無意否定李承乾的去年賑災的功績,長孫無忌不信皇帝聽不出來。

可就在李世民說道科舉的時候,他明白了,現在的那些州官縣吏和中央並省官吏之前的情況是一樣。

朕對這次的開科是寄予厚望的,希望那些因躲避戰亂的人才都能通過這次的科舉,走上各級官吏的位置,輔助朕治理好這個國家。”

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戰(1)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豬頭的阿使那步真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兒當大了沒好處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條 (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這樣的蠢貨也想當太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計劃之刺王殺駕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讓您見笑了!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給錢啊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長的小子們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雙“虎”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長孫家也有蠢貨!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麼不看看老嫩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魚乖乖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來,跟孤說說,你想往那跑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進達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話是不能當真的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賤人和敗類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爲漢的方法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車了?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七百五十章 這,這不可能!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二百一十四章 戰前會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八十九章 含風殿議事(1)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婉的真實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