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

亂花漸欲迷人眼,這被美色和財帛迷了眼的傢伙,有些時候就會變成硬骨頭,畢竟拿了一輩子都掙不到錢,給子孫留下了財富,那這條命要不要也就無所謂了。

這不,趁着丘神績喝水的空當,那人直接就咬掉自己的舌尖兒,要不是內衛及時阻止,這傢伙的小命就特麼直接報銷了,氣的丘神績照着他的肚子就補了兩腳。

人犯頭領重傷,那些小嘍嘍的掌握的情況又有限,這迫使內衛不得不改變偵破方向,按照李承乾和長孫衝提的法子-摸着石頭過河,從頭再來。

不過,這也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開端,長安及周邊九縣的一汪靜水中,卻不是看起來那麼平靜,要是不出現鑄模一案,官府也不會注意到市面上的銅製品和散落的銅錢上。

調查中發現,在過去的一年中,整個關中地區的銅器都供不應求,只要擺在櫃檯上,都會被往來的各國商旅搶購一空,多少錢都行,絕不還價,引得關中銅器的價格飛速上揚。

是以,關中各生產銅器的商賈都向所在官府申請了追加採購銅料,對於商家來說有利可圖,對於官府來說可以增加一筆稅收,又能促進與各國商業的交流,可謂一舉三得的好事。

所以各治司也都上報有司報請批加銅料,也真是因爲有了這些銅料才讓市面上銅器價格不斷的下跌,不少囤積居奇的商販都因此賒了本,不得不按照現行的價格賣出去,及時止損。

而據內衛統計的情況,在這短短的一年中,僅各官府審批出去的銅料就足有十數萬斤之多,再加上市面的原本的銅器,估計有五十萬斤之多,由此可見這見漏兒到底有多大,不可說不是大手筆。

東宮-明德殿,長孫衝三人帶着現有的卷宗和物證來向太子做詳細的陳稟,尤其是長孫衝與京兆府合作蒐羅的這些物證,已經足以證明此事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稍有不慎就會激起強烈的民憤。

“太子爺,銅六鉛四是古法,歷朝鑄幣的方子基本都一樣,這出於對先人們一種尊重,更是一種於國於民都有利的措施,是經過全面考慮的,並不是我朝特立獨行的政策!”

“大唐立國之初,國爲孱弱,不是沒人提出過提高鉛的比重以緩解年年用兵的財政拮据,可太武皇帝深知這個口子一開,破壞了千百年來的古政,國家將永無寧日。雖說這年頭久了,字跡上會模糊一點,但確實-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杜絕錢法上的弊端。”

丘神績的話說完,趙節便把話接了過去:“沒錯,老丘說的在理,臣特意查過,這種呼聲主要集中在武德五年到武德九年之中。在這期間除了要與各地的反王作戰,朝廷還要恢復各地的國計民生,所以在當時也算是一家之言,贊成這種論調的官員不在少數。”

“殿下,您看,這些新抄上來的武德朝舊幣,字跡清晰的很而且重量要更是比尋常的重上一些,拿同樣的兩枚制錢來說,如果臣不知道這枚清晰的制錢是假的,也一定會選擇留下來儲存,畢竟它的優點是可以長久保存的嘛!”

趙節說的很有意思,也很切合實際,不管是勳貴豪紳,還是平頭百姓,但凡有積蓄的,都會選擇留下品相較好的,花掉那些模糊不清的,以免自己的財產蒙受損失,這是人之常情。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東宮府庫中的制錢也不少,每年開春太子妃都會指揮宮人進行清理,以免因爲銅繡的問題使制錢報廢,李承乾就親眼見到過回堆積如山的銅錢收拾起來有多麻煩,所以對於趙節的話是持贊成的觀點。

可恰恰是這樣的制錢最能輕易的鑽過了空子,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家,在清理的時候都會圖省事放在一旁,由此可見製假者的心思用的有多麼深了,將人的惰性算計到了骨子裡。

“更爲可怕的在後面,用這種方式將市面上的銅器重煉成制錢,他們可以多收穫三到四成的收入,然後兌換成真金白銀,這就方式就是赤裸裸的敲骨吸髓,光明正大的搜刮民脂民膏。”

“這種斂財方式是迅速的,他們現用蠅頭小利釣出了條大魚,先取後予,用心之刁毒,手段之迅捷,確實難得一見的對手。內衛和京兆府這次暗中逮了幾個散發這種制錢的嘍嘍,打算通過他們把後面的大蛇釣出來。”

“所以即使明知道他們散發了大量的假制錢,臣等也不敢打草驚蛇,生怕這頭狡猾的狐狸自己把風箏線剪短,咱們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臣等今日除了報批行動計劃,請求節制事發地駐軍外,更主要的是請殿下做好善後的準備。”

長孫衝爲此十分擔心,這些制錢已經說明了他們已經開始生產了,而且假制錢蔓延到了整個關中,即使他們把賊人們一網打盡,朝廷也是要蒙受巨大的損失,甚至還可能激起民變。

如果,在關中或者長安附近因此發什麼民亂之事,那朝廷的面前就保不住了,給堂堂貞觀盛世抹上一把竈灰,到時候不僅皇帝的臉上過不去,太子也是交代不了,畢竟京畿的治司衙門是東宮的人在當。

“恩,你們的意思孤明白,這個後果咱們在推敲案情的時候也不是沒想過,事出了能怎麼辦,接着就是了,想太多反而徒增煩惱。你們該怎麼辦差怎麼辦,善後的事孤來想辦法,陛下那裡孤去說就是了,心裡不要有那麼大的壓力。”

“這買賣好啊,暴利且風險低不易被察覺,其中的利潤堪比滅一個小國,玩刀子掙不過投機取巧;要是孤不是當朝太子的話,碰到了這樣的買賣非得摻和上一手不可,你們說是不是?”

李承乾是在給三人減包袱,茲事體大是不假,可這膿包不擠不破,損失是大,可也不能遷就。這就好比堤壩上的口子,你不及時的堵上,這口子就只能越來越大,越來越難辦,所以他只能讓長孫衝等人輕裝上陣,把問題都攬到自己身上。

至於怎麼辦,如何辦能把損失降到最低,一是要看長孫衝等人的戰果,另外要看的就是專業人士的判斷了,他需要與有司研討後才能知道,現在還不是憂慮的時候。........

ωwш ◆ttκa n ◆¢ ○

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誅地滅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師,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九百零四章 該徇私的時候要徇私!第二百七十一章 來,美人給朕笑一個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難處第三十七章 出使風雲(3)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幹不了?那就騰地方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七百三十八章 晉陽風暴(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鄭家有女名麗婉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飯局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沒有翻身的機會第二十一章 麗正殿敘話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來是這樣的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鬧大明宮!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麥窪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氣異常的史仁基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五百七十九章 貪官多能吏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瓊是什麼用意?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兩泡尿的李恪第五百七十九章 貪官多能吏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們都被他騙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四十三章 囂張的孫少爺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九百二十一章 轉折與新的疑慮!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運齊天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藥來了吧!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九百一十五章 來自高原的問候!第三百五十六章 賢后風範的獨孤妙音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屍迎賓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還是不喝,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零七章 進了賊窩的李靖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將軍冒頭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讀書的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五百零三章 飯桌上的學問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八百五十七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