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這一天!

李承乾從來都是個言出必行的,既然答應別人,那就得辦,所以用完膳後他決定先去宣政殿,早談完早利索,拖拖拉拉的也不是他的性格。

可這膳還沒用完,筷子還沒放下,恆連就入內稟報:霍王-李元軌,攜霍王府長史求見。聽到這後,李承乾心中不由的冷笑一聲,他也知道覺出不對勁了,來東宮圓場子了。

“十四叔,早兒在宣政殿見到你的時候,孤還真是嚇了一跳!本來想着忙完了手裡的活兒,再尋十四叔拉拉家常,可沒有想到你這自己倒是先來了。”,吩咐恆連奉茶之後,李承乾淡笑言道。

唉,嘆了一口氣後,一臉愁苦說道:“太子爺,臣是有苦難言,臣這次是因爲王妃魏氏的急症,所以才急匆匆的回京的。這不,剛把公務和王府的事料理妥當了,就來東宮請安,失禮之處,還請殿下見諒。”

“哎,十四叔,都是一家人,那有那麼多講究,你與王妃伉儷情深,她有急症在身,特事特辦也是人之常情,孤甚爲贊同。這樣,明日孤差御醫去看看,所需的藥材和補品也在東宮調取,算是孤這個作晚輩的一點心意。”

對於李淵留下的這些兒子,李承乾是看不上,可在面子上,他絕對能讓所有人都過得去,派兩個御醫,用點藥材和補品才幾個錢,不能讓外人說他這個做太子的吝嗇,煎迫諸王太甚,連該有的關照都沒有。

而李元軌先是躬身謝恩,然後就向李承乾介紹跟他前來的老者,儒門名士-劉玄平,李元軌好儒學,素與其友善,以師禮待之,現在更是出任了霍王府的長史,此次隨其進京就是想去蒼文書院,與那裡的學者交流一下。

“哦,十四叔好福氣啊,有這樣明理通達的大儒出任長史,那對於你治理封地可是大有益處的。”,話間,扭頭看向劉玄平,笑着言道:“先生的大名,孤是如雷貫耳,高表仁,高老常常與孤說先生的文采斐然,當世無人能比,今日能在東宮一見,孤真是三生有幸。”

劉玄平可是不簡單的人物,那是儒門有名的隱士,早年間李承乾爲蒼文書院尋求儒者爲教的時候,他就是名單上的一個。可十分遺憾的是當時並沒有找到人,現在讓李元軌撿了便宜,要說這心裡沒點遺憾,那絕對是假的。

沒辦法,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在他劉玄平眼中,霍王府的長史要比蒼文書院的先生要適合的多。

“太子殿下,臣是個作文章的,喜好的就是與同道中人舞文弄墨,聽聞蒼文書院大家甚多,所以就厚顏請附王爺之尾翼,進京訪賢而來,唐突之處還請殿下見諒。”,劉玄平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後,不卑不亢的說道。

“沒問題,這算是什麼事,先生是驚世的鴻儒,能駕臨蒼文書院是全院師生的福氣,而且還有高老這樣好友在那裡,孤相信先生絕對會感到賓至如歸,不枉此行的。”

“希望先生在閒暇之餘可以不吝賜教,好好的指點下那些目無餘子的小子們,讓他們知道下什麼叫學海無涯,學無止境。”,話畢,李承乾還仔細的打量了這位大儒。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劉玄平的請求已經得到了滿足,所以他也就沒比要在殿中再待下去了,隨便找了個藉口之後,知趣的退了下去,李承乾不得不高看這位大儒一眼,他可比那些讀書讀傻的傢伙強多了。

“十四叔,現在清淨了,殿內只有咱們叔侄二人,有什麼儘管說就是,只要是孤能辦到的,絕不推辭!”,看到大殿門關上了,李承乾從階上走了下來,坐到李元軌的旁邊笑着說道。

李元軌是什麼人,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兒,他完全沒有必要爲了婆娘和長史來東宮舍這張臉,所以在劉玄平退出後,李承乾便主動將窗戶紙捅破了,有什麼啊,刺刀見紅唄!

原本以爲,李元軌是想拖延離京的時間,可李承乾萬萬沒想到,他是來主動來求“不之藩”的,這的確出乎李承乾的意料。在大唐,不之藩皇子親王只有三人,李泰、李佑、李治。

李泰、李治不用說了,他們都是皇后的嫡子,得到這樣的特許並不奇怪,也容易讓人接受,天子也是人,也有感情,總不能逼着皇帝把兒子們都弄出長安吧!

而李佑則是因爲身在東宮的原因,有了李承乾的作保,所以才能享受到嫡子的待遇與其他二兄弟一起不之藩。

可李元軌,就不一樣了,他娘不是太穆皇后所出,又不是皇子,想要不之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不要說李承乾不想幫忙,就算他想也辦不到,因爲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同意這種無理的請求。

還沒等李承乾委婉的拒絕,李元軌接着加碼,只要能不之藩,他願意放棄現有的官職,同時將封地和親王護軍全部交給朝廷,他身邊只留看家護院的家丁即可,與普通的臣子一樣只領些許俸祿養家。

霍王妃-魏氏是他的原配,夫妻相依多年,伉儷情深,如果還在那煙瘴之地爲官,她的命估計也不長遠了,這是李元軌所不願看到的。況且,魏氏還爲他誕下三子,他不想孩子還沒長大就沒有母親。

太子如今也爲人夫、人父了,李元軌希望他能看在叔侄之情上拉他一把,他已經把能放棄的東西都放棄了,除了宗蝶和家人外一無所有,皇帝和太子應該可以放心了吧!

聽了李元軌的話,李承乾並沒有馬上回答,先是盯着他看了一會,隨即便接着喝茶爲由沉思了起來。李家的子孫除了他以爲,個個都是風流成性,妻妾成羣,什麼時候出了這麼個情種了。

親王的封邑是小事,那些幫他種地的百姓纔是關鍵,如果能讓那些百姓成爲自由之身,只爲朝廷種糧納賦,那絕對可以說是一件好事。

“十四叔是性情中人,孤心裡真是佩服的緊,霍王妃好福氣啊!可是這事茲事體大,孤說了是不算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談談陛下口風,這成與不成就得看天心的意思了!”,好事是好事,可李承乾還是想再考慮下,再看看霍王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還是寫符?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貸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一戰(1)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六百零一章 單道真立威,分全羊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黃鼠狼來拜年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綱的新工作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嚇尿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八百二十三章 你話咋那麼多呢!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三百三十五章 罵盡天下的皇甫德第六十二章 包工頭杜構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這是打誰臉呢?第二百六十三章 沒有同類的李承乾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腳撲朔!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學司馬懿?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九百八十章 滿堂彩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八百四十五章 討情債的人來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縣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邊新聞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鬧鬼!第二百二十二章 庫山終戰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二百二十二章 庫山終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試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麼也要拿命去拼第二百二十二章 庫山終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誰家養的狗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七百九十三章 長孫家也有蠢貨!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錦上添花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七百八十三章 新十一條(一)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