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

李泰向東宮投降的消息不徑而走,朝野上下也因此議論紛紛,太子“處理”完家事,貞觀一朝儲位之爭也由此落下了帷幕,那接下來要倒黴的就看誰礙眼、擋道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彈劾太子領兵在西域“肆意妄爲”的聲音也一下子消弭於無形,好像從來都沒發生過一樣,那些上了本章的臣子每天上朝也戰戰兢兢的,生怕閒着無事的太子拿他們作筏子消磨時間。

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元節,李泰的腿也好的差不多了,拄着柺棍的他每天都精神抖擻的與李佑一起到明德殿去點卯,天家兄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和睦之態,皇帝的嘴上雖然沒說什麼,但心裡卻是着實高興。

是以,今年特意對一宮兩府撥了一筆款項,專門用來年後修繕宮殿府邸之用,從側面上對向臣工表示,天家手足相殘之事,一去不復返,朕的皇帝要比先帝強,大唐也會在他和太子的手中,千秋萬代傳之後世。

宣政殿,李世民,招呼着李承乾、李泰、李佑、房杜等臣嚐嚐新茶點,這些東西都是庖廚們新倒騰出來的,並沒有以往的那麼糕點只是一味的甜,加了杏仁的有一絲別樣的味道。適合成人吃,不管事怎麼着急,也得把肚子墊一墊吧!

“朕年紀大了,經常追念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崢嶸歲月,所以就想建造一座凌煙閣,將一些功臣形象繪入,以爲憂思,以顯人臣榮耀之最。”

“貞觀於茲十有餘年,之所以盛世如此,斯蓋股肱罄帷幄之謀,爪牙竭熊羆之力,協德同心,以致於此。”

“我朝立國雖僅三十多年,但功臣頗多,朕身爲皇帝,不管是死了得,活着的,都不能忘,今日叫你們來就是想敲定此名單。”

這個風兒是自打西域捷報入京之後,皇帝就表示過要如此做來彰顯君臣如魚得水的情分,這是個名垂青史的好事,可以顯耀於後世子孫,臣子自然欣然景從,沒一個說不的。

好事歸好事,可並不是容易那麼定下來,老臣都覺得資格夠格,那些死的早的也有在朝爲官的子孫幫着喊腔,原本挺明白的事,攪和成了一鍋粥,朝堂也成了他們講述家族功績的祠堂。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一個功臣都可取之處,再聽他們講述當年的諸多不容易,也把皇帝的思緒牽扯到了那段血與火的日子,即便有些人說的過頭了,他的嘴也堵的夠嗆,一句多餘的話都說不出來。

大唐立國之初,李氏就有言在先,厚待功臣,厚待其子孫,李氏與功臣共天下,現在是給功勳之臣定性的時候了,所以都擠破了腦袋往裡擠,誰也不想在這麼關鍵的時候落人一步。

“陛下,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舍那個,陛下都是於心不忍的;但恩如榮寵,都應聖心獨運,所以老臣請陛下乾綱獨斷!”

老房的話說完,立刻就得了殿內不少臣工的贊同,他們這些人是註定要入凌煙閣的,所以不管說多,說少了都是錯。

一旦在活人、死人之間,挑挑揀揀,一來是顯得不厚道,二來說明私心太重,對於人臣來說,這都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只有請皇帝自己決斷,才能顯得公平、公正,所有人的嘴上才能落個消停。

“是的,陛下,爲君者賞罰功臣,皆獨行乾坤,陛下是更古未有的明君,功業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區區小事自然不在話下!”,杜如晦趕緊幫了一句腔,把問題直接圓了回去。

唉,嘆了一口氣,李世民也只能無奈的點了點,他當然明白房玄齡這手心手背都是肉是什麼意思,他就是不好下這樣的決定,所以才召集這次廷議的。

既然人臣們不好說話,那就讓註定不會入閣的幾位年長的皇子來說,李世民把頭扭向一直都緘口不言三人,指了指李承乾,示意從他開始。

“兒臣以爲,既然是論功績,那自然是我唐臣一視同仁,生死一概而論;而死者爲大,兒臣舉薦幾位先故去的功臣,供父皇與諸位重臣參考爲用!”

李承乾說的這幾人是故陝東道行臺右僕射-鄖節公殷開山、荊州都督-譙襄公柴紹、尚書左僕射-蔣忠公屈突通、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這四人都已經故去,可他們對大唐立國,貞觀盛世,都有這不可泯滅的功績,這樣的人要是都不能入閣那可太說不過去了。

“回父皇,兒臣以爲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此四公乃爲人臣的楷模,人品,德行皆無可挑剔,當入選凌煙閣。而其他臣工所言的楊師道、岑文本和薛萬徹等人,雖有功績,但獲罪於天,乃我朝士人之恥,不應以功而掩其過也。”

李泰說這話的時候想到了張亮,同樣都是開國功臣,張亮就因爲今年不慎走了一步,就被剝奪了入閣的資格,甚至還比不上楊師道和岑文本這兩個逆臣,由此可見官場上從來都是不講是非的,那無非就是讓這三貨替自己的長輩墊底,用心“歹毒”啊。

“父皇,兩位皇兄所言甚至,兒臣深以爲是,這人雖然故去了,可這情分不能斷不是,活着的功勞再大,也不能槍了死人的地方,有些時候該豁達讓賢一下,這樣纔不負幾十年同僚、同袍之情。”,李佑這話說的有意思,從私人的角度上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這種事,公心和私心,人人都會有,李佑話直接點破了衆人的心事,尤其那些拿着楊師道與岑文本的舊功說話的人,無不黯然低下頭顱,再要拿原來那套說辭說話,那不但佔不到便宜,更是容易惹得皇帝的不瞞。

太子爺把“家事”處理完了就是不一樣,他只是輕描淡寫的把調子定了下來,其他的就都交給魏、齊二王,好人自己做了,夾槍帶棒的活的都交給弟弟們,這招確實高明,他們這些臣子又能說什麼呢!

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四百四十五章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第九百四十七長孫之殤!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九十一章 爭糧打井(1)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六百零八章 發昏當不了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時候都有湊熱鬧的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七百五十五章 詭異的勝利與勒石燕然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屁話到底是誰說的!第三百零八章 女人嘴,騙人的鬼第七百九十七章 滾出去,開府!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禍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威武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這操作,太溜了!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資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九十八章 陣斬高甑生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辦法,新作風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三百一十九章 政治低能不說,情商也不高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五百八十四章 樓下的是你爹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譙公之殤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八百九十章 沒想得那麼簡單!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開始了吧!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嚴和活命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四百六十三章 長樂門前的小校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線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華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這口氣呢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運齊天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