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

“北衙奉晉王令換防建福門。”

“北衙奉晉王令換防丹鳳門。”

“北衙奉晉王令換防昭慶門。”

“北衙奉晉王令換防光順門。”

......,貞觀十九年五月十四傍晚,成羣結隊的北衙禁軍,有序的接管了大明宮西側的宮門戍衛,囊括含元殿、宣政殿,明德殿的主要宮防,這種換防可以說是十分的反常。

事出反常即爲妖,太子染病在宮中修養,太孫代理國政,突然搞這麼的動作換防,不由得不讓人起疑心;可他們手中持有太子的手令,即便不服也讓人不得不從。

而威風凜凜的晉王與武妃則帶着一批軍隊,以奉詔戍衛太孫之名,直奔正在廷議的宣政殿,動靜搞得這麼大,頓時就把井然有序的皇宮搞的雞飛狗跳,亂亂糟糟一團。

“武妃,你一介後宮婦人,竟敢帶着這麼兵來宣政殿,你是想要造反嗎?”

“別忘了,李家是有規矩的,後宮婦人不得干政,議政,你這不是踩過線了,你這是在找死!,李泰拄着柺棍站在宣政殿外,大聲的喝斥武媚娘,而對同樣前來晉王卻視而不見。

呵呵,嫵媚的一笑後,武媚娘笑着回了一句:“魏王,你什麼時候講起規矩來了?”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本妃呢,當然知道祖宗的家法,可本妃聽說有人毒害了太子殿下,且還秘不發喪,企圖行曹孟德的舊事,要是這樣的話,那本妃顧不得許多了,所以纔有今兒這出。”

“說誰,當然是你魏王和皇后了,誰知道是不是你們母子趁太子爺病重,想要搶奪朝政大權。北衙禁軍的將領,不是李氏宗族,就是多年的老臣,他們當然不容亂臣,戕害監國了。”

聽了武媚娘這話,李泰面帶不屑的笑了笑:“武妃,你這藉口找的真是很蹩腳啊!想象力還這麼豐富,本王真是佩服的緊。行了,裡面正在議事呢,沒時間接待你們,有什麼道兒劃出來把!”

話畢,李泰揮了揮手,守衛宣政殿的衛士抽出了手中的橫刀,殺氣騰騰喊着號子大步向前;這些人都是東宮左右宗衛率的將士,將佐清一色的李氏皇族,他們可不管對面人是什麼尊位,或者說的是什麼。

“喲呵,魏王殿下,被道破心事,惱羞成怒了?還不是殘廢了,沒什麼機會繼承皇位,所以搞了這麼個局嘛!”

話間,武媚娘把晉王往前一推,繼續言道:“衆所周知,晉王纔是太子爺最貼身的兄弟,他們的關係纔是最親密的,所以晉王當然不能容忍爾等亂臣。”

“今兒,要麼請太子出來,咱們磕頭請罪,要麼就是你們承認戕害監國之罪。”,話畢,武媚娘抱着膀子等着李泰的回話,那得意的模樣與平時的恭順有着天壤之別。

武媚娘對今天的行動非常有信心,在其得到太子薨世消息的同時,長孫皇后也以移駕東宮,名義就近督促御醫給太子診病,實際上則守住太孫,以防朝局突變。

現如今,太子的屍身怕是已經臭了,要不然李泰的“病”怎麼好的這麼快,急吼吼的就跑進宮,在宣政殿賴着不走呢;這還不與他們一樣,想要趁着太子薨世,快人一步,搶先篡改好詔命。

“武妃,本王是不知道你精明過頭,還是真傻,你覺得你這手移花接木玩的很高明嗎?在本王看來簡直是愚不可及!”

“好啊,你不是非得見到太子才肯俯首認罪嗎?行,本王成全你。”,話間,李泰特意高聲的吼了一句:“大兄,你那忙完沒,再不出來就有叛臣要打進去了。”

李泰這話剛落,一身墨色便裝李承乾從緩緩開起的殿中門走了出來,掃視了一眼下面的人後,沉聲言道:“怎麼,都吃飽了撐着了,到宮裡遛彎?不把孤這個監國和軍法放在眼裡了!”

看到太子還活着,跟着他們來北衙禁軍們全都把兵器收了起來,不待將軍們的號令,如退潮般退後百步,然後行了個軍禮,高聲吼道: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與此同時,幾個李氏宗族的將軍,也立刻拿下晉王和武媚娘,用刀架着他們的脖子,迫使他們跪下。

北衙這些將領,也是聽說太子被人戕害,出於義憤才服從調令跟着來的,現在看太子真人站在這裡,當場倒戈是理所當然的,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畢竟太子在軍中的威望太高了。

“李承乾,你詐死?你陰我!”,武媚娘滿臉都是不甘之色,一邊掙扎着,一邊高聲嘶吼着。當初下這個決心就是因爲太子死了,如果知道李承乾還活着,打死她也不敢如此鋌而走險。

撕下假李治的人皮面具後,李承乾淡淡的說:“算計你?你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行不行!你不過是一介小小嬪妃,在我們李家充其量就是使喚丫頭,你覺得孤會爲了你擺下這麼大的陣仗嗎?”

“從徐妃之死到派人送毒食盒兩件事,孤就知道是你了,之所以沒動手,不是因爲估計你的身份,而是爲了把前、後唱戲的角一勺都燴了,自己想想,你比韋貴妃如何!”

щшш ◆тt kan ◆¢〇

“一個搞不過,四家一起合夥,裡應外合,算計是不錯;可你們忘了,孤是在無數陰謀詭計和血雨腥風中走出來的儲君,不是那種眼高手低的二世祖。”

李承乾這話剛說落,宮門出有三位身着鎧甲的武將策馬而來,翻身下馬後,大禮參拜:臣等參見太子殿下,殿下萬福金安。

這三人不是別人,正是被革職的膠東王李道彥、濟北郡王李瑊、漢陽郡王李瓌。

“啓稟太子殿下,臣等已經接管北衙軍權,無論是營區的,還是剛剛換防的,皆唯太子殿下詔令是從。”,話畢,李道彥從懷中掏出皇帝專用調兵令牌恭敬的呈了上去。

拿過令牌之後,李承乾先是笑了笑,擺手讓三位郡王起來,隨後對武媚娘言道:“他們三位都是孤故意關起來的,在你們出營來宮時,就奉命接管了北衙,所以即便是孤真的薨了,你們的下場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七十四章 岷州終戰(1)第九百八十九章無路可逃!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幹就幹大的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邊第八百二十三章 你話咋那麼多呢!第三百九十章 靦腆的長孫無忌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戰(7)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這是打誰臉呢?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一百零三章 最後一戰(1)第九十章 含風殿議事(2)第五百八十四章 樓下的是你爹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運動會(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的疑雲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五百八十章 反轉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二百零九章 吃誰的飯就得知道向着誰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雞下蛋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麼時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四百零七章 禽獸不如啊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四百九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覲見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都有第一次第五百零九章 蒼天饒過誰(一)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是個人才啊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煙閣 (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四十七章 滅蝗進行時(2)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九百八十九章無路可逃!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個爹、八十有個媽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還是沒有趕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二百零二章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計劃之倉皇逃竄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間最惡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