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效果感人

第419章 效果感人

王惡沉默了許久。

吐蕃如冉冉升起的朝陽,雖然在大唐這頭碰了個鼻青臉腫,卻不妨礙吐蕃在另一頭突出重圍。

如果不是王惡一次又一次地固執己見,動用了各種手段,堅守蘇毗這道坎兒,也許吐蕃就如歷史書上記載的一般,二百餘年居高臨下,反覆與大唐爭奪河西、隴西、吐谷渾、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幾乎與大唐從頭鬥到尾,稱之心腹大患也不爲過。

一旦失去了蘇毗這道防線,大唐就幾乎失去了主動權,要重新登臨高原,難於登天。

還好堅持到迫擊炮、火槍的問世,才能以壓倒性的優勢讓吐蕃屈服。

但是,這絕不是因爲吐蕃弱啊!

如果懈怠了,讓吐蕃突破東線,那將是一場災難。

反之,能夠壓制吐蕃十年左右,鐵路能夠上到蘇毗,就有可能反客爲主,徹底吞併吐蕃,形成一個“有史以來”也不是沒希望。

所以,吐蕃這條線不僅不能鬆,還得額外加緊,一定不能讓後方出亂子。

今年的目標,除了百騎的架構鋪設之外,是要先對付倭國還是先對付高句麗呢?

理智上,應該對付高句麗更划算一些,因爲那意味着整個朝鮮半島與大唐本土連成一片,再沒人能從大唐手裡奪走百濟府與新羅府這兩塊飛地。

然而,從情感上,王惡就是抑制不住想謀取倭國啊!

“倭國那頭,百騎也安排了人手,外圍級別,最高到了倭國朝廷,可惜左右不了倭國的時局。”鐵九十七半帶炫耀地開口。

王惡挑眉。

很好,雖然百騎之前的戰略意識有些不到位,但實務還是讓人滿意的。

“是蘇我石川麻呂。”

鐵九十七還是說出了名字。

王惡有點震驚。

蘇我石川麻呂的地位僅次於蘇我入鹿,貨真價實的倭國頂尖一撮人,百騎居然能把他發展進外圍,怎生一個牛字了得!

“怎麼做到的?”

王惡好奇地詢問。

就當是郎將垂詢一下百騎業務了,不丟人。

“只要是人就有慾望,錢財、美色、權勢,貪嗔癡三毒,又有幾人逃得過?”鐵九十七平靜地回覆。“蘇我石川麻呂同樣是蘇我馬子的嫡孫,又怎會服氣大權落入蘇我入鹿這一支?有嗔念,自然可以尋隙而入。”

王惡敏銳的注意到鐵九十七的用詞。

“怎麼,百騎內研習佛經的人多嗎?”

“怎麼不多?多少老兄弟滿手血腥,若不是頌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化解戾氣,怕是早有人崩潰了。”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姚秦時期鳩摩羅什譯(402-413年)略本,現存於世。

鐵九十七正色道:“若不是靠着這一點麻痹,連額都會瘋。現在,額只有覺得自己是伏魔金剛,才能安然行走於黑暗。”

王惡一本正經地辯駁:“你錯了,額們百騎不是覺得自己是伏魔金剛,而是,就是伏魔金剛。”

鐵九十七默然點頭。

百騎長安隊什長符強提前去了預備身份,正式成爲百騎軍士,消息不脛而走,大唐每一個百騎隊羨慕、嫉妒之餘,都在思考符強爲甚會受郎將的青睞。

符強不計後果的出手、強勢的言語,大家努力一把,基本上勉強夠得着。

一言不合幹掉一個使館人員,這,這有些強人所難啊!

郎將總體來說還是很強勢地爲百騎軍士撐腰,這很暢快。

要是來個刀口向內的郎將,以後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至於說符強挨那十記軍棍,該!

事情沒做好,捱揍難道不應該?

更何況,一罪不二罰,郎將這處罰就表明了,再不會追究符強的其他責任!

十軍棍,誰挨不起?

一時間,百騎這些預備軍士情緒高漲,隊長們都得費老大力氣才能止住他們蠢蠢欲動的心。

長安隊與萬年隊的再次相遇,整個萬年隊的氣勢莫名地低了一分。

沒辦法,符強鬧的動靜那麼大,誰不知道呢?

有這個動靜,外加郎將以免去預備身份的形式,變相地進行表彰,萬年隊有什麼底氣去對抗呢?

沒有相當的功勞,沒有相當的氣勢,在長安隊面前就低人一等。

這就是百騎,不脫軍隊本色的百騎。

只以成敗論英雄的百騎。

玄字二百零一生平第一次在老對頭面前低調下來。

硬氣不起來啊!

老對頭拖着病軀爲麾下在兇名昭彰的郎將面前扛責任,自己不一定能做到啊!

雖然這話有滅自己威風之嫌,但玄字二百零一不屑掩飾。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驕傲的玄字二百零一不會因此非得嘴硬。

但是,沉默下來的萬年隊,心裡憋着一口氣。

憑甚?

憑甚萬年隊會低人一等?

額們不如符強那麼狠,難道額們還不會多努力一點?

於是,萬年隊偵騎四出,把半個長安驚得眼都直了。

小偷小摸抓了不少,遊俠兒也遭殃了,可是大魚呢?

終於有預備軍士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問題,吏部尚書高士廉的府邸,每日有相當數量的官員聚集,疑有大問題!

好在軍士們經過符強十軍棍的教育,知道不能貿然行事,將問題層層上報。

問題彙總到王惡手上時,王惡哭笑不得。

“鐵九十七,讓萬年隊停了監視申國公,甚麼破事嘛?”

貞觀十二年,高士廉改封申國公,正式定封。

鐵九十七很不明白,王惡爲甚會說這話。

監視官員,這不也是百騎分內之事麼?

王惡一撫額頭:“只是讓你們放回正常狀態!人家高尚書攜晉升尚書右僕射之勢,正安排人修《氏族志》呢,人能不多麼?”

《氏族志》的編撰,其實是李世民的意圖。

堂堂皇家,居然屢屢被掉了毛的世家蔑視,是可忍孰不可忍!

朕,要修《氏族志》,將皇家擡到第一位,外戚次之,讓世家全部排第三等。

李世民修《氏族志》,表面上是繼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譜學傳統,實際並不如此。

在魏晉南北朝時,譜籍是選官的根據,劃分門第是看歷代做官的情況而定,列爲門閥的,都是累世冠冕之家。

而《氏族志》打破了以往純以郡姓作爲門第等差的傳統,至於劃分門第等級的標準,更不考慮過去做官的情況,只看在唐朝的官爵高下。

這些變化首次觸動了以往的門第等級,具有進步因素,也符合當時新舊士族階級的變化狀況。

但必須指出,唐太宗的“尚官”原則,只是代替魏晉以來“尚姓”的修譜標準,不等於否定了門閥觀念,而是更多側重扶持統治集團,調和門閥間鴻溝以期保持大體平衡。

李世民的“尚官”原則在當時雖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由於他想搞新門閥與世封制,結果必然趨向保守。

所以,大動干戈的修《氏族志》,效果真的感人。

(本章完)

第558章 學費太貴第26章 歪打正着第32章 世家的恐慌第529章 請求聯姻第310章 更有道理第198章 真·婦女之友第535章 李佑的見識第398章 阿耶來了第196章 香滿洛陽第401章 死了的兄弟第166章 分肥第268章 打平壤第560章 殺叔證道第291章 李貓的飛躍第538章 這個不要臉的!第30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511章 蝦餵魚第225章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75章 犯忌諱第157章 扎心德勒第75章 犯忌諱第215章 父子之戰第119章 寬仁大度王端正(一更求收藏)第133章 周旋(三更求訂閱)第279章 相送第233章 午餐肉第567章 不帶你們玩了第270章 白巖城降第224章 孤說了算第181章 孫思邈入駐第30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455章 逐出師門第150章 奪城第244章 請你看煙火第514章 敗退第352章 席君買立功第417章 裁判下場第188章 平息第40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73章 分家第534章 萬貫家財第46章 這就是戰爭(一)第205章 風雪第123章 硬漢(二更求收藏)第332章 大起大落第145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586章 就是這麼粗糙第453章 招募第324章 逃離土默川第129章 上架感言第400章 仁義之師第458章 狂生第132章 高句麗使者第288章 三味書屋第304章 覓夫當覓藍田侯第471章 貞觀十六年第245章 日子會好起來的第492章 伴君如伴虎第468章 通車第173章 抵足而眠第394章 這狗東西第539章 向死而生第489章 米國第486章 定庭州第364章 雞犬不留第309章 沙漠風暴第454章 不行!第476章 君子第593章 薨第276章 東宮君臣第444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178章 馮智章的幸福生活第515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13章 出涼州第415章 堂下何人,因甚狀告本官第203章 一文第147章 彌勒教第88章 雷霆(三)——二更!求收藏!第470章 口號第508章 還朝第541章 王相駕到第101章 程處默的抱怨第594章 血流成河第126章 秋後算賬第499章 你師從何人?第582章 有一種證據第238章 比試第338章 鳥盡弓藏第519章 美味的肉蓉第512章 地滑吶第201章 破盤氏第78章 羈縻第238章 比試第306章 相忘於江湖第205章 風雪第178章 馮智章的幸福生活第398章 阿耶來了第275章 水落石出第285章 迴歸第89章 雷霆(四)——三更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