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劇終

第595章 劇終

李世民冷眼靜看這一切,絲毫不動容。

或許,經歷了喪子之痛的皇帝,即便是整個大唐毀滅也不能讓他在乎。

狠辣報復的手段,只有德太子李承幹才幹得出來。

“德”字可圈可點,頗有缺啥補啥的神韻。

遇刺身亡,不過是高明早就埋下的導火索。

李承幹安葬到昭陵,就在文德皇后身旁,也算母子團聚了。

朝堂上,終於有人扯出了立儲的敏感話題。

四下一打量,經過李承乾的淨化,朝廷的選擇餘地大爲縮小。

魏王李泰身爲嫡次子,自然是熱門中的熱門,無數人歡呼雀躍着欲歸其門下。

李泰在朝堂上的一個提案,讓長安抖了起來。

“臣李泰,請立晉陽公主李明達爲太女。”

無論諸大臣如何勸諫,李泰只是堅持這個觀點。

李泰的爲人有些善良、有些天真,只是做一方封疆大吏倒也罷了,若爲帝王,絕非天下之福。

別人或許清楚,只是覺得帝王弱一些好控制,又或者想取而代之……

大唐已經是所有封建王朝裡最開化的朝代,允許女子爲官已經極其難得了,破天荒地立皇太女可謂阻力重重。

“王相以爲如何?”

李世民把目光投向一直不曾言語的王惡。

“臣以爲,立太女一事雖亙古未聞,但世事總是向前發展的,額們總不能貞觀朝了還扛着古董直轅犁去犁田嘛。諸位大臣之意,恐怕是擔心日後傳承的問題,竊以爲也能解決。”

“便是晉陽公主日後登基了,也請她明誓,日後嗣位於李氏子孫,即便傳位於自己的親骨肉,也必須令其改姓李,延續李氏香火。”

王惡的話讓朝廷響起嗡嗡的議論聲。

雖然王惡的話有點不合大家的理念,細細思量,卻也不失爲解決之道。

在王朝史上雖然沒這個法理,不代表民間沒有這先例。

贅婿就是因此而出現的。

硬要拉一個不能服衆的庶子上臺,立刻會紛爭四起,恐怕比李承乾的後手更讓大唐頭疼,分崩離析也不是不可能。

吵吵嚷嚷,最後還是通過了立皇太女的事宜。

大唐沒那麼多官僚動不動就跪地哭嚎“祖宗之法不可改”,大唐傾向於實用、大唐擅於引領潮流、大唐敢在封建時代獨行特立——雖然某些事並非好事。

連續半年,天子臨朝,只爲皇太女坐鎮,大小事宜悉由皇太女處置。

偶爾,太女的處置會出現偏差,皇帝會及時糾正。

臘月二十五,心力交瘁的貞觀天子李世民駕崩於立政殿,其後太女李明達登基,並於元旦詔告天下,改元神龍。

或許是李承幹臨終的狠辣,終究讓人顧慮重重,新皇登基竟平靜得不起一絲漣漪。

貞觀天子廟號太宗皇帝,諡號文皇帝,入昭陵與文德皇后合葬。

如韋妃一般有後的嬪妃,准許隨子嗣赴藩養老。

無所出的,放感業寺(今陝西西安未央區六村堡鄉後所寨西南30米,感業寺小學建於內)出家爲尼。

武照卻偏偏是一個例外,被神龍天子任命爲制詔。

一些老臣想反對,想想倆人都是女性,老實閉嘴了。

兩個絕頂聰明的女人當家,朝政很快平穩下來,十六衛的兵權被神龍天子牢牢掌握。

神龍二年,權勢滔天的吏部尚書、司空、趙國公長孫無忌被狀告謀反,內侍省所轄地聽第一次亮出猙獰的獠牙,將長孫無忌、褚遂良一併官員全部拿下,賜白綾。

只有房玄齡、王惡等宰相才知道,長孫無忌確實不冤,德太子李承乾的多番遇刺也有他的手腳。

長孫衝、長孫渙等後人也受影響,雖未趕盡殺絕,卻也流放安西都護府。

這已經算是神龍天子顧念舊情了。

神龍三年,春三月。

河源郡王、吐谷渾烏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諾曷鉢上書,請求仿蘇毗例,去吐谷渾國號,改爲大唐吐谷渾府。

王惡的權勢與日俱增,卻越發顯得謹慎,對於自家這一系官員的提拔更是從未置喙。

老這一代,幾乎都到頂了,再提拔就德不配位了。

值得一提的是,狄仁傑居然被神奇地操作爲門下省從六品上的起居郎,連王惡看了都撓頭,不明白這是誰的干預。

狄知遜笑歪了嘴,娃兒這一下就竄到了三省中樞,還是記錄皇帝日常的起居郎,有前途哩!

要是外放的話,起碼得與自己平起平坐了。

就怕娃兒死腦筋,抓住皇帝的痛處,憨憨地記錄上去。

真以爲按制皇帝不得看起居注,就真不知道你寫些甚麼?

年輕。

皇帝在兩儀殿留王惡商議吐谷渾事宜,賜羹湯。

然而,狄仁傑目瞪口呆地發現,喝完羹湯的山長竟然昏睡過去。

識時務的狄仁傑立刻退出太極宮。

神龍三年五月,大唐正式接納吐谷渾。

同時,神龍天子漸漸顯懷。

《起居注》上記載,神授子嗣。

至於你信不信,反正《長安晨報》是信了。

歌功頌德的文章,不要錢似的往《長安晨報》上刊登。

王惡看了《長安晨報》,心情有點複雜。

正室這麼多年才得育一子一發,外室一槍命中,委實讓人無語。

好吧,也不算外室,自己就是個送奶工人。

神龍四年正月,神龍天子產子,重八斤八兩,取名李弘。

王惡被這個消息震得不知道該說甚麼。

兜兜轉轉,還是脫不了歷史的怪圈。

神龍十年,耗時十一年的長安至蘇毗府鐵路竣工,宣告通車。

同年,皇子李弘立爲太子。

神龍十一年,吐蕃太子貢日貢贊毒發身亡,葬于山南瓊結的歷代吐蕃贊普墓,只留下襁褓中的兒子芒鬆芒贊與父親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心灰意冷之下,不惜與噶爾·東贊決裂,遣小論吞彌·桑布扎赴大唐,遞交國書,懇請去國號,請求准許芒鬆芒贊永久入籍長安。

舉目四顧,大唐天下無敵。

神龍十五年,王惡正式請乞骸骨。

神龍三十年,神龍天子遜位,新皇登基。

神龍三十二年,太保、藍田侯王惡薨,享年六十七歲。

天子親自扶棺送葬。

……

全書完。

(感謝青蓮教皇打賞,感謝書友20210808112304604,打賞,感謝起點讀書 iOS 打賞,感謝夢型像打賞,感謝請叫我武安君打賞,感謝開書以來諸位的不離不棄。年後,新書再見!)

(本章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6章 詩會第231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256章 扎帳瑪旁雍錯湖第65章 血染棉鈴第547章 九族第104章 噶爾·東贊第54章 李泰的調研第414章 貞觀十二年第517章 五娘子第176章 馮家祭祖第340章 發羅州的反抗第145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310章 更有道理第237章 滑膛炮問世第45章 牛刀小試第121章 射獵(三更求收藏)第385章 江南春第581章 遊說第215章 父子之戰第169章 拍賣第499章 你師從何人?第492章 伴君如伴虎第297章 香胰第343章 人才第95章 滅蝗第593章 薨第359章 朝堂之上第506章 國除第558章 學費太貴第576章 唐薯第23章 曲江園第444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577章 祥瑞第322章 貞觀十年第401章 死了的兄弟第428章 威武霸氣唐協軍第451章 任人唯親第346章 契苾何力第455章 逐出師門第554章 阿史那賀魯叛第290章 那也是槍第110章 窮太子第269章 雨天槍聲第270章 白巖城降第180章 和道士比醫術第76章 失敗第137章 叩闕(七更求訂閱)第462章 京畿歸氏第193章 程處亮的痛苦生涯第173章 抵足而眠第318章 地圖炮第565章 皇帝的退讓第492章 伴君如伴虎第266章 正道的光第14章 回家第468章 通車第465章 噁心人第267章 一聲嘆第121章 射獵(三更求收藏)第153章 紅塵做伴第468章 通車第485章 耍無賴第314章 冬雪第2章 突厥至!第386章 百丈清規第501章 貞觀十七年第503章 報復第318章 地圖炮第78章 羈縻第20章 襲擊第381章 梅譜客棧第207章 原諒他第538章 這個不要臉的!第174章 壞人第464章 莫名心痛第137章 叩闕(七更求訂閱)第464章 莫名心痛第69章 薅羊毛第73章 錢莊第444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47章 這就是戰爭(二)第356章 本王來了第48章 這就是戰爭(三)第581章 遊說第274章 不講理的魔王第77章 大勢第282章 蘇我入鹿回師第40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63章 花錢消災第107章 與噶爾·東讚的會晤第151章 捅破天第227章 圍攻娘臂城第588章 泰山盟的瓦解第54章 李泰的調研第162章 于闐來朝第68章 內訌第556章 五百里追殺第474章 培訓政委第573章 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