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訪關家的惠能與關志義一頓交鋒後,他也只佛門變動基本一成定局。
他不想改變,就如同許多頑固派覺得老祖宗留下的都是好東西一樣。即便關志義是善意的,他心裡也不爽。
不過,事已至此,他一個出家人如何與朝廷官府鬥?
於是惠能轉而求其次,想知道關志義的變革內容,看是否會傷害到佛門利益。
關志義說道:“火雲寺的僧人勾結感業寺的一個女尼擄走上香女子。這件事陛下和諸位大臣都不願意管。大師知道這是爲何?”
惠能不解的問道:“這是何故?”
“陛下和少林有一段淵源,蕭閣老又深研佛學,乃至於朝中對火雲寺一事感到棘手。要知道百姓可不知道這些惡人是不是佛門中人。大師,你猜百姓知道結果後,會怎麼說?”關志義說道。
這話不叫忽悠,而是大實話。
他重生前,新聞報道有校長與學生開房。可以說這事個特例,全國可能就只有這麼一起。那麼多少校長,敢這麼幹,會這麼幹的可以說只要他。
但是百姓怎麼說的,校長是XX,老師是XX。
他們纔不管你有多少壞校長,只要有一個,所有的校長都必須跟着遭殃。
同樣的,一個遊客到國外不文明,所有國人一起被鄙視。
廟裡和尚擄女子,整個大唐不會超過兩位數吧!可是百姓會怎麼看,絕對把寺院視爲禁地。
惠能說道:“施主,老衲同意你的觀點。這些惡人一定都是假扮的僧侶。不知施主可有辦法消除這件事的影響?”
關志義說道:“事情已經發生了,想隱瞞這個秘密,那是不可能滴。別說這些受害者,就是他們的家屬也不可能沒有埋怨啊!”
他說的是不能隱瞞,那麼就說明有辦法解決。這一點惠能還是能夠看出來滴。
“施主應該由答案了吧!只要有用得着老衲的地方,施主請儘管開口。”惠能爲解決這個問題,可謂是用心良苦。
關志義說道:“前幾年,佛門出一個著名的高僧,似乎叫做玄奘。聽說他爲尋求真經遠去天竺,大師可曾聽說?”
惠能說道:“玄奘,這個名字老衲到聽說過。只是他去沒去天竺,老衲就不知道了。施主不會無緣無故的說起他,想必定有深意在裡面吧!?”
“某提玄奘,即使想告訴大師,想你和玄奘這些高僧,沒有人會懷疑你們做壞事吧?”關志義笑問道。
“老衲從不犯戒,更不用說傷天害理的惡事了。”惠能莊嚴的說道。
關志義說:“爲何大家這麼信任你們呢,那是你們的名氣。可以說聽過你們名字的人都敢保證你們是高僧大德。這樣一來,就沒有人會對你們產生惡意了。”
“施主,你還是直接說吧。老衲想知道你說這些和火雲寺有什麼關係?”
“火雲寺的變故,即使百姓的災難,也不是佛門願意看到滴。那麼爲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必須加強官府對出家人的管理。避免出現爲惡鄉里的僧人,也避免其他人冒充僧侶。”
惠能有些爲難的說道:“出家人不理塵事,施主讓朝廷管理是不是有些過了?”
惠能沒有說錯,和尚都說度化衆生,可是他們很少參與朝廷更替。看到衆生爲權力爭鬥,他們不管。看到國家被侵略,他們一樣無視。甚至對親情都持排斥態度,你說他們能關心國家?
關志義說道:“這次傳言說要對佛道出手,是某的注意。可以明白的告訴大師,若是佛門中人與道家弟子認同某的計劃,哪一切好說。否則,某可能率大軍毀掉所有的廟宇道觀。”
又一個和尚受不了關志義的言語刺激,跳了出來說道:“你以爲你是誰?就算當今天子也不能如此對佛門。你一個小官也想對佛門指手畫腳,不怕佛祖降罪!”
“白癡!某殺了那幾個和尚,佛祖生氣了嗎?既然你信佛,那麼某把你凌遲處死,佛祖會不會現身?”關志義氣勢洶洶的問道。
惠能也知道,關志義做什麼,佛祖都不會出來管。
他們這些和尚講究的是修來生,至於這一輩子,好像佛祖不會管。
他不想關志義被激怒,於是說道:“施主,你還是說說你的計劃吧!”
關志義說道:“首先,佛門中人必須登記造冊接受朝廷管理。其次,所有寺院的田地歸朝廷所有。第三,……”
惠能說道:“施主,你別說了。就這兩點,所有的佛門中人也不能答應啊!”
“爲何?”老關明知故問。
“把寺院的良田都交給朝廷,院裡的僧衆可怎麼生活啊!”
關志義說道:“不把良田交給朝廷,你們僧侶能耕種?你們把地租給百姓耕種與交給朝廷有什麼差別嗎?”
惠能說:“這怎麼能一樣?百姓會給地租,朝廷會給嗎?”
“朝廷當然不會給地租,但是可以換個形式養活僧衆啊!”關志義忽悠道。
“不知,施主計劃怎麼辦?”惠能有些妥協的問道。
要說少林寺的武力值也不錯,但是對上軍隊,那也是個死字。其他那些廟宇不用說了,一個小隊就能把它們給毀了。
面對關志義的強勢,惠能只能妥協。
先前李世民已經和他見過面了,以前的朋友,如今的君臣。老和尚怎麼可能不知道權力對人的影響。李世民都不出面了,不用說這是他默許滴。因此,關志義的態度,被會惠能誤解爲朝廷的意見。
關志義恐嚇了惠能,如今又給他一個甜棗。
“大師,你們修行就是爲了度化衆人。那麼朝廷每年召開幾次佛琺大會,然後給寺院一定的生活用品。這樣既滿足了你們的生活所需,也算爲你們的修行提供了便利。”
用工作換衣食,這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可是用到和尚頭上,就有點兒那個了。
惠能說道:“施主,你這樣做。是不是太過了?”
“大師此言差矣!佛琺大會既可以度化衆生,又能滿足日常生活,有什麼不恰當滴。佛門講究清修,大師可不能追求物質享受哦!”關志義說道。
一個和尚氣呼呼的嘮叨:“把所有僧侶登記造冊,幫朝廷做琺會還糧食。這不是把佛門中人當犯人嗎?”
關志義這次倒沒有罵人,而是解釋道:“佛門弟子都登記造冊,這樣有朝廷發給的專用標示,那麼你們的身份就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就如同玄奘和惠能大師一樣,走到哪裡都沒有人懷疑。”
惠能說道:“萬一有人假冒呢?”
“大師,只要佛門中人都在官府登記,那麼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圓寂的僧侶都交回身份牌,收的新弟子由官府發放身份標示。某相信那些假冒僧侶的人,不會有容身之地。”關志義解釋道。
老關這明顯是忽悠人。
別說這個時代,就是現代社會那麼多的防僞技術,都不能杜絕弄虛作假。這大唐的技術,誰能保證沒有人制作出假僧侶的證件來。
這現代人都知道的常識,但是在大唐卻沒有人能想明白。即便是惠能這種見過世面的,也一樣被他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