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兩軍對壘

“世伯,您看我軍如此部署是否妥當?”

正當風雨軍內部爲了統一意見而爭吵不休的時候,燕家軍顯然少了這一層麻煩。燕耳依然作爲全軍的統帥,同時,燕家軍的智囊張兆親自率領援軍出城接應,大將朱全也奉命從原本防範南面鄂州的防線星夜趕來,形勢一片大好,這讓燕耳不由摩拳擦掌,恨不得馬上投入戰鬥,一雪日前的恥辱。

“不錯,賢侄不愧是燕家下一代最優秀的帥才!”

張兆仔細研究了燕耳的作戰計劃之後,不由撫着鬍鬚微微頷首笑道。

“多謝世伯誇獎!”

燕耳不由大喜。燕耳的正室只出了一個女兒,因此燕家未來的繼承人問題始終是年輕一代燕家子弟的一個心病。燕耳身爲燕南天最信任的侄子,雖然一直都被燕南天器重,甚至已經被私下認爲是最有可能的下一代燕家之主,但畢竟沒有被公開確認過,因此心中始終忐忑,如今居然能夠得到燕南天最倚仗的元老的如此讚譽,免不了心中一動,遠比得到什麼美女財物,或者建立一般的功勳更加高興。

“賢侄何必自謙,燕帥心如明鏡,自然有數!”

張兆看見燕耳喜形於色,也是心知肚明。他清楚燕南天之所以遲遲沒有公佈自己的繼承人,主要便是希望藉此機會讓那些優秀的燕家子弟互相競爭,展現才華而不敢鬆懈。這一招雖然會有內部動盪黨爭的危險,但是有諸如燕南天這樣的強權人物控制着全局,自然不會失控,卻反過來可以讓那些年輕子弟人人自強不息,不至於做紈絝子弟,可以說實在是用心良苦。

至於燕耳,早就在燕南天考慮的第一人選之列,如果此戰得勝,其地位勢必更穩,張兆雖然並不很在意自己日後如何,但爲了家人子嗣的榮華富貴考慮,卻也不得不未雨綢繆,先行和這位未來的燕家之主搞好關係總是沒錯的。

“日後還請世伯多多提攜,燕耳定當終身以師禮相待!”

燕耳聞絃琴而知雅意,當然是打蛇隨棍,決心乘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巴結一下平日裡一向清高孤傲不合羣的這位家族第一智囊。

“哈哈,老朽老矣,恐怕是有心而無力了!倒是眼前這一戰,恐怕纔是賢侄蟄龍騰淵的好機會,千萬不要錯過啊!”

張兆打着哈哈,隱隱約約的暗示道。

“世伯教訓的是!”

燕耳心中一凜,登時體會到張兆的言下之意。跟隨燕南天這麼多年,他當然非常清楚燕南天是怎樣一個人,在燕南天而言,恐怕沒有什麼比燕家千秋霸業更爲重要的了。因此和風雨軍的決戰的確是自己前所未有的良機,但也絕對是自己前所未有的危機。

風雨軍已經證明是當代最強大的勁旅雄師,如果自己能夠戰勝的話,自然可以名揚天下,成爲當代頂尖的將帥,從此在燕家的地位也就確立無疑了,但如果自己被擊敗,天知道憤怒中的燕南天會怎樣處置自己。

想到這裡,燕耳不由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在第一場交鋒中已經失利了,幸虧對手也犯了錯誤,嚴重低估燕家軍的戰鬥力,一路猛追卻反而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機會難得,自己若再不能夠把握住機會的話,恐怕也真是無話可說了。

“燕耳一定不辜負世伯的厚望!”

年輕的燕家統帥低聲的說道,此時他的確十分感謝張兆。在他看來戰前一直反對和風雨軍交鋒的這位燕家第一智囊,如今一反常態主張分兵在城外決戰,而不是利用聖京城的強大防禦力來消耗敵人,分明就是要給自己一個擊敗風雨軍的機會,也擺明了站在支持自己的立場上。

“哈哈,賢侄何必如此!”

張兆愣了一愣之後,立刻猜到燕耳心中的計量,好笑之餘卻也不點破。

其實這完全是燕耳自己的一相情願。雖然張兆希望交好燕家未來的繼承人,但以他超然的地位自然沒有什麼必要去冒險刻意支持哪一個。對張兆而言,此次之所以要出擊風雨軍,主要是爲了因爲風雨軍將領貪功急進,給了燕家軍一次難得的機會,他當然不願意白白浪費。

如此大軍擺在城郊之外,一方面是爲了穩定京城的人心,向世人表明燕家軍有能力保衛京城和聖駕的安全;二來也是爲了避免風雨軍真的進攻京城,那可是謀逆大罪,一旦發生就很難調和,雖然到時候更不利於風雨軍,但也會影響到燕家的全盤戰略;同時從軍事上講還可以牽制住這次自投羅網的風雨軍,來一個照單全收。

張兆很滿意自己的部署,當然竟順帶還賣給燕耳一個人情,雖然是在意料之外,不過他也樂得接手。

志得意滿的燕家第一智囊,擡頭看了看帥帳之外的天空,心中盤算着只要風雨軍不行動,那麼拖到明天中午朱全部趕到的話,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報,風雨軍進攻了!”

可惜,世事難料,就在燕家第一智囊自鳴得意的時候,聽見的卻是風雨軍主動進攻的消息。

只見原本平靜的曠野上,突然響起了震天的擂鼓和冗長的號角,大隊驍勇的騎兵鋪天蓋地的壓了上來,輕而易舉的跨過溪流,衝向燕家的營地。

轟隆的炮響讓燕家鐵騎終於嚐到了傳說中火器的利害。專屬於風雨軍的火炮噴發出充滿戰意的怒火,以此來發泄昌化會戰中因爲攜帶不便而沒有機會投入戰鬥的遺憾,卻在密佈燕家陣營中掀起驚人的破壞,血肉橫飛、塵土飛揚,讓那些習慣於馬鞍上作戰的幽燕將士驚疑不定,士氣大挫。

“退守第二防線,鐵騎兵出擊!”

燕耳和張兆急忙調整了部署,退到風雨軍射程之外,同時調集了燕家最爲優秀的鐵騎兵出戰,毫不畏懼的迎向進攻中的風雨軍。

這些鐵騎兵不但將士們身披重鎧甲,而且馬匹也披上了戰甲,前後用繩子固定在一起,三匹馬並排聯接成一個整體,移動起來彷彿堡壘一般,尋常的弓箭刀槍根本無法造成傷害,衝殺起來氣勢不凡,殺傷力極大,頗有先聲奪人的功效。

這支軍隊可以說是燕家軍的王牌,一直作爲燕南天的近衛隊,直到這次風雨軍畢竟聖京,方纔由張兆出面調集了其中一部出城支援燕耳,無論戰鬥力還是士氣,都是全軍之冠,因此一旦投入到戰場之後,立刻形成壓倒性的優勢,瞬間便衝散了風雨軍前鋒的陣形,簡直成了一面倒的屠殺。

大批的風雨軍健兒雖然死戰不退,但是他們根本無法對這些重裝的騎兵造成什麼有威脅的殺傷力,結果卻是自己如同稻草般的被燕家鐵騎給斬殺。鮮血灑滿了天地,也染紅了河流,戰場頓時變成了人間的煉獄。

燕家軍顯然佔據了上風。

燕耳和張兆剛剛鬆了一口氣,正想彈冠相慶,卻瞥見衝殺過河的風雨軍主力,卻已經乘着前方死士的力戰而退了下去,頓時臉色一變,意識到不對勁,匆忙下令道: “不好,命令前鋒撤退!”

果然,也就在這個時候,風雨軍的炮火調整好了射程,密集的掩射已經衝殺到岸邊的燕家鐵騎。

這些重甲騎兵雖然不畏箭矢刀槍,卻畢竟難以抵擋二十多門火炮集中的射殺,再加上重騎兵本身的機動力不強,一時間難以及時撤退和疏散,密密麻麻的集中在一起,成爲了火炮最好的靶子,因此立刻損失慘重,重蹈了風雨軍的覆轍。

一時間,小河的岸邊到處都是殘落的旌旗,受傷的騎士,陣亡的軀體,還有散落的刀劍,硝煙過後,戰場上一片狼籍,不知多少人家從此就要披麻戴孝,哀悼親人的亡故,真是說不出的淒涼。

“該死!”

對於燕耳來說,他沒想到風雨軍居然也會有這樣的死士,甘願犧牲自己,不但保全了主力的撤退,還利用己方根本不熟悉的火炮的威力,一舉誘殺了燕家最爲精銳的鐵騎兵,這不僅給己方軍隊的士氣造成了重大的打擊,同時也讓自己很難在戰後向叔父交待。

“穩住陣腳!不要讓風雨軍過河,只要在這裡把他們拖到明天,我們就勝利了!”

相對而言,張兆依然保持着十分的鎮定。

“全軍各守營寨,未得調令不準擅自行動!”

燕耳定了定神,也立刻做出了相應的部署,讓投石車、強弩車等遠程攻擊武器集結待命,雖然它們的射程不及風雨軍的火炮,但是也足以遏制風雨軍的進攻,同時又派遣小規模的騎兵進行陣前襲擾,一方面是牽制風雨軍,防止對手拉近火炮的射程,另一方面也是監視對方,燕家的年輕統帥此時已經下定了決定,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把風雨軍消滅在這個戰場之上。

於是戰場上重新恢復了平靜,雙方僅有小隊的騎兵間或相遇衝殺,大隊的兵馬卻不約而同的蜷縮在營內,似乎無所作爲,又似乎在醞釀着新的血腥。弓箭、飛石都漸漸得寥落了下來,擂鼓聲、號角聲、炮火聲也隨之歸於沉寂,彷彿一切都歸於平常,唯有偶爾的廝殺和戰場上將士和戰馬的屍體,在無聲的提醒曾經的慘烈。

“久聞風雨軍中有一個不讓鬚眉的巾幗女英雄,據說這次便是她統率全軍,是否真有此事?”

穩住陣腳之後,張兆又有了閒情逸致,一邊摸了摸胲下的鬍鬚,一邊微笑着好奇的向燕耳問道。

“世伯說的是,這個女子果然勇猛,而且擅長兵法,難怪當初連呼蘭人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燕耳乾笑了一下。他這次就是在蒙璇的攻擊之下,妄自有優勢的兵力卻沒有討到便宜,所以不免有些尷尬。

“這個女子的確不容小瞧,看今天居然能夠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依然勇猛出擊,膽量不小啊,賢侄你看這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張兆微微皺了皺眉頭,他最擔心的是對方是否看破了自己欲圖全殲的算盤,雖然他主張眼下和風雨軍言和,但既然有這樣的好機會重創對手,浪費了實在太過於可惜了,畢竟戰場的勝負強弱纔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世伯放心,這個女子一向擅長進攻,雖說是有些魯莽,倒也讓人往往措手不及,當日昌化會戰也是如此,不過凡事可一不可再,只要我軍不間斷的派出騎兵監視,量她也逃不了!”

燕耳回答道,雖然他領教過了蒙璇的武功和勇猛,不過看這個女孩居然會輕敵冒進,因此對於蒙璇的戰略決策能力卻不免有些輕視。

“是嗎?”

張兆有些擔心的隨口應了一聲。風雨軍不乏智謀之士,在面臨如此局面的情況下,要麼速戰速決、一鼓作氣,要麼及時撤退,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僅僅從眼下的戰況,還實在無法預料對手的動向,這讓他有些不安。

第1章 宮幃禁忌第11章 回倫玉關第6章 帝國前途第9章 派系之爭第9章 決戰印月第8章 政治與真相第4章 秋風兵團第4章 迎接決戰第1章 意外邂逅第2章 兩軍對壘第7章 階下之囚第6章 意外的收穫第7章 權力鬥爭第6章 大獲全勝第2章 臨危授命第1章 不祥謠言第9章 風雲際會第8章 少女情懷第9章 決戰在即第3章 難以結束的戰爭第8章 決戰北岸第4章 迎接欽差第2章 煙雨往事第8章 戰於不戰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11章 我未認輸第7章 轉戰高麗第3章 難以結束的戰爭第4章 志同道合第10章 雄關倫玉第10章 一場交易第9章 奪城擴軍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20章 生死一發第2章 遼東軍略第7章 居薩羅城第2章 決戰日河第9章 反燕運動第9章 大戰之前第7章 涼城的危局第4章 指點河山第5章 文明戰爭第4章 秋風兵團第10章 等候夜晚第5章 決戰坎普爾第7章 調兵遣將第12章 錦州和談第8章 政治與真相第9章 殺手餘焯第10章 落日餘輝第7章 情意權謀第7章 另有奇謀第19章 作戰會議第8章 涼城疑兵第7章 燕府迷案第7章 權力鬥爭第5章 文明戰爭第1章 遠征印月前的準備第7章 居薩羅城第14章 設伏擒敵第6章 無路可退第9章 反燕運動序寶劍利盾第3章 帝國領地第16章 野外遇襲第5章 兩個腦袋第1章 突然的行刺第9章 派系之爭第7章 意外相逢第5章 出使聖京第2章 連橫合縱第2章 重圍之中第4章 交趾之厄1第1章 激烈炮戰第8章 兵阻劍閣第5章 文明戰爭第10章 重兵壓境第3章 相煎何急第9章 主動請纓第4章 指點河山第4章 廟堂之爭第1章 肅清吏治第4章 迎接決戰第8章 同赴國難第5章 圍點打援第6章 戰後餘生第4章 涼城來信第9章 揚州戰火第7章 引軍西進第14章 決戰之中第5章 異地故交第7章 忠奸難辨第2章 人心城牆第2章 絕不妥協第2章 煙雨往事第26章 天池劍宗第2章 風侯進京第5章 決戰坎普爾第1章 理想野心